•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雪霸超馬暌違5年開賽 李焜正、郭婉婷分摘男女冠軍
1
雪霸超馬暌違5年開賽 李焜正、郭婉婷分摘男女冠軍
2
漫談24小時超馬賽的配速策略
3
奧運羽球製作過程大公開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雪霸超馬暌違5年開賽 李焜正、郭婉婷分摘男女冠軍

2018-11-13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超馬 賽事

暌違五年!2018雪霸森林超級馬拉松於10日在新竹五峰鄉桃山國小開跑。超級馬拉松組從清泉到觀霧來回共70公里,累積爬升達2357公尺,最終男子組由李焜正和邱明輝兩位攜手衝線,奪下冠亞軍;女子組由太魯閣族美女郭婉婷,領先群雌近一小時,穩居后冠。

雪霸超馬暌違5年開賽 李焜正、郭婉婷分摘男女冠軍

雪霸超馬是一場復辦的賽事,自2013年首次辦理,賽道經雪霸國家森林公園大鹿林道的美景,讓許多跑友流連,更有跑友表示「等這條賽道等好久,今天終於等到了!」
 
這屆賽事吸引近600人,還有外籍跑者來台參加,其中更有2位美國與法國的跑者獲得上凸台的好成績。而70公里組女子冠軍郭婉婷,是太魯閣族的運動美女,平時多跑山間越野,這次被地點與路線吸引,難得出征柏油公路賽道。除了越野,郭婉婷也是超馬接力場次的熟面孔,曾在今年十月開廣飛跑盃以造甘那杯國旗裝扮出賽。

70公里組女子冠軍郭婉婷

賽事另有許多特色規劃,包括特別邀請由在地媽媽掌廚的梅姐廚房,到現場準備泰雅風味餐,讓跑者完賽時能享用五峰的原鄉原味;而今年開始,超馬協會主辦的賽事,完賽獎牌上會事先刻印好競賽編號與姓名,客製化的刻印讓參賽者擁有與眾不同的專屬紀念;另有台灣開廣公司提供的小巧可愛「環保飛跑杯」,讓跑友們方便好拿重複再使用。
 
除了賽事本身,身為五峰甜柿節系列活動之一,雪霸賽事現場設有10攤甜柿專攤以及在地特產,包括馬告、斷木香菇、高冷蔬菜、高山茶等優質農產品,讓跑友們跑完同時採購滿滿伴手禮,帶回家與親友分享。主辦單位表示,明年柿紅心動之際,請跑友們再次期待這場雪霸超馬。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陳瑞龍

漫談24小時超馬賽的配速策略

2016-11-09
陳瑞龍專欄馬拉松跑步運動部落

關於選手在跑步賽場上表現的因素當然有許多,天候狀況、賽道類型、選手的心理素質(企圖心、強悍、穩健、刻苦、堅韌……等)、選手特質、對自身的了解、身體條件、紮實訓練、賽前調整、配速策略、補給計畫、臨場表現……等等,都關乎著選手的成績表現。

有關24小時繞圈類型賽事,在此僅就配速策略探討,有些選手認為後段都會舉步維艱,所以趁前段身體狀況良好多累積里程;而有些選手認為在前段稍稍放慢速度,以保留體力平均分配,盡可能維持後段不致掉速過大,維持較平均的速度在場上奔跑著,發揮較佳的效能表現。

24小時超馬賽,對於身體和心理都是極大的考驗。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原良和醫師前來東吳24小時賽場,在場上三年的表現來看,2012年前12小時跑了161公里,約14小時因大腿拉傷退賽。2013、2014年把速度放緩,分別完成了273公里和創下了285公里的紀錄(除了配速外,當然還有其他因素在其中)。

原良和在2014東吳超馬賽雙破紀錄奪冠。 陳瑞龍提供

大陸北京的單盈博士在2015年香港24小時賽中,前12小時跑了128公里,最後完成212公里,而在同年底東吳賽事中前段跑了126公里,最終也達到了220公里的國際標準(當然不只有配速單一因素,但是配速策略確也影響深遠)。

單盈在2015東吳超馬賽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全國100公里以上多項女子紀錄保持人周玲君,在2014年新生公園24小時賽和冬山河100英里賽兩場的比較,達到100公里的時間24小時(9:07)比100英里(9:37)賽快了30分鐘,但是達160公里時,100英里賽(16:17)卻比24小時賽(16:33)快了些許。

周玲君在2015冬山河100英里賽 陳瑞龍提供

大陸廈門大學趙紫玉教授,在2014年新生公園24小時賽跑出了222公里,同年底東吳開賽鳴槍後一馬當先,3小時不到就完成了42公里,最終以225公里作收,事隔不到2個月的時間,在2015年初香港24小時賽事中,採用了關家良一的配速建議,跑出了243公里的個人紀錄,一位選手要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僅透過練跑能夠進步18公里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保持這樣的配速策略下,在2015東吳賽場上仍然達成240公里的好成績,所以240公里以上的好成績和配速策略有絕對的關係。

趙紫玉在2015東吳超馬賽 運動星球/鄧穎謙攝影

從以上四個例子來看,同一個人的配速策略不同,最後的成績表現也有很大的差異(尤其是趙紫玉、單盈與周玲君),所以配速策略關乎著成績的表現甚深。

一般而言24小時賽事中,選手在後12和前12小時的里程差異,如果能夠維持在20公里以內,應該可以說後段還維持很不錯的表現。然而,2015年12月19日在美國鳳凰城,也舉辦了一場標準田徑場24小時繞圈賽,其中男子組第二名,名字叫Bob Hearn的選手,前12小時跑了122公里,是不是最後能夠上230公里已經是很好的成績了?但是Bob在後12小時卻跑出了118公里,以240公里的成績達到國際標準奪得第二名,可以說幾乎維持一個速度在24小時的賽事中奔跑著,賽事期間Bob也貫徹著每跑八圈走一分鐘的調整策略(從Bob 自己整理比賽紀錄得知),是不是也很令人驚異呢?

Bob Hearn 陳瑞龍提供

至於是不是適合所有的選手?可以多試試各種不同方式,看看那個模式可以有較佳的表現,當然也可以參考上述幾位選手的例子,來調整成自己的配速策略,以省去摸索和測試的時間。

關於陳瑞龍台灣超馬勇者。2013年參加中華民國超馬協會舉辦的環台超級馬拉松,雖因公無法全程參與,卻開啟連日長距離超級馬拉松之路。2014年自己規劃20天跑步環島、2015年完成43天跑步環法2800公里、2016年完成自己規劃和好友一行三人,38天從廈門跑到北京2300公里壯舉。

/ 關於陳瑞龍 /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奧運羽球製作過程大公開

2016-08-16
知識奧運里約奧運跑步話題

在奧運會場上,看著羽球選手們奮力的守中反攻,攻守兼備,用盡各種戰術,全為了爭奪那面金光閃閃的獎牌。不同於我們平時地練習,他們在場上打球的力道可能是我們的好幾倍。為了讓比賽達到完美,不受任何細節影響,所以每當他們打完一場,就必須跟裁判換一顆新的羽毛球,因為一顆羽球上,只要有一根毛片分叉、斷裂,都很可能直接影響球的飛行狀況,造成羽球飛行時的晃動問題。有些低階的球款,即便整顆羽球的毛片完整,但在打一陣子之後毛的密度會越來越稀薄,導致飛行速度與飛行距離不足。屆時,這顆羽球可能就無法繼續使用了。所以羽球是一個相當繁瑣的消耗品,要真的認真打起,投資的成本相對來說也不低。

里約奧運英國選手Kirsty Gilmour ©thescottishsun.co.uk

光是台灣每天就有好幾萬人在打羽球,一天可以消耗掉數十萬顆甚至數百萬顆球,但它不只是一個消耗品,光從製造過程開始,就有相當繁瑣的程序。雖然羽球是一個特別能放鬆身心的運動,但維持就和堅持一樣,都需要經過長期的摸索與保養,該怎麼跟羽球相處,便成了很大的學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羽球的製造過程以及該如何保養吧!

羽球的基本結構

羽球分為三個結構,分別是羽毛、球頭、羽球的穩定性。
  1. 羽毛:以鵝毛或鴨毛為主,經過漂白篩選後,上等毛用來做比賽球,毛色較不純或毛質較差則作練習球。一般一顆羽球以14或16枝羽毛排成對等圓圈狀,羽毛長度則依全毛和半毛而有所差異。
  2. 球頭:以軟木製成,視軟木的等級而區分為比賽級與練習級,整顆羽球之國際標準重量在 4.74 至 5.50 克間,軟木的好壞同樣地也影響球的彈性。
  3. 羽球的穩定性:羽毛的排列照國際標準為直徑 58-68 mm 之間,若是直徑越小,則阻力相對越小,球也比較會飛,球頭比較重時也會有相同情形,像早期勝利(victor)的球直徑較大所以軟木都有栓一根螺絲來增重,此外結構的排列與羽毛柄的脆度也是影響羽球是否耐打的因子,羽毛柄與軟木間的膠黏的不牢或綁羽毛之間的線上膠不夠厚,會打沒多久就崩壞,球頭重心若不均,在飛行間會晃動。

以鵝毛或鴨毛為主,經過漂白篩選後,上等毛用來做比賽球。 ©ghatreh.com

羽球製造詳細過程

一顆羽毛球的製造有80%是靠手工,可以說是相當的辛苦。
1. 原毛處理:外觀可是會影響球的銷量及品牌口碑的,因此一開始取得的原始羽毛必須先經過清洗、消毒、烘乾及漂白等工序,讓每根羽毛都乾乾淨淨。

©傳羽私塾運動團隊

2. 沖毛片:將各種長度不一樣的羽毛片,經過洗淨、漂白,消毒後,利用沖床機器,沖製大小一致的毛片。

©傳羽私塾運動團隊

3. 分毛片:將上面的彎度、弓度不一樣的忙片進行分類:同一顆球 16 根毛片的彎度、弓度要一致才能做出好球。一級球的彎度和弓度必需是在 1 和 2 的範圍裡面。

利用檢毛器分類出一樣的彎度、弓度 ©ttymq.com

4. 植毛片:將先前選好彎度、弓度、粗細度一樣的毛片,利用機器植入球頭,要是毛片在球頭上插得亂七八糟,那飛起來一定會晃得相當嚴重,所以選擇一致的彎度弓度、粗細度是相當重要的步驟。

5. 注底膠:利用膠水配方接合、固定毛片根部跟球頭部位。植完毛片、注底膠後,要自然陰乾3天,等毛片根部跟球頭銜接處的填膠凝固後,才能進入下一個製程。

利用膠水配方接合、固定毛片根部跟球頭部位 ©simpleicon.com

6. 綁線:用特製細線將 16 根羽毛牢牢固定,綁線之品質影響羽球打擊後變形與否有一定的程度。
7. 滾膠:利用膠水配方接合、固定毛片跟棉繩的部位。

©dreamlandia.com

8. 風向測試:曬乾後,測試羽球每1分鐘之轉速。因植毛角度的不同,會影響羽球在空氣中旋轉的速度跟飛行穩定度,風洞測試可以幫忙檢驗修正,進而淘汰不穩定的羽球。

風洞測試機 ©china.com

9. 速度與飛行測試:利用發球機進行羽球速度與飛行穩定之測試

發球機 ©china.com

10. 黏貼球頭裙帶:加上裙帶後羽球就變得有層次,也漂亮多了。
11. 成品檢測:將通過風洞測試的成品球,檢測其重量、直徑與外觀,最後再送至試球室進行實測。只有通過測試並貼上標籤的才能成為我們經常在打的羽球。

球頭黑色的線條就是羽球的裙帶 ©camping-lac.com

前面提到羽毛球的羽毛原料主要有鵝毛、鴨毛兩種,但是鴨毛奈打度沒有鵝毛強,毛片也較脆弱。鵝毛較薄脆,濕度大時比較耐打,濕度小時就容易斷毛。通過增加羽毛的溼度,可以增强羽毛的耐大性。
若是自己保養羽球,其實不需要蒸球機就可以做到:

保養羽球的步驟與方法

1. 在蒸球之前,請先區分羽球筒上下兩個出口,看見球頭的那一邊為出球口,另一邊為入球口。
2. 將準備要打的幾顆球裝在球筒裡(請選內壁有鋁箔紙的球筒)

羽球筒皆有分正反兩面,凸起的部分是出球口,凹陷的部分是入球口 ©aliexpress.com
出球口 ©aliexpress.com

4. 打開球筒的前後蓋,並將入球口移至盛滿熱水的燒水壺/保溫瓶上方,讓熱氣灌入其中。(蒸球時間大約30秒鐘)
5. 從出球口處感受到熱氣冒出後,即可平行移開球筒,並迅速用蓋子封住出球口及入球口,避免蒸汽跑掉。
6. 最後,以「頭上羽下」的方式靜置12小時,便大功告成。

一顆看似小小的羽球,過程製作卻如此的複雜,所以當我們在使用它時,更要好好的珍惜,愛護他們,相信經過細心保養後,方能延長壽命,同時也能用更開闊的心情享受打羽球的樂趣。

©bbc.com

參考資料
1. 傳羽私塾運動團隊
2.  VICTOR Taiwan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