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海底輪:消除緊張、增加安全感
1
海底輪:消除緊張、增加安全感
2
有意識地呼吸,就能調理身體與情緒
3
英國女子罹患厭食症,透過瑜伽、披薩重拾健康身材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海底輪:消除緊張、增加安全感

2018-11-14
知識庫 瑜伽 瑜伽動作 訓練動作

海底輪(Root chakra)位於在人體脊椎骨尾端,它代表著生命力和活力,在七個脈輪中,代表的顏色是紅色,是滿足我們生存下來的欲望的脈輪。這個脈輪往下延伸到雙腳,如同樹幹的身體往下延伸根部進入大地,穩固的海底輪帶來對物質世界的生機和活力,是一種積極為目標努力實踐的行動力量。這個脈輪使我們追求在物質世界生存的熱情,在逆境中求生存的意志及確保後代繁衍的基本能力,它能帶來安全感、穩固以及消除緊張感,使我們體驗到物質生活的豐碩和心靈上的滿足快樂感受。

海底輪:消除緊張、增加安全感 ©Art/Yoga Fusion

海底輪相對位置與反應

名稱: 「mula」含有根、基礎、源頭之意;「adhara」是地基或根基;海底輪為根輪。
所在位置: 會陰與尾骨或髖骨之間。
對應腺體: 循環系統、卵巢、睪丸、腎上腺。
掌管區域: 腿、脊椎、尾骨、肛門、直腸、結腸、血管以及骨骼系統。
良性反應: 感到輕鬆、安全、穩定,活在當下。
失衡症狀: 自我批判、恐懼、緊張、心不在焉、拘泥形式或執著於教條、貪婪、傲慢虛榮、固執、完美主義。骨骼或循環系統疾患、厭食症、焦慮症、便秘、痔瘡、坐骨神經痛、體重過輕或過重。

如何知道海底輪開始失常?

失去信任:時當你受到挫折或是壓力時,對現在狀況沒信心或是失去自信以及覺得自己很容易被擊敗。
感到不適:當你覺得住在自己身體並不舒服,或是懷疑自己時。
未雨綢繆:時常擔心未來,但又不積極面對。
情緒不穩:當長期處在逐漸失控中、或是低落。
疲憊無力:覺得長期疲憊且對任何事物又缺乏活力。
身體警訊:長期背痛或是坐骨神經痛、經常覺得手腳冰冷。
消化不良:長期消化系統不順。

失去信心、焦慮時示意圖 ©Inc.com

如何啟動海底輪?

定期運動:定期運動時可以啟動海底輪的一種方式,同時還可以增加自信、維持健康。
定期足部按摩:定期按摩腳底,能反射海底輪的位置,刺激海底輪被啟動。
試著與大自然接觸:多往大自然接觸,試著脫去鞋子赤腳踏在沙地或是草地。
周遭充滿紅色事物:海底輪代表的顏色是紅色,當周圍時常出現紅色事物,能刺激海底輪被啟動。
享受日昇:當太陽升起時,身體的陽氣會上升,此時到戶外走走、做瑜珈,能刺激海底輪的啟動。

赤腳在草地,啟動海底輪 ©livestrong.com

資料來源/《慢慢做到位的深層瑜伽》、Yoga Journal、Eclectic Energies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有意識地呼吸,就能調理身體與情緒

2018-07-19
知識庫訓練動作瑜伽動作觀念呼吸訓練書摘瑜伽

一個具有意識的良好呼吸,對於身體及情緒的進步與改善,遠遠超乎你的想像。讓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自己的身體吧。首先是在呼吸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部位─橫膈膜(Diaphragm)。它是一層骨骼肌薄膜,延展至肋骨底部。橫膈膜將胸腔與腹腔分隔,並對呼吸執行重要功能。如果將手擺在劍突附近(約莫為哈姆立克法會按壓的區域),即可以感覺得到橫膈膜的存在。

有意識地呼吸,就能調理身體與情緒

橫膈膜長得很像一張打開且倒置的雨傘面。吸氣時,因為空氣進入後需要空間容納,胸廓會向外擴張,將橫膈膜向下推;反之,吐氣時,胸廓會向內收縮,橫膈膜則會上升。以解剖學佐證的話,健康且具彈性的橫膈膜,會加速全身的代謝及循環。因為有彈性的橫膈膜,可以提高呼吸效率,增加身體血液含氧量。 吸氣的時候是交感神經在作用,吐氣的時候是副交感神經在作用。深而緩慢的吸氣,可以有效穩定交感神經,讓身體保持在平衡、不致於太亢奮的狀態。交感神經若緊張,人體的血液會聚集到肌肉裡,內臟就會相對缺血,造成身體臟器循環的失衡。因此,深層且均勻地吸氣,能使人體內部的各個臟器和細胞均衡供血。

吸氣的時候是交感神經在作用,吐氣的時候是副交感神經在作用

深層的吐氣,有助於副交感神經作用,能幫助情緒穩定,改善睡眠品質。如果呼吸時,吐氣時間比吸氣時間長,而且是緩慢均勻的呼吸,就能活化副交感神經,進而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等種種問題。 為什麼在練習完瑜伽體位法或是呼吸法後,經常飢餓感會暫時消失呢?這是因為在練習過程中,過於專注於呼吸及扭轉軀幹,可幫助內臟按摩及橫膈膜伸展,以致於刺激胃壁而產生暫時飽足感。 我們的肺,在單邊最飽滿的時候,可以漲大到像一顆足球。

想要練習深層且具品質的呼吸,就必須有效率地使用肺、胸廓,以及橫膈膜向兩側開展的活動度。 遺憾的是,高科技使得人們過度使用電腦及手機等3C產品,再加上不良的生 活習慣及情緒壓力,讓我們逐漸對於呼吸的意識不足。 壓力大的上班族與容易精神緊繃的人,愈來愈偏向於胸廓前後膨脹的淺層胸式呼吸,使得吸氣及吐氣較發生在鎖骨跟上胸的位置,而非有效率地使用胸廓及橫膈膜來進行活動。時間久了,橫膈膜自然偏向緊繃,便會陷入無法好好深層呼吸的惡性循環。沒有好呼吸,自然也就少了好情緒。

氣脈、自律神經以及器官的對應

就中醫的解釋,膈俞─亦即橫膈膜相對應的位置,當膈俞發生了緊繃的情況,整條督脈便跟著擁塞,進而影響到全身的器官。最先發生的通常是消化問題,因為肝膽脾俞都在橫膈膜附近,所以當呼吸品質不夠好時,第一個出狀況的,往往是腸胃消化系統及情緒(三焦俞,主情志與氣鬱,掌管內分泌及情緒穩定)。 如果你較習慣西方醫學,不妨改用「自律神經」系統來推想。自律神經掌管心跳、呼吸、血壓、體溫等,錯綜複雜地交織,經由脊髓遍及影響全身,且這些功能皆不受意識控制。 每一次放慢呼吸,都會對神經系統產生舒緩效果,可解除身體的緊繃,有助於放鬆。當身體開始放鬆時,便可將注意力多關注在呼吸及情緒上。

練習呼吸法的好處

本單元的目標是重建身體的自然呼吸模式─平穩的橫膈膜呼吸。在這種呼吸方式中,所有的吸氣和吐氣都通過鼻孔,而非以嘴巴來進行。如果呼吸顯得急促、短淺,很可能是因為使用了胸腔在進行呼吸,而只利用了肺部容積的一部分。 當我們能夠有效率地使用橫膈膜進行呼吸時,就能在吸氣時讓肺部充分擴張,吐氣時盡可能地進行完全,每次吐氣和吸氣都能帶來更多空氣和生命能量。讓我們從有意識的練習,逐漸達到身體可以自然反應的良好呼吸品質。

經常練習呼吸法,能為我們帶來以下好處:
1.帶給身體更多的氧氣,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強化肺部及橫膈膜。
2.增加腹腔中的內壓,以按摩內臟。
3.有意識地緩慢呼吸,具安定神經系統的效果。
4.放鬆身體,心情自然逐漸平靜。

或許你現在的任何身體症狀,全都源自於─沒能好好呼吸。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
悅知文化出版,  周韶薐 著作《療癒瑜伽:呼吸、脈輪與正念陰瑜伽,從身體到情緒的自我和解之旅》一書。現任Lavender Wellness、Yoga&Pilates總監、easyoga台灣區推廣大使、康健雜誌名家觀點專欄作家。大學主修英國文學,2005年開始了瑜珈與彼拉提斯教學之路,喜歡從生活中尋找靈感來編列上課內容。上過Lynn老師課程的人,多半會對老師開朗的笑容及鄰家女孩的個性印象深刻。其教學理念為:無論派系,無論體位,能開心上完的一堂課,就是一堂好課。

瑜伽是一段探索身心靈的旅程,幫助我們從身體找到控制情緒的開關。透過瑜伽的深層呼吸吸入充分氧氣,使血液循環順暢,增強免疫力,並在冥想中完全放鬆,釋放累積的壓力。另外,在透過體位法伸展與尋找肢體感覺的過程中,藉由身體的流動振動脈輪,引導我們的心靈邁向平靜,練習不被過往的負累糾纏,擁抱更美好的自己。

•更多悅知文化出版《療癒瑜伽:呼吸、脈輪與正念陰瑜伽,從身體到情緒的自我和解之旅》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女子罹患厭食症,透過瑜伽、披薩重拾健康身材

2017-07-26
飲食話題故事增肌瑜伽健身

荷莉·格里菲思(Holly Griffiths)是英國一位25歲患有厭食症的少女,她從8歲時遭憂鬱症纏身過後就開始不吃東西,漸漸的也得到了厭食症並且瘦到肋骨凸出,最後被疾病纏身17年的格里菲思終於開始強迫自己進食,她每兩周就吃一次大披薩,並且搭配一些運動,像是瑜珈、肌力訓練等,最後終於擺脫病魔,現在的她擁有凹凸有致曲線,整個人也容光煥發也看起來非常有朝氣。

英國女子罹患厭食症,透過瑜伽、披薩重拾健康身材 ©caters news agency/dailymail.co.uk

居住於英國倫敦25歲的格里菲思,目前育有兩名小孩,她回憶起8歲那年時讓她感到非常痛苦,她表示那一陣子突然心情感到莫名沮喪,於是不知道為什麼,就開始不吃東西了。在2013年懷孕時,她的體重只有51公斤並且每天只攝取800卡路里,但當時醫師告知她肚裡寶寶的狀況還算正常並尚未營養不良,於是格里菲思也沒在飲食上多逼自己進食。在2016年時她的體重下降到只有32公斤,要去醫院做健康檢查時,被英國國民保健署NHS拒於門外後才驚覺要改變現狀。格里菲思表示,如果自己不改變,唯一的選項就是走向死亡。

於是格里菲思開始逼自己好好飲食,她開始兩周吃一次一個大披薩並分享在自己的個人社交平台上,許多網友都會留言幫她加油打氣,除此之外,她還會搭配瑜伽、一些健身訓練來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並讓身型越來越好看。

©caters news agency/dailymail.co.uk

格里菲思開始每兩週吃一的大披薩來調整飲食。

©Instagram/holz105

經過不斷的鍛鍊以及調整飲食,到2017年時格里菲思的身材漸漸的恢復正常,不僅長了肌肉也有了許多健美的曲線,她在整理衣櫥時丟了許多以前的衣服,她表示,自己從沒想過可以改變成這樣,非常為自己的身體感到驕傲,也為了自己能克服這些困難的事情感到厲害,現在的自己非常的強壯。

©caters news agency/dailymail.co.uk

格里菲思表示,現在的她還準備成為健身諮詢員,要用自己的故事激勵更多人擁抱健康的念頭。

參考資料/daily mail、elephant journal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跑5K
  • 跑步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