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擁有腰部緊實小腹平坦的關鍵點在腰大肌
1
擁有腰部緊實小腹平坦的關鍵點在腰大肌
2
每3天瘦2.5公斤的美味低卡食譜
3
雙槓撐體(Dips)易造成肩關節囊和肱骨肌腱鬆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擁有腰部緊實小腹平坦的關鍵點在腰大肌

2018-11-14
知識庫 瘦身 健身 觀念 重量訓練 核心訓練

對於許多女生來說擁有緊實的腰部與平坦的小腹,絕對是運動最大的動力來源與目標!那要如何才能達到這個目標呢?關鍵點就在於妳腹部深層的核心肌群,關於核心肌群一定很多人都會誤以為只有腹肌,其實,核心肌群是指連結身體軀幹的重要肌肉群,能連結穩定我們的上下半身,也是屬於身體內部的深層肌肉,只要核心肌群有足夠的力量;就可以支撐身體做任何大小動作,並能分攤脊椎所承受的壓力,所以是我們身體十分重要的肌肉群之一。

想要讓腹部平坦腰部緊實,我們就必須要訓練腰大肌!

知識便利貼|腰大肌(Psoas)
腰大肌(psoas major muscle)也稱大腰肌,為一長梭狀、紡錘形肌肉,起自第十二胸椎及全部腰椎兩旁,與大部分的髂肌(iliacus muscle,或稱胯肌)共同終點於股骨(大腿骨)之小轉子(lesser trochanter)上。髂肌與腰大肌統稱「髂腰肌(iliopsoas muscle)」,形成腰動脈與腰靜脈通過的肌膜性管道。主要由兩條肌肉組成,大肌肉連接股骨與脊椎,小肌肉連結骨盆與脊椎,藉由與上下大型肌群的連結,讓腰肌及成為下半身最重要的整體性連結肌群,同時也是增加器官功能的肌肉群,不過因為屬於深層肌群的腰大肌不容易被察覺到,導致許多時候會被忽略。
(參考資料/維基百科)

腰部緊實小腹平坦的關鍵

想要讓腹部平坦腰部緊實,我們就必須要訓練腰大肌!因為,我們的腹部基本上是一個空腔;裡頭裝有胃、腸等許多重要的內臟器官,一但我們的腹腔形狀改變或是骨盆與腰椎的姿勢不正確,就會讓內臟下垂相對肚子就會往前凸出。但如果我們的核心肌群有力量時,就能將肚臍往內收腹部也就順勢凹陷,同時,就能緊實腰部與腹部。所以,我們在進行核心訓練時就能將注意力放在腰大肌上,這時,週邊的豎脊肌、臀大肌與臀中肌都會連帶一起被訓練到,讓原本向前或向後傾斜的骨盆恢復到正確的位置。

當骨盆恢復到正確位置時,我們的內臟器官也會獲得矯正,同時,一些日常常見的便祕、水腫或畏寒等身體問題都會獲得有效的緩解,另外,下半身的血液循環與代謝也會得到改善,這時身體的能量也比較容易獲得使用,脂肪也比較不容易堆積。所以,如果妳想要有效率的消除腹部脂肪,就必須充分的訓練腹部肌群;並透過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讓脂肪能更有效的消除。

想要消除腹部脂肪,除了訓練腰大肌之外,還要加入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

簡單腰大肌訓練方式

訓練腰大肌只需要使用自身體重,不需要複雜的機械器材就可以達到鍛鍊的目的,其中又以爬樓梯為最有效的方式,如果你爬樓梯覺的比較辛苦也可從改變走路姿勢做起,以邁開大腿大步向前帶動身體的姿勢走路;在家中也可以練習將腿抬高到與地面平行的姿勢,左右腳輪流踏步來加強下半身的肌力,這樣的方式就能更有效率的訓練到腰大肌,並達到收緊腰圍的功效。

資料來源/bodybuilding、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每3天瘦2.5公斤的美味低卡食譜

2018-09-12
飲食方式瘦身飲食知識庫

減重瘦身是許多人一輩子都在努力的目標,但有更多人努力了卻總是不見效。《每3天瘦2.5kg:1日3餐科學菜單+掌握喝水時機 照做一定瘦!》一書,由專家群經科學方式計算出卡路里、烹調方式、食材種類及口味搭配,照著這個美味低卡食譜吃三餐,實施以3天為單位的減重方式,讓你不挨餓也能瘦,打破復胖輪迴。下文列出兩天示範作法。

每3天瘦2.5公斤的美味低卡食譜

DAY 1

早餐  萵苣香蕉汁

看起來很平常的蔬果汁,加上了香蕉、萵苣等營養食材後,讓果汁喝起來變得很不一樣。
●改善便祕  ●增進活力
101 kcal
 
 作法 
5-10分鐘   1人份
‧ 青椒1顆(或芹菜20cm,40g)
‧ 萵苣10片(或寬葉羽衣甘藍、小白菜等,40g)
‧ 香蕉1根(100g)
‧ 水1杯(200cc)
 Step  1 青椒洗淨、去籽,切成1cm大小。
 Step  2 萵苣洗淨、香蕉剝皮,都切成一口大小。
 Step  3 依序把香蕉、青椒、萵苣、水,倒入果汁機中一起攪打,就可以喝了。

萵苣香蕉汁材料

午餐  雞蛋茄子蓋飯

夏天氣候熱,食慾比較不那麼旺盛,正是減重的好季節,這道料理也是用大家所熟悉的食材做成的。
●預防貧血  ●保養眼睛      ●強化免疫功能
376 kcal
 
 作法 
20-30分鐘   1人份
‧ 糙米飯(或雜糧飯)60g
‧ 茄子1/2根(或南瓜1/3顆、香菇1朵,75g)
‧ 洋蔥1/4顆(50g)
‧ 大蒜10cm
‧ 食用油1又1/2小匙
蛋料理
‧ 雞蛋2顆
‧ 美乃滋1大匙
‧ 胡椒粉少許
調味料
‧ 水1大匙
‧ 料理用米酒1/2大匙
‧ 釀造醬油1/2大匙
‧ 蒜泥1/3小匙
 
 Step  1 茄子洗淨,洋蔥洗淨、剝皮,都切成0.5cm大小;大蒜洗淨、切細。
 Step  2 把蛋料理的材料、調味料放入碗中,混合均勻。
 Step  3 鍋子裡倒入食用油及作法②的蛋料理,煎30秒後,用筷子插入蛋中確認是否熟了,萬一沒熟,再煎30秒。
 Step  4 將鍋子洗淨擦乾,再倒入1/2小匙食用油,用中火炒茄子、洋蔥、大蒜2分鐘。
 Step  5 放入調味料,以小火炒1分鐘。
 Step  6 把作法③的蛋及作法④的食材,搭配糙米飯一起吃。

雞蛋茄子蓋飯材料
雞蛋茄子蓋飯成品

點心  葡萄柚

1/2顆 68 kcal      

晚餐  酪梨蔬菜餐

這是一道用酪梨做成的沙拉餐,透過切丁、酪梨醬手法,讓人產生份量多、具飽足感的心理作用。
●改善便祕  ●增進活力  ●消除水腫
 
 作法 
10-20分鐘   1人份
配料
‧ 酪梨1顆(200g)
‧ 大番茄1顆(或小番茄10顆, 150g)
‧ 洋蔥1/4顆(50g)
‧ 萵苣10片(或小白菜,50g)
醬料
‧ 蔥1根(依個人口味可選擇不放,20g)
‧ 檸檬汁2大匙
‧ 鹽1/4小匙
‧ 胡椒少許
 
 Step  1 番茄洗淨,洋蔥洗淨、去皮,都切成1×1cm大小;蔥洗淨、切末;萵苣洗淨。
 Step  2  酪梨洗淨、去皮後,用湯匙挖出果實,與醬料混合均勻成酪梨醬,放入小碗中。
 Step  3 接著將酪梨、番茄、洋蔥放在萵苣上一起吃,就完成了這道夏日料理。

酪梨蔬菜餐材料
酪梨蔬菜餐成品

DAY 2

早餐  葡萄柚番茄汁

藉由酸酸甜甜的葡萄柚、番茄來控制食慾,是不錯的減重法,現在就來杯冰涼的夏日減重果汁吧!
●改善便祕 ●預防貧血 ●增進活力
149 kcal

 作法  
5-10分鐘   1人份
‧ 大番茄1顆(或小番茄10顆,150g)
‧ 葡萄柚1/2顆(或柳橙、奇異果,225g)
‧ 葡萄20顆(或青葡萄20顆、香瓜1/2顆,100g)
‧ 水1/4杯(50cc)
 
 Step  1 番茄洗淨,葡萄柚洗淨、去皮,都切成一口大小。
 Step  2 依序把葡萄柚、柳橙、葡萄、水,倒入果汁機中一起攪打,就可以喝了。

葡萄柚番茄汁材料

午餐   小辣椒番茄拌飯

清爽的調味料,加上小辣椒、番茄,酸辣口感的拌飯非常吸引人,也可加上一顆蛋,來補充蛋白質!
●預防貧血 ●保養眼睛    ●強化免疫功能
334 kcal

 作法   
15-25分鐘   1人份
‧ 糙米飯(或雜糧飯)60g
‧ 雞蛋2顆
‧ 大番茄1/2顆(或小番茄5顆, 75g)
‧ 小辣椒2根(或朝天椒2根、青椒1/2顆,40g)
‧ 大蒜5cm
‧ 食用油1小匙
調味料
‧ 辣椒粉1/2小匙
‧ 鹽1/4小匙
‧ 蒜泥1/2小匙
‧ 醬油1/2小匙
‧ 植物油1/2小匙
‧ 香油1小匙
 
 Step  1 番茄洗淨、切成1cm大小;小辣椒、大蒜洗淨、切碎。
 Step  2 調味料拌勻後,加入番茄、小辣椒、大蒜一起涼拌。
 Step  3 在鍋子裡倒入食用油,以中火煎雞蛋90秒。(若想吃全熟荷包蛋,翻面再煎1分鐘)
 Step  4 作法②、③的食材放入盤中,搭配糙米飯一起吃,就完成了。

小辣椒番茄拌飯材料
小辣椒番茄拌飯成品

點心  香蕉

1根 80 kcal

晚餐  酪梨沙拉

少糖的美乃滋與酪梨混合,加上酸甜調味,是一道改良過的沙拉,讓你感受到不同以往的新鮮口感。
●改善便祕 ●保養眼睛 ●增強活力

 作法  
15-20分鐘   1人份
‧ 水煮蛋2顆
‧ 胡蘿蔔1/2顆(或小番茄5顆, 100g)
‧ 西洋芹20cm(或小黃瓜1/5 根,40g)
‧ 酪梨1/4顆(50g)
 
醬料
‧ 檸檬汁1/2大匙
‧ 鹽1/4小匙
‧ 植物油1/2小匙
‧ 法國芥末籽醬(或類似芥末籽醬)1小匙
‧ 胡椒少許
 
 Step  1 水煮蛋剝殼、切成一口大小;胡蘿蔔洗淨、去皮,西洋芹洗淨,都切成一口大小。
 Step  2 酪梨洗淨、切開,用湯匙挖出果實,與醬料一起混合均勻。
 Step  3 將作法①、②食材一起拌勻,就可上桌

酪梨沙拉材料
酪梨沙拉成品

書籍資訊
文章摘自三采文化, 더 라이트 저著作,陳慶德譯《每3天瘦2.5kg:1日3餐科學菜單+掌握喝水時機 照做一定瘦!》一書。

本書特色 
「3天週期快瘦計畫」與其他減肥法的不同點?
◎專家群共同編著
  營養學、食品學、料理等不同領域的專家,研發出對於減重族群有幫助、效果好的食譜。
 
◎一年四季、120道符合時節的減重餐
  本書不仰賴市售產品,而是根據月份、當令蔬果,簡單烹調出符合時節的減重餐點。
 
◎美味、低熱量的科學菜單
  食譜保留了食物的美味,享用美食時,輕鬆減少800-1000kcal熱量。
 
◎減少調味料的健康烹調法
  減少高熱量醬料的添加,改以天然素材當作食物的調味料。
 
◎選用易取得的食材
  以常見、方便取得的食材為主,減少購買食材花費及找尋的時間。

 mail更多《每3天瘦2.5kg:1日3餐科學菜單+掌握喝水時機 照做一定瘦!
》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Eddie熊璟鴻

雙槓撐體(Dips)易造成肩關節囊和肱骨肌腱鬆弛?

2017-03-21
健身專欄運動部落觀念Eddie熊璟鴻

知名大聯盟投手體能教練Eric Cressey在自己的個人網站中提到,雙槓撐體是他永遠不會給棒球投手或是過頭項目(網球,游泳,排球…)的選手使用的運動。

雙槓撐體

雙槓撐體在離心下降階段時會讓肱骨幾近於伸展極限的角度,這會讓肩膀處於一個非常不穩定的狀態,尤其是過頭項目的運動員,或是棒球投手已經在運動中有大量的肩外旋動作(Shoulder External Rotation),在雙槓撐體中又反覆的進行肩過伸展動作,將容易造成所謂的肩關節向前不穩定(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而且如果在旋轉肌袖(Rotator Cuff)和肩胛穩定性並不是非常好的情況下,那你就只能完全依賴肱二頭肌長頭肌腱,與盂肱韌帶(Glenohumeral Ligaments) 的保護不讓肱骨頭產生向前脫臼(Popping Forward; Anterior Dislocation)的損傷。而在一次又一次重複的雙槓撐體動作下,這些肌腱與韌帶將會因此而被迫拉長,將會造成肩關節前關節囊(Anterior Capsule)和肱骨肌腱的鬆弛,或者在過度使用的情況下產生退化。而那些有上述這病痛的人將會告訴你:『你永遠不會想要這種情況發生在你身上。

©epainassist.com

知名的大聯盟投手Johan Santana就是因為長期的練習與比賽下造成肩關節向前不穩定,關節囊鬆弛,而動了前關節囊縫合術(Anterior Capsule Plication)非常有名的例子之一。手術後雖然恢復了關節囊的鬆緊程度,但為了要能夠在抓回那投球時向後大幅度拉弓的感覺,還是走了相當長遠的復健之路。或是情況更惡劣已經造成所謂投手絕症的盂唇關節撕裂(Labrum Tear)。

©eorthopod.com
Johan Santana ©Henny Ray Abrams/AP

雙槓撐體離心向下時肱骨的極限伸展狀態,有著非常類似於投手因為長期間過大的肩膀外旋投球姿勢下而造成肩關節向前不穩定的症狀。而如果你是使用臥推長椅來做雙槓撐體動作的話情況還會更糟,因為在你開始離心向下的動作之前,雙手撐在長椅上的動作已經先伸展肩關節了。

©bodybuilding.com

結論:
1. 讓過頭項目的選手操作雙槓撐體動作絕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2. 對於一般大來說,如果你沒有好的姿勢,優異的肩旋肌袖功能,好的肩胛帶穩定度的話,那你可能不太適合操作此動作,如果有肩傷的病史更不用說了。
3. 特別是如果有肩鎖關節(Acromioclavicular)痛或此區域的慢性疼痛的人應該更遠離此動作。
4. 不對任何人推薦此動作,因為如果你的目的是要練胸跟肱三頭肌,你會有更好的動作選擇。

參考資料:http://ericcressey.com/baseball-strength-training-programs-dips

關於Eddie熊璟鴻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 台灣肌力與體能協力:肌力與體能專業教練 (Taiwan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TSCA), Level III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Professional, CSCP III)
◎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 台灣紅十字會總會:CPR+AED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粉絲頁 Epmact Performance

/ 關於Eddie熊璟鴻 /
Eddie熊璟鴻

Eddie熊璟鴻,目前於Springfield College就讀肌力與體能研究所,從事運動訓練相關知識文章撰寫分享與教學影片拍攝製作,並轉譯國外專業文章。

相關證照

NSCA-CSCS 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 (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

美國舉重協會舉重證照 (USA Weightlifting Sport Performance Coach)

台灣運動教練學會:肌力與體能認證教練 (Taiwan Sports Coach Association(TPCA),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 Certificate)

美國有氧體適能協會:個人體適能教練 (Aerobics and Fitness Association of America(AFAA), Personal Fitness Trainer(PFT))

部落格 Epmact Performance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