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肌力基礎「推」與「拉」之間的重要關連性
1
肌力基礎「推」與「拉」之間的重要關連性
2
當WOMEN動在一起:澳洲帥氣鮮肉教練帶妳做「雙人健身」
3
Forge 打鐵健身:運動就像打鐵一樣要趁熱!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肌力基礎「推」與「拉」之間的重要關連性

2018-11-22
知識庫 運動生理 健身 胸部肌群 上半身肌群

無論你是要開始健身或是運動的人,一定都要知道人體的三大基本肌力-推力、拉力與起身的力量,這也是所有訓練動作的基石。但你知道何謂推力與拉力?它們分別由哪些肌群來作動?該用哪些基本訓練動作來加強它們呢?這篇將針對上半身的推力與拉力來跟大家解說。

肌力訓練的重要基礎。

避免身體摔倒的終極力量-推

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時候會用到「推」這個動作?往往都是在我們身體往前跌的時候,伸出手去對抗的力量。一般來說推的動作可分為兩種:使出全身力量去推壓的方式;例如相撲比賽時用手去作推擠的動作,這時候將會用到全身的肌群,包含臀部、大腿前後側肌群、核心肌群、手臂與胸部肌群,並運用大關節周圍的肌肉合力發揮作用,便可穩定身體將力量傳達出去。

另一個就是只用上半身與手臂力量的動作;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伏地挺身與臥推,它的關鍵點則是肩關節的動作,基本上手臂動作可視為肩關節以下動作,因此,推物時可將肩關節動作有關的胸大肌作為主動肌群,並將手肘屈伸的肱三頭肌作為協動肌群,若使雙手間距與肩同寬時,我們的肩關節力矩將不會產生太大的作用,就會變成以肱三頭肌為主要出力肌群,反之,雙手間距比肩寬時將可啟動肩關節的胸大肌及肱三頭肌均衡的出力,根據一份研究報告指出,雙手間距約比肩寬1.6倍時,將產生最大的推力。

避免身體摔倒的終極力量-推

使用大範圍肌群的力量-拉

日常生活中的「拉」看起來只是一個簡單的動詞,但它卻包含著將正面拉向自己、由上往下拉或由下往上拉等各種動作,這些動作我們除了能用「拉(pulling)」來解釋之外,還能用「划(rowing)」來稱呼它。不管你使用這兩種方式的哪一種動作,都並非只仰賴肱二頭肌的力量而已;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背部的肌群,尤其又以闊背肌與斜方肌等肌群更為重要,因此,不單仰賴臂力而伸直後背才是促進拉力的關鍵點。

可是出乎意料的來說,利用背肌的力量來拉東西必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簡單,在背肌肌群的控制上有著一定的困難度,所以,我們在拉東西時為了不讓身體依賴手臂的力量,因此,需要避免手肘彎曲,而改成拉動整個手肘的伸展肩關節動作。例如引體向上這個訓練動作;基本上我們看似不靠手臂力量是不行的,但我們可以透過夾緊腋下的技巧,讓手肘盡量的靠近身體中線,讓背肌可以發揮較大的力量把身體往上抬。反過來看,如果你一開始就彎曲手臂,就會讓上臂肌肉受到過大的力量負荷,這樣就會讓肱二頭肌便成主要施力肌群,反而讓這個訓練動作變的困難。

使用大範圍肌群的力量-拉

肩部與手臂的整合

了解完上述所說的「推」與「拉」之後,接著我們就必須要針對肩部與手臂的動作各別來進行整合。首先,你要知道我們的肩部主要肌肉是三角肌,它又可分為前束、中束與後束這三塊肌肉,它們分別各自影響著我們的肩膀往哪個方向運動。當我們手臂往前舉起時,三角肌前束會與胸大肌(Pectoralis major)、喙肱肌(Coracobrachialis muscle)一同收縮;而手臂向身體左右兩側打開時;則會運用到三角肌中束與棘上肌(supraspinatus muscle)等同時作動,三角肌後束則是手臂往後抬起或後上舉時與背闊肌(latissimus dorsi) 、大圓肌(Teres Major Muscle)等一起作用,另外,手臂上則有前方的肱二頭肌與後方的肱三頭肌,連貫於肩胛骨上並與胸部及背部肌群連動而產生動作,因此,我們在訓練時必須要將「推」與「拉」這兩個動作,平均的安排在訓練課表內,才能使得身體肌肉獲得均衡的發展。

資料來源/bodybuilding、muscleandfitness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當WOMEN動在一起:澳洲帥氣鮮肉教練帶妳做「雙人健身」

2017-09-04
趣味健身話題

國內一家專屬女性健身房「輕適能運動空間」甫於8月下旬搬遷新址重新開幕,邀請澳洲健身冠軍、泰澳混血男模Jason Owen來台推廣女性雙人健身課程,並將授課所得捐作公益。Owen教練不但人帥又極富愛心,身材還好到令人噴鼻血,當天這場雙人健身課簡直就是「顧健康又顧目睭!」

Jason Owen(中)和兩位助理教練脫衣陪練,健美身材讓大家眼睛大吃冰淇淋。

五官立體深邃、身形健美結實的鮮肉猛男教練 Jason Owen 是澳洲知名連鎖健身房 Qmax 的專業教練,曾獲得澳洲ICN男子健身競賽冠軍,擅長指導女性肌力訓練、徒手訓練,協助女性雕塑馬甲線與核心肌群。泰澳混血的他不僅是一位健身教練,同時也是模特兒與演員,目前正逐漸走向國際打開知名度。

泰澳混血帥氣健身教練 Jason Owen。

掌握女性愛運動風氣逐漸增溫,這家女性專屬健身房本次特別邀請國際女性健身專家Owen教練與該店教練Usher、Wendy共同為台灣女性設計專屬健身課程,吸引多位注重身材保養的女性朋友參與,除了一起抓住夏天的尾巴來雕塑馬甲線,同時藉由雙人健身的方式,讓女性朋友可以與閨蜜一起享受健康生活的樂趣。

在Owen教練指導下,輕適能教練Wendy與Usher為大家示範動作。

本次課程為「美肌核心訓練」,課程由單人徒手訓練開始,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最後進階到雙人健身訓練,可說靈活又有挑戰性。雙人健身是屬於互動關係的運動項目,這堂課不僅可以幫助腹部核心強化、啟動美肌模式,且透過雙人健身互動關係,增進溝通、提高默契,更可倍增運動本身所能帶來的效益,讓運動健康、有趣又有效!

單人徒手核心訓練,強化核心肌群,也為後續的雙人課程做準備。
Owen教練親切指導學員。
Owen教練脫上衣指導,讓學員享受更多福利。
學員認真練習。

雙人健身除了強化全身肌肉、雕塑身型,更重要的在於培養彼此的默契、互相加油鼓勵,除了適合姊妹淘、閨密一起執行,情侶一起健身,更能透過肌力較強的男性進行更有變化的訓練方式,讓女性「借力使力」達到更好的健身效果。

兩位教練示範雙人健身訓練,男女版與閨蜜版動作略有不同,學員可依搭配組合與自身情況做調配,動作不必一定要做到滿。
雙人互動讓健身變得更有趣。
雙人健身比單人徒手健身強度更高、變化也更多更具挑戰性。

本次課程收益將捐贈長期關注受虐婦女的公益團體「婦女救援基金會」,為社會上各角落需要協助的女性朋友提供溫暖的應援。

課程結束大合照。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Forge 打鐵健身:運動就像打鐵一樣要趁熱!

2016-09-30
場館資訊推薦場館重量訓練健身

在選擇健身房時,你可能想嘗試的健身方式有很多,不過又不想找大型連鎖健身房,但是,一般小型健身房或工作室中,你所需的健身器材不一定全部都齊全,導致能使用的器材有限,可以做到的運動方式也有限。不過別擔心,台北市中心就有一間新成立的健身房可以滿足你的需求。位於熱鬧喧嘩的林森北路巷弄內,有家可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健身房,拾階往下走進健身房裡,在嶄新的氣味與令人熱血沸騰的音樂中,環顧四周,琳琅滿目的健身器材以及完善的設備,這家就是「Forge 打鐵健身」。

Forge 打鐵健身專業團隊教練

一家能夠做器械有氧的小型健身房

近年來,有氧運動這項項目再度受到大眾的喜愛,除了一般的徒手有氧課程,Forge 打鐵健身也能滿足喜歡藉由器械做有氧運動的學員們,並提供所有完善的設備,像是人人都喜愛的飛輪車、跑步機,與一機就能動全身的划步機等等,館內更有其他健身房少有的階梯機,讓你的心肺有氧訓練更上一層樓。

踏步機、滑步機、跑步機等等一應俱全。

一流的器材也需要最優秀的教練團隊

Forge 打鐵健身創辦人呂維鈞(大鈞教練),輔大體育系畢業的他,在學時曾加入享譽盛名的輔大龍舟隊,除了藉由划龍舟來訓練自己體態,也曾經參加過許多健美比賽。畢業後,也曾在連鎖大型健身房工作的大鈞教練,認為這不是他想要的工作模式,並且想更專注在將自己的運動心得傳遞給更多人,於是選擇創業。
 
Forge打鐵健身就是由大鈞教練親自帶領著自己的團隊,靠著雙手一磚一瓦建造出來的。因為家學淵源,大鈞教練也曾從事過一段時間的室內裝潢工作,因此館內的空間都是由他親手整理構建出來,雖然場館規模不大,但卻顯得非常專業且溫馨,旨在為每位學員打造出最舒適的健身環境。他希望每位學員來上課時,也能感覺像是在自己的家一樣輕鬆自在。在教練方面,大鈞教練希望自己的團隊除了往後要成為一位專業的教練,有機會也能在未來成為一位優秀的創業者,因此,他認為團隊的教練們不僅要學習健身這一塊領域,還要學習經營與管理,不僅從最繁雜的小事慢慢做起,並累積所有經驗,往後若個人在未來走上創業一途,便可以自行打理一切並獨當一面。

Forge 打鐵健身店創辦人大鈞

打鐵要趁熱 運動也是

現在許多人從事運動常常毅力不佳,尤其是買健身房的課程,很可能剛入門上了一堂課就沒再來過,除了浪費錢,一切都功虧一簣。大鈞教練希望有心從事運動健身的人,可以像打鐵一樣,以點滴的積累,每天持之以恆為自己鍛造出最佳的身形體態。
 
近年來健身風氣興盛,大大小小的健身房如雨後春筍般林立,其中也有許多琳琅滿目的健身課程,常會讓剛入門的消費者不知道要怎麼選擇,並且還會先花上了一大筆錢當冤大頭。不過,在Forge 打鐵健身,你可以完全不用擔心。這裡為學員設計了不一樣的課程,你不用擔心像其他連鎖健身房一樣得花上一堆錢,例如選擇了a,要加錢才能享受到b,每項課程你只能沾到一點邊,學不到很多東西。在Forge 打鐵健身,能讓單純想運動健身的人不必花大錢,除了專業訓練之外,還能享受到更多福利,例如免費的自我訓練,以及教練諮詢服務等等。

一對一的專業訓練 從基礎為你開始打造

Forge打鐵健身是以一對一訓練教學為主。一開始,教練們會先幫剛入門的學員測試肌耐力,從徒手訓練開始。徒手訓練是最重要且最基本的訓練,徒手訓練的基礎打好了,才能進階使用器材,否則,若剛入門就直接使用器材健身,如果肌耐力不足,常常會造成肌肉方面的損傷或其他傷害。教練們會依據學員的年紀、體態與需求,去設計該位學員體能專屬的課程,並且,以輕鬆活潑的帶領方式讓上課的形式不會那麼枯燥乏味,讓學員們在運動時也不會覺得無聊。另外,教練在課程的安排上,也會針對學員學習速度跟狀況適時調整,上課的時間以及方式亦較為彈性,在一對一的教學下,為每位學員打造出最貼身訂做的服務。

而一對一教學另一個好處是,一般在團體課程,往往會讓跟不上進度的學員不敢表達自己的問題所在,而在一對一的情況下,便能讓學員有充分機會提出自己的問題,教練也能立即指導,無時無刻照顧到每一位來「打鐵」的學員。大鈞教練也建議,有心藉由運動改造自己的人,一週應該至少有一次自主訓練以及一堂教練課,這樣才能有效的達到健身訓練的目的。

一對一的專業教學,讓每位學員得到量身訂做的服務。

高齡體適能也是未來趨勢 能讓長者健康狀況不降反升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到來,高齡者的身體健康會漸漸成為顯學。台灣目前老人體適能運動尚未得到政府重視與有效推廣,遠遠不及其他國家日本、南韓及中國等國家在這方面的努力。大鈞教練在大學時期時曾經修過老人體適能的這項課程,他在課程中發現,人類身體機能隨著年齡的升高會慢慢惡化,如果我們不好好從飲食保養並藉由運動來改善,我們的身體機能將會每況愈下。對於高年齡的長者,大鈞教練未來也會針對高齡學員打造適合的體適能課程,所以,家中若有長者,不妨也讓他們來上私人教練課程,除了活絡身心,還能藉以改善其身體健康狀況。

與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合作推出健康餐 廣受喜愛

除了健身課程,Forge打鐵健身也與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合作,採用他們的Fat Out 健康套餐,讓你運動之餘也能照顧到自己的營養需求。這套餐食是由Fit In健身訓練工作室創辦人Eason研發推出,從專業健身教練的需求出發,用最健康的烹調方式、最新鮮的佐料食材,找來最專業的頂級廚師精心調理,每一口都能吃到他們的用心,也難怪有許多學員在課程之餘常會訂他們的餐,中午時間一到便來取餐,成為館內另一個有趣的景象。

反商業化 學員即好友

「我認為所有來上課的學員都是喜愛運動的人,而運動健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把愛健身的人集聚一堂並交流結識,讓大家能去交更多的朋友。也希望待在這個產業的朋友,能一起團結並讓運動健身這個風氣延續傳下去。」大鈞教練說到當初創館的意義。因此,只要是Forge 打鐵健身的學員,在付費的課程之外,都能夠自由前來使用這裡的器材做運動,並且,在場的教練也都會隨時注意這些學員的狀況,給予免費諮詢服務,並預防運動傷害,這點可說是Forge 打鐵健身最吸引人的特色!
 
想入門健身運動的人,不妨來Forge 打鐵健身體驗看看,你會發現運動其實沒有你想像中的困難。在大鈞教練輕鬆幽默的帶領下,你一定很快就會拋卻剛入門的生疏,並體驗到量身訂做訓練課程的種種好處!

Forge 打鐵健身
Add  台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133巷67號B1
Tel  (02) 2564-3911
Time  週一~週六:12:00~22:00
Price  一對一課程:800/hr;一整套課程:電洽
FB  Forge打鐵健身

撰文/妞妞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