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藝人宥勝等5人組成的台灣史上首支前進南極長征隊,原訂於11月25日出發,卻因當地連日暴風雪打亂行程,預計延後至12月1日。為了按原訂時間抵達,身為隊長的橘子關懷基金會創辦⼈劉柏園和團隊討論後,將每日前進時間從12-14小時,上調至16小時,讓這趟行程挑戰難度大幅加劇。
南極長征隊由橘子關懷基金會創辦人劉柏園領軍,陳彥博、宥勝分別擔任極地教練與夢想導師,和兩位青年林語萱、吳昇儒5人組成,並由10年前負責掌鏡「征服北極」的紀錄片導演楊力州全程隨行紀錄。
長征隊員於11月19日深夜飛抵南極聯合冰川後,因暴風雪滯留原地數日,除了影響紮營外,風雪也吹的宥勝站都站不穩,頻頻跌倒。此外,原本平坦的雪白高原更因風蝕形成陡峭波浪狀的雪脊地形,冒險夥伴Arctic Trucks於每日的安全回報中提及:「不佳的天候狀況,加上陡峻的雪脊地形,所有因素都相當不利前進,長征隊行進速度因而減緩。」
等天候好轉後,長征隊即起程趕路,不過南極氣候惡劣,平均氣溫在零下40-50度,加上每個人必須在強颱等級的風速下拖行重達50公斤的裝備前進,光一天就需消耗8000大卡熱量,每天至少要攝取5000大卡熱量,相當於吃掉100條七七乳加巧克力。極地教練陳彥博仍表示:「即便完成挑戰時,體重還是會減少15公斤以上,到時候回來可能就只剩47公斤了!」
長征隊已於11月26日凌晨4點拔營,從南極聯合冰川大本營前往下一站阿蒙森灣。為了能按原計劃完成挑戰,在團隊共識和後勤的安全評估下,長征隊預計將30天的路程,縮短在24天內完成,任務勢必變得更加艱峻!
資料來源/橘子關懷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由極地超馬好手陳彥博、藝人宥勝等人組成的台灣史上第一支南極長征隊傳回捷報!他們正式進入倒數100公里的最後階段,在極低溫低氧的環境下,不只器材出現爆裂、結凍,隊員們也偶有負傷,所幸皆無大礙。為了給長征隊員加油打氣,後勤團隊將台灣食物送抵南極,當團員們吃到近一個月來第一口肉時,全都感動不已。陳彥博表示:「這是台灣第一次的創舉,即便瘦了一些、累了一些、但鬥志仍在,請大家持續為我們加油!」
南極長征隊於12月6日展開挑戰,因為暴風雪延誤出發時間,選擇距離較短難度卻更高的「高原路線」。長征進度至今已邁入第15天,行進距離約250公里,目前已跨越南緯89度,剩下最後100公里就會抵達世界的盡頭-南極點。
這週隊員們依舊冒著零下20-30℃的極低溫與強風,嚴寒的氣候一度引發攝影機螢幕凍裂、汽車油管結凍等狀況,女隊員語萱也因連日壓力引起胃部不適。除此,長期帶著防寒面罩,呼吸水氣與冷空氣接觸結凍,導致隊員們的臉部陸續出現大小不等的凍傷。所幸本周風速與暴雪有稍稍減緩,隊員們也已渡過肌肉痠痛期,並以穩定的速度挑戰最後100公里。
原本7月就從台灣寄出的長征隊備用糧,因含肉類製品而被暫時扣留在智利海關,幾經波折,終於順利通過檢測,在本周送到遠在千里之外的長征隊員手中。這箱重達30公斤的家鄉味裡,有泡麵、沙琪瑪、牛油餅、肉乾,還有台式口味的乾燥飯,如咖哩飯、番茄牛肉、筍香飯等高熱量食物,這也是極地教練陳彥博親自指定、可幫助隊員補充能量的菜單。
自抵達南極聯合冰川起,長征隊團員們近一個月沒吃過任何肉類,在咬下肉乾的一剎那,眼泛淚光充滿感動,生存指數瞬間提高。夢想導師宥勝更運用食材,開小灶展廚藝,烹煮招牌海鮮湯,為全隊提振士氣。
橘子關懷基金會十週年「前進南極點」計劃,南極長征隊由橘子關懷基金會創辦人劉柏園領軍,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陳彥博與知名藝人宥勝分別擔任極地教練與夢想導師,和兩位青年林語萱與吳昇儒,共同組成一跨年齡、跨領域的南極長征隊;而十年前負責掌鏡「征服北極」的紀錄片導演楊力州,負責全程隨行紀錄。多位勇於實踐夢想的代表,挑戰資源極度匱乏、環境極度惡劣的南極點,希望持續把「做大夢」的精神、「冒險」的勇氣傳達給新世代年輕人。
資料來源/橘子關懷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