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新手小心!過度的訓練將會對身體造成這8種傷害
1
新手小心!過度的訓練將會對身體造成這8種傷害
2
專家:每天「只睡6小時」的人跟連續48小時沒睡的人精神狀況一樣糟糕!
3
運動後肌肉放鬆一定要採用工具嗎?採用徒手伸展方式也能有效達成目的!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新手小心!過度的訓練將會對身體造成這8種傷害

2018-12-05
知識庫 保健 觀念 運動傷害

雖然養成持續與固定運動的習慣,已經被證實對我們人體有許多的好處,例如降低壓力、增加能量、有效控制體重與改善心臟與血管的健康;但這並不意味著運動訓練越多越好,過度的訓練將會為身體帶來極大的壓力,甚至於過度訓練的風險與根本不運動的人一樣大。

過度訓練將對身體產生這8種傷害。

當有人出現過度訓練的症狀時,基本上是身體讓他們知道,這些訓練之後所造成的壓力,已經超過身體所能恢復與應對的能力,要讓運動成為一項健康的長期資產,你所做的運動與訓練強度應該要讓你能更快樂更充滿活力,而不是讓你長時間感到疲倦以及壓迫的感覺。
 
雖然每個人的運動門檻不同,但絕大多數的運動專家都建議每天大約運動30-90分鐘即可,一週內安排1-2天的休息時間,讓身體能有充分的修復時間,以便從運動及訓練中獲得最大的好處,休息的時間及天數將取決於你的目標和運動強度,然而,過度的訓練將會對身體造成這8種傷害,你千萬不可不知。

知識便利貼|過度訓練症: 
過度訓練症又能稱做訓練過度症,這個名詞簡單地說是恢復和訓練之間的不平衡,由於恢復和訓練的不平衡往往造成過多的訓練壓力,而此壓力超過身體恢復的能力,導致運動成績的突然退步,即使經過數天的休息及飲食的補充仍無法恢復。訓練過度症常發生在以速度、肌力及協調性為主的運動項目,就發生的組織而言,可能是肌肉肌腱的過度使用。就發生的時間而言,有一種是因為長期的疲勞,指的是全身性的。另一種是短時間的過度訓練,如週末假日參加登山活動,造成隔日小腿肌肉酸痛。
(資訊來源:運動生理週訊)

 1  運動量越大卻越胖

當你的腦子一直告訴你,只要增加較多的運動量並減少熱量攝取,就能讓自己快速瘦下來的同時,你已經在損害身體的新陳代謝率,這是因為運動會影響你的荷爾蒙狀態,脂肪代謝實際上是可以透過高強度的有氧運動來提高皮質醇(cortisol),進而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這會間接增加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肝臟也會增加分解糖原;當皮質醇越高的時後,我們的身體就會減少脂肪的燃燒,不知不覺中保留任何一個珍貴的熱量來源,以維持身體的運作。如果你又運用控制攝取熱量的方式搭配上大運動量,就會導致身體發出必須減緩所有功能的訊號,根據一項研究發現節食是一種限制飲食的行為,這種剝奪會引發消極情緒,進而導致控制體重的失敗。

運動量越大怎麼會越胖?

 2  腎上腺疲勞或不足

雖然適度的運動或訓練,對於我們體內的荷爾蒙及健康有著正面的影響,但研究表明,如果沒有適當的休息,過多的運動會導致慢性壓力並與腎上腺的問題有關;過度訓練引起的嚴重腎上腺疲勞被稱為過度訓練症候群(Over Training Syndrome簡稱OTS),能夠引起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其中腎上腺變得如此耗盡,以至於它們停止產生足夠的關鍵激素包括皮質醇和腎上腺素的類型。德克薩斯A&M大學的運動機能學系,將過度訓練症描述為「慢性疲勞」這是訓練與恢復之間所產生的不平衡現象。

 3  情緒和睡眠模式變化

就像腎上腺功能不足和過度訓練綜合症一樣,當你的身體承受太大的壓力時,通常控制負責保持心情活動的荷爾蒙線體,就會開始出現一些功能障礙。許多研究表明,過度訓練和壓力過大的運動員的腎上腺軸功能障礙問題,有時甚至會達到失眠、缺乏動力、煩躁、焦慮或抑鬱的程度;以致於無法集中注意力。這時因為你的大腦很難產生足夠的快樂荷爾蒙,來控制的皮質醇的暴漲,因此,過度運動與情緒疲勞甚至抑鬱症狀如自殺有關;在2013年由邁阿密大學精神病學系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它們分別調查了四個不同群體的人,分析出過度訓練與抑鬱症狀增加和與疼痛不敏感增長相關的自殺行為相吻合。

 4  性慾與月經產生影響

過多的運動會對與性慾、生育能力和生殖健康相關的性激素(如睾酮和雌激素)的產生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年輕女性患有被稱為女性運動三聯體,這包含月經功能障礙,低能量可用性(有或沒有進食障礙)和骨礦物質密度(BMD)降低;由於過度訓練和攝入過少卡路里引起的女性複雜狀況可導致月經功能障礙、身體能量降低和骨質密度降低等症狀。並不是說過度訓練對男生沒有風險,只是女生的身體狀況對於高度的壓力以及熱量不足會特別的敏感,當你的身體感覺到壓力過大的訊號時,就會開始導致壓力荷爾蒙提高,這可能導致類似於經前綜合徵的症狀包括痤瘡、失眠、性慾降低以及對糖類等食物的渴望性提升。

當身體壓力過大時,對於糖類的需求就會大增。

 5  導致肌肉力量下降

你一定有聽過肌肉的成長不是在訓練的當下,而是在你休息與睡眠的時後!當你在訓練之後不給肌肉足夠的休息時間,那肌肉組織就無法快速的恢復與成長;加上肌肉組織恢復和重建可能需要幾天時間;通常建議都是24-72小時的修復期,如果你在肌肉未完全修復的期間又增加強度訓練,這時就不會看到肌肉的成長;甚至於肌力也會隨之減弱。

 6  身體免疫力降低

當身體激素水平異常波動,加上關節和肌肉組織變得過度疲勞時,就可能會增加炎症的發生率,進而導致疾病、腫脹和疼痛似乎不會輕易消失的問題,另外,由於過度疲勞會提高我們身體的皮質醇水平,讓身體容易發炎並抑制免疫系統的做用。免疫力降低就會讓感染風險增加,包括馬拉松容易發生的上呼吸道感染(URTI),而最近已經確定的T輔助淋巴細胞(Th)是免疫功能重要的一塊,這些組織創傷所導致的運動相關免疫抑制,就會抑制身體產生這些幫助的能力,讓我們的身體更容易生病。

 7  心臟健康產生拮抗

雖然適度運動對心血管功能很重要,但做太多反而會對心臟健康產生拮抗作用,對過度訓練者的研究發現,當從事長期過度耐力運動,包括馬拉松、超級馬拉松、鐵人三項和非常長距離的自行車比賽時,可能會對心臟和動脈的結構產生負面影響,特別是當這些運動時沒有補充足夠的卡路里和睡眠,對於心臟上施加的大量壓力,可能導致心臟心房和右心室容量超過負荷,讓心臟瓣膜增厚(心肌纖維化) 、心跳心律失常、冠狀動脈鈣化、血壓變化(舒張功能障礙)和動脈壁僵硬的問題。一種方法可以監測是否發生這種情況?起床後檢查你的早晨心率,並根據你當週的活動水平跟踪其變化情況。

 8  干擾電解質平衡

人體的肌肉十分依賴於液體特別是水和電解質營養素,包括鎂鈉鉀之間的微妙平衡,以保持活躍和健康,甚至心臟可以說是體內最重要的肌肉部分,當你長期缺鉀或由於過度使用自己其它營養成分時,就會造成無法正常運作的狀態。要知道當你在運動時,肌肉會消耗額外的碳水化合物、電解質和液體,尤其是超過三小時以上的耐力型運動。當體內的鎂在活動期間消耗殆盡卻沒有補充時,會導致焦慮、失眠、抑鬱等一系列的問題;如果在運動期間攝入的液體不足,則在恢復期間需要鈉以減少尿量並提高液體平衡恢復的速度。所以過多的運動只會增加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在營養密集的食物訓練後加油並讓自己有時間恢復以便身體重新校準的重要性。

資料來源/draxe、nasm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家:每天「只睡6小時」的人跟連續48小時沒睡的人精神狀況一樣糟糕!

2019-07-11
生活觀念新知保健話題

許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困擾,睡眠不足影響健康這件事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不過,長期缺乏睡眠的後果比我們想像更嚴重。根據近期美國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只要連續兩個禮拜每天只睡六小時的人,精神狀況跟連續48小時沒睡的人一樣糟糕!

專家:每天「只睡6小時」的人跟連續48小時沒睡的人精神狀況一樣糟糕! ©hotzehwc.com

睡眠不足會損害您的健康和工作生產力。在一項睡眠研究中,有48位參與實驗的人被分成四組,他們在兩周內各別每天只能睡四小時、六小時、八小時,還有一組是連續三天不睡覺。在實驗期間,除了睡眠時間之外,他們每兩小時接受一次認知問答。實驗人員除了紀錄他們的反應時間之外,還會問他們當時的情緒如何,以及想睡的程度。令人驚訝的是,被允許連續兩週每晚僅睡6個小時的受試者最終測得的數據表示,其認知功能與那些被迫連續兩天保持清醒的受試者的功能一樣差。

©bustle.com

每天只睡六小時狀態與兩天每天一樣糟糕

根據該實驗結果發現,每天睡八小時的那組平均表現最好,只睡四小時的那組一天比一天還糟,而每天睡六小時的那組,剛開始看起來還不錯,一直到實驗的第十天,他們的認知表現跟沒睡覺的那組一樣糟,只是沒有四小時那組惡化得那麼快而已。三天不睡得更不用說,精神狀態非常糟糕,還會有幻聽的現象。值得注意的是,睡六小時那組雖然認知能力逐日下降,但是他們卻以為自己睡得還算飽。

每天只睡六小時狀態與兩天每天一樣糟糕 ©coach.nine.com.au

睡眠不足帶來的後果

睡眠不足帶來的後果很嚴重,像是新陳代謝下降、精神撞變差、肥胖、血液循環降低,以及嚴重時會器官衰竭,然而在運動表現、健身成果方面上也會有很大影響。人體內的激素對肌肉的生長有促進作用,一般人體激素分泌從晚上11~12點進入最高時期,這時候也是人體自我生長和修復的最佳時間,如果經常熬夜或是睡眠不足等,勢必會影響到肌肉的自我恢復過程,而達不到健身的效果,在運動時也會較為無力、狀態差,當睡眠充足後,我們可以跑得更好,游得更遠,還能獲得更多力氣來鍛鍊,對於許多頂尖的運動員、奧運金牌選手來說,睡眠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

睡眠對於運動員來說非常重要 ©mensfitness.com

在實驗尾聲,被剝奪睡眠的那組自我評估的想睡程度跳了兩級,但是睡六小時那組自己的評估只跳了一級。這個試驗顯示,睡眠不足的人都怎麼撐下來的呢?答案可能是「自我否認」, 不願或無法面對自己狀況不佳的事實,然而大多數的人根本搞不清楚自己每天到底睡多久。根據美國疾病控制防治中心的調查,35% 的美國人,也就是每三人中有一人每天睡不到七小時。從這個研究也可以看出,雖然六小時睡眠只是稍稍不足,但是長期的負面效果卻是非常明確。因此,改善睡眠絕對不只是生活品質問題,而是值得重視的健康問題。

資料來源/明醫網、Mens fitness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運動後肌肉放鬆一定要採用工具嗎?採用徒手伸展方式也能有效達成目的!

2019-01-07
訓練動作運動恢復保健運動生理知識庫

一般而言,我們都知道運動前的熱身非常的重要,你可以採用動態熱身或這幾年很熱門的肌筋膜放鬆,但也別忘了運動後的靜態拉伸也很重要,尤其又以徒手伸展(Manual Resistance Stretching, MRS)最為常見,MRS是一種將身體的反射機制,應用於本體感覺神經肌肉促進術(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伸展所開發出來的一種柔軟動作。當我們的肌肉進行強力的等長收縮時,位於肌腱移行處的高爾基健器官(Golgi Tendon Organ, GTO)就會受到刺激,引發所謂的防衛性反射動作來讓肌肉放鬆,以減輕肌肉與肌腱斷裂的風險及關節負擔,簡單來說MRS就是運用這種神經抑制反射機制而來的。

運動後肌肉放鬆一定要工具嗎?徒手伸展也能有效達成!

我們的骨骼肌內含有兩種感受器,稱為高爾基腱器官和肌梭(muscle spindle),這兩種器官通過感覺纖維(Ia, Ib和II型纖維)與脊髓相連,提供我們關於肌肉的張力、長度和收縮速度的訊息。高爾肌腱器(Golgi Tendon Organs)位於肌腱內也在一連續的梭外肌纖維裡,能持續監控肌肉收縮產生的張力,其本質上是一種保護裝置可協助防止肌肉收縮時產生過度的力量;肌梭的功能是長度的偵測,它有兩種感覺神經末梢,第一種初級接受器神經末梢反應肌肉長度的動態變化;第二種感覺末梢又稱為次級接受器末端,無法反應肌肉長度的快速變化卻能提供中樞神經系統關於靜態肌肉長度持續性的訊息,同時,也負責觀察骨骼肌的快速伸展導致緩和收縮即所謂伸張反射(stretch reflex)。這些感覺纖維在脊髓內形成神經元迴路,來支配肌肉的反射,例如伸張反射,此類低級反射的主要作用是保證肢體姿勢的穩定性。

高爾基健器官(Golgi Tendon Organ, GTO)就會受到刺激,引發所謂的防衛性反射動作來讓肌肉放鬆。 ©Pinterest

進行MRS具體的方式,就是需要另一個人壓住你的身體然後伸展肌肉,你必須試著將他施加給你的壓力反推回去,這時你會與壓在身上的阻力產生對抗進而拉伸該部位的肌肉,接著就固定在這個位置上以最大肌力的20-80%分成幾次慢慢推回。等感覺肌肉收縮之後,再慢慢吐氣將力量放小恢復原本的姿勢,接下來就將按壓的力到加強一點點,重覆幾次這樣的方式就會感覺活動範圍慢慢加大,這就代表有做到正確的徒手伸展(Manual Resistance Stretching, MRS)。

在進行徒手伸展動作時,最重要的關鍵在於負責壓身體的人,但並不表示你自己本身就不用參與這項動作,必須要視肌肉伸展的情況來調整姿勢,MRS也可以透過一些輔助工具進行單人的拉伸動作,例如彈力帶就是一個很好的輔助器材。

資料來源/livestrong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10K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瑜伽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