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1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2
Garmin x Daniel Wong 時尚跨界演繹讓運動不再只是運動
3
中華女籃勝俄羅斯 地主球迷支持聲中留下銅牌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2019-04-02
話題 綜合 觀念 書摘

我已經在教練這個行業有段時間了,雖然我有許多成功經驗,但也遭遇過不少失敗挫折。與其將這些失敗經驗掩蓋起來不讓人知道,不如將它們拿來當做學習教材。以下我列舉13個應避免的常見錯誤,這些都是很好的提醒,可以用便利貼將它們貼在辦公室或其他明顯處,幫助你形塑想要的文化。

別犯這13個常見錯誤! 美國資深肌力與體能教練用失敗換來的經驗談

錯誤 1: 以自己為中心 
運動員並不是你訓練的工具—他們只是與你一起訓練。每天開始訓練前提醒自己,用堅定的信念與運動員相處,而不是要全然地掌控他們,特別是在訓練職業、奧運選手或私人課程時。當運動員行為失當或造成團隊分心時,不要用嚴厲的口吻斥責,如果你太常展現權力,很快就會失效。保持開懷的心胸,彈性是關鍵因素。

錯誤 2:總是想要成為「專家」 
做好自己本分和關心你的選手。「傑出是不證自明的,但胡說八道也是」,這句話頗有哲理,或許說得不夠文雅,但你不能否認它的道理。早期我喜歡在訓練時使用專有名詞,部分理由是因為我喜歡科學化,但不可否認潛意識中最主要是想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我認為使用專有名詞會讓運動員更加信服我,特別是我年輕的時候。但我錯了,這只有讓我度過不安全感而已。不要掉進這個陷阱中。 

錯誤 3:想要成為選手的朋友 
平易近人是保持良好關係的要素,但在教練工作上,我們的角色是領導、指引和良師益友—不是普通朋友。請尊重與了解其中的差異,我們有位年輕教練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他常會在其他教練不知情的狀況下,參加一位休季期間在我們這裡訓練的職業選手舉辦的舞會。這些活動通常 在這位選手的豪宅中舉辦,並且有許多明星或DJ參加,現場可謂星光閃閃。因為這位教練沒見過類似的場面,他想盡辦法要贏得這位選手的尊敬,並打入他的社交圈。這樣的友誼慢慢地滲入訓練中,因為他們在組間會談論前晚的「花邊趣事」,很快地,這位年輕教練雖然在那位選手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他卻造成團隊和其他教練的困擾。我們曾經警告過他,但他還是分不清楚界線,並且持續參加那位選手的舞會。不久,我們就要求這位選手離開訓練團隊。 

錯誤 4:強迫中獎 
你的訓練方法需要以科學化為根基,但不是每個人的需求都相同。以我訓練搏擊運動選手的經驗,例如拳擊手和綜合格鬥選手,讓我在這方面學到許多,了解到漸進式負荷可以有多種方式來符合每位選手的能力。不相信嗎?那你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因為選手不太理睬你「精心設計的課表」,如此將無法達到你所預期的訓練效果,以及想建立的信任關係。

錯誤 5: 活在自己的偏見中 
不論你或選手的背景為何,學習尊重每個文化和教育程度非常重要。舉例來說,你會不會認為選手喜歡的音樂非常愚蠢?天知道,有時選手要求播放的歌實在讓人受不了,但你最好在一開始時先問他們為什麼喜歡類似的音樂,而不是先批評他們,如此就可以了解他們更多。並且放下「一切都要聽我的」,給選手一定的自主權將會獲得雙贏,讓團隊氣氛更好。「音樂」的例子只是重訓室的案例之一,還包括高科技產品(手機、相機和社群媒體)的使用、服裝規定、語言和是否允許外界參訪等。當然他們的喜好也可能會影響訓練環境,例如他們喜歡的音樂充滿了猥褻的詞彙,或是音樂大聲到他們根本聽不見你的指令。此外手機或社群媒體都可能造成訓練分心,或者是衣服上有冒犯的姿勢、語言或圖案。最重要的是,你所選擇的折衷方法必須根據訓練中心的型態、主要的訓練對象及你的個人價值觀,如何與對方結合在一起。 

教練工作的角色是領導、指引和良師益友,不是普通朋友

錯誤 6: 訓練課程被運動員的情緒和心情影響 
幾乎所有曾遇過類似狀況的教練都知道我在說什麼。有些時候運動員就是會漫不經心、眼神充滿呆滯,並且不斷碎念他們覺得身體如何或那天應該要做什麼。從他們的肢體語言就看得出來,並且通常在熱身時就會顯得心不在焉或草草了事。這時你必須根據自己原本的課程規畫,不予理論。很多時候,我會將整個課程重新再來一遍,告訴選手要清醒了,甚至要求部分選手先走出重訓室再回來,因為我要讓整個課程確實重新來過。有些時候,我會要求自己用盡全力,讓選手也竭盡所能,消弭所有阻礙進行的因素。身為教練,在這種情形下最糟的事,就是沒有把所有能量都發揮出來。如果你想要教他們始終如一的重要性,你就要在行動中展現出來。我並不是說不可以對選手要求更多或提高你的音量,你當然可以這樣做,但只能在有需要的狀況下。運動員需要了解訓練中有很大部分,是學習如何將所有潛能在自認做不到的時候發揮出來。你要確保不讓情緒蔓延,不讓他們牽著你走。專業的表現就是始終如一。運動員需要學習這點,而你必須謹記在心。換句話說,專注在解決問題上,但不讓他們影響你,甚至讓你情緒失控。

錯誤 7: 不與其他教練打交道 
不論你認為自己的等級為何,你需要時時刻刻保持開放的心胸。這也適用在資深教練上,因為他們通常只跟其他資深教練來往。當然,資深教練見過大風大浪,並且有許多第一線經驗,但還是可以從年輕人身上學到無限夢想的可能性。我聽過無數次有關於志願或實習教練申請被拒絕的原因,只不過是年紀的關係。千萬不要有這樣的想法。別忘了,今天的有志青年,可能會成為明天最具影響力的教練。請給每個人機會,根據他們的技術或表現來評斷,而不是年紀。 

錯誤 8:沒有深切自我反思
你必須是自己最嚴格的監督者。我總是在心裡不斷地提醒自己,隨時隨地準備接受各界批評。除了持續反省自己哪裡可以做得更好之外,還可以請其他教練協助你檢視訓練方法、溝通技巧和整體表現。不是偶爾為之,而是應列入常態性事務辦理。這些討論可以提高每個人的水準,並且衍生出更好的討論。另一個方法就是想像自己站在台上(訓練前或後),接受記者連珠炮似的訪問你的訓練哲學。這些練習可以幫你在做決定和之後行動,更精準、專注、務實。也會讓你對自己的訓練方法更有自信。 

錯誤 9:界線太過「分明」 
最好的教學指導通常遊走在我們做什麼與如何做的灰色地帶,所謂灰色地帶就是針對特定狀況沒有制式的程序或步驟。這是最實際與最大可能性之間的關鍵因素。遊走在這個地帶意味著我們必須保持道德規範,避免對所有行動、外在事物和思考過程過度武斷。我們身處的領域一直在進步,而且我們與地球上最複雜與情緒化的生物一起工作,儘管所謂的「最佳方案」可能離現狀有些遙遠,但我們仍需採取對現況最有利的策略(可能受限於預算限制、場地空間及運動員水準等等),即使它不是首選或對其他教練來說最有效的。你會看到其他教練在社群媒體、電視或其他媒體上的訓練,也是用同樣的角度思考。因為這些通常只有簡介或片段,而不是故事的全貌。有時候看起來很好的其實並不怎麼樣,但看起來不怎麼樣的卻是最好的(在特定狀況下)。 

運動員需要了解訓練中有很大部分,是學習如何將所有潛能在自認做不到的時候發揮出來

錯誤 10:成為證照達人 
不論如何包裝最新的課程、研討會、新穎的訓練器材或大數據科技產品,可以實際應用在日常教學上的很有限。不要再認為你的專業是建立在參加了多少場培訓課程或講座上,而應該專注於提升目前所能掌握的。換句話說,不要忽略了經驗值。前者是上一些課程(觀察、學習和模仿),後者則是直接親身參與(互動、指導或產製)。未來是屬於願意彎下腰自己動手並創造樂趣的人。 

錯誤 11:期望太多與太快 
這個問題在本書中已討論過很多次,但還是值得一提。不論這是屬於你與運動員之間或你與自己的期望,如同想要了解歌詞意境,先聽個幾次很理所當然。身為教練,我們通常自認可以掌控一切,能很快地得到想要的結果。但事實上不然,一位偉大的教練也許在幾個月或幾年內無法看到自己的成效。我們的責任不是只有讓運動員變得更強壯,更重要的是改變團隊文化,但這需要時間和耐心。我們創造長遠正向改變的能力,與觀察和吸收自己行動與表達的能力,相輔相成。 

錯誤 12:從不問運動員的意見 
你許多頓悟與創見可能不是來自一開始的想法。若是你剛愎自用並且不與每天相處的選手打交道,這樣不只會錯失你了解他們的機會,還會傷害你領導他們的說服力。與選手保持良好關係,了解他們對訓練課表的想法。

錯誤 13:過於在意 
我們通常都認為所有事情都跟我們有關,但事實上很少,如果有的話,周遭清醒的人應該會很想知道我們如何做到的。當我的好友卡爾.考沃德(Carl Coward)說「沒有清醒的人會計較這些的,布雷特,我跟你保證」時,常點醒了我,這並不是悲觀,而是事實。無論你曾經忘記某人的名字、發錯了一封電子郵件或者辛苦所寫的計畫被認為一文不值;接受它吧,並勇往直前。不要讓一件事變成你的身分象徵—你必須了解當你歷經一敗塗地或尷尬的場面時,並不代表你注定一輩子當魯蛇。擦掉傷口上的泥巴,持續面對挑戰,勇敢走下去。這就是最好的解藥。

教練應避免對學員期望太多與太快

書籍資訊
◎ 文章摘自臉譜出版, 布雷特.巴塞洛繆著作《心志教練:教練生涯最重要的一堂課,與運動員建立深度連結,成就運動表現的科學與藝術》一書。

本書特色 
「心志教練並不是訓練運動員,而是與運動員一起訓練。」

運動教練界的《從A到A+》,第一本從心理層面探討教練與運動員之間關係的重要著作
美國Amazon書店運動/教練類排行#1,逼近滿分高度好評。

世界級肌力與體能教練顧問布雷特.巴塞洛繆(Brett Bartholomew)從心理層面出發,帶領教練認識自我,深入剖析16種運動員類型
幫助所有教練及運動者建立彼此連結,突破訓練瓶頸,共創最高訓練成效。


• 更多臉譜出版《心志教練:教練生涯最重要的一堂課,與運動員建立深度連結,成就運動表現的科學與藝術》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Garmin x Daniel Wong 時尚跨界演繹讓運動不再只是運動

2018-06-26
話題新聞穿戴裝備趨勢運動配備GARMIN綜合

今年Garmin以品牌信念將時下熱議的「斜槓精神(SLASH)」完整詮釋- 熱愛生活、追求多元人生的科技生活體驗,發佈全新Garmin fēnix 5 Plus,並與於國內外時裝周上屢屢嶄露頭角的華裔設計師-Daniel Wong跨界合作推出系列產品限量錶帶,揉合潮流時尚設計,完美賦予腕錶更全面、更時尚的視野,展示Garmin智慧應用與時尚跨界的新世代穿戴概念,掌握生活中每一個重要「時刻」。

今年Garmin跨界時尚演繹讓運動不再只是運動,時尚設計師Daniel(左)與Scoppen(左)合照。

精彩斜槓人生智慧掌握生活每一刻

從紐約興起的「斜槓青年」一詞,意指一個人跨越多重身分: 工程師/潛水教練/部落客。斜槓並非為了追求多重收入,而是為了從心實踐更多元的自己,透過不同領域的成功完成自我認同。Garmin Watch Collection所強調的斜槓精神,希望喚醒大眾啟發自己的潛能,勇於嘗試不同的事物。Garmin從不為產品設限定義,推出Garmin Watch Collection,讓消費者去「定義」自我,跨越多重身份,去尋找符合自身需求的產品,使用Garmin智慧手錶搭配出屬於自己的面貌、掌握生活的每一刻。

除了首次跨界合作的設計師Daniel Wong身為斜槓代表之外,Garmin品牌的多元面貌,更在不同領域的Garmin斜槓人中充分體現,包括KKBOX總裁李明哲、三鐵體育主播侯以理等多位Garmin愛好者;侯以理為三鐵運動的佼佼者,透過Garmin智慧手錶從每項韻律追蹤身體數據,掌握每刻自我鍛鍊,踏穩熱愛工作與生活的每一步,讓平時在體育頻道專業播報的她,更具有堅韌運動鬥士的魅力。

時尚設計師Daniel Wong的斜槓態度

新銳設計師Daniel Wong本身就是Garmin智慧腕錶愛好者與斜槓精神的最佳實踐者,在興趣與工作之間,用巨大的熱情面對各種角色的挑戰,本次更以身兼服飾品牌設計師與三鐵運動員的斜槓態度,與Garmin合作設計全新系列fēnix 5 Plus進階戶外腕錶獨家限量錶帶,運用錶帶的變換,展現不同風格的斜槓自我,打造出實用與質感兼具的時尚精品。

首次合作的Daniel Wong是時尚設計師也是三鐵運動員,徹底展現出斜槓青年的生活態度。

Garmin x Daniel Wong 三大設計主軸元素

這次的設計主軸以Daniel Wong一向狂野且具藝術細緻性的現代印花發想,以藝術設計「探索」、「逆境」、「堅定」三大主題錶款─「探索」錶款為經典印花設計款,以現代的綻粉色系搭配黑灰色呈現強烈的衝突感,搭配歐式古典文字「WILD狂野」、「EXPLORE探索」,印上象徵慶賀的飄柔絲帶,歌頌剛柔並濟、堅毅的生命態度;「逆境」錶款中生氣勃勃的花蔓漫佈在堅韌的松石綠色牛皮上,象徵在越是困難的處境中越見生命的韌性;「堅定」錶款以柔軟的牛皮,迸撞冷淬剛硬的金屬鍊條,創造低調個性的混搭風格,演繹斜槓人各種風範的展現。

這次的設計主軸以藝術設計「探索」、「逆境」、「堅定」三大主題做為發想。

Garmin x Daniel Wong獨家錶帶限量販售
Garmin fēnix 5 Plus將於6月30日在台北信義新光A8館、Sogo忠孝館及台中新光中港店的Garmin櫃位販售,fēnix 5S Plus訂價NTD $24,990起,fēnix 5 Plus訂價NTD $26,990起,fēnix 5X Plus訂價NTD $28,990。凡購買錶款的消費者即可獲贈Garmin x Daniel Wong獨家限量錶帶(限量27支、各點限量9支不挑款),限量商品只送不賣。(商品市值:「探索」絲巾款NTD $6900、「逆境」印皮款NTD $8900、「堅定」金屬款NTD $10900) 。

資料來源/Garmin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中華女籃勝俄羅斯 地主球迷支持聲中留下銅牌

2017-08-29
話題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

中華臺北女籃的臺北世大運最後一場賽事,28日在小巨蛋、出戰上屆銅牌得主俄羅斯。在滿場球迷支持聲中,地主隊在第二節雖一度被打出0比18的攻勢、比分最多落後17分居於劣勢,但仍沉穩回敬一波17比2的攻勢,追近比分,最終獨得34分的陳晏宇在下半場接管比賽,率領中華隊以81比66留下銅牌。

中華女籃勝俄羅斯 地主球迷支持聲中留下銅牌

「球員在大幅落後時,能保持冷靜不放棄,打出了不可思議的比賽。」中華臺北隊教練Albert Wagner說,「很慶幸每場比賽,球隊都有人挺身而出,而這場我們見證了陳晏宇的奇蹟。」

中華臺北女籃因身高劣勢,再次於爭搶籃板時落居下風,本場比賽籃板數也以33比45落後。談到如何面對對手內線時,Albert Wagner說:「我們在第一線防守的壓迫做得很好,逼迫她們增加了傳球路徑,才讓我們造成不少抄截。」

Iuliia Gladkova身為打過上屆世大運的唯一成員,也是俄羅斯本屆賽事中球隊的攻守核心,本場比賽她攻下28分、14籃板。「中華臺北隊把比賽打得很快。」Iuliia Gladkova說,「我們試著從低位發起進攻,但沒成功。」

中華女籃休息區球員開心慶祝得分。

雖然籃板不如對手,但中華臺北隊在利用速度壓迫對手時,迫使俄羅斯發生17次失誤,更利用高速的切傳讓俄羅斯的內線球員疲於奔命。因此不但陳晏宇在第三節進帳15分,整隊單節以27比16壓倒俄羅斯,也逼得俄羅斯被迫在第四節棄用Ksenia Kuzmina。

「投進第一顆三分球時,就覺得自己狀況不錯。」陳晏宇說,「防守者沒跟上,我的信心就來了。」中華臺北隊雖然從第二節被拉開比數,但不曾放棄、才成功逆轉。發揮拚戰精神的她們,收下隊史次佳紀錄與第一面銅牌,替本屆世大運畫下美好句點。.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