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國外研究發現:有運動習慣的人比年薪近百萬的人快樂!
1
國外研究發現:有運動習慣的人比年薪近百萬的人快樂!
2
跳繩帥哥挑戰3000下伏地挺身
YOUTUBE跳繩帥哥挑戰一個月3000下伏地挺身最後卻只獲得這個經驗
3
全大運國訓運動員疲勞監控 盼世大運摘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國外研究發現:有運動習慣的人比年薪近百萬的人快樂!

2019-05-02
話題 綜合 觀念 生活 趣味

雖然金錢並非萬能,但沒有錢萬萬不能!許多人都認為賺很多錢才能讓自己更快樂,但這個說法已被國外的研究學者推翻。根據美國耶魯大學以及英國牛津大學的專家研究指出:有運動習慣的人比年薪近百萬的人還更快樂!

國外研究發現:有運動習慣的人比年薪近百萬的人快樂! ©businessinsider.com

根據外媒報導,耶魯大學和牛津大學的學者們,近日在最受醫界重視的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上發表了一項最新研究,該研究指出:「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賺錢更能讓人感到快樂!」此研究匯集了超過120萬美國人的研究數據。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會記錄下每位參與者的年收入,並比較有運動者和沒運動者(自我心理健康狀況不佳)的數量。經研究統計後,該研究人員發現,運動不只有助身體健康,還能產生金錢方面的快感!然而根據《刺胳針The Lancet》上的研究結果,有運動者的心情不佳次數比沒運動者,平均少了1.49天(也就是將近低43.2%),此外,美國知名財經科技新聞網站《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表示:「有運動習慣的人所感受到的快樂,相當於沒有運動習慣但一年多賺25,000美金的人(約台幣775000元)。」

有運動與沒運動的人心情研究表 ©weforum.org

這些學者更進一步指出,每種運動都適用:「運動會讓人快樂」這項理論,像是騎單車、瑜伽、有氧運動、上健身房等,這些都是熱門的運動類型,然而無論什麼樣的運動,對於身心健康所產生的正面影響,都比完全不運動來的人更好。 不過,有一點需要特別當心,那就是關於運動的頻率和持續時間:若運動過量,反而會讓你產生不快樂的感覺!

專家表示:「運動頻率與心理負荷之間所呈現的關係是一條U型曲線,像那些一天運動超過三小時的人,他們的心理狀態甚至比沒運動的人還差。」因此,建議每週運動三~五天,每次運動約45分鐘即可,然而在運動時請別操之過急,小心物極必反,不僅沒得到更多的快樂,還可能傷即身體!

騎單車、瑜伽、有氧運動都能讓人快樂 ©businessinsider.com

聽了以上學者的解釋後,下次當老闆為什麼沒幫你加薪而苦惱,又或是打麻將、玩刮刮樂運氣不好時,不妨轉個念,相約好友開始運動或上健身房,不僅對有益身心健康,還能在過程中得到更多快樂唷!

資料來源/INC、The Nationa、WORLD ECONOMIC FORUM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YOUTUBE跳繩帥哥挑戰一個月3000下伏地挺身最後卻只獲得這個經驗

2020-04-13
趣味跳繩有氧運動重量訓練綜合話題

覺得自己無法去健身房或運動中心很無聊嗎?那你不如來嘗試看看一些不同的挑戰,例如每天做伏地挺身?在YOUTUBE被稱為跳繩帥哥的丹·威特默(Dan Witmer),將為自己設定30天的挑戰運動,他選擇了每天完成100下伏地挺身並持續30天的目標任務,在經過30天之後他獲得了什麼成果與經驗?

“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要開始減肥,你選擇伏地挺身來做為運動的開頭,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選擇,尤其,你可以選擇一天做一些或是好幾天做一次,只要有開始執行就是一個美好的開始,然而,伏地挺身不是一個充滿劇烈的運動項目,但他卻是讓你身體能適應運動訓練的一個好方法,一開始你不用許多的變化招式,只要專心執行基本的動作就可以。” Dan Witmer

抗拒與趣味?

他在執行一個月之後表示,我承認我自己的身體每天都在拒絕做這樣的動作,前六天每天100下伏地挺身真的非常的簡單就可以完成,但直到第十天開始我的身體就必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我依然覺得伏地挺身這項運動充滿著趣味。

另外,Dan Witmer說,當每天進行相同運動的挑戰,將有助於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因為,堅持是運動是否能成功最主要的優點,同時,如果你有減肥或訓練肌肉的目標,那麼保持一致的運動習慣就是你最首要的目標。

但這個並不表示你應該期望30天後可以看見不一樣的自己,因為,一個月3,000下伏地挺身或是一個月30,000下跳繩這類的挑戰,是有益於增強肌肉耐力和維持苗條體態,而不是能有助於增加肌肉量的運動方式,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增加大量的肌肉或是肌肉力量,那你就必需要開始重量訓練,而不是參與3,000下伏地挺身或30,000下跳繩這類的挑戰。

並且,從長遠來看每天進行100下伏地挺身是一項不且實際的運動方式,這樣的訓練模式將會對你的肌肉與身體產生極大的負擔,因為,你每天不斷的在訓練著相同的部位與肌群,卻沒有給予他們相對的休息與復原的時間,當肌肉感受到疲勞的時後,你的身體就會開始失去力量並造成運動傷害。這樣的挑戰或訓練模式,整體來說就只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因為,只有透過正確的休息與飲食習慣,再搭配上適度的訓練強度與計劃,才會讓自己身體變得更加強壯。

每天100下伏地挺身連續30天的影片:

最後的建議

除此之外,Dan Witmer解釋說,當我們日復一日的進行相同訓練的舉動,指可能會導致身體的不適甚至受傷,雖然,這樣的挑戰目標對於養成嚴格的紀律很好,但對於身體的肌肉成長並不理想。在這30天的挑戰過程中,我確實讓自己的身體受到了傷害,當我日復一日進行手臂撐直與彎曲動作之後,手肘就開始出現腫脹與不適的情況。最後,我建議想要開始進行運動的你,每週最多做2-3次伏地挺身,並結合不同的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這樣降會對於你的身體肌肉有更好的生長。

資料參考/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全大運國訓運動員疲勞監控 盼世大運摘金

2017-05-10
綜合台北世大運新聞話題

106年全國大專校院運動會進入尾聲,運動員的表現,也可能隨著疲勞的增加,受到影響。國家運動訓練中心運科團隊的專業支援,這次也跟著國家培訓隊,進駐全大運各個場地,提供疲勞監控,隨時反映選手的身體狀況,期盼藉由此次監控調整,讓選手們能夠做好調整,備戰世大運。

國訓中心林晉榮執行長強調,本屆全大運,被國訓中心視為2017年臺北世大運的熱身賽,除了選手驗收平日訓練的成果,運科團隊也藉此驗收運科支援的成效。結束全大運之後,中心會調整運科支援工作,全力協助選手們在2017年世大運摘金奪冠。

全大運熱身,國訓中心期盼選手們到世大運摘金奪冠。 國訓中心/提供

掌握身體疲勞 國訓進駐場邊監控

國訓中心在平日訓練過程,就針對各培訓隊的疲勞指數,有基本的監控機制。例如在競技體操隊,運科人員就有疲勞監控、技術影像回饋等協助,客觀反映選手的身體疲勞程度與動作技巧,並進而回饋給教練團。

一旦選手連續數星期,疲勞指數都偏高,運科團隊就會提醒教練,選手可能有訓練負荷過大或恢復不佳的問題。這次在體操場邊,運科團隊就全程監控選手的疲勞指數,成為國家培訓隊的堅強後盾。

國訓中心運科團隊進駐全大運場邊服務。 國訓中心/提供

身體組成分析 監控選手體脂率

此外,身體組成分析也是競技體操隊的重點支援工作。體操是一項對抗地心引力的運動,身上多餘的體脂肪,會影響動作表現。因此,運科人員會定期監控選手的體脂率,選手一旦變胖,就要立即通知改善。必要時,也會把選手轉介給營養師,透過運動營養處方,來協助選手改善身體組成。

國訓中心運科團隊隨時監控選手的疲勞狀況,要成為選手的最強後盾。 國訓中心/提供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