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鐵人三項比賽的紀錄持有者蒂姆·唐(Tim Don)在2017年鐵人世界錦標賽開賽前3天不幸遭遇車禍,當下造成頸椎斷裂!面對如此慘景,他選擇了一種酷刑式的治療方式。然而在短短6個月康復後,他征服了波士頓馬拉松比賽以及再度重返鐵人三項戰場,他的勇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讓人感動與稱讚。
在將近快兩年前,一場車禍造成頸椎骨折意外,讓英國傳奇鐵人蒂姆·唐被迫離開運動場上,但是在醫生建議下,他選擇戴上常人無法忍受的「光環」進行治療,然而傷後不到六個月他就在波士頓馬拉松完成個人生涯首場全馬賽事,並重返傷心地Kona順利完賽來寫下鐵人界傳奇一頁。
41歲的蒂姆曾是三屆奧運鐵人國手,在2017年5月時,他在巴西以7小時40分23秒的成績改寫IRONMAN 超級鐵人三項世界紀錄,不過在五個月後,他在鐵人運動發源地夏威夷Kona為世錦賽備戰時,練騎時遭後車追撞。蒂姆表示:「當時自己一度昏厥了半小時,在前往醫院檢查後,一開始以為是我的鎖骨斷了,結果發現鎖骨沒事,而是自己的頸椎骨已經折斷。」 頸椎骨折讓提姆一度擔心再也無法回到運動場上,不過在同為鐵人運動愛好者的醫生建議下,提姆選了一條最艱辛也是最少人選擇的路,戴上「光環(Halo)」。當時醫生給了他三種選擇,但唯一最快以及最能完全復原的方式就是戴上光環,但當時還給不清楚狀況的蒂姆還在想著什麼是「光環」,隨後才發現,所謂的光環就是協助頸椎固定的支架。
不過這四個支架是固定在病患的額頭與後腦勺,必須打出四個洞才能固定,蒂姆表示:「當時知道自己的額頭要被打洞時,並沒有太多情緒,不過五天後這些洞開始流出組織液並且發腫,讓我恨不得把它拿下,此時也變得非常低潮。」
然而在事故發生後,一開始無法平息的提姆,最後決定上健身房開始找回原本的自己。在沒受傷前,蒂姆通常每天會游4~6公里的距離;騎乘方面,他會騎60~80公里;跑步6~16公里。 但在受傷後,漫長的恢復之路影響到他平時的練習。當第一次上健身房踩腳踏車時,大約騎了5分鐘感到有些不太適應,但是,慢慢的在過了一個月後,越能漸入佳境。提姆表示:「每次騎乘時,就覺得我的身體散發出希望,然而自己也能看到目標。」
過了半年的時間後,蒂姆漸漸康復,但也不願再多回想戴著光環的三個月痛苦日子,不過也因為這樣的療程,讓他短時間內就能進行下半身的訓練且在傷後六個月在波士頓馬拉松以2小49分的佳績,完成個人生涯首場全馬賽事。對於擊敗傷病重新回到運動場上,蒂姆表示:「自己不想讓意外決定人生的想法,是支持他迅速起身的關鍵,如果現在只有35歲,可能會想說用一年時間慢慢休息與恢復,而去年在Kona那場意外,那名司機試圖替自己做出決定,但是當時並不想要接受,只想要掌控自己的人生。」
以下為蒂姆分享帶著「光環」時所度過的日子:
蒂姆最終的目標還是他之前的傷心地,夏威夷Kona為世錦賽。雖然成績不是想像中理想,但是這位帶著光環的鐵人他完成了!蒂姆以8小時45分17秒完賽,他回想起一年多年前躺著離開此地的情景並表示:「贏得Kona是自己的下一個目標,過去一年多來,不斷想著如何讓身體盡快恢復,同時這也日自己無法好好放鬆,現在自己終於可以好好享受片刻的休閒,明年將會再回來!」
一般肌肉拉傷或是骨折要去復健都會覺得辛苦,看到蒂姆這樣更嚴重的傷勢讓人更想放棄治療。但是他抱著不屈不撓的精神走過康復之路,並且成功征服波士頓馬拉松以及重返賽場再次戰勝鐵人三項賽事!為此許多人都非常好奇他怎麼克服心理障礙。蒂姆表示:「當你身體重要的支撐受傷時,生活會出現許多影響,這包括自己的每一天、每一個動作跟每一個小時的生命都受到影響。但是,即使在最低潮時,也要保持樂觀。同時也感謝家人、朋友、贊助商與帶給我動力、目標,身邊的支持與自己保持一顆健康的心真的很重要。然而當事情發生時,不要想著為什麼發生,而是要想著如何去解決才能真正的能「解決問題」。」
資料來源/CNN、ON、大紀元、DON1DON
責任編輯/妞妞
首創連結雙北的 2023 年雙北城市馬拉松,確定將於 2023 年 3 月 5 日開跑! 台灣體育運動競技協會今 (5日) 在南港瓶蓋工廠召開宣告記者會,宣布近期將開放報名。賽事包含 42 公里馬拉松菁英組及 21 公里半馬挑戰組,兩組皆由台北市政府前廣場起跑,跑上台北市內新生高架橋以及連接雙北的華江橋,半馬組則能跑上市民高架,沿途能同時體驗城市風光與河岸美景,最後自新北市縣民大道直達終點「新北市市民廣場」。
記者會邀請台北市體育局專門委員呂生源、新北市體育局教育處龔東昇副處長、台北市新科議員陳宥丞,以及台北市闕枚莎議員辦公室許德興主任等到現場支持。這場比賽籌畫近 3 年終於露面,社團法人台灣體運運動競技協會秘書長林劭宗表示,感謝在籌備期間陳宥丞議員的陪伴相挺,以及前台北市政顧問林有志先生也提供許多寶貴意見;並在新北市劉副市長及邱副秘書的協助下,帶著主辦單位一步一腳印地去拜訪許多里長,落實事前溝通的執行。更要感謝台北市體育局及新北市教育局體育處的長官跟團隊的指導與支持。
2023 年雙北城市馬拉松賽事總顧問簡坤鐘指出,越來越多的馬拉松賽事代表運動風氣提升,2023 年雙北城市馬拉松串連著兩個直轄市的賽道規劃,代表著跨越城市交通阻礙,更可以推廣新北市與台北市的特色,打造不同規格的馬拉松賽事。
現場陳宥丞議員則提到要落實運動,降低老人肌耐力不足的問題,在生活中落實運動風氣的提昇!會中特別來賓前職棒選手林其緯與大家分享過往訓練體能的經驗,提到跑步正是最簡易也最常做的訓練之一。
2023 年雙北城市馬拉松是橫跨雙北的 A 級賽事,擁有嶄新的城市賽道與大台北河岸美景。賽事設有 42 公里馬拉松菁英組及 21 公里半馬挑戰組,起點為台北市政府前廣場,起跑後,全馬菁英組將經由新生高架橋進入圓山河濱公園並繞行社子島,沿途享受基隆河環繞大台北地區的路線;半馬挑戰組則經新生高架橋後跑上市民高架,在臺北城市景觀中享受跑步的愉悅及自我挑戰;兩組別皆沿華江橋進入新北市江子翠河濱公園賽道,體驗大漢溪及新店溪孕育出的河岸美景;賽道最後一段為新北市縣民大道,並直達終點「新北市市民廣場」。
主辦單位台灣體育運動競技協會說明,賽道全程將經過 3 座橋,分別為新生高架、市民高架(僅半馬組),以及連結雙北的華江橋,其中除華江橋跑在人行道,在新生與市民高架可享受跑在車道上的快感。而以往少見有上市民高架的賽事,半馬組選手可享獨特體驗。
資料來源/社團法人台灣體育競技協會
採訪撰稿/D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