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輕熟女中風險送命1年後 老公甜蜜陪跑人生初半馬
1
輕熟女中風險送命1年後 老公甜蜜陪跑人生初半馬
2
2018平昌冬奧 6位火炬手為台灣榮耀而跑
3
馬拉松賽後恢復指南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輕熟女中風險送命1年後 老公甜蜜陪跑人生初半馬

2019-07-17
人物誌 跑步 馬拉松 路跑 故事 半馬

1年以前,年紀剛過三十的美國女子羅蘭∙巴納森(Lauren Barnathan)躺在加護病房中3天,需要助行器才能從病床上移動;1年後,她跟丈夫攜手在21公里半程馬拉松的賽道上奔跑著。

鬼門關走一遭 輕熟女中風患者發病1年後跑人生初半馬 ©ADAM BARNATHAN

2018年初,羅蘭在自己的床上翻身時,竟發現她整個身體左側癱軟無法移動,她不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更不可能將她的年紀與疾病聯想在一起,直到她的急診醫師未婚夫亞當∙巴納森轉過身,才發現羅蘭是中風發作。

羅蘭被送到急診科時,她的面部下塌、單側身體無力、言語含糊不清…,種種跡象都是中風徵兆;幸運的是,她的住所離一間設有中風中心的醫院很近,所以她在發作最初幾小時就接受到醫療介入。

1年後,羅蘭恢復了99%,並和當時的未婚夫、現任丈夫亞當∙巴納森,一起參加2019年2月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辦的Gasparilla半程馬拉松賽,這是夫妻倆的人生初半馬。「對年輕的中風患者來說,最大的恢復方法就是保持積極運動」亞當這麼說。 

在羅蘭中風後,巴納森夫妻倆改變了生活方式,會做些伸展運動、攝取較好的營養,更將跑步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晨跑或是夜跑,他們都會在河濱一起跑完再去用餐,健康又增添生活情趣,甚至,他們計畫在國內外各地參加馬拉松賽事同時旅遊。

從連下病床都困難到走路10K不嫌累

羅蘭曾在加護病房住3天、再轉到一般病房住2天,這時期,第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並不是開跑,而是用助行器把自己從病床移動到附近的椅子上。

出院後,羅蘭面臨活動度和平衡感的問題,恢復起初,她擔心太急著要求自己的身體進步,因此只在住家附近短暫散步來增加耐力,亞當總是陪著她,以隨時防止她跌倒。事實上,當她在醫院中醒來的第一個記憶,就是亞當做在她的病床邊握著她的手,希望他們趕快結婚,於是,他們在2018年6月完成了婚禮。

在亞當的幫助下,羅蘭持續地用運動恢復體力,這時她已能在河濱步道步行近10公里,這時,她在會議中心看到跑者們報名參加Gasparilla半程馬拉松賽,她心裡下定決心,這場賽事將成為她2019年目標。而幸運地,不久後羅蘭的主治醫師容許她從走路轉換成跑步。 「在那之前,我不認為我是個跑者,而且認為1英里(1公里)要在7分鐘內跑完實在太操了!但我告訴自己可以完成半馬,即使我不得不停下來走路。」

羅蘭在半馬比賽當天穿著「中風倖存者」運動服,感受被許多民眾支持著 ©ADAM BARNATHAN

21公里全程不停跑

半馬比賽當天,她穿著「中風倖存者」的運動服,感受被各種年齡層、職業的社會群體支持著。而終點線剛好坐落在醫院的對街,使她跑步時百感交集;在最後400公尺,她衝刺跨過終點線。

這場羅蘭和亞當的初半馬,他們21公里全程都是用跑的完賽,羅蘭認為這是迄今她得到最大的成就。而亞當表示﹕「我們已對下一場賽事感到興奮,跑步不只是鍛鍊身體,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跟去年此時的心態完全不同。」

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辦的Gasparilla半程馬拉松賽,成為羅蘭和亞當的初半馬 ©ADAM BARNATHAN

用自己的故事勉勵病友

現在,巴納森夫婦和羅蘭的收治醫院:坦帕綜合醫院定期合作,亞當在急診室第一線收治患者,而羅蘭幫助他們透過語言治療師恢復,並經常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日常生活給年輕病友。

協助羅蘭康復的南佛羅里達大學中風教育主任Swetha Renati表示:「沒有人想在年輕時就中風,羅蘭雖然是中風病友,但她沒有讓疾病阻止自己前進,且康復得很好,這代表著她極佳的毅力和動力。」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平昌冬奧 6位火炬手為台灣榮耀而跑

2018-01-10
新聞跑步話題

平昌冬奧即將開幕,台灣代表火炬手體操王子李智凱及5大本土產業龍頭一行6位順利抵達首爾仁川機場,傳承奧運精神,讓台灣被世界看見,也期盼全民一起來為冬奧選手加油!

全球消費性電子領導品牌三星電子長期關注國際體壇盛事,追溯三星與奧運會的淵源,始於1988年漢城奧運擔任當地贊助商;自1998長野冬奧開始,連續20年擔任奧運行動無線設備的全球合作夥伴,提供其專利無線通訊平台與行動裝置。同時,三星響應奧運舉辦各項活動,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分享奧運興奮時刻,讓每個人都能透過創新的行動技術參與奧運。2018年,三星亦將投身平昌冬奧,並於全球市場推派火炬手參與盛事。台灣三星特地邀請體壇健兒暨2017最佳運動精神獎得主李智凱及5大本土產業龍頭代表出任火炬手,傳承奧運聖火,體現「挑戰你所不能」的精神,並藉此讓台灣登上國際舞台,邀全民一同為冬奧選手加油打氣。

擔任平昌冬奧台灣代表火炬手,李智凱與教練林育信抵達韓國。

全球三星1500名夢想家、實現者 攜手將奧運精神傳播到世界各地

身為奧運主要合作夥伴,三星在世界各地尋找鼓舞人心者傳遞奧運聖火,為世人點燃奧林匹克精神,並期盼透過聖火傳遞,激勵每個人突破極限之巔,開創無限可能。火炬手遴選的標準,其一為致力發揮自我潛力的「夢想家」;其二則為已達成夢想成就之「實現者」。透過他們的經歷及感人故事,期望藉此激勵世人。迄今,全球三星已評選出1,500名具有獨特性的火炬手代表,傳遞著1,500個鼓舞人心故事,將奧運精神散播到世界各地,為2018平昌冬奧揭開序幕。

火炬手們抵達首爾,一行人於仁川機場合影。

堅持到底的夢想家李智凱 永不放棄挑戰你所不能

台灣三星選出的火炬手代表之一,正是年僅21歲的「夢想家」李智凱。接觸體操15年,體操之路並不順遂。尤其在2016年里約奧運前夕,練習不慎造成右腳骨折,以致奧運時無法全力發揮;2017年4月又因腳傷復發無法參加全國大專運動會。面對多重打擊,但他沒有放棄,秉持「挑戰你所不能」精神,突破自我極限、克服障礙,終於在台北世大運「完美落地」,為台灣留下史上首面鞍馬體操金牌。從當年的那位「翻滾吧!男孩」蛻變成男人,同時也獲得台灣體育精英獎的最佳運動精神傑出獎肯定,正是「挑戰你所不能」精神的完美詮釋,因此,台灣三星希望邀請李智凱擔任火炬手代表,激勵人們勇敢追求夢想!

台灣三星選出的火炬手代表之一,正是年僅21歲的「夢想家」李智凱。

從夢想家晉升為實現者 五位科技產業龍頭同為奧運選手加油打氣

台灣三星同時並邀請五位在科技產業的「實現者」共襄盛舉,包括:台灣之星總經理 賴弦五、台灣大哥大資深副總暨商務長 谷元宏、遠傳電信全通路管理事業群執行副總經理 鄭智衡、全國電子總經理 林政勳、電子時報社長 黃欽勇。鼓勵人們只要不放棄、勇於面對挑戰,夢想家一定也能成為實現者。

五位科技產業龍頭分別為:

台灣之星總經理 賴弦五
身為台灣電信產業的新進業者,台灣之星在高度寡占且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不斷顛覆規則、挑戰既有框架,以創新經營策略層層突圍,達成多項品牌營運的關鍵里程碑。台灣之星重視不同消費族群聲音,提供多樣化的行動通訊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並積極投入社會關懷,包含與鐵人三項運動協會合作,推廣小鐵人運動,培養小朋友永不放棄及勇於挑戰的精神,同時增進親子互動,並積極鼓勵小朋友們挑戰自我的精神與毅力。

台灣大哥大資深副總暨商務長 谷元宏
台灣大哥大從企業社會責任角度出發,多年來運用企業資源贊助體育賽事與多位知名選手。自2003年起至今,投入體育活動經費累計近6億元,支持台灣體壇不遺餘力,更力挺台灣選手站上國際舞台,是選手們背後最堅強的後盾。

遠傳電信全通路管理事業群執行副總經理 鄭智衡
遠傳電信多年來推動企業運動文化,鼓勵員工運動健身,其中推動雲端計步大賽的步行數已可繞台灣46圈,成績斐然,帶動台灣企業運動風氣不遺餘力,不僅獲得教育部體育署「2017年運動企業認證」,更致力於實踐企業社會責任,回饋台灣,是難得的台灣健康職場企業表率。

全國電子總經理 林政勳
全國電子經營40餘載,以「愛與關懷」為出發點,長期關注社會議題,更重視家人之間的情感交流,透過多部暖心微電影,寫實又深刻的點滴互動,觸動台灣民眾的心,是傾力關懷台灣的指標企業。

電子時報社長 黃欽勇
電子時報為國內科技產業的專業媒體,提供全方位科技新聞、研究報告與顧問服務,長期以來是全球掌握台灣與亞太科技動態的權威來源。黃社長熟稔韓國文化,對科技產業具精闢而獨到的見解,身為資深的跨界創業者與產業專家,他堅持不懈並勇於接受各式挑戰,而有今天的成就。

資訊、圖片提供/台灣三星
責任編輯/Oliver Wu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馬拉松賽後恢復指南

2016-06-29
跑步知識庫運動傷害全馬訓練路跑運動恢復馬拉松

現今馬拉松運動越來越熱門,就代表越來越多人開始參加這樣的活動,但是並不是每位參加的選手,都是時常在跑步的人,往往在參加之後就會感到全身酸痛,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所以在賽後的恢復更需要下點功夫,所以藉由依照跑馬後不同的時間,應該安排不同的恢復動作,來讓身體獲得最好的休息以及修復。

馬拉松賽後恢復指南 ©ShutterStock

完賽後24小時

在完賽後,每隔15~20分鐘,做抬腿的動作,讓累積在腳部末梢的血液可以藉由地心引力的幫助來加速循環,幫助代謝血液不好的物質,並且加上冰敷,減緩腳的腫脹與延遲性疼痛。在飲食部分更要完整的補充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電解質以及水分。

在食物的選擇上可以選擇有豐富Omega3的野生鮭魚以及亞麻籽;具有抗氧化能力的莓果類;可以快速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脫脂牛奶或是希臘優格;具 有豐富蛋白質的雞肉以及蒸過的毛豆;富含鉀的香蕉以及可以對抗自由基、幫助修復以及減緩發炎症狀的胡椒都是很好的食材。

完賽後48小時內

可以開始做一些簡單的伸展與按摩,對於感到比較疼痛或是酸痛的部位,更要利用慢慢的伸展與按摩來幫助恢復。按摩完後還要藉由適當慢步與抬腳幫助腳部的新陳代謝,如果腳部還是相當具有疼痛感,可以利用一些消炎乳膏,來幫助消炎。

完賽後72小時內

在完賽後72小時內,身體的腎上腺素已經退去的差不多了,延遲性酸痛就會開始出現,導致一些不好的情緒出現,這時應該稱著對於賽事還記憶猶新時,趕快記錄 下這次馬拉松賽中的準備與表現,有哪些地方做得不錯,或是這次的表現中有哪些不完美,藉由這些記錄可以快速的讓你轉移這些身體上的不舒服以及不好的情緒。

完賽後3天

這時候的身體是最需要藉由休息幫助恢復的時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增加睡眠的時間幫助修復。另外在這個時候也可以開始做一些輕鬆的運動,像是輕鬆的健走、游泳 或是做瑜珈以及騎腳踏車並隨時補充適量的水分,就是先不要開始跑步。利用這些輕鬆的運動幫助身體循環,代謝掉那些還存留在身體的毒素,以及保持肌肉的柔軟 度。這時也可以開始做一些深度的按摩與伸展,或是做更完整的冰敷,來達到最好的修復效果。

完賽後6天

在經過6天的休息、伸展、按摩、完整營養與水分補充、恢復運動與冰敷後,終於可以開始一些輕鬆緩慢的跑步訓練,再回到跑步訓練之後,不要太過要求自己的強度,只要先慢慢找回跑步的感覺就好,以免操之過急,反而讓之前的恢復都白費了。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