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人物誌
  • 輕熟女中風險送命1年後 老公甜蜜陪跑人生初半馬
1
輕熟女中風險送命1年後 老公甜蜜陪跑人生初半馬
2
長跑Long Run
3
為何鐵人三項選手應該學習混合式游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輕熟女中風險送命1年後 老公甜蜜陪跑人生初半馬

2019-07-17
人物誌 跑步 馬拉松 路跑 故事 半馬

1年以前,年紀剛過三十的美國女子羅蘭∙巴納森(Lauren Barnathan)躺在加護病房中3天,需要助行器才能從病床上移動;1年後,她跟丈夫攜手在21公里半程馬拉松的賽道上奔跑著。

鬼門關走一遭 輕熟女中風患者發病1年後跑人生初半馬 ©ADAM BARNATHAN

2018年初,羅蘭在自己的床上翻身時,竟發現她整個身體左側癱軟無法移動,她不知道自己發生什麼事,更不可能將她的年紀與疾病聯想在一起,直到她的急診醫師未婚夫亞當∙巴納森轉過身,才發現羅蘭是中風發作。

羅蘭被送到急診科時,她的面部下塌、單側身體無力、言語含糊不清…,種種跡象都是中風徵兆;幸運的是,她的住所離一間設有中風中心的醫院很近,所以她在發作最初幾小時就接受到醫療介入。

1年後,羅蘭恢復了99%,並和當時的未婚夫、現任丈夫亞當∙巴納森,一起參加2019年2月在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辦的Gasparilla半程馬拉松賽,這是夫妻倆的人生初半馬。「對年輕的中風患者來說,最大的恢復方法就是保持積極運動」亞當這麼說。 

在羅蘭中風後,巴納森夫妻倆改變了生活方式,會做些伸展運動、攝取較好的營養,更將跑步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晨跑或是夜跑,他們都會在河濱一起跑完再去用餐,健康又增添生活情趣,甚至,他們計畫在國內外各地參加馬拉松賽事同時旅遊。

從連下病床都困難到走路10K不嫌累

羅蘭曾在加護病房住3天、再轉到一般病房住2天,這時期,第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並不是開跑,而是用助行器把自己從病床移動到附近的椅子上。

出院後,羅蘭面臨活動度和平衡感的問題,恢復起初,她擔心太急著要求自己的身體進步,因此只在住家附近短暫散步來增加耐力,亞當總是陪著她,以隨時防止她跌倒。事實上,當她在醫院中醒來的第一個記憶,就是亞當做在她的病床邊握著她的手,希望他們趕快結婚,於是,他們在2018年6月完成了婚禮。

在亞當的幫助下,羅蘭持續地用運動恢復體力,這時她已能在河濱步道步行近10公里,這時,她在會議中心看到跑者們報名參加Gasparilla半程馬拉松賽,她心裡下定決心,這場賽事將成為她2019年目標。而幸運地,不久後羅蘭的主治醫師容許她從走路轉換成跑步。 「在那之前,我不認為我是個跑者,而且認為1英里(1公里)要在7分鐘內跑完實在太操了!但我告訴自己可以完成半馬,即使我不得不停下來走路。」

羅蘭在半馬比賽當天穿著「中風倖存者」運動服,感受被許多民眾支持著 ©ADAM BARNATHAN

21公里全程不停跑

半馬比賽當天,她穿著「中風倖存者」的運動服,感受被各種年齡層、職業的社會群體支持著。而終點線剛好坐落在醫院的對街,使她跑步時百感交集;在最後400公尺,她衝刺跨過終點線。

這場羅蘭和亞當的初半馬,他們21公里全程都是用跑的完賽,羅蘭認為這是迄今她得到最大的成就。而亞當表示﹕「我們已對下一場賽事感到興奮,跑步不只是鍛鍊身體,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這跟去年此時的心態完全不同。」

美國佛羅里達州舉辦的Gasparilla半程馬拉松賽,成為羅蘭和亞當的初半馬 ©ADAM BARNATHAN

用自己的故事勉勵病友

現在,巴納森夫婦和羅蘭的收治醫院:坦帕綜合醫院定期合作,亞當在急診室第一線收治患者,而羅蘭幫助他們透過語言治療師恢復,並經常分享自己的故事和日常生活給年輕病友。

協助羅蘭康復的南佛羅里達大學中風教育主任Swetha Renati表示:「沒有人想在年輕時就中風,羅蘭雖然是中風病友,但她沒有讓疾病阻止自己前進,且康復得很好,這代表著她極佳的毅力和動力。」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長跑Long Run

2016-11-22
跑步字典有氧運動跑步訓練馬拉松跑步知識庫

長距離跑簡稱長跑,英文全稱是Long-Distance Running。最短里程數為4英里、6英里跑。從19世紀中葉開始,逐漸被5000公尺和10000公尺取代。據記載,現代最早的正式長跑比賽 是1847年4月5日在英國倫敦舉行的職業比賽,英國的Jackson以32分35秒0的成績奪得6英里跑冠軍。奧運比賽項目男、女均為5000公尺和10000公尺。男子項目 1912年列入,女子5000公尺是1996年列入,10000公尺則是1988年列入。

長跑Long Run

長跑的好處

1. 長跑可提高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機能科學實踐證實,較長時間有節奏的深長呼吸,能夠讓人體呼吸大量的氧氣,吸收氧氣量若超過平時的7-8倍,就可可抑制人體其細胞的生長和繁殖。其次長跑訓練還可改善心肌供氧狀態,加快了心肌代謝,同時還使心肌肌纖維變粗,心收縮力增強,從而提高了心臟工作能力。

2. 長跑有利防護治病以及血液循環加快,對排泄系統有害物質有著清洗作用,而使有害物質難以在體內停留和擴散。據測定得知,16分鐘跑3000公尺或25分鐘跑5000公尺,可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這對老年人易患不同程度的高血壓,繼而引起血管硬化,腦血管疾病等有良好的預防作用。

3. 長跑有利於心情舒暢,精神愉快,因其不重視比賽勝負,只求在輕鬆愉快中健身,因此對緩解現代社會高節奏和激烈運動帶來的精神心理緊張十分有益。另外,由於長跑使人情緒飽滿樂觀,有助於增進食慾,加強消化功能,促進營養吸收。

長跑的技巧

長慢跑:每週二次,通常週二和週四進行,舒適和不停地慢跑(保持在7分速),從三十分鐘開始,每次增加五分鐘,最長時間間可達兩小時。跑時不用計算距離,只須計時時間,一切由身體感覺去決定,待至能持續跑一個小時後,可改為每週一次和進行第二種訓練(每次跑步練習都要記錄日期和時間)。

快長跑:每週一次以8-9分速速度跑10-15公里(如不能跑十公里可由五公里開始,每次增加半至一公里,慢慢加至十公里),經此訓練後 ,速度和肌力慢慢提高,可以量度脈搏測量CRI指數,證實體力的進步(跑後翌日早上,脈搏應降回七十二次以下)。

長跑訓練對於培養人們克服困難,磨煉刻苦耐勞的頑強意志具有良好的作用。特別是對那些冬季怕冷愛睡懶覺不想訓練的人有促進作用,從而使人他們嚐到長跑訓練的好處。

參考資料

1.《健身路跑訓練》,禾楓出版公司出版 (2016)
2. Runners Worl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為何鐵人三項選手應該學習混合式游法?

2016-07-24
知識庫單車游泳鐵人三項跑步

身為一個三鐵運動員,您會不會覺得游泳有時候會卡關無法突破?只用一種泳式征戰各場比賽好嗎?也許你該學會訓練時使用其他的游泳方式來作轉換了。前加拿大奧運游泳選手,現任LifeSport教練,同時也是加國區域三鐵訓練中心與2016里約奧運加拿大國家殘奧教練的 Carolyn Murray 提供了下面建議給您參考:

想像一下,你正在參加你在國民運動中心的游泳訓練課程,當你來到泳池的一端,你往岸上一瞥,看到教練正在佈告欄上寫了一組混合式 (IM, Individual Medley) 的訓練計畫。你會接受這個挑戰,在下次的鐵人三項比賽來嘗試一下如何把蝶式游得更好,或者你會堅持游自由式,因為這是你唯一會的招式?運動員和教練們經常在爭論,是否從事鐵人三項這項運動者應該在他們的訓練中堅持游自由式,或加入其他的泳式。雖然游泳是鐵人三項競賽中最短的一個部分,但它也是三種運動中最具技術難度,並對於一些運動員造成威脅或困擾的項目。就連一些小小的調整也可能需要很長的練習時間來做好,特別是在游泳方面不熟悉或技術較差的運動員。因為游泳訓練以泳式為主導,有很多論述強烈建議三鐵選手最好各種泳式都要學會。對於某些三鐵運動員來說,在競賽時轉換其他泳式能滿足賽場上各種不同水域條件的需求,不過,對其他人而言,卻可能會佔用到其他更可能讓自己在場上表現得更好項目的訓練時間。如果你不確定是否應該學習更多泳式來強化自己的表現,這篇文章就是為你而寫的。

★在訓練時加入混合式游法能夠讓你在三鐵游泳項目上面表現得更好,原因如下:

✔姿勢調整與傷害預防:仰式和蛙式都可以幫助矯正身體姿勢,尤其是圓肩(一種肩膀往內、往前彎的狀態),這種情況容易導致受傷。

✔擴展身體活動範圍:蛙式的踢腿可以幫助鬆弛你在長時間騎車和跑步之後,因為單一的動作而變得緊繃的臀部;蝶式和仰式還可以幫助延伸肩關節的活動性。

✔運動步調的變化:一再重複的自由式游法可能會變得很無聊。轉換其他泳式絕對可以打破水中的沉悶,並藉以保持運動員的專注力。

✔自由轉換泳式:如果能將蝶式和蛙式游好,兩者都可以幫助提高你自由式的效率。

✔提高訓練量:搭配其他泳式作為主訓練間的輕量訓練,可以讓你游得更長更遠、並提高攝氧量。

✔提昇游泳能力:成為一個嫻熟各種技巧的游泳運動員,包括水中轉身、呼吸、翻轉、海豚泳和所有的游泳招式,可以提高對於水中活動的舒適度和信心,這可以讓你成為一個游得更快、更強大的游泳運動員。

★如果你有下面幾點考量,那就繼續在訓練時游自由式吧:

▵時間不夠:如果你每週只有幾個小時來游泳,那麼你可能要堅持游自由式,並將時間利用到最完美。學習新的泳式可能會需要很多時間,而這些時間也許對你來說,拿來練自由式會更有效率。

▵如果姿勢不正確,混合式可能會導致受傷:如果你本身連自由式都游不好,而且從來沒有學其他泳式,我們不建議添加混合式到你的訓練計劃。如果姿勢不當,蝶式會讓你肩膀拉傷、蛙式則會傷害你的膝蓋。

▵模擬比賽:自由式是你在比賽時唯一想使用的招式。

▵變化訓練方式而不是加入其他泳式:以自由式做訓練時,踢水不使用浮板、使用夾腳浮泡和彈力帶、改變呼吸模式、在游泳池和一群人一起游泳、在公開水域游泳和舉辦自主迷你鐵人三項訓練都是很棒的工具或作法來改變訓練方式,並保持運動員的專注。

雖然上面寫了這麼多,不過小編還是要提醒您,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因此沒有一個正確答案可以適用所有人。然而,Murray教練所提供的這些關鍵要點可以幫助你決定,哪一種訓練方式最適合你。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