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家長經常問:「運動對孩子的身高到底有多大影響?」、「怎樣我的孩子才能長高?」,然而身高60%由先天遺傳基因決定,40%受到後天營養、睡眠、運動、內分泌、心情等因素影響。但是根據專家表示,運動對孩子長高有很重要作用。
人的骨骼在生長時,同時也在不斷重新塑造,大面積骨骼被破壞和吸收後並不斷再形成。骨骼最後的形狀不僅取決於其長度和寬度,也依賴於肌肉的牽拉力及鄰近組織的位置。骨骼在達到成年大小和形狀後,仍然需要不斷重新塑造,從而變得更加堅實。因此,家長們不僅要注意孩子的骨骼生長,還要通過增加體育運動提高其骨骼質量。
正常人有三個身高快速增長階段:嬰兒期、兒童期和青春期。青春期是最後的長高機會,因為嬰兒期、兒童期長個受影響時,只要及時糾正影響因素,最終還有追趕生長的時間,甚至有可能趕超同齡孩子。青春期時,孩子的骨骼逐漸接近完全癒合,追趕生長的能力受到限制,一旦錯過這個增高的最後黃金期,悔之晚矣。
運動對骨骺有良好刺激,可以促進骺軟骨板的軟骨細胞增殖、骨化,促進骨骼發育,幫助長高。經常運動的孩子,身高比不愛運動的高2~3公分,只要對膝關節、踝關節和脊柱有較大刺激的運動,比如籃球、游泳、爬山、跑步等都對長高有促進作用。然而運動對促進鈣吸收有不錯的作用。運動後,生長板會受到刺激,這種刺激導致鈣吸收更強,進而有助於骨骼發育,特別是孩子在戶外運動,多曬太陽,特別有利於鈣吸收和骨骼增長。此外,運動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在運動後,生長激素分泌增多,鍛練能增加新陳代謝,增強機體防病能力、預防肥胖,還有助於睡眠品質。夜間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黃金期,高質量的睡眠有助骨骼發育,所以,家長要多讓孩子進行戶外運動,將長高潛能發揮到極致。
不少人有這樣的誤區:練體操、舉重容易壓得孩子不長個,其實舉重、舉啞鈴、競技體操等靜力型運動,如果運動適當可以促進骨骼生長、身高增長,但是必須有專業教練指導以及防止骨骼受傷、影響骨骼發育為出發。然而動力型運動,像是田徑、游泳、球類等運動對長個特別有利,由於孩子的骨骼系統比較軟,長期局限於一種運動,容易導致骨骼發育不平衡,所以,建議進行全面鍛練,像是伸展肢體、彈跳等運動,適當做些力量練習,可促使全身各處骺軟骨新陳代謝處於相對旺盛狀態,令全身勻稱生長發育。
需要提醒家長,18歲以下孩子不宜參加體力消耗過大的運動,運動量宜循環漸進,有研究發現,運動不當或運動量過大,反而會使生長激素分泌量減少影響長高。
資料來源/明醫網
責任編輯/妞妞
跌倒是老年人事故死因第二名!根據統計,65 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跌倒是僅次於交通事故的第二位。年長者跌倒最主要原因不外乎兩件事,身體機能退化或是外在環境因素。醫師呼籲,家裡有長者應該鼓勵多運動來避免延緩生理機能退化、避免跌倒。
老人跌倒除了外在環境如照明不足、移動空間障礙、地面溼滑等帶來的意外,最常見的內在因素就是自身肌力不足與平衡能力退化,或者是服藥昏昏沈沈導致。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主任周建文表示,年長者若是跌倒,嚴重可能造成導致骨折、顱內出血,需要長期臥床,最後甚至會導致死亡。
宏恩綜合醫院家庭醫學暨胃腸肝膽科主任譚健民提到,30-80 歲期間,上、下肢及背部肌力的減退程度可達 60%,長輩跌倒除了因為生理機能退化,與潛在病變如失智症、巴金森症、腦中風、糖尿病、憂鬱症都有關連。多數年長者都有骨質疏鬆問題,一旦跌倒非常容易造成骨折。根據統計,老年人跌倒病死率較無跌倒的老年人高出 5 倍之多。
許多人以為長輩年紀大不宜運動,或者是保護過度而忽略了訓練肌力的機會。衛福部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吳琦淵表示,年長者可用一套簡單的「平衡運動套餐」,從暖身開始來改善肌耐力與平衡能力。
■ 暖身:先以平常步行速度,來回走動5分鐘,也可搭配助行器或拐杖輔助。
■ 肌力訓練(每回合 20 下):坐姿時輪流將膝蓋踢直,踢直時維持姿勢 10 秒鐘再緩慢放下。如果能力許可,可在腳踝處綁沙包增加難度。
■ 從椅子坐站轉換(每次坐站 20 次):找一張高度約到膝蓋高度的椅子,行動力較弱者可選有扶手的椅子或是使用助行器協助站立。反覆練習由坐到站,或是站到坐的過程,動作越慢越好,感受大腿與臀部用力的感覺與重心位移的變化。
■ 扶桌蹲站訓練(每次做 20 下):雙手扶桌子,膝蓋微蹲 30 度到 90 度維持 10-15 秒,然後慢慢站直。背部打直,專注在大腿與臀部的施力。
■ 平衡訓練(來回 5 趟):腳跟對腳尖走一直線,可以扶牆或是握扶手練習。往前走 10 步,再往後走 10 步。
■ 平衡運動(每次 5 趟):繞 8 字型走路,在兩個相距 1 公尺的障礙物間,以平穩的步伐繞 8 字型走路,如有頭暈或任何不適要先休息。
如果體力許可,以上運動每天可以進行 1-2 回合。
吳琦淵提醒,如果長輩運動時有心悸、頭暈或是過度呼吸情形就要先暫停,並與醫療人員是否適合進行。若沒有任何身體不適,都可漸進式增加運動的頻率與強度。持之以恆運動不僅協助年長者減少跌倒風險,對於改善疾病也有正面效益。
延伸閱讀:
老人跌倒一年內病死率增2成 4撇步防跌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老人「這因素」致死率比疾病更可怕!學會「這6招」改善肌耐力老人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