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大迫傑二度訪台 激勵初全馬跑者:不斷想像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1
大迫傑二度訪台 激勵初全馬跑者:不斷想像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2
跑馬得第一的母親打破沒時間跑步的藉口
3
超馬悍將孫國欣 即將出戰Bad Beaver Ultra多日越野賽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大迫傑二度訪台 激勵初全馬跑者:不斷想像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2019-11-25
話題 跑步 新聞 馬拉松 全馬訓練 NIKE

日本馬拉松紀錄保持人大迫傑繼去年首次訪台後,上周五(22日)與其指導教練Pete Julian一同來台展開4天行程。適逢馬拉松賽季,大迫傑在媒體分享會中激勵即將挑戰初馬的跑者:把內心不安心情轉化成最大的動力,在準備過程中不斷想像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大迫傑二度訪台 激勵初全馬跑者:不斷想像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

這趟4日台北之行,大迫傑和指導教練Pete Julian不僅帶來「Nike學生長跑菁英疾速訓練營」等多項課程,並與台灣各層級長跑運動員、馬拉松愛好者與教練深度互動,實際傳承其寶貴的訓練技巧、經驗與知識;在媒體專屬分享會中,更分享兩人間密切的合作互動。

大迫傑與教練Pete Julian於2014年展開合作,建立起深厚的信賴及默契。在教練Pete Julian眼中,大迫傑的成功在於其高度的專注力與為目標灌注的驚人努力,他提到:「大迫傑是一位意志力十分堅定的選手,他為目標付出了超乎想像的努力,在邁向成功的每個階段,更是百分之百的專注與投入。」

談及與教練的互動相處,大迫傑形容:「如果選手是車子的話,教練就像是導航;儘管沒有導航系統,車子也能前進,但是在導航系統的輔助之下,兩人就能一起找到最好的道路。」

在教練Pete Julian眼中,大迫傑的成功在於其高度的專注力與為目標灌注的驚人努力

台灣跑步文化日益興盛,面對即將到來的馬拉松賽季以及即將挑戰初馬的跑者,大迫傑建議道:「第一次要挑戰全馬,內心感到不安是一定的,但是這股不安的心情也能轉化成最大的動力,幫助你持續鞭策自己;此外,在準備過程中不斷地想像自己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動力來源,當完成這個艱難的挑戰後,日後回想起來一定會覺得這是一趟很棒的旅程!」

對初全馬跑者的建議,教練Pete Julian表示:「完成全馬是一個很大的夢想與目標,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你願意去嘗試,按部就班地去執行訓練計畫,就一定可以完成;能完成全馬將會是一輩子都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

「面對任何事情,無論如何都踏出一步去試試看。」大迫傑堅韌的精神意志力,無論在運動上、工作上或生活中的任何面向,都是一股正面激勵的力量,鼓舞更多人以堅定的信念,放下猶豫並持續精進自我,不客氣地挑戰夢想!

大迫傑建議初全馬跑者,內心感到不安是一定的,但這股不安心情也能轉化成最大的動力

Nike學生長跑菁英疾速訓練營傳承訓練技巧

22日的「Nike學生長跑菁英疾速訓練營」中,大迫傑與Pete Julian化身訓練營主教練,與29位來高中及大專院校的學生長跑菁英運動員展開長跑專業訓練課程。此課程由Pete Julian以大迫傑平日的訓練菜單為基礎、親自為學生長跑菁英運動員們進一步規劃合適內容,訓練重點在幫助跑者們穩定地提升速度。大迫傑也透過與跑者近距離的互動,在現場悉心觀察學員的動作與練習狀況。

大迫傑與Pete Julian在訓練結束後與學生長跑菁英運動員暢談心得,並傳授正確的跑步訓練觀念。Pete Julian提及:「完整的馬拉松訓練應該結合正確的速度效率練習、重量訓練及體能恢復,肌力和耐力都很重要,每週每月的累積後,速度自然會提升。」

大迫傑與Pete Julian化身訓練營主教練,與29位高中及大專院校的學生長跑菁英運動員展開長跑專業訓練課程

參與訓練營的同學也把握機會向大迫傑及教練請益。台北市立大學李翰暄詢問,當面對大賽時心態該如何調整﹖大迫傑透露:「每次比賽時的心態都是一樣的,從日常訓練的累積中,慢慢強化自己的心志,比賽日要做到的反而是盡量保持平常心。」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馬得第一的母親打破沒時間跑步的藉口

2018-01-03
賽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每當Sarah Bishop從比賽回到家中後,她的7歲、5歲以及4歲的雙胞胎小女兒總會問她:「媽媽,你贏了嗎?」沒錯!來自美國的Sarah Bishop以2:45:06在第45屆海軍陸戰隊馬拉松摘下后冠,於是她給女兒們的答案當然是Yes!

跑馬得第一的母親打破沒時間跑步的藉口 ©JONATHAN NEWTON/WASHINGTON POST PHOTO

從短距選手轉到馬拉松好手

35歲的Sarah Bishop在大學時期是800公尺的校隊選手,也因此,當時的她只專注於短距賽程,從未嘗試過長距離的挑戰。直到2014年時,她才開始嘗試參加半馬的比賽,從中也無意間發現自己有這樣的才能。
 
受訪時表示在她生了四個孩子之後,她發現跑步變得容易。她說:「在大學裡,我覺得長跑很難是因為還沒有經歷更痛苦的訓練,尤其是每天外出訓練時,你必須全心投入里程。而當我有了孩子後,我發現自己能做到這一點,這是一種心理上的轉變。」

工作、家庭與跑步之間的平衡

然而,在這些鍛鍊中,也代表著在她必須在緊湊的家庭生活與工作中平衡。身為建築公司的業務發展主管、母親、妻子與跑者的她,平時是這麼安排的:清晨 5~6 點是她練跑時間,跑完了準備女兒們的早餐,然後跟先生分頭在七點左右把孩子送往學校跟托兒所。
 
她的丈夫Brian是一名空軍少校和工程師,他負責帶年紀比較大的孩子上學。大約到了下午五點半,Brian負責煮晚飯與購買家中的日用品,Bishop則負責洗衣和清潔工作。他們訓練孩子晚上21:00就熄燈上床睡覺,除了養成好習慣之外,他們認為,睡飽了,隔天才有精神上班、上課和訓練。
 
即使來到周末,她也會在上午6點前開始跑步,不僅如此,她的女兒們和丈夫也都熱愛運動,女兒們除了上學之餘,還有學習足球、體操和游泳,Brian則騎他最愛的自行車。她說:「時間管理也是一種鍛鍊,需要靠一家人一起努力。」
 
Bishop平時最喜歡和女兒們一起玩扮家家酒,每當女兒扮演媽媽,Bishop扮演女兒時,女兒總會說:「好吧!我要去上班了」,這時Bishop也會跟他女兒說:「好吧!我要去跑步囉!」她要讓女兒們感受這不單只是一種遊戲,而是會發生在現實生活之中,就是那麼歡樂與美好。

SARAH BISHOP的4個女兒 ©SARAH BISHOP

未達目標不氣餒 不放棄才是戰士

其實,當Bishop要報名海軍陸戰隊馬拉松時,已經超過了報名時間了。於是她連忙打電話跟主辦單位解釋說自己去年時,獲得第四名的佳績,並請求參賽。
 
美國時間10/22上午,Bishop以2小時45分6秒的成績獲得女子組的總一。她的目標是參加2020東京奧運馬拉松選拔賽,可惜的是仍多出了五秒的時間。她受訪時表示:「對於成績如此接近卻仍無法達到目標我有些傷心,但事實上,我仍然感到充實,就像我奔向自己的潛能一樣,覺得做的每件事都是對的。為了做到這一點,我知道我現在能做到。」

她最好的半馬成績是1:22:29,所以她計劃在年底的加州國際馬拉松賽(CIM)上再次挑戰,打破紀錄。
 
她的教練James McKirdy則認為,Bishop的成績甚至可以在快上五分鐘。所以目前,教練專注於Bishop的恢復之中,以確保她在CIM之中能做出最好的表現。不管接下來的訓練強度為何, McKirdy也不擔心她無法適應。他認為,Bishop就像一個戰士,她可以均勻的分配時間以完成自己手上所有的工作和訓練。

©MARINE CORPS MARATHON

Bishop說:「大學之後的好多年,我常常跟自己說沒有時間跑步,現在回想起來,這真的是最爛的謊言。」當一件事情真的非常重要時,我們一定會想辦法找到解決的方式。所以,當Bishop開始優先為跑步騰出時間的時候,她自然也就找到了一種適合跑步的方法。現在的她,不僅是一個更快樂的人,還是一個更好的母親。她表示:「當我跑步時,我是我自己最好的範本。」
 
Bishop說:「我們總是聽到女人不能擁有一切的話語,每次當我聽到這個消息時,都會有點心煩。當一個人說自己沒有時間時,大家都能夠理解,但其實你只是在傷害自己。我認為忙碌的母親和婦女為自己騰出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男人可以,那麼,女人也一樣可以擁有一切。」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Stars and Stripes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超馬悍將孫國欣 即將出戰Bad Beaver Ultra多日越野賽

2017-07-27
賽事越野跑馬拉松跑步話題

「哥#挺妳,穩穩的!」這是孫國欣最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但不要以為他只是隨便說說而已,在講這句話的背後,都有著某個必須完成的使命及目標,不只是自我成績上的挑戰,更是為了許多同樣熱愛跑步的瘋狂份子,幫助他們完成一樣想挑戰極限的夢。

超馬悍將孫國欣 即將出戰Bad Beaver Ultra多日越野賽

剛開始努力跑步 只是為了自我驕傲

曾經是職業軍人的孫國欣,在服役之前從來沒認真跑過步,最擅長的運動就是排球,開始認真跑步的時候,只是因為軍人身份必須測驗過關,為了自己不能輸的傲氣,所以強逼自己要跑就要跑最快,反正不能丟臉就對了。

孫國欣回憶起,有一次下部隊訓練時,不小心摔進散兵坑摔斷了自己的腰椎骨,多次手術後,歷經了長達兩年的復原期,而在復健的這段期間,才真正的愛上跑步,也慢慢重視到正規訓練的重要性,而不再只是被動的為了某些目的盲目的衝刺。
「四年前,因為打排球的圈子裡太多小團體,所以就離開了自己熟悉的運動項目,同時也在想,有哪個運動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完成的,於是我就決定要在原本就有接觸的跑步開始我另一段瘋狂旅程。」

孫國欣在腰椎骨手術後的復原期間,才真正愛上跑步

超馬比的不是速度 而是對真實自我的了解

為什麼會用「真實」這兩個字來定義超馬呢?孫國欣表示:「有很多人會覺得參加比賽,就是要從頭到尾全力以赴,拼到力竭為止,但在我比過大陸柴古唐斯102K、南橫超馬120K、冬山河100MILE一直到SUPERACE多日越野超馬賽等多場大型賽事後,才真正體認到,在超馬的領域你必須“照自己的節奏,傾聽身體的聲音”,我知道很多人會覺得這句話很假掰,但我必須很認真的告訴你們,玩超馬就是一個極度鍛鍊心智的極限運動,這也是為何它總是讓人這麼痛苦,但卻又如此迷人的原因。」

孫國欣也分享到今年參加橫台賽246公里全程組的時候,原本在185公里之前都保持在前四名的成績,更別說那場賽事有多少國際知名好手了,但過武嶺後約10公里的時候,卻因為溫差太大,嚴重失溫,那時候的他,很明白知道自己身體的「真實」狀況,就算執意跑下去,不僅得不到理想成績,更可能造成生命危險。所以他選擇棄賽,對他來說,取捨也是一種學習,因為你必須在每個當下審視自己的狀態,只要是會危及到生命安全的事情,不管有什麼理由,都必須學會放棄。

2017橫越臺灣國際馬拉松賽-246公里組

學習與自己對話 享受在痛苦中的孤獨

已經在台灣跑圈小有知名度的孫國欣,就在3年前,居然也被朋友推坑參加SUPERACE舉辦的多日越野超馬賽,孫國欣表示:「第一次參加這種要背負三天食物、水、睡袋在身上跑的比賽,老實說就算是很多比賽經驗,還是對於連續賽要準備的東西不太好拿捏,也不確定自己連續跑三天的身體狀況會是如何,完全就是一個相挺朋友的概念去比!而那次也不辜負期待,得了團體第一名。」

從那次之後,連續兩年孫國欣都以個人組身份參賽,問他為什麼會連續三年都參加路線、距離都一樣的賽事?他說:多日賽除了自身體能的訓練外,更必須在每次的訓練中記錄自己身體的狀態及反饋,透過這個過程來評估自己三天所需要帶的裝備,這也是參加多日賽最好玩的地方,然後每一次的比賽就是一個訓練階段的檢視,你能明顯的知道你這段時間的準備,進步到哪裡,有可能是背負的重量比以前輕,也或者是你的完賽時間比上次更短。但最重要的是無論如何都必須 “照自己的節奏,傾聽身體的聲音”穩穩的跑到終點,多日賽更是必須遵從這個原則,因為是分三天,所以千萬不要貪圖前面的名次而貿然浪費自己的體力,因為“前面的快,並不是快”。

首次與歐美越野好手共同角逐 期待為台灣拿下第一

擁有許多參賽經驗的孫國欣,並不是第一次參與國際賽事,但這次8/3~8/5在加拿大的Bad Beaver Ultra多日越野賽卻是首次與來自歐美的越野好手共同競爭,問到國欣為何會挑選這場賽事,他表示:因為今年一月參加SUPERACE台灣站獲得冠軍,主辦單位與Bad Beaver Ultra是友好賽事關係,所以特別提供個人組冠軍免費參賽的機會,而這場賽事創辦人Ray Zahab與SUPERACE創辦人林義傑,更是在2007年一起橫越撒哈拉沙漠,跑完7300公里的隊友,所以這趟去,除了一定要為台灣奪得好成績外,也很期待能夠跟Ray有更多在超馬領域上的交流。

這次台灣超馬悍將孫國欣出戰加拿大,將會不定時在網路上進行即時轉播(8/2~8/5),想要追蹤點哥孫國欣的參賽實錄嗎?請隨時關注SUPERACE粉絲專頁、孫國欣臉書

關於壞海狸多日越野超馬賽(Bad Beaver Ultra)​
壞海狸多日越野超馬賽(Bad Beaver Ultra)是一個位於加拿大歷史最悠久的公園- the Gatineau Park所舉行的賽事,共3日,總距離達150公里。3天賽程分別為55公里、70公里及25公里,選手必須自行攜帶自己所有的裝備、食物和飲水,跑過叢林、懸崖、湖畔等景色優美卻又充滿挑戰的地形。
Bad Beaver Ultra官網網站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啞鈴
  • 健身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瑜伽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運動器材
  • 核心肌群
  • 跑10K
  • 跑步
  • 跑5K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