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針對高強度訓練而打造—NIKE SUPERREP
1
NIKE SUPERREP
針對高強度訓練而打造—NIKE SUPERREP
2
知名健身Youtuber PEETA
營養健身葛格PEETA:站上健體的舞台讓我更懂得將心重新歸零
3
為什麼一組12下做3組的重訓會讓你失敗?想要瘦身,不是只能重訓與有氧!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針對高強度訓練而打造—NIKE SUPERREP

2019-12-24
配備館 健身 NIKE 鞋子

Nike SuperRep 系列訓練鞋為滿足團課訓練運動員的功能性需求而生。每個鞋款——包括首發的 Nike Air Zoom SuperRep 訓練鞋——均按照特定訓練類型的要求打造,例如 boot camp 訓練或單車訓練課程。該系列鞋款旨在將過去只對專業運動員提供的創新技術擴展運用到所有以自我提升為目的、堅持每天、每週都訓練的健身愛好者身上。

NIKE SUPERREP
針對高強度訓練而打造—NIKE SUPERREP

“健身課程正在全球範圍蓬勃發展,”NIKE訓練副總裁兼總經理Jamie Jeffries 表示。“健身本身就是一項運動,Nike SuperRep 訓練鞋正是為滿足這些運動的功能性需求而設計的。”Nike Air Zoom SuperRep 訓練鞋是一款創新之作,針對高強度訓練而打造。高強度間歇性訓練(HIIT)是指在全力訓練間歇中穿插休息恢復體力的訓練方法;動作多樣,包括波比式、壺鈴擺動、弓箭步、登山者、俯臥撑、深蹲等;按順序盡全力做不同的動作,以此獲得更顯著的運動效果。

Nike Air Zoom SuperRep 訓練鞋的設計可謂是成百上千個小時的結晶,設計師們為此觀摩、研究了眾多健身課程。在那些課程中,一個明顯的情況是:學員們所穿的鞋不是帶緩震功能的,就是帶支撐功能的,但很少有一款同時兼具兩者,為高強度間歇訓練基礎動作打造的訓練鞋。

Nike SuperRep
Nike SuperRep
Nike SuperRep
Nike SuperRep

在前足採用Zoom Air 氣墊不僅營造了動態美感,同時也有助於提供緩衝以及出色的回彈,以此適應一組又一組的高強度動作。 設置於前足的雙單元式緩震系統並不是“孤軍作戰”;另有一塊從後跟一直延伸至前足部位的嵌片能夠使足部向前並處於HIIT 訓練中大部分直立運動的準備動作。鞋面的打造則以側向動作為考量,如溜冰動作及側弓箭步。“burpee break” 設計保持平板支撐動作中的穩定性且使足部在進入登山者動作時可以自然彎曲。

Nike SuperRep
Nike SuperRep

CONTAINMENT SHIELD “穩固盾”

設在鞋兩側的耐久弧狀設計,可使您的足部在側向動作過程中保持穩固

AIR ZOOM 氣墊

在前足部位的Zoom Air 氣墊,讓你做高抬腿和跳箱動作時擁有出色的能量反饋 MIDFOOT PLATE

中底嵌片 設在中足部位的“嵌片”

能夠使腳趾捲起,使足部提前進入向上直立動作的預備狀態 BURPEE BREAK 一種靈活的設計,幫助足部進入波比式和平板支撐所需的狀態

Nike Air Zoom SuperRep 訓練鞋還引入了一個風格鮮明的標誌——在靠近前掌的位置採用特別的弧狀設計。該設計也應用於Nike SuperRep 系列的另外兩個初始鞋款:Nike SuperRep Cycle 以及Nike SuperRep Go 訓練鞋。

Nike SuperRep Cycle 訓練鞋具備與SPD 和Delta 自行車卡鞋扣片兼容的外底,由此,該訓練鞋能夠成為任何類型室內踏板運動的理想輔助。輕質、半透明的網格紋鞋面、帶孔的鞋墊以及通風片共同保證鞋子的透氣性。橡膠釘和帶紋理的腳趾片提供牽引力,能夠在健身課前課後自由在健身房內走動。
Nike SuperRep Go 訓練鞋配備輕量緩震系統,專為有限空間內的自學式訓練課程而設計。可以自由地在起居室或酒店穿上該訓練鞋參加NTC 應用程序上的訓練課程,例如進行自重訓練或墊上操。

上述三個鞋款共同為Nike SuperRep 系列打下根基;在整個2020 年以及未來,Nike SuperRep 系列也將不斷持續創新。 Nike Air Zoom SuperRep 將於12 月26 日面向Nike Plus 會員率先發售,明年1月3日在Nike.com 官網及指定零售店鋪發售;而Nike SuperRep Go 將於明年四月發布;Nike SuperRep Cycle 將在夏季面市。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營養健身葛格PEETA:站上健體的舞台讓我更懂得將心重新歸零

2020-07-28
賽事減脂增肌專訪重量訓練健身人物誌

身為一位知名的健身YouTuber難道就不能拍拍教學影片上傳就好?幹嘛一定要上台去參加健體比賽而且一路要比到年底!以上這句話是運星編輯部在採訪PEETA葛格之前最大的疑問。對於這位健身圈的網路紅人,相信只要稍微有接觸過健身訓練或對於飲食控制有興趣的人,一定都有在YOUTUBE上看過「營養健身葛格PEETA」的影片,然而,目前已經擁有超過50萬訂閱戶的PEETA,在4年前以飲食營養教學搭配健身訓練的影片開始,讓當時在台灣所有想透過運動及飲食進行瘦身的人都認識了他。為了解決以上這個重大的問號,這次運星編輯部將特地獨家專訪PEETA,聊聊為何不好好只當個健身YouTuber就好?

知名健身Youtuber PEETA
在WNBF自然健美賽事上比出這個動作的營養健身葛格PEETA,讓運星編輯部決定要來採訪他的備賽歷程。

由飲食開起一場健身路程

以前的PEETA體重曾經高達110公斤,然而,少吃多動的傳統瘦身觀念對他來說其實一直都沒有什麼效果,因此,他從小就開始放棄瘦身減肥這件事情,反而逼著自己當一個快樂的胖子就好;直到有一天他發現自己不能在這樣胖下去,因此,他開始嘗試多吃肉與蔬菜並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這樣的飲食改變讓PEETA在18歲時成功的瘦到80公斤左右,到了之後他才知道這是所謂的「低醣」飲食法。

然而,瘦了大約有30公斤的他發現,瘦下來的自己因為肩太窄導致臉的比例過大,因此,他便開始計劃加入健身房想讓自己身型比例看起來可以更好,然而,在當時沒有任何的重訓觀念的他,只好自己亂練或花錢請健身教練來進行指導,對於自己這段在健身房的過程PEETA坦言,現在回過頭來才發現,當時教練所教的某些訓練動作根本是錯誤並且十分詭異。

健身前後的PEETA
瘦身後的PEETA發現肌肉大量流失,因此開啟重量訓練的健身路程。

直到進入了大學,PEETA選擇了跟營養相關的食品科系並加入學校的健身社團,回憶起當下,PEETA表示,當時在學生時期每天除了跟著大家一起訓練外,就是吃飯跟睡覺這兩件事,因此,當時的我在肌肉的成長速度上十分的驚人,加上雖然加入的是健身社團但大家練的方向都比較偏向健力這塊,這也是我以目前來說肌肉與肌力成長最快的時期。後來因為在學校持續有接觸到跟健身有關的課程,並且加上漸漸對於健身訓練這塊越來越有興趣,因此,畢業後回到台灣的我就去考取一些有關健身的證照,並開啟了健身教練的路。

克服想放棄健身的念頭

一般來說,許多人在重量訓練2-3年之後,因為沒有看到進步就會萌生放棄的想法,這件事情在PEETA身上也曾發生過。PEETA直言,其實這樣的過程我也有過,在健身2-3年之後心中就會開始產生了迷網,不知道自己到底在練什麼再加上訓練的成績也沒有大幅度進步,因此,就一直照著原本的訓練方式,讓每天的訓練就如同例行公事一般。然而,面對這樣的困境PEETA也根據過來人的經驗建議大家,可以嘗試轉換一種訓練方式(這也就是週期性訓練的重要性),就如同我在大學時期加入健力社之後,才開始進行多關節以及大重量的訓練,那個時候我才發現我的肌肉找到突破的缺口,讓整體的肌肉量獲得大幅度的提升。另外,在健身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許多的困難,但要記著千萬不要先想著放棄,你必需要找出新的目標與方法並持續堅持下去,相信總會有突破困境的一天。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PEETA葛格????????(@peeta.gege)分享的貼文 於 PST 2020 年 2月 月 17 日 上午 4:52 張貼

第一次的視覺震撼與衝擊力道

也許有許多的人都認為健身YouTuber不就是拍拍片就好,根本不會去參加比賽!然而,當我們聊起上台比賽這件事時,PEETA告訴我們在兩年前他剛畢業回到台灣,與朋友想說趁著能參加青少年組最後一次的機會上台去跟眾多健身同好教量一下。PEETA表示,之前在健身房自己訓練時看到的人總是那幾位,再加上認為自己的身材已經屬於超壯型的上台一定沒什麼問題,然而,殊不知到了比賽現場一看,才發現自己根本就像沒練一樣的身材,完全沒有辦法跟在場要上台的選手們相比。同時,也正因為有這樣一次的比賽經驗與視覺性的衝擊感,讓我自己重新檢視的訓練目標以及肌群弱點,逼的自己要更加勤奮的學習與訓練。

在今年他也為自己設下了一個「比到年底」的目標,PEETA表示,這次所設的目標是對於自己這兩年來的訓練成果總檢視,另外,我也想要看看自己對於自我管理這件事可以達到怎樣的程度,因為,只要是選擇參加比賽的當下我就必需要把自己當成一個預備參賽的選手來看待,除了加強訓練與控制飲食之外,我還要學習如何有效率管裡我的時間,才能讓原本所設定的目標獲得更好的成果。同時,我也必需要放棄掉許多的生活習慣,例如有朋友找吃飯、喝酒或唱歌時,我都必需要優先考量到隔日的訓練計劃與進度而果斷的拒絕他們,讓每天的身材與狀態維持到最好。

【延伸閱讀】素人健體選手于耀宗:比賽比的是你我內心強度與生活態度

讓心態重新歸零 建構更完整的自己

從今年2月開始決定參賽到第一場比賽,PEETA只花了短短的3個月就拿到了5月的第一場FIT MODEL賽事獎牌,因此,針對於備賽的訓練過程調整他又是如何準備?PEETA表示,在決定參加比賽並誇下海口要比到年底時,我就立刻去請教了戰車老師Scott教練該如何調整,因為畢竟比賽前的訓練跟我們日常一般的訓練不同,Scott教練當時給我的建議就是先訓練比動作時的姿勢,再從這些姿勢中找出弱點肌群來進行加強,訓練技巧方面就是先注重肌肉的感受度再去慢慢的增強肌力方面,這過程有點像是我們從新回到新手期的樣子,因此,我在二月開始加強的就是三角肌中後束、三頭外側、中胸外側以及背闊肌寬度,並讓訓練回到運用較輕的重量較多的次數,讓肌群的感受度以及肌肉神經的連結性變的更好為主,接著到4-5月準備比賽之前就開始推比較重的重量,並試著提升整體的總訓練量,讓一些平常比較弱的肌群獲得更大幅度的成長。這樣的方式等於是讓自己的心態與訓練方式重新歸零,同時,找尋出自己未曾注意的地方,並重新加強訓練讓整體變的更加強壯及完整。

【延伸閱讀】WNBF自然健體職業組世界冠軍在台灣

單調的備賽飲食讓身體更舒服

對於備賽的飲食準備PEETA坦言,雖然我自己是讀營養相關科系畢業,但之前的那些飲食觀念都是來自於書本及各種研究文獻資料,然而,這些營養學的知識都是為了讓人可以透過正確的飲食方法變得更加健康,所以,在針對備賽飲食準備上一直沒有太多的經驗值,也正因為這樣我特地去請教許多健美界的前輩及選手們,想看看他們都是如何準備賽季時的飲食,最後,我發現每位選手在吃的東西都不會有太多變化,首先,你必需要找到自己喜歡並適合腸胃的食物,在吃下去之後不會產生脹氣或消化不良的情形,然後每天每餐幾乎都吃一樣的東西,這除了可以更精準的計算熱量與營養素管理外,也是對自己身體適應與腸胃舒適最好的關鍵點。千萬要記得!你可以在訓練時運用不同的方式來刺激肌肉的成長,但對於腸胃我們必需以固定的食物來進行,這樣的方式會讓我們身體能更加健康外,還能在心情上更愉快及減脂速度加快。

在自然健美中看見目標

這次為何會參加WNBF台灣自然健美公開邀請賽?PEETA表示,其實就是想看看自己身材的極限可以練到什麼程度,尤其,我們經常透過影片看到國外那些上台的健美或健體選手,但我們都不知道它們是否有用藥或是使用什麼奇怪的東西,怎麼可以練得這麼壯。因此,這次參加WNBF在後台看到許多自然健美的選手,透過努力就可把自己的身材練得這麼好這麼大隻,反觀自己的身材可能只有它們的60-70%程度左右,因此,也就更加深自己未來需要努力的動力與目標的設定,同時,也堅信自己在身材成長上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可做。

【延伸閱讀】備受健身界注目的WNBF國際自然健美賽事

在 Instagram 查看這則貼文

PEETA葛格????????(@peeta.gege)分享的貼文 於 PDT 2020 年 6月 月 9 日 上午 4:22 張貼

面對健美的舞台 心態調整最重要

當最後聊到,如果想要挑戰舞台之前有哪些需要重新調整?已經有3場比賽經驗的PEETA表示,當想要參賽起的那一刻,就必需在心態上做出一些調整,首先你一定要讓自己「反普歸真」!因為,接下來你必需要把一些生活中的雜事,例如朋友聚餐、下班約喝酒或是假日出去玩,這些跟訓練無關的事情通通先暫時拋掉,這時候的你腦中只需要做好訓練與備賽飲食這兩件事,然而,當你讓自己呈現出這樣狀態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生活過的更加規律且身體變得更加健康,然而,當賽事結束後就會看見一個更不同的自己,所以,想要讓自己變得更不一樣嗎?快去參加一場健美或健體賽事看看吧!

更多有關PEETA的飲食與健身資訊

圖片提供/PEETA FITNESS

訪談、撰文/David

 

分享文章
筋肉爸爸
筋肉爸爸

為什麼一組12下做3組的重訓會讓你失敗?想要瘦身,不是只能重訓與有氧!

2019-08-23
增肌補帖專欄有氧運動有氧訓練重量訓練瘦身觀念健身運動部落

教學的經驗中,初學著內心常有一些同樣的疑問,我通常會這樣回答:教練,上課就是做重訓嗎?答:我們是鍛鍊肌肉、鍛鍊動作,有各種阻力,但不一定侷限在拿重物。教練,我該買多重的啞鈴在家練?答:每個部位、每個訓練方式要用的重量不同,但如果只是在家舉舉蝴蝶袖,我建議不要買。沒有局部瘦身,舉蝴蝶袖動作其實只能讓你手臂變粗,但前提是要夠重!不夠重,手不會變粗,但也不會變瘦!。教練,我不想練太壯,可以嗎?!答:放心,你不會。還沒有從零練出一些成果前,真的不要擔心,而且練壯有其方式,如果你用的方式不是,那真的不用太擔心!而且練壯很辛苦的!

為什麼一組12下做3組的重訓會讓你失敗?想要瘦身,不是只能重訓與有氧!

其實還有很多,篇幅有限,無法列舉太多。重訓,大家直覺應該都知道是鍛鍊肌肉,用重量來刺激肌肉,所以會稱它重量訓練,簡稱「重訓」。但其實有很多人不了解重訓是什麼,也不知道該用多重,也不知道如何安排重訓計畫。在使用琳瑯滿目的重訓器材跟槓啞鈴之前,其實可以先思考,重量其實是阻力的一種,阻力可以來自於很多方式。

阻力有哪些?以下列舉一些:

● 自身體重

● 彈力繩(不同粗細厚度長短的彈力繩阻力也就不同)

● 重物(常見的啞鈴槓鈴、任何形式的重物)

● 水中的阻力

● 空氣的阻力

● 內心的阻力(疑?)

● 可能還有更多

因此解釋上,我們可以統稱這些鍛鍊肌肉的方式為「阻力訓練」,也可以稱為肌力訓練,阻力可以來自於自身體重而已或是外來的阻力,範圍很廣,重訓是其中一個。

兩者都是背部肌肉的訓練動作,自身體重也是一種阻力,額外負重也是一種阻力,看每個人目標需求跟程度來選擇。

重量訓練(weight training)的解釋:當我們講到重量訓練時,它的意思其實是負重訓練,也就是使用額外的重量針對各部位肌肉群分別做各種動作來訓練肌肉發達,而使用的重量要有足夠的刺激,也就是要夠重,才能達到肌肉增大(muscle hypertrophy肌肥大)的效果。重量訓練的重量到底要多重呢?首先要先了解最大反覆次數,意思是「竭盡所能ㄧ口氣能做的最多次數」,簡稱RM。比如舉起一個重量做10下就再也舉不動了,接著得放下休息一會才能再做一次,那這個重量就是10RM。

可以參考下面這張圖片,圖片指出重訓該使用的重量,也就是重訓該有的強度(RM):

白色最大字體代表最佳效果,隨著字體愈小代表效果愈低,對應上面約略的RM最大反覆次數範圍,就知道依照上面的訓練目標,需要使用多重做幾下。

因此需要肌肉尺寸增加效果達到最佳,RM約略可以從8-12或是6-12為基準,也就是你竭盡所能,這個重量一組只能做8-12或是6-12下。比如做手臂肱二頭肌彎舉,要讓手臂肌肉增大,那做彎舉時使用重量就要在6-12或是8-12下以內達到力竭,也就當你做一組肱二頭彎舉時,竭盡所能只能舉6-12下之間,如果這個重量只能做3下就舉不動,或是做20下才用盡力氣,那這個重量對於肌肥大效果就不明顯了!

思考:如果一個人表準伏地挺身只能做10下,那是否能成為他的10RM,是否有肌肥大效果?

伏地挺身跟啞鈴臥推都能訓練胸大肌,都是阻力訓練,一個是自身體重,一個是重量訓練,強度足夠都能成為有效的訓練。

安排訓練

接著掌握好重量後,就可以思考接下來怎麼安排你的重訓。之前網路上有一個影片,它的標題非常的好,告訴你重訓「做3組,一組12下,會毀了你的重訓」,如果沒有看過影片,光看這影片標題,可以想想為什麼這麼說呢?  如果你是初學者又馬上能理解這段標題,恭喜你,你將是難得的練武奇才,趕快定好目標去鍛鍊!要讓肌肉有效率發達,就要了解RM的意思,知道RM要多少後,接著就要安排每日訓練部位,通常以「重訓」方式做肌肉發達(肌肥大)為目的,不會每日一次練完全身所有部位,因為時間不夠,一個部位需要鍛鍊達到肌肥大效果,會需要兩三個以上的動作來做訓練,每個動作看個人會需要3~6組。足夠刺激下,會有遲發性酸痛,肌肉也需要時間修復,一個大肌肉群通常需要72小時來恢復,小肌肉群需要48小時。

舉例來說,要讓臀部肌肉發達,可能就要從深蹲、硬舉、大腿推舉,臀舉、抬臀、大腿外展等不同動作中挑選兩三個以上,順序看個人,每個動作依個人需要3-6組,用適當的RM來達到臀部肌肉增大的效果,這通常也稱為健美式的訓練方式,達到最佳臀部肌肉群的發展。

自身體重深蹲以及負重深蹲。自身體重深蹲姿勢學好後,負荷習慣後,再加上負重才會比較適當!

一個動作3組,一組12下其實是常聽到的一個概念說法

這個說法也似乎成為了重訓的代言人。但是做重訓其實不是制式的去遵照「一個動作做三組 每組12下」,訓練不是寫功課照抄或是交差,不是按照組數次數完成就會有效果,而是要清楚了解運動強度跟自己的身體感受,幾組幾下是可以調整的!如果一組12下不是盡全力的去做,那就不是12RM,不構成足夠強度,肌肉一定沒起色。反之,如果一組竭盡全力只有做8下或是11下,做4組,這樣的強度足夠,構成肌肥大最佳的RM,那基本上就是一個有效的訓練安排。如果你只是隨意練沒有注意幾組幾下跟確實的RM也練得不錯,那一定要趕快掌握正確方式去練,因為不用懷疑,你的基因非常好,一定是難得又令人羨慕的練武奇才!

重訓是讓肌肉達到增大最直接有效率方式,當然也會因為細節的功夫:訓練法、經驗、營養、睡眠、基因等有所影響。 掌握基本RM後,每個肌肉群幾組幾下以及幾個動作,每天分別安排幾個部位,一週訓練幾天,訓練週期安排,這些就是更細的以及更進一步的教學,之後會再用另一篇來說明。

阻力訓練的多元性

除了重以外呢?重量只是阻力的一種,也只是強度的一種,如果你的目標不是以肌肉增大為主呢?比如瘦身、健康均衡的肌群運動、增進體能、改善身體姿態、專項的輔助訓練等,那鍛鍊肌肉除了上述講的重訓肌肥大訓練方式安排,還可以怎麼做? 也就是訓練全身的肌肉群,或是鍛鍊體能、鍛鍊專項能力,依照個人目標、需求跟程度,會有很多方式跟動作,不一定只有健美式肌肥大做負重訓練這個方法,阻力訓練是很有變化的,有徒手、懸吊、壺鈴、戰繩、功能性、爆發性動作。

因此就要延伸思考:每個人有不同目標跟需求,訓練不用侷限在「重量」上面,也不會侷限一次只能練某幾個部位,不會侷限在每天一定得換部位訓練。文章開始講到的有各種形式的阻力,每種方式的阻力都能安排成不同的訓練模式,效用也不同!鍛鍊身體也不用侷限在「局部肌肉」上面,而是更賦有功能性的「動作」上面,不是只有肌肉發達才是強壯,而是動作強壯!

各種模式的阻力訓練跟動作,也能鍛鍊到肌肉跟體能,跳得高、跑得快或是投球快速,都是一種強壯的表現,都需要不同種類的強壯肌肉跟協調! 回到開頭講的,「重訓」-負重以外的阻力訓練形式,能做的鍛鍊就很多,包含瘦身減脂肪、鍛鍊心肺功能、鍛鍊其他運動專項表現!也就是,要瘦身其實不是用得重就會瘦,不拿重量的阻力運動也能瘦,要瘦身也不是只有「重訓加有氧」這麼傳統的一道菜可以選而已! 最大的阻力其實是內在的想法,很多人覺得沒有重量,鍛鍊就會沒效果,不同目標有其最佳運動模式,強度足夠即可,所以只能heavy weight嗎?還是可以用high intensity來當指標!

總結上面提出的疑問,想想以下的問題:

●一定拿重量才能訓練肌肉嗎?

● 可以一次練全身嗎?

● 一定要分部位練嗎?

● 如果你沒有要很大的肌肉,那訓練需要侷限在做重訓嗎?

● 如果要瘦身減脂,「重訓」最好嗎?還是有其他方式的阻力訓練形式可以達成?

會這樣問,就代表一定有不同方向的答案,下次再來討論。

/ 關於筋肉爸爸 /
筋肉爸爸

Father/IFBB MenPhysiqueAthlete

2016香港奧賽本地第1/國際賽第3

2017HKFBF第3

2018府城盃第一

2018國家代表選手

2018青年盃分組第一及全場總冠

ACE CPT,FitAsia講師。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