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運動部落
  • 漢森課表:針對進階、初階、只求完賽跑者的訓練計劃
1
漢森課表:針對進階、初階、只求完賽跑者的訓練計劃
2
跑步時聽耳機會打亂節奏,你認為呢?
3
TFL淬煉體適能訓練中心負責人高漢耀:鍛鍊是培養掌握生活的能力
陳柏長
陳柏長

漢森課表:針對進階、初階、只求完賽跑者的訓練計劃

2019-02-12
運動部落 跑步 馬拉松 專欄 陳柏長醫師 全馬訓練

曾幫助不少菁英跑者跑進奧運的漢森馬拉松訓練法(Hanson's Marathon Method),最被熟知的是16英里長跑,以及一週跑6天不同組合菜單的訓練計畫。本文針對只求完賽者、初階跑者以及進階跑者提出最適合的每週課表,以訓練身體各個系統來激發你最佳的馬拉松潛能、助你跑得更快、更穩!

漢森課表:針對進階、初階、只求完賽跑者的訓練計劃

我們為什麼分享這篇文章?
當你看完本站《漢森馬拉松訓練法:助菁英跑者登上奧運殿堂的鐵血訓練》一文後,想必對漢森訓練已有初步了解,而本篇將實際針對各類跑者的漢森課表單獨成篇,目的是將知識背景/實用技巧分類,讓你在全面性了解一個訓練方法的知識後,不用費力尋找,直接點進這篇就能開啟吃課表計劃!

​只求完賽訓練計畫

隨著馬拉松比賽的盛行,各種不同的比賽形式也出現,許多跑者可能是跑初馬,也可能只求完賽,甚至是慈善比賽。因此Hanson's Marathon Method也為這些跑者設計屬於他們的課表。這樣的課表跑步天數一樣,但里程數和強度大大降低。因為通常增強強度比增加跑量更容易受傷,所以對於新手要將強度調整得更低。因為只求完賽,這些跑者對速度的要求也不高,課表的設計就不要太複雜,也使用較多的輕鬆跑。

​

Tips
.最重要的目的是讓跑者建立能完賽的體能。
.想跑快一點也可以,但是隔天降低強度。
.這不是個跑走課表,走路休息是被允許的,但也代表這個配速對你來說太快了。
.進入這個課表前你需要至少16公里的週跑量。

​初階跑者訓練計畫

這個訓練計劃適合已有馬拉松經驗,雖然可能成績不那麼出色,但是心中又有個想要完賽的目標,對於質量訓練不是那麼熟悉的跑者。前5週是用來建立跑量,這時候不要用太高的訓練強度,且將跑量分散在不同的天數裡。如果原來的跑量已經跟第3、4週接近,則維持原本計畫,讓課表跑量追上你現在的跑量。接下來會進入質量訓練。速度訓練會在課表的早期就安排,其中一個理由是藉由速度訓練,來找出你設定的馬拉松目標是否合適。同時可在累積跑量的基礎期增加課表的變化性,並且讓你熟悉質量訓練。

同時會在初期加上節奏跑,讓你熟習馬拉松的目標配速。當熟悉速度訓練及節奏跑後,就可以開始進行間歇課表及更長距離的節奏跑。在隨著節奏跑增量的同時,長跑也會逐漸增加至25.2公里。但是周末的長跑會一週25.2公里,一週16公里,因為節奏跑會增量到16公里,而加上節奏跑前後的暖身及緩和跑,總量也會來到24公里。如果每個周末的長跑都是25.2公里,等於每8天就有3次長跑,總計一個月的時間可能增加你的受傷風險。

進階課表

適合已有馬拉松經驗,且對成績有所期望的跑者,最好已經有高跑量的經驗。會使用進階課表的跑者,很多可能一年跑好幾場馬拉松,但只跑長跑跟節奏跑訓練,而沒有進行速度訓練。進階課表要進行比較多的質量訓練來改善這些跑者的速度,因為他們已經有良好的跑量基礎。相對於初階跑者課表中16公里被視為長跑,進階跑者則是被歸在輕鬆跑。

/ 關於陳柏長 /
陳柏長

經歷

Pose Method® Level 1 認證教練

Garmin 亞太區跑步教練培訓

RAD 自我肌筋膜放鬆國際指導員

醫師高考及格

衛生福利部署定專科醫師

部落格 陳柏長醫師的跑步筆記

FB 陳柏長醫師 跑步讀書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步時聽耳機會打亂節奏,你認為呢?

2016-12-07
馬拉松生活路跑跑步話題

有統計顯示,61%的跑者會邊跑步邊聽耳機,其中82%的跑者是聽自己喜愛的音樂。但是關於跑步的時候是否可以戴耳機的問題,從隨身聽出現的年代開始,就有許多不同建議的聲音了。以下是跑者們正反兩方不同的意見,一起來看看!

Costas Karageorghis門研究音樂對運動員的積極影響 ©moveitorloseit.co.uk

 贊成  2 保持速度穩定度

很多跑者不願意跑步的時候聽音樂,是因為他們在不受到音樂干擾的情況下能夠專心注意一些細節,比如自己的呼吸和步伐,有助於控制速度。但是專家表示,如果正確利用音樂,能更好的控制速度。研究發現,當音樂節奏和自己的速度相匹配的時候,跑者的表現會更好。進行高強度訓練時可以聽120拍以上的快節奏音樂,長距離跑步時可以聽120拍以下的音樂。

 贊成  3 降低疲勞的感覺

如果沒有跑友的陪伴,跑步時便容易感到孤獨,關於長距離的訓練也是很難堅持下來的。但是,英國基爾大學的研究發現,跑步時聽自己喜愛的音樂會降低對疲勞的感覺,讓跑者覺得跑步變得容易了。音樂對於跑者的刺激實際上是阻止了疲勞等內部刺激產生的副作用,當跑者對跑步艱苦程度的感覺降低之後,跑者會認為自己能夠跑得更遠更快。

©betanews.com

 反對  1 忽略周圍的環境

在反對跑者戴耳機跑步的意見中,最主要的就是安全問題。反對者認為戴著耳機跑步會讓跑者無法了解周圍的環境,聽不到周圍的聲音,因為在跑步的過程中,傾聽自己的步伐與呼吸聲是很重要的。同時也可能發生交通事故,容易因音樂的聲響而未注意到周圍的車輛而發生危險。

 反對  2 打亂比賽的節奏

當跑者在日常訓練中習慣戴耳機之後,就會對音樂產生依賴感。因此在比賽的時候,如果沒有音樂,跑者會感到不習慣,進而打亂自己的節奏,失去對比賽的控制。另外,有的比賽會出於安全的考慮,禁止參賽選手攜帶手機或其他相關電子設備,這對於習慣聽音樂的跑者來說是個難以接受的規定。

©ron-sheese.wikidot.com

 反對  3 降低跑步體驗感

跑步不簡單,即便有再多的經驗,長時間下來,依然會感到疲累。如果再加上聽音樂,無疑會加重負擔。現在的跑步環境受外界的干擾已經太多,要想心平氣和的感受跑步所帶來的美好已經十分困難了,所以沒必要再讓音樂來分散跑者注意力了。
 
所以各位跑者們認為呢?其實無論有無戴耳機跑步,最重要的還是要學會找到自己跑步的節奏,當練習足夠,能抓到技巧後,不論有無外界聲音的干擾,依然能夠在正常的軌道上運行。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TFL淬煉體適能訓練中心負責人高漢耀:鍛鍊是培養掌握生活的能力

2016-06-23
籃球故事專訪跑步人物誌

高漢耀教練,是TFL的創辦人兼主教練,在教練的身份背後,曾是SBL金酒籃球隊的體能教練,現在是台灣TRX懸吊訓練教練培訓講師與Under Armour簽約教練,更是研發臺灣特殊的訓練器材平衡鈴研發者。因為有這麼豐富的經驗,讓高教練在教學中,更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教學方式,將訓練融入生活,讓訓練為生活帶來改變,讓這些動作可以更適合每個人的生活所需,更容易達成自己設定的目標,讓健身這件事,不只是訓練體魄,更是磨練心智的機會。

高漢耀教練說,一般人認為健身總是在追求體能上的進步,的確肌肉的成長可以為運動表現帶來改變,但是收穫最多的往往是心靈上的成長。健身本來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往往要把自己逼到極限,儘管肌肉已經開始哀嚎,還是要拼完最後一下。有些人總是會問,為什麼要練得這麼辛苦,放棄不就好了?但是最後一下的拼搏,就像是在人生中的奮鬥一樣,不能因為苦就放棄生活,如果我們敢拚這一下,更代表對於人生還敢再拼下去,這也是為什麼高教練創立TFL的原因,因為Train For Life訓練是培養掌握生活的能力。

TFL高漢耀教練

熱情是健身路上持續努力的動力

高漢耀教練一開始並不是體育相關背景的人,而是會計出身,看似毫不相關的兩個方向,但是因為熱情,讓高教練持續在健身的這條路上努力。高中時期,因為興趣開始健身,更把健身視為讀書外最重要的一件事。到了大學時因為父母親的期待,進入會計系就讀,畢業後也進入會計事務所工作,但是興趣與熱情,終究是生活的動力,既然如此熱愛運動,那就轉換跑道吧!

稟持著自己的熱誠,高漢耀教練一腳踏入健身圈,憑著自己過去的經驗讓高教練順利進入亞歷山大開始教課,在這段時間不斷的充實自已的能力與經驗,增進更方面的運動學科知識,以及考取相關的專業證照或是到國外接受不同的健身培訓,因為熱情與努力作為自己最大的後盾,讓自己可以在這領域不斷地成長,不斷地吸收不同的訓練方式,並且將這些經驗,設計出自己獨特的課程。

因為了解台灣人的運動習慣,高教練特別與健身器材廠商合作開發嶄新的運動器材「平衡鈴Parebell」,搭配自己設計的課程,就像為台灣人量身訂做一般適合,有別於傳統的健身動作,高教練利用生活中的身體動作訓練,讓訓練這件事完全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健身是與自己的溝通的過程

高漢耀說,在大型的連鎖健身房的教練,多半還是需要負責部份的招生工作,賺取業務獎金,但是對於他來說,如何幫助學員達到最好的訓練效果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他與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開設TFL 淬煉體能訓練中心,藉由健身讓學員好好的與自己的身體溝通,從了解自已身體開始,找到訓練的目標,同時增強自己面對困境的心靈能力,讓健身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值得投資一輩子的事業。

在TFL 淬煉體能訓練中心中,所有的訓練課程都是集合高漢耀教練這些年來的精華,因為自己的熱情與經歷,更將這個舞台變成所以對於未來還有熱情,還有拼勁人的一個充電基地,即便人體會因為時間老化,讓訓練的成果慢慢的消退,但是從訓練中所學習的生活經驗,才是人生成功的關鍵,鍛鍊是為了成就更好的自己。

撰文/Macario Pei
​攝影/鄧穎謙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