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8日,全球六大馬拉松之一的倫敦馬拉松熱血開跑,有超過4萬名跑者參加,場面非常浩大。在六大馬之中,倫敦馬可以說是與波士頓馬拉松齊名且數一數二難參加的馬拉松。而在今年的倫敦馬拉松,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畫面就是這位英國女選手,在終點前出現這感人的一幕。
25歲英國女選手海莉·卡拉瑟斯(Hayley Carruthers)是一位X光醫師,她在參加這次倫敦馬時,因為體力不堪負荷,所以雙腳一軟摔倒在地,但是他並沒有放棄,而是用身體慢慢的爬完這一小段路,在場所有觀眾都為她加油打氣,同時也締造個人最佳的紀錄2小時33分59秒。
一般而言,42公里的全馬要跑到三小時以內,必須經過嚴格訓練才有辦法達到,然而在終點線前一小段距離體力透支的卡拉瑟斯,也在三小時內成功完賽,最終也在女子組排名第18名,不過她頑強不撓的精神也已被全世界的跑者所看到,也感動了不少關注倫敦馬拉松的人。卡拉瑟斯表示:「當時覺得好像真的快不行了,我的雙腳完全沒有力氣,同時也感到眼花撩亂,只想躺在地上好好休息。但看到終點離我不遠且觀眾們都努力地為我加油時,我知道自己不能在這個地方放棄,我來參加這場比賽不就是要完成它嗎?所以我拼命地扭動身體並且慢慢爬行,我告訴自己不管怎樣也要到終點。」
然而爬過終點後,拉瑟斯再也沒有力氣挪動一步且癱倒在地。所有志工們都嚇壞並趕快上前詢問她的情況,隨後救援人員用擔架將她抬走。
在被送醫經過檢查後,醫生告訴卡拉瑟斯摔壞了膝蓋,於是她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分享經過包紮的傷腿照片,還表示:「現在我知道怎麼才能不跑馬拉松了。」但是,最令人敬佩的是,卡拉瑟斯第二天仍堅持回到工作崗位上,並向大家說明自己沒事。雖然醫生警惕她要多休息,但是在工作上以及生活上凡事都盡心盡力的她還是想動起來。
以下為卡拉瑟斯爬過終點線的一幕:
在網路上,許多網友看到這一幕紛紛為卡拉瑟斯不放棄的精神感到佩服,然而卡拉瑟斯努力不懈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但是,萬一真的有傷在傷還是不要勉強自己過度運動,以免終生遺憾。
資料來源/動誌、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妞妞
開創台灣友善運動新頁的羅布森伴城路跑,繼今年 3 月份首場台中站後,下半年的兩場路跑活動將分別在 10 月 30 日「羅布森伴城路跑拾孟桃-桃園站」與 12 月 11 日「羅布森伴城路跑拾貳臘港-高雄站」,即日起正式開放報名,並提供 600 個免費公益名額讓身障者與其陪跑者一同參與。歡迎跑友相約跑在城市裡響應公益,並打造一場全國最低碳排放量的路跑賽事。
羅布森伴城路跑特別訂在桃園與高雄,選定對都市環境具願景與規劃,有綠色、生態及親水三大目標的桃園,以及融合水與綠廊帶等生態,與新世代產業科技園區發展的高雄,落實用跑步閱讀城市的理念。賽事組別規畫上從短里程的親子休閒組、健康樂跑組,到 21 公里的半馬挑戰組一應俱全,能夠滿足各種類型跑者想要用雙腳體驗城市的期盼。
10 月份的「桃園站」賽道途經樂天桃園棒球場、青塘園生態公園、華泰名品城、Xpark 水族館、橫山書法藝術館、置地廣場、溪海花卉園區、月眉環保公園等在地知名景點;而 12 月的「高雄站」賽道途經統一夢時代購物中心、高雄展覽館、85 大樓、高雄港埠旅運中心、高雄流行音樂中心、駁二藝術特區、大港橋、愛河河畔、高雄市立美術館、中都溼地公園等高雄在地知名景點,讓參賽選手飽覽城市沿途特色美景。
羅布森伴城路跑主辦單位羅布森企業與 H2U 永悅健康及旗下執行單位運動筆記,秉持為 ESG 永續而跑的綠色賽事理念,兩場賽事皆提供 600 個免費公益名額讓身障者與其陪跑者能夠一同參與,並將交通維安車輛改為全電動車,活動中飲食與補給皆以全蔬食型態供應,並製作專屬環保水杯,全程不提供一次性拋棄式容器,大幅減少路跑活動產生的垃圾量,彰顯友善關懷理念,將低碳、環保概念帶入賽事中,目標打造一場全國最低碳排放量的路跑賽事,所有的規劃都堪稱路跑賽事的創舉,來落實「蔬食環保-對環境友善」、「陪伴同樂-對弱勢的關心」、「陽光運動-對健康的關注」的公益實現,以達到提昇個人健康、促進社會和諧、推動文化創建與傳承的永續精神。
關於羅布森伴城路跑的賽事名稱由來,緣起於羅布森對於文字美學的追求。主要是取其賽事的月份、季節及地區三點特色來命名;10 月 30 日的桃園站以拾月、孟冬、與桃園的舊地名稱「桃仔園」,為桃園站誕生了「拾孟桃-桃園站」的詩意名稱;12 月 11 日的高雄站則以拾貳月、臘月、與高雄的「港都」美稱,為高雄站誕生了「拾貳臘港-高雄站」的賽事名稱。羅布森董事長汪世旭表示,羅布森是對環境、社會與人群友善的企業,希望將「低碳、友善、關懷」的精神,帶進這場賽事當中,被問到為何想要舉辦這場路跑,他透露愛上跑步已經 30 多年,幾年前更成為一位視障陪跑員,「想舉辦伴城路跑的動機很簡單,希望可以做到傳遞友善的理念。」
主辦單位 H2U 永悅健康認為,減碳的綠色賽事是現在馬拉松王道,H2U 永悅健康集團董事長陳俊嘉十分認同伴城路跑的低碳理念,他表示與永悅健康今年致力推行永續投資 ESG 理念如出一轍,用行動帶動全民健康風氣,一同構築友善環境與力量,創造獲利與永續雙贏。
「羅布森伴城路跑」品牌由羅布森股份有限公司創建,羅布森股份有限公司與 H2U 永悅健康及旗下公司運動筆記共同主辦,桃園市政府與高雄市政府分別為桃園站、高雄站擔任指導單位,羅布森樓梯升降椅主力贊助,媒體協辦單位早安健康,詳細報名資訊請洽羅布森伴城路跑粉絲專頁 、羅布森伴城路跑官網。
資料來源/筆記網路
責任編輯/Dama
不管是參加5公里路跑還是一場全馬賽,起跑前的暖身是必備的,不過因為路跑賽大部份都在很早的凌晨舉行,有許多跑者可能因為睡得比較晚而到場寄物後馬上就要開跑了,這時候還是不能放棄做充分的暖身,讓你的身體熱起來,以免剛從沈睡中喚醒的身體在跑步中發生抽筋或受傷的狀況,讓你的假日健康運動變成一場災難。
一般來說,多數跑者在10公里以內的路跑賽前,大多會做一些靜態伸展,這對於距離不長的路跑活動來說尚稱夠用,大致上就是身體大部位的暖身伸展,可參考圖示所示範的幾種動作:
1.前後仰頭
2.左右擺頭
3.繞圈轉頭
4.肩部旋轉
5.上臂旋轉
6.大臂旋轉
7.膝關節旋轉
8.上半身伸展旋轉
9.髖關節旋轉
10.踝關節旋轉
11.英雄式
12.側蹲伸展
因為是一般在路跑賽場上常見的動作,因此我們就不詳細說明,也都是在賽前可以做的動作,但若想真正讓身體暖起來,我們則建議你做「動態伸展」。
動態伸展包括一些爆發性的運動,以增加身體的運動範圍,並藉由一些中高強度的動作來對身體特定部位作出挑戰,讓他們做好接下來要面對的長時間高強度的衝擊。
在賽前做好動態伸展的好處還包括:
1.打開全身的毛細血管,尤其是腿部。
2.改善血液循環和血流量
3.潤滑關節,為接下來嚴苛的衝擊做好準備
4.溫暖肌肉
5.改善運動範圍,提高效率和身體協調性
在進行動態伸展前,我們建議你採取以下三步驟做明智的跑前暖身:
1.走路
花上3到5分鐘從停車場走路到會場,可以讓身體擺脫坐姿模式進入鍛鍊模式,這是讓身體做好準備的第一步。
2.增加步幅
做5-6個一百米大跨步。大跨步可以幫助身體將血液充滿肌肉,徵召下肢肌肉纖維進入備戰狀態,並幫助身體從步行模式轉為跑步模式:
‧ 輕鬆跑至少兩分鐘-或者更多。
‧ 在60-100米的過程職中逐漸加速,然後逐漸減速。
‧ 每走一步,同時晃動雙腿90秒。
‧ 不用精準計時,也不用在意每個步幅的長度,重點在於把身體熱開。
‧ 要注意不要過度伸展,大跨步時一定要保持簡短和快速的節奏,不要把腿跨太開,以免受傷。
3.動態伸展
1 單腿擺盪
a.前後擺盪:一手扶在柱子以穩定身體,另一手叉腰。將雙腿分別前後擺盪。
b.交叉擺檔:面對柱子,雙手扶著柱子,將一腿往側邊打開約45度角,然後往內擺超過另一腿。換腿執行同樣步驟。
2 小腿側踢
模仿踢毽子的方式,以另一邊手掌做目標,將一腿往內踢。換邊執行。
3 單腿踢臀
保持站姿將雙手背在臀部交疊,交替使用單腿往後踢到手掌。
4 弓步走
雙手叉腰,以一腿向前邁出一大步,彎曲膝蓋,直至大腿平行於地面,膝蓋與腳踝對齊。向上拉回身體,換腳往前進。可執行10-20步。
5 側邊弓步蹲
從站姿開始,一腿往側邊跨開,另一腿往下半蹲,把腿收回來回到站姿,換邊各進行20次。
6 單腿硬舉
從站姿開始,保持膝蓋微彎。身體往前傾,雙手往下伸展,將一腿往後伸直,另一腿則保持彎曲的狀態承受身體重量,保持姿勢30秒。回到站姿,再換邊進行。
資訊來源/Runner's World、ACTIVE、SELF
責任編輯/Oliver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