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美國最快的跑者都穿什麼跑鞋? 排名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1
奧運馬拉松選拔賽
美國最快的跑者都穿什麼跑鞋? 排名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2
從環遊世界到Zone 2百萬觀看:張修修用跑步破關「不正常」人生
3
英國女王4/22化身倫敦馬拉松發令員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最快的跑者都穿什麼跑鞋? 排名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2020-03-09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鞋子 NIKE BROOKS NEW BALANCE 奧運

精英跑者都穿什麼跑鞋?這是許多市民跑者都想知道的問題,就算不一定適合自己,買個超強跑鞋供奉在家也開心!國際知名跑步雜誌《跑者世界Runner’s World》針對美國的2020年東京奧運馬拉松選拔賽,統計這些角逐奧運門票的跑者們都穿什麼鞋。結果最大贏家當然是Nike厚底跑鞋,不過第二名到第五名的品牌,可能讓許多不常接觸專業跑鞋的台灣跑者出乎意料。

奧運馬拉松選拔賽
美國最快的跑者都穿什麼跑鞋? 排名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TREVOR RAAB

男子前三名鍾愛Next% 女子前三名品牌大不同

在選拔賽舉辦點亞特蘭大賽道上,已確定了男女各三名代表美國參與2020東京奧運。男子前三名選手清一色穿Nike跑鞋,冠軍Galen Rupp與亞軍Jacob Riley都穿上了最新的Alphafly Next%;以43歲「高齡」搶到最後一張奧運門票的Abdi Abdirahman,腳上則是原本的爭議跑鞋Vaporfly Next%。

女子選手的跑鞋品牌則呈現百花齊放。冠軍Aliphine Tuliamuk穿著在當時未發布(比賽隔一天即發布)的Hoka One One Rocket X;人生初馬就跑進奧運的Molly Seidel衝第二,她腳上穿的是Saucony的Endorphin Pro,這雙鞋於去年12月在美國發布,並在近期限量發售;第三名Sally Kipyego穿的則是Nike Vaporfly Next%。

不出意料,男女前三名共六位選手,腳上穿的跑鞋都嵌入碳纖維板,而這場比賽的完賽者有94%穿碳纖維板跑鞋。

碳纖維板跑鞋
無論男女選手多數都穿嵌入碳纖維板的跑鞋 ©TREVOR RAAB

超過7成選手穿Nike跑鞋

過去一年,跑場上不斷有穿著Nike Vaporfly Next%的選手打破各項世界紀錄,而這次統計565名完賽者中,高達408名選手穿Nike品牌各款跑鞋;其中148名女選手和65名男選手穿著Vaporfly Next%參賽,佔全數跑者的37.7%;另有95名女選手與53名男選手,選擇穿上新到連試鞋都來不及的「破二跑鞋」Alphafly Next%。不過,仍有43名選手仍選擇支持Nike Vaporfly系列上一代的4% Flyknit。

跑鞋品牌統計
選手使用跑鞋品牌統計 ©Runner’s World

總體統計

總體而言,以品牌來看,前十名愛用鞋款由Nike、BROOKS、HOKA ONE ONE、New Balance和Saucony包辦。其中BROOKS Hyperion Elite有包括女子第四名Des Linden等49名跑者(34女、15男)穿著,榮登第三多選手使用的鞋款;HOKA ONE ONE Rocket X以及New Balance FuelCell TC Elite分別有17人穿著;Saucony Endorphin Pro則有12名選手愛用,成為第七名款式。而大眾熟知的Reebok和Skechers品牌,並沒有出現在這次的跑場上。

跑鞋鞋款統計
選手使用跑鞋鞋款統計 ©Runner’s World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從環遊世界到Zone 2百萬觀看:張修修用跑步破關「不正常」人生

2025-07-25
人物誌書摘跑步

在科技業擁有超優秀業務能力的張修維(張修修),先是毅然決然辭去高薪工作,踏上騎單車環遊世界的冒險之路;回國後,出版了一本以環遊世界為主題的書,並開設Podcast節目《不正常人類研究所》與YouTube頻道《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張修修不斷以實際行動,一關一關解鎖「不正常」人生的成就徽章,但他行為背後的出發點,其實都是來自審慎的判斷。

雲遊四海破關的不正常人生-YouTuber/ Podcaster 張修維(張修修)

經縝密的邏輯判斷,一個人騎腳踏車環遊世界兩年

「我被太多人講:你的人生真是太不正常了,那些選擇是怎麼搞的?但是我覺得我的每一次重要抉擇都是很理性的。譬如說我辭掉聯發科的工作,背著吉他去環遊世界,其實經過了縝密的邏輯判斷,認為我必須要做這樣的事。但大家都覺得我就是個神經病,放著好幾百萬的年薪跟剛交往不久的女朋友,自己一個人跑去騎腳踏車環遊世界兩年。我覺得我很正常啊!雖然現在看到股價有點後悔,哈哈。」

資訊工程背景出身的張修修,從小就沉迷電玩遊戲,總喜歡把人生當作電玩遊戲挑戰關卡來操作。某天,他驚覺現實人生已經過了快三十年,竟然一直都待在臺灣這張地圖上,沒有到處去破關完成新任務,於是,趁著自己還算年輕,工作幾年有些積蓄,便決定離開職場走出家門,去外面的世界「開地圖」。

二〇一三年夏天,張修修開啟環遊世界之旅,而那年春天,臺灣學運轟轟烈烈的來到了最高潮。

「那陣子臺灣的社會運動風起雲湧,我體內的憤青魂就爆發,跑去參加了一堆遊行。但到處衝來衝去,好像也改變不了什麼,我就想去外面廣大的世界看看。像魯夫那樣啊!就是要出海,能力足夠了就要去找『大秘寶』。什麼時候會找到也不知道,但勇敢地踏出去就有機會。」

「跟魁哥講的一樣:『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大家都覺得你一定準備得很充分、計畫很周詳,很懂腳踏車才出去。尤其我出發前完成了一場二二六鐵人賽,自信體力爆棚,騎腳踏車環遊世界哪會有什麼問題?沒想到我裝備沒帶對,去挑戰雲南四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對當地的路況不瞭解,以為都跟臺灣一樣是柏油路,一上去才知道都是爛泥巴。那幾天下雨,四千公尺的山上溫度低到零度。更糟的是我還破胎,準備要換胎時,才發現我所有的內胎規格都帶錯。那時才剛出發一個禮拜,竟然就有這種錯誤。趕緊在路上攔了大貨車,載我到有人的地方去處理。」

「遇到事的時候,自己看影片換鍊條、換輪胎。出去之後,什麼都會了。」

這些經歷已經不是「厲不厲害」可以形容,應該把魁哥的名言換個方式說:「你不需要不正常才開始,你開始了就會變得不正常。」

長途旅行的人會把帳篷、睡袋全都背在身上,晚上找不到地方住的時候,就會找個地方躲起來過夜。但張修修一開始沒這個概念,以為搭帳篷要找人來人往的地方,感覺比較安全,曾在俄羅斯從莫斯科前往聖彼得堡主要幹道的巴士站底下,把睡袋拿出來睡覺。

「那天下雨,睡到兩點多,發現有台車開過去,然後緊急煞車開回來,車上走下兩個戰鬥民族,超級壯。我右手拿著防狼噴霧以防萬一,那兩個看了我幾眼,可能覺得我太窮酸吧?沒對我怎麼樣就走了。那天之後,我晚上搭帳篷睡覺,一定找個完全不會被發現,隔天起來,連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哪裡的地方。」

世界太大,張修修走不到的地方太多。偶有危機四伏的時刻,遇到的熱血故事也不少。比方說瞭解了波羅的海三國的歷史文化,他們透過唱歌去爭取脫離蘇聯獨立,也透過唱歌來傳承歷史。張修修誤打誤撞地在愛沙尼亞遇上五年一度,舉世聞名的合唱慶典(Laulupidu),甚至在愛沙尼亞的全國新聞聯播中,高歌〈 向前走〉。

又比如說在立陶宛的酒吧尋覓夜宿地點時,遇上了喝醉酒的陌生人,竟熱情地邀請修修到他家去借宿。沒想到這麼一借宿,就停留了兩週,與這個陌生人成了好朋友。

人們會因為沒去過許多地方,便容易被刻板印象左右。在蘇丹的小鎮,張修修遇上整趟旅程最熱情、最無私給予的人,才發現原來穆斯林族群對「客人」如此友善。此外,在蘇丹沙漠中的露營,更讓修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旅行中最令人解脫、最舒服的露營地點是在蘇丹。他們開了條公路穿越撒哈拉沙漠。晚上睡覺前,我把車子推離道路,進到沙漠裡面,在那裡可以煮東西,可以大聲唱歌,都不會有人理我。晚上看到整片沒有光害的星空,在沙漠裡面,感覺到無比自由,好像擁有了全世界。」

自媒體創作,一心想為臺灣做些什麼

環遊世界回來,張修修出版了《1082 萬次轉動:帶著電玩哲學的熱血單車冒險》這本書,同時投入自媒體的創作。

張修修認為,也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命,天生就有渴望去完成的事,當人們找到了那股熱情,眼神會閃閃發光。那些勇敢走自己的路、活出熱情,但看起來「不太正常」的人,正是張修修最想找尋的人,他希望說出這些人的故事,鼓勵更多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因此,透過《不正常人類研究所》的訪談,捕捉這些發光的人生。

跑步的人也常常被視為不正常,沒事為什麼跑那麼久?那麼遠?二十年前的張修修很討厭跑步,但在科技業上班,應酬喝酒把身體弄糟了,不得不開始跑步。跑著跑著就跑上癮了,現在早上不出門跑一下,就覺得渾身不對勁。許多生活中過不去的點,都在跑步中解開了。

除此之外,張修修也在跑步中實踐許多他「不正常」的生活理念:「我真的很不喜歡製造垃圾,出門不喜歡買瓶裝水,如果沒有飲水機,我就會去喝廁所的水。演講時會跟主辦單位說不要準備感謝狀或禮品;如果出門時間會跨過用餐時段,我就會自己帶便當。不管是對自己還是對地球都是好的。」

「去年本來想報名臺北馬,但每次參加賽事結束,都會帶一大堆物資回來。獎牌、衣服、毛巾,家裡一大堆。我就是不想再拿這些東西了,所以二〇二一年我就『自主』跑馬拉松。有沒有可能主辦單位在報名時給個選項,讓人可以選擇『什麼都不要』?我願意為了補給與交管繳全額報名費,如果有這個選項,減碳應該會更輕鬆吧?我只是想要去跟大家一起享受賽道而已。」

一心一意想要為臺灣做些什麼的張修修,除了環遊世界時努力做國民外交,在臺灣努力實踐減碳環保之外,同時也希望能帶全世界的人來臺灣騎車。

環遊世界回來之後,張修修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去推動臺灣的自行車旅行,包含與國外的車友聯繫,與旅行業者打好關係,就等著二〇二一年交通部「自行車旅遊年」的計畫推動。沒想到萬事皆備,只欠東風的情況下,卻等來了疫情。

「那時候資金都燒完了,還去借了一些應急的貸款,到現在都還在還。還遇到爸爸過世,我身心狀態變得很差,有一次出去買晚餐就出了車禍。在那當下,我發現這樣不行,我一定要好好救自己,我必須要陪女兒長大。我就在網路上搜尋,有什麼經過科學驗證的方法可以幫到我,整理起來之後用在自己身上。」

這些方法測試有效之後,張修修開心地跟身邊的朋友分享,但一個一個講實在太慢了,於是把方法整理起來,拍成影片,一次可以分享給更多人。

為了分享運動專業知識,回學校念研究所

張修修第一次上《跑步不要聽》訪談是二〇二二年的一月初,當時的他正處於身心低潮期,一邊回到科技業工作,一邊思考如何精進自媒體的經營。時間快轉到二〇二四年九月,張修修再度來到《跑步不要聽》錄音室,此時《張修修的不正常人生》YouTube頻道每支影片平均有十幾、二十餘萬觀看,其中講跑步「Zone 2 訓練」的觀看數更突破百萬,成為知識型網紅的代表人物之一。

「我不曉得原來運動科學這麼艱深的主題,會有這麼多人有興趣想看。」

在Zone 2主題影片爆紅之後,張修修著手準備兩張權威的專業證照。一是美國運動醫學會ACSM,一個最早推廣「運動處方」的組織,研究運動對身體的影響,如何使身體變得更健康。二是美國國家肌力與體能協會NSCA,推動針對專業運動員的科學化訓練,提升運動表現。前一張針對一般大眾,讓人們透過運動活得更健康,後一張針對運動員,讓他們登峰造極。

 

附註:

*Zone 2:運動科學常用的心率區間可分為Zone 1 (最低強度)到Zone 5 (最高強度),各區間對應不同訓練效果。Zone 2 訓練是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的60%至70%之間,程度為呼吸微喘,但仍可對話。此區隔有助燃燒脂肪,增強耐力和提高有氧閥值,更能有效強化人體細胞的粒線體。

「兩張證照我都考了,今年我還會回師大唸運動科學研究所。我想要更完整、更有系統地學習這些知識,然後再分享給大家。」

進修同時,張修修整理了大量國外的研究文獻,說明這些運動訓練、心肺指標,對促進身心健康與延長壽命有正面效益。除此之外,包含費力運動的重要性、久坐的負面影響、酒精的危害等,修修都在YouTube影片中有淺顯易懂的介紹。對多數醫師而言,「有病治病」是行醫日常,鮮少特別留意運動這一領域,也未必會注意到預防醫學的重要性。若運動處方的概念能在臺灣推廣開來,便可以讓運動科學與預防醫學結合,相輔相成。

除了分享各種醫學及運動科學的研究,張修修也在影片中推薦好書,內容包括理財、生活等主題。一方面透過各種研究與親身實踐,在工作與生活中取得平衡;另一方面也將這些資訊分享出去,收穫到許多正面回饋。

「一些讀者或觀眾看了我的影片後,知道酒精是這麼可怕的東西,然後戒酒;也有人原本要去諮商甚至談離婚,後來身心狀況變好,跟老婆的關係就變好了。」

「我希望自己能一直處在『什麼都不懂』的狀態,這麼說好像有點奇怪,但我就是想多學一些。在網路上蒐集資料比不上去學校跟老師們學習,所以我回到學校唸書。我是真的想要把最正確的知識分享給大家,幫助到更多人,讓更多人一起來運動。」

為了鍛鍊體力,進入有氧耐力的運動世界,最後騎腳踏車環遊世界;為了開地圖破關,離開高薪工作,帶著一把吉他浪跡天涯;為了推廣臺灣,傾家蕩產地投入,結果被疫情推倒所有計畫;為了投入自媒體領域,給大眾更優質的資訊,回到學校進修運動科學;甚至為了建立自己的品牌信任度,拒絕了大部分的業配,放棄可以輕鬆到手的收入。

每一個抉擇,看起來不太正常,或許才是最合乎邏輯,最正常的張修修。

 

資訊

• 文章摘自墨刻出版-莫克文化《跑出你人生的彩蛋:《跑步不要聽》用不平凡的故事,陪你前進每一公里》一書。

 臺灣運動類熱門排行第一名Podcast《跑步不要聽》精選跑者故事!

「跑步不難,難的是穿上跑鞋離開家門的那一刻」

「你不需要很厲害才能開始,你需要開始,才會變得厲害」

你是否也曾在晨曦或夜色下,綁起鞋帶,踏上跑道, 尋找那份屬於自己的跑步意義?

無論你是新手或資深跑者,都能在書中遇見感動自己的故事。

翻開書頁,穿上跑鞋,跑出你人生的彩蛋!

這是一本呈現臺灣跑者文化的書, 從《跑步不要聽》Podcast逾250集節目中,精心挑選26篇跑者故事, 透過魁哥和象總的引導,一步步精煉出故事, 並將原本由聲音訴說的勵志、有趣、不可思議的內容, 轉化為一頁頁觸動人心的文字。

【本書特色】

•從逾250集訪談節目中精選出26篇跑者故事

•人物網羅菁英選手、極限耐力賽選手、各行各業市民跑者、身障跑者;故事橫跨台灣與世界各地跑步旅程

•書中每一篇都藏有彩蛋,等待你細細品味挖掘

【必讀族群】

✓ 熱愛跑步的你

✓ 希望有一本書能陪伴自己持續跑下去的你

✓ 廣大的《跑步不要聽》粉絲

--------- 七星推薦 ---------

★南山人壽董事長 尹崇堯

★run your own run 邱文蕾

★地平線運動平台 李翰暄

★Jay的跑步筆記 許立杰

★森林跑站創辦人 蔡宜玫

★博威運動科技 don1don 總編輯 鄭匡寓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謝金河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序)

 • 更多《跑出你人生的彩蛋:《跑步不要聽》用不平凡的故事,陪你前進每一公里》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英國女王4/22化身倫敦馬拉松發令員

2018-03-26
賽事話題新聞馬拉松跑步

全球六大馬拉松比賽之一,也是全球報名最難抽中籤的「倫敦馬拉松」將於4月22日開跑,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將在迎來她92歲生日隔天,搖身變成馬拉松比賽發令員,在溫莎城堡隔空為四萬名參賽者發號開跑令。

英國女王422將化身倫敦馬拉松發令員 ©LONDON MARATHON

根據倫敦馬拉松(以下簡稱倫敦馬)賽事說明,伊莉莎白二世將登上設在倫敦近郊溫莎城堡地標圓塔前的特別指揮台,於上午10:00按下啟動按鈕,而這場儀式將同步轉播在布萊克希斯(Blackheath)格林威治公園起點處的大型螢幕上,供四萬名跑者觀看。

女王的參與相當具有歷史意義。倫敦馬拉松組織主席John Spurling表示,今年是繼1908年奧林匹克馬拉松比賽的110年後,比賽啟動儀式再次回到溫莎城堡,而當年是由女王的祖母,也就是當時的瑪麗公主(後為瑪麗王后)發出起跑令。1908年奧運會的馬拉松比賽,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一個標準距離為42.195公里(26.2英里)的馬拉松比賽。

2017年倫敦馬拉松現場,賽道行經倫敦塔橋 ©LONDON MARATHON

今年倫敦馬舉辦時間在同為六大馬的波士頓馬拉松後一星期,許多菁英選手參與盛事。男子組包括來自肯亞的Eliud Kipchoge,他是2016年奧運會男子馬拉松金牌得主,也是同年倫敦馬冠軍;另有出生索馬利亞歸化為英國公民的黑人田徑運動員Mo Farah,以及2016年倫敦馬男子組銅牌得主Kenenisa Bekele。
 
女子組則包括來自肯亞、三次獲得倫敦馬冠軍的Mary Keitany,以及多屆奧運金牌女將Tirunesh Dibaba。Mary Keitany表示,這次目標是打破女子馬拉松世界紀錄保持人Paula Radcliffe的紀錄。

三次獲得倫敦馬冠軍的肯亞女選手Mary Keitany今年將再次參與倫敦馬 ©LONDON MARATHON

根據倫敦馬拉松組織統計數據,2018年倫敦馬拉松抽籤人數再創紀錄,共38萬6,050人次報名,較2017年的25萬3,930人次大增,其中58%的英國報名者將是人生第一次参加全程馬拉松,而超45%的英國報名者為女性,後者數據也打破歷年紀錄。

知識便利貼|倫敦馬拉松
創辦於1981年,每年於4月下旬舉行,是全球六大馬拉松之一,也曾是歷史上產生男女世界最佳成績最多的城市。比賽從布萊克希斯格林威治公園出發,途中行經倫敦塔橋、道格斯島、聖詹姆士公園等著名景點,終點線位於購物中心 (The Mall)。

倫敦馬特別在於它是場慈善馬拉松,約三分之二跑者都是以慈善捐款方式獲得參賽資格。另一特色是參賽跑者無不發揮創意角色扮演,吸睛造型多數是為了吸引公益慈善募集籌款,倫敦馬組織更從2007 年起,與金氏世界紀錄聯合推出Cosplay造型比賽,選手們將自己的造型及預計成績提前向金氏世界紀錄進行備案,比賽時身著審核通過的Cosplay造型,若能在預計時間內完賽,將能免費完成驗證並獲得Cosplay造型的金氏世界紀錄。

©LONDON MARATHON

參考資料/LONDON MARATHON、Runner’s World、新浪體育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