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美國最快的跑者都穿什麼跑鞋? 排名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1
奧運馬拉松選拔賽
美國最快的跑者都穿什麼跑鞋? 排名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2
後段加速 Negative Split
3
來貘黑白亂跑10/6台北登場 3公里懶懶跑發揮「來貘精神」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最快的跑者都穿什麼跑鞋? 排名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2020-03-09
話題 跑步 馬拉松 鞋子 NIKE BROOKS NEW BALANCE 奧運

精英跑者都穿什麼跑鞋?這是許多市民跑者都想知道的問題,就算不一定適合自己,買個超強跑鞋供奉在家也開心!國際知名跑步雜誌《跑者世界Runner’s World》針對美國的2020年東京奧運馬拉松選拔賽,統計這些角逐奧運門票的跑者們都穿什麼鞋。結果最大贏家當然是Nike厚底跑鞋,不過第二名到第五名的品牌,可能讓許多不常接觸專業跑鞋的台灣跑者出乎意料。

奧運馬拉松選拔賽
美國最快的跑者都穿什麼跑鞋? 排名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TREVOR RAAB

男子前三名鍾愛Next% 女子前三名品牌大不同

在選拔賽舉辦點亞特蘭大賽道上,已確定了男女各三名代表美國參與2020東京奧運。男子前三名選手清一色穿Nike跑鞋,冠軍Galen Rupp與亞軍Jacob Riley都穿上了最新的Alphafly Next%;以43歲「高齡」搶到最後一張奧運門票的Abdi Abdirahman,腳上則是原本的爭議跑鞋Vaporfly Next%。

女子選手的跑鞋品牌則呈現百花齊放。冠軍Aliphine Tuliamuk穿著在當時未發布(比賽隔一天即發布)的Hoka One One Rocket X;人生初馬就跑進奧運的Molly Seidel衝第二,她腳上穿的是Saucony的Endorphin Pro,這雙鞋於去年12月在美國發布,並在近期限量發售;第三名Sally Kipyego穿的則是Nike Vaporfly Next%。

不出意料,男女前三名共六位選手,腳上穿的跑鞋都嵌入碳纖維板,而這場比賽的完賽者有94%穿碳纖維板跑鞋。

碳纖維板跑鞋
無論男女選手多數都穿嵌入碳纖維板的跑鞋 ©TREVOR RAAB

超過7成選手穿Nike跑鞋

過去一年,跑場上不斷有穿著Nike Vaporfly Next%的選手打破各項世界紀錄,而這次統計565名完賽者中,高達408名選手穿Nike品牌各款跑鞋;其中148名女選手和65名男選手穿著Vaporfly Next%參賽,佔全數跑者的37.7%;另有95名女選手與53名男選手,選擇穿上新到連試鞋都來不及的「破二跑鞋」Alphafly Next%。不過,仍有43名選手仍選擇支持Nike Vaporfly系列上一代的4% Flyknit。

跑鞋品牌統計
選手使用跑鞋品牌統計 ©Runner’s World

總體統計

總體而言,以品牌來看,前十名愛用鞋款由Nike、BROOKS、HOKA ONE ONE、New Balance和Saucony包辦。其中BROOKS Hyperion Elite有包括女子第四名Des Linden等49名跑者(34女、15男)穿著,榮登第三多選手使用的鞋款;HOKA ONE ONE Rocket X以及New Balance FuelCell TC Elite分別有17人穿著;Saucony Endorphin Pro則有12名選手愛用,成為第七名款式。而大眾熟知的Reebok和Skechers品牌,並沒有出現在這次的跑場上。

跑鞋鞋款統計
選手使用跑鞋鞋款統計 ©Runner’s World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後段加速 Negative Split

2018-10-24
知識庫跑步字典觀念運動生理跑步

「後段加速(Negative Split)」跑法是常見的比賽策略和訓練方法。我們可將跑程分為前半段與後半段,顧名思義,後段加速意味著在整個比賽過程中,後半段比前半段更快完成,因此初始配速會刻意設定較慢,保留體力;等後半段逐漸加快速度。這個策略與一般跑者常見的實際情況恰好相反,一般跑者通常在開始時衝很快,後段因疲憊而速度漸慢,可稱為「前段加速 (Positive Split)」。

後段加速 Negative Split

比賽中 

在比賽開始後必須克制衝動,避免一開始就衝刺,以略低於自己期望「完跑前的配速」起跑,接著逐漸加快到正常速度並陸續超越其他跑者,到最後用全力加速衝進終點線。
 
《秒懂馬拉松入門》一書中以「後半型跑法」稱之。例如,全馬42公里SUB5(5小時內完賽)的跑者,前15K的配速以慢均速10秒的輕鬆跑為主,約每公里7分10秒;15-30K以平均速度進行,配速約7分整;30K到終點的配速則比均速快10秒,約6分50秒。全馬SUB4(4小時內完賽)的跑者,前15K配速約5分50秒;15-30K約5分40秒;30K到終點則約5分30秒。與前段加速、全程均速等跑法相比,後半型跑法最容易發揮實力。

平日的練習

平常用5K這種短距離就能練習。一開始慢慢跑,等到熱身完畢再漸漸加速,這樣結束前的配速就一定會快於開跑時的配速。 建議在已測好距離的場地練習,較方便精準計算速度;或可跑同一地折返的路線,分別計算去程和回程時間,目標是回程比去程快,當你的跑步經驗是「完成時比開始時快」,自然會有跑步的愉快和成就感。 

後段加速的練習讓完成時比開始時快、回程比去程快,增加跑步的愉悅與成就感

後段加速的比賽策略與練習方法運用在許多運動項目,例如跑步、游泳、騎自行車、鐵人三項以及賽馬等;在跑步上,不僅可用於全程馬拉松,即便5公里比賽也可使用。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WEKIPEDIA,《秒懂馬拉松入門》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來貘黑白亂跑10/6台北登場 3公里懶懶跑發揮「來貘精神」

2018-06-13
賽事話題路跑跑步

全球第一場黑白主題路跑將於10月6日在台北登場,並於即日起開放報名。秉持著為了吃更多而運動的「來貘精神」,以懶惰出名、終日大吃猛睡、希望一輩子都可以趴著不動的來貘,奔跑起來意外靈活Q彈,全新重量級形象、散發黑白時髦的運動精神,這次將帶著新銳小貘登場,一起打造插畫界的奧林匹亞—3公里主題路跑。主辦單位邀請大家一起見證從「一事無成」走向「3K完成」的LAIMO RUN來貘黑白亂跑。

來貘黑白亂跑10/6台北登場 3公里懶懶跑發揮「來貘精神」

擁有百萬粉絲、國際知名的圖文創作家Cherng,首度將筆下明星角色「來貘」與路跑跨領域結合,召集天下的貘粉們通通跑起來!為了呼應「來貘精神」,不僅只要跑或健走3K,整個活動和跑步時間都貼心地調到下午,讓大家睡到中午自然醒,吃個飯再來現場都來得及。
 
3公里對熱愛懶散的貘粉來說可能有點吃力,跑完應該想就地坐下休息,路跑完還能在徐徐涼風中享受台上療癒系歌手的演唱,作者Cherng跟來貘人偶本尊也將親臨現場,讓路跑活動充實有趣又時髦。
 
此次主題路跑本著「人生不一定要彩色,黑白也能很美好」的概念,為跑者設計黑白色穿插些許螢光綠的福袋,共推出5款全新獨家設計跑者福袋商品以及限量加價購商品,報名成功者將收到來貘黑白亂跑福袋商品。這5款特色商品的票種分別是:怕熱的手持電扇組、有品味的時髦老帽組、天降甘霖的水壺組、保持乾燥的毛巾組,和小貘披風孩童組。(各組票價與詳情請參考官網及售票平台)

來貘黑白亂跑福袋的基本品
來貘完賽獎牌

路跑當天出席並完賽的跑者(主辦單位表示,因為名稱是黑白亂跑,所以跑不完也沒關係,也可以用走的,不用勉強),可獲得完賽紀念品造型紙帽和來貘完賽獎牌,另有更多超值完賽禮贈品。

LAIMO RUN來貘黑白亂跑
活動時間   2018年10月6日(六) 15:00-18:30
活動地點   待北市政府確認後公告
活動組別   皆為3K,凡年齡5歲以上皆可報名參加
報名時間   7月31日(二) 下午23:59截止,額滿停止受理
報名價錢   怕熱的手持電扇組:NT$1,380/保持乾燥的毛巾組: NT$1,180/有品味的時髦老帽組: NT$1,080/天降甘霖的水壺組: NT$980/亂跑經典組: NT$780

主辦單位   博恩事紀有限公司

報名詳情請洽來貘黑白亂跑官網

 

資料來源/博恩事紀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