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於新冠狀病毒(COVID-19,中國武漢肺炎)在世界各國產生大量的爆發流行,因此,讓許多的人開始意識到身體免疫系統的重要性,然而,擁有健康又強悍的免疫力將可以保護我們人體減少或降低各種感染和疾病的侵害,例如感冒、流感或是大量的流行性疾病。
而為了能讓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就必需要從每天的食物中獲取以下這幾種營養素,這包含有蛋白質、維生素A、C和E以及礦物質鋅和鐵。另外,良好的益生菌也可以從某些食物中獲得,它能幫助平衡消化系統中的菌群,雖然,不是屬於營養素但對於人體有著不小的幫助。基於以上的這些理由,你必需要在每週的飲食計劃裡添加這10種食物,因為,每個食物都含有兩種以上的營養素,能幫助我們增強免疫系統。
杏仁在任何地方都很容易買到,它們是健康零食最完美的選擇,同時,杏仁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可在體內充當抗氧化劑,另外,也含有豐富的鐵和蛋白質,這對免疫系統至關重要。
酪梨與橄欖油類一樣含有豐富的單不飽和脂肪酸來源而聞名,同時,它也能提供維生素E、維生素C、鐵和鋅等豐富的營養素,然而,你也可以將酪梨切成片夾入三明治內或是製作成酪梨醬拌成沙拉享用。
只要一杯切碎的綠花椰菜就可提供一整天的維生素C含量,這對免疫系統功能至關重要,因為它有助於刺激抗體的形成,另外,綠花椰菜還提供維生素A和植物性的鐵,這對身體的免疫系統也十分的重要。
在國外被稱為超級蔬菜的羽衣甘藍,因其富含葉黃素、β-胡蘿蔔素以及含硫物質,是國外常見被打成早餐奶昔或拌入沙拉內食用的熱門蔬菜,它與花椰菜和芝麻菜一樣同屬十字花科,期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對於健康的皮膚與黏膜至關重要。
這是臺灣十分常見的夏季水果,在水果攤或是超市中都十分的常見,不景可以整顆切來吃,還可以打成果汁或是搭配食物享用,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維生素B6和少量的維生素E、維生素K、硫胺素、核黃素、葉酸,菸酸和泛酸等等。大量的維生素C對於增強免疫系統功能、結締組織牢固和血管壁健康至關重要。
牡蠣又被稱做生蠔,因富含大量的礦物質鋅也被許多的男性所喜愛,另外,它也是蛋白質和鐵質極佳的來源,同時,也含有維生素A對於身體的免疫功能有絕佳的幫助,你在餐點中可以將生蠔用燉或炒的方式來享用。
許多地方都可以看見的紅甜椒又被稱為燈籠椒,是身體膳食纖維的極好來源之一,而也富含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A和維生素B6等豐富的維生素,而其中維生素C是最著名的抗氧化劑之一,它具有增強免疫力、促進細胞修復、幫助鐵和葉酸的吸收及協助生產用於健康骨骼、皮膚的膠原蛋白和頭髮等多種健康益處的蔬菜。
地瓜是一種營養豐富且美味的食物選擇,也是良好的碳水化合物的來源之一,並且也富含大量脂溶性維生素A能幫助細胞發育增強免疫功能;維生素C也能幫助保護我們的細胞遭到破壞;另外,也是也是類胡蘿蔔素、葉黃素和β-胡蘿蔔素的良好來源。
金槍魚是眾所周知omega-3脂肪酸的良好來源,它富含鋅、硒和蛋白質等營養素,然而,這些都是人體免疫系統功能必不可少的元素,另外,金槍魚也是一種十分方便料理與烹煮的魚類,它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煎或烤,再加上會作成罐頭來方便食用。
優格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促進飽足感,因此,有許多控制體重的人會安排在早餐吃一些優格來幫助減低飢餓,再加上有豐富的益生菌與一些維生素A能幫助人體的腸道保持健康,並增強身體的免疫系統。
資料參考/draxe、verywellfit
責任編輯/David
相信每個人對於減重這件事情都懊惱很久,然而想減重瘦身也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但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台灣人有3~5成的人身體都缺礦物質碘,而碘又是能促進代謝率的營養素,如果能補足碘,或許能改善代謝率的問題。
大家會知道碘,通常是來自「加碘鹽」。因為在1967~2004年,為了預防缺碘造成的甲狀腺腫大,台灣鹽品一率添加碘。但2004年之後,鹽品開放自由貿易,所以現在不管是國產、還是進口的食鹽,就不一定都有加碘,所以靠鹽來補碘,已經是過去又不健康的行為。
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6年的國民營養狀況變遷調查,發現7~18歲的人,碘攝取不足的男性大概有31.7~34.1%,女性是25.8~33.8%;而19 歲以上的男性則是44.8~57.6%,女性為 35.2~65.1%;推測跟外食有關,因為一般人不會知道哪些店家是用加碘鹽、哪些不是,而越高級的鹽,並不是代表含碘量越多。因為天然的鹽中其實是不會含有碘的,而像是玫瑰鹽、胡椒鹽、深海鹽等,其實也都是沒有碘的,一定要看到包裝上有加碘,或是寫(iodized salt),才算是加碘鹽。
人體的甲狀腺素可以促進細胞代謝,增加體內的氧消耗,同時刺激組織生長、成熟和分化,並幫助人體吸收葡萄糖、轉化成立即可用的能量,就是可以讓身體的組織器官動起來,此時自然就增加了熱量的消耗。而碘就是甲狀腺製造甲狀腺素的原料,如果缺乏碘,會因為甲狀腺素合成減少,促使腦下垂體分泌「促甲狀腺激素」,刺激甲狀腺腫大來維持正常的甲狀腺功能,變成甲狀腺腫大;而如果攝取太多碘,則會讓甲狀腺製造太多激素,導致甲狀腺機能亢進,所以吃碘要吃得剛剛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的碘攝取量,6個月以下110微克,7~12個月130 微克,1~8歲90 微克,9~13歲120微克,14歲以上150微克,而孕婦建議一天要250微克。
其實最好補充碘的方式,就是吃加碘鹽。因為那是計算過的劑量,每天吃5克鹽,大約是台鹽裡面附的小湯匙的4湯匙左右,就可以補充到足夠的碘。 如果是外食族,不確定自己是否有吃到加碘鹽,就建議每星期吃2次的海帶、紫菜、海苔,或是深海的貝類,像是干貝、海參等,一次吃半個拳頭的量,其實就非常足夠了。
資料來源/國健署:食用「碘」鹽 健康多一點 逾半數國人碘營養不足、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