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Garmin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 限量200只6/2開賣
1
Garmin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
Garmin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 限量200只6/2開賣
2
間歇跑 Interval Run
3
改善無氧運動能力可能是讓你跑得更快的關鍵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Garmin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 限量200只6/2開賣

2020-05-25
配備館 跑步 生活 穿戴裝備

智慧穿戴裝置領導品牌Garmin特別推出限量200只、日本設計團隊監製的 「Forerunner 245Music 前進東京 信念版」,伴隨運動員挺進2021年、跑出傳奇,6月2日全台正式開賣。

Garmin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
Garmin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 限量200只6/2開賣

全新「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由日本設計團隊全程監製,由內而外日式堅毅血統貫注,錶背刻有獨一無二專屬序號,濃厚的日本美學設計體現,以象徵競技、勝利的紅白撞色錶帶、面盤配色,展現跑者體內追求卓越速度的熱血因子;金色的按鍵設計,驅動跑者內心對於獎牌的渴望;搭配限量版專屬日本第一高峰富士山的錶面設計,耀眼奪目的太陽結合聖山富士山,訴說跑者追求突破時的堅定意志,以及對於跑步自始至終不變的信仰。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於6月2日全台正式開賣同時,Garmin更推出「去吧!跑出傳奇」買一捐一公益活動,只要購買全新「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品牌即捐贈一只Forerunner 45給台灣學生田徑運動員,接力希望予體壇潛力新星,藉由更完善的科學化數據,幫助運動員提升訓練成效,在競賽場上跑得更快、更遠。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全台限量200只,6月2日正式上市

限量200只 支援22小時長途訓練不斷電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由日本團隊獨家設計監製,以象徵勝利的紅白配色激發跑者體內追求卓越速度的熱血因子,跑出屬於自己的傳奇;聖山富士山結合太陽旗的專屬面盤,燃燒大和魂;象徵金牌的按把傳遞榮耀,跑出最佳個人成績的希望。

以品牌標幟性跑錶Forerunner系列為基礎,透過全方位的跑步動態數據分析和健康監測,運用完整的數據紀錄,為配戴者提供進一步的科學化分析,提升訓練成效。「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進階跑步動態感測器,帶領跑者見證跑步運動科學,精準掌握觸地時間與雙腳平衡、檢視垂直振幅、提升移動效率。跑步參數統計可快速瞭解每次運動時的運動表現,進一步改善運動狀態避免傷害,追求更好的訓練成果;並藉由進階生理指標,為跑者提供訓練前中後的狀態評估,包括估算跑步VO2 max最大攝氧量、有氧及無氧訓練效果,是否訓練不足或過度一目瞭然,幫助跑者隨時根據個人健康狀態,動態調整訓練計畫。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全新升級的電力於GPS功能開啟下,支援長達22小時續航力,長途訓練不斷電;運動過程中可開啟「事故偵測功能」輕鬆分享所在位置,方便家人朋友追蹤近況;「Pulse Ox 血氧感測功能」計算體內血氧濃度,隨時掌握身體當下狀態;更可輕鬆下載多達500首歌曲至手錶,不需手機,無論習慣KKBOX或SPOTIFY平台音樂服務,暢跑時都能即刻享受更全面的感官體驗。

「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限量200只,全新限量錶款建議售價NT$11,490,6月2日正式上市。更多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相關訊息 請點此。

陳彥博
參與「Forerunner 245前進東京 信念版」買一捐一公益活動,就有機會與陳彥博一起親手送出錶款給學生運動員

買一捐一公益活動開跑 助學生運動員跑出傳奇

Garmin自2003年第一支Forerunner錶款誕生至今,透過大量跑者數據資料回饋提供專業訓練計畫,除了錶款功能持續進化,以更進階的跑步動態感測,給予跑者們最完整的科學化數據;並且運用多款專屬APP協助跑者不斷突破自我成績,例如:「Garmin Coach」協助制訂訓練計畫、「Garmin Sports」線上社群的互動激勵等。深耕多年的Garmin希望跑步學堂,更是為基層運動員創造發揮專業的機會,也幫助許多跑步愛好者瞭解正確的訓練方式。

今年「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推出,同時伴隨「去吧!跑出傳奇」買一捐一公益計畫,消費者只要購買一只「Forerunner 245Music前進東京 信念版」,Garmin將贈送出一只Forerunner 45給台灣學生田徑運動員,不僅象徵品牌陪伴下一代跑者們在追求自我成績過程上最強而有力的後盾,更蘊含著伴隨台灣體壇前進國際的希望。

同時,消費還有機會與世界四大極地超馬總冠軍陳彥博,一起參與7月6日於樹林三多國中舉辦的捐贈活動,親手送出錶款給運動員,傳承、分享對跑步的熱愛,將跑步的夢想接力給台灣未來的希望。更多「去吧!跑出傳奇」買一捐一公益計畫相關訊息 請點此。

資料來源/Garmi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間歇跑 Interval Run

2017-01-03
知識庫跑步跑步字典跑步訓練

間歇跑是由跑與休息交替進行而組成的訓練課,跑時的強度或速度通常比整都是連續跑時要大,要快。

間歇訓練時,在兩次練習之間的間歇要進行強度較低的練習,而不是完全休息。如在利用跑動進行訓練時,間歇時要進行慢跑或快走,而不是靜坐休息。 訓練對練習的距離,強度和每次練習的間歇時間有嚴格的規定,一般情況下,不會等身體完全恢復就開始下一次練習,因此,對身體機能要求較高,能引起身體結構,機能及生物化學等方面較深刻的變化,建議在一定的訓練基礎上進行練習。

間歇跑 Interval Run

間歇跑的好處

1. 完成的總量和總強度大:
在間歇訓練中,採用一定的負荷,可以比持續訓練法能完成更大的工作量。並且用力少,而呼吸,循環系統和物質代謝等功能都可以得到較大的提高。如進行一萬公尺測驗,測驗成績最好為40分鐘,這樣每公里的速度為4分,可持續跑10公里。如果採用間歇訓練,用4分鐘跑1000公尺,間歇4分鐘,可以跑道12組甚至更多,如果採用一公里3分50秒的速度來跑間歇,間歇4分鐘,總速可以達到10000公尺,但速度也要超過比賽速度。一般來講,對於發展有氧耐力來說,總的工作量遠比強度更為重要,因此在馬拉松項目的間歇訓練中,要採用總距離或時間稍長(時間在6-12分或,距離在1600-3000公尺),強度超過比賽配速的速度來進行訓練為宜。
 
2. 對心肺機能的影響大:
間歇訓練法是對內臟器官尤其是心血管系統進行訓練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在間歇期內,運動器官得到休息,而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的活動仍在較高水平。如果運動時間較短,練習期間肌肉運動引起的內臟機能的變化,都在間歇期達到較高水平。因此,無論在運動時還是在間歇休息期,可以使呼吸和循環系統承受較大的負荷。經常進行間歇訓練,能使心血管系統得到明顯的鍛煉,特別是心臟工作能力以及最大攝氧能力得到顯著提高。

間歇跑的訓練法

1. 每週三次以上,最少六週。
2. 每週四~五次效果最佳。
3. 體能較差者宜以較低強度實施長期訓練。
4. 間歇訓練必需符合 1:2:1 或 1:1:1(即強弱強之比例)
5. 休息時間以心跳脈搏次數決定。 (一般恢復至 120 以下即可再進行下一趟的訓練)
6. 次數不得少於 6 次,最好 10 至 15 次為原則。
7. 三點間歇:利用短距離的定點間歇,反覆的快速往返,達到訓練效果。

參考資料

1.《健身路跑訓練》,禾楓出版公司出版 (2016)
2. Runners World
3. 中華路跑協會
4. 山姆伯伯工作坊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改善無氧運動能力可能是讓你跑得更快的關鍵

2016-08-03
運動生理知識庫體適能越野跑跑步

研究發現,提高無氧體適能的表現可以給越野超馬拉松選手超越競爭對手的優勢。

新的研究顯示,提升你的無氧代謝能力,除了能提高你的有氧代謝能力,還能幫助長跑運動員跑得更快更好。

加拿大賽門·弗雷瑟大學(Simon Frasier University, SFU)的研究人員測量了10位男性越野馬拉松運動員的有氧和無氧代謝能力,從而發現,一個運動員的賽前無氧運動能力是決定誰可以用最快時間完賽的關鍵因素。

有氧體適能是指身體在運動時以氧氣作為主要的能源,並持續一段時間的中低強度運動方式,如以一個舒適的步速跑步時所發生的能量燃燒。無氧體適能則是運動時提供能量的代謝路徑與氧氣無關的短時間高強度運動。顧名思義,人體在無氧運動時,不以氧氣作為提供能量的來源,如在跑步比賽結束時以衝刺的方式到達終點。

這10位跑者年齡、體重與身高皆相仿。他們的有氧代謝能力透過在跑步機上跑到力盡的方式來做測量,而無氧代謝能力則通過騎自行車測力計來測得。

SFU研究小組的一名成員邁可·羅傑斯 (Michael Rogers) 說,「我們所有的參與者都完成了這場「比賽」。該研究推測,有著較高無氧運動能力的受測者,同時也被預測能以更短時間完賽。回溯結果顯示,有54%的受測數據證實了這項推測。」但他也提到,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來解釋其他46%的差異。

研究結果表明,長跑運動員平日訓練的目標除了自己的有氧代謝能力之外,應該還要提高他們的無氧代謝能力。

「通常情況下,無氧代謝能力可藉由高強度、短時間的訓練來增強,例如上下坡反覆衝刺訓練,」羅傑斯說。該小組還提出了一個新的觀察:在一些超級越野馬拉松賽中,選手們高強度的運動能力能以大於80至85%的最大預測心率維持好幾個小時。這對於大眾來說是新的發現,因為「通常我們會認為在這些賽事中,選手們會以相當低的運動強度在進行比賽,」羅傑斯補充道。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