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與權利不會從天而降,很多今日你以為是必然的事物,都是靠前人努力爭取來的;若前人未竟全功,就只有靠當代人繼續爭取。人類社會進步與改變的源頭,向來都是按此軌跡發展。
歷史與社會公義這類嚴肅課題固然有許多例子,而簡單至生活與競賽層面其實也有許多故事。在上世紀70年代之前,女性一直不容許參加馬拉松,社會風氣甚至不鼓勵女性做運動。一切緣於一名叫波比吉布(Bobbi Gibb)的人願意勇敢地「跑出來」,不甘受困於不公平的制度,決意打破規範,才成就一眾女跑者有今天的「正常生活」。
時間回到上世紀中葉之前,馬拉松依然是一種只有男人才可以參加的運動,社會普遍認為女性生理上難以承受26英里(約42公里)以上的距離。歐洲醫學界更曾經荒誕地認為,女性的陰道只是一組向內生長的陰莖組織,假如女性劇烈運動的話,身體在熱能影響下會令陰莖從體內長出來。
現在看起來,相信這種論調的人應該都不太正常吧。但實情是,當時社會上仍有人認為女性跑步即使不會長出陰莖,還是會令腳掌變大、長出鬍鬚、胸部縮水、甚至讓子宮掉出來等等。這種現今看起來的荒謬絕倫的想法,按當時的社會觀念也許才是主流。哪怕是我們以為較開放的西方社會,傳統觀念依然認為,女人生命的價值就只有體現在維護社會體制之上,奉獻自己的人生與夢想,好好留在家中相夫教子。
看在波比吉布(Bobbi Gibb)眼中,依稀感覺到制度的不公平,令她不是味兒。
很多紀錄都寫到,史上第一個跑完波士頓馬拉松的女性是凱瑟琳‧斯威策(Kathrine Switzer),她確實於1967年創下後來被認證的4小時20分鐘紀錄。主要原因是Switzer當時使用了縮寫「K.V. Switzer」報名,讓賽會無法辨認她的姓別,使她的成績在平權後得到官方紀錄。加上那幾張她比賽期間被一名男子襲擊、撕掉她號碼布並叫她滾出比賽的經典相片,令她的事件廣為人知。
但事實上,其實另有一位比她更早一年「偷偷出戰」波馬的女跑手,她就是波比吉布。
波比吉布出生於1942的麻省,她曾接受一些傳媒訪問稱,她並非什麼「維權鬥士」,也不是那些追求更快、更好成績的專業運動員,她只是一個自小已非常喜歡跑步的女生,人家的女孩因為社會的制度約束,大多13、14歲就不會再跑步與運動,波比吉布卻跑到20多歲也停不了。
1964年,22歲的她一次跟父親外出時,巧遇波士頓馬拉松舉行中,親眼見證一場大型比賽的畫面對她影響甚深,當時她並沒有留意到任何參賽者的性別,在她眼中,只有一個又一個跟她一樣喜歡跑步,強壯又堅毅的人們,引發了波比吉布思考怎樣才算「存在」的問題。難道只有走回和母親一樣的路,奉獻人生所有給家庭才算合理?還是做一個更完整的人?
這次經歷之後的第2天,波比吉布回到加州後便開始自己訓練,沒有教練、沒有參考對象、沒有概念,只靠自己的想像來跑,直到某天她自覺準備好了,她便向賽會查詢參賽的可能性。結果只換來當時的賽事總監Will Cloney回應稱,女性體能不可能應付馬拉松的強度,賽會不會承擔女性參賽的醫療責任,女性亦只可以參加官方認可的1.5英里(約2.4公里)賽事,馬拉松距離是屬於男性的程度。 波比吉布對此感覺可笑,因為她日常的長距離訓練,已經有一口氣跑個40英里(約64公里)的能力。
「女性不能跑超過1.5英里?那你們有新知識要學習了。」波比吉布還是很想跑一場波馬,亦開始意識到這個「我想跑步」的純粹渴望,將會成為社會議題。
1966年的波士頓馬拉松,波比吉布決心要讓自己參與其中,家人朋友聽到這個決定時都覺得她肯定是瘋了;但依然動搖不到波比吉布,她嘗試說服母親在比賽日開車載她到比賽場地,她跟對方說這是一次給予女性自由的改變機會,說著說著她突然發現母親竟然開始流淚,沒有指責她「廢青」、「搞亂社會」,而是載她到起點集合。波比吉布形容這是她生命中首次感覺到母親自豪而義無反顧地站自己一方,支持她對待不公平的抗爭。比賽日她們到了起點,兩人做了一個多年未嘗的擁抱後,波比吉布便偷偷躲到樹叢內等待起跑。
波比吉布的比賽過程並沒有Switzer般戲劇性,然而她當時依然擔心犯法的風險,所以「喬裝」隱藏了自己的性別,穿起了哥哥的長跑裝備並扎起了頭髮;但是起跑了不久之後,還是聽到附近的男跑者細聲討論這位跑者是否女性。思前想後,波比吉布還是決定向他們報以微笑,示意:「對,我是個女生。」那些男跑手確認了波比吉布的性別後,不但沒有任何不禮貌舉動,反而高興地分享自己都一直希望可以跟他們的母親或女友一起跑步,並決心要幫助波比吉布一起完成比賽。
3小時21分40秒後,波比吉布成功衝線。縱使她並非正式參賽者,紀錄不被認證,但意義上她才是第一個跑完波士頓馬拉松的女性。賽後當時的波士頓市長在終點向她握手祝賀,她也成為隔日的報紙頭版人物。波比吉布不守規舉事跡,的確「破壞」自古以來的固有制度,但作為一個文明社會,後世還是更傾向歌頌這種「挑戰權威」的先軀,社會開始受到啟發與反思。更從跑步開始,往後女性參與網球、足球、籃球等賽事,亦漸漸得到更多官方接納與肯定;但更重要的,還是她們身體力行地建立了現今一個女性運動合情、合理的公平社會。
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
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
2017三商盃公益路跑今年邁入第29屆,與本屆賽事公益主軸「一起。愛很久」口號相呼應,讓愛延續,永無止境,此次更邀請「甜心女神」魏蔓擔任活動大使為公益發聲,除了推動路跑運動發展,更希望幫助視障朋友走出戶外,三商企業持續與中華視障路跑運動協會合作,聯手合辦「視障陪跑員訓練營」,召集各界跑友一同參與,讓社會大眾藉由三商盃公益路跑活動能Run愛被看見。
第29屆三商盃公益路跑將於今年10月28日於大佳河濱公園開跑,舉辦多年路跑賽事的三商企業一直以打造一場友善、無障礙的路跑活動為目標,跑步對跑者來說不僅僅是運動,更是一場心靈淨空、與自我對話的開關,而這樣子內心沉澱、單一專注的美好感受,希望也能讓視障朋友一起體會,盼更多跑者也加入三商盃公益路跑的行列,讓健康運動與公益並行。主辦單位於今(25)日舉辦盲跑體驗記者會,現場邀請三位幸運粉絲參加,實際體驗盲跑,感受視障朋友如何克服心理障礙去嘗試跑步,並邀請中華視障路跑運動協會的專業視障陪跑員,親身示範陪跑員需注意的各項技巧細節,活動大使魏蔓也全程參與這場陪跑員訓練,並親自陪跑來自台中私立惠明盲校的視障小朋友,盼將視障陪跑員的訓練推廣給更多跑者,讓更多跑者加入陪跑員行列。
「看見孩子們快樂的笑著,我覺得我才是被幫助的」擔任陪跑員的魏蔓表示,今天的盲跑體驗記者會,在視障陪跑員的指導下,一起跟惠明盲校的小朋友們進行路跑體驗,魏蔓說,一開始我認為視障陪跑員的工作,就是單純的幫助視障跑友們也能有運動的機會,但在今天的活動中,牽著惠明盲校的小朋友,一步一步的奔跑,看著他快樂的笑著,如此單純,如此純粹,讓近期工作滿檔的自己,心都跟著療癒了,認為自己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記者會上也公布了將在9月2日將舉辦的「視障陪跑員訓練營」的課程訊息及全台各地視障練跑的跑團資訊,讓更多人都可以更進一步體驗感受運動公益並行的美好。
魏蔓同時表示,擔任視障陪跑員真的不簡單,「我剛剛沒看清楚腳步差點摔跤。」「一定要注意對方的四肢擺動,與獨特的運動方式,」讓自己的腳步跟他搭配,才能順利一起前進。近日拍戲工作忙碌的魏蔓也透露,她最近雖然比較少跑步,但是有勤做彼拉提斯強化肌力,感覺自己核心肌群變強,拍戲時讓對方抱起來的時候,對方也表示省力很多,算是勤做運動的附加效果。
今日前來視障跑步體驗三位粉絲其中之一的蔡小姐,本身是一位醫護鐵人也是跑者,今天特地從台中上來,覺得是一個令她印象深刻的活動。她表示,把雙眼矇起來之後,其他感官會變得比較敏銳,不過也會變得沒有方向感,腳步不敢跨出去,也不知道何時要停下來,完全要倚賴旁人的協助,因此,她認為能夠看得見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大家一定要愛惜健康的身體。
10月28日開跑的三商盃公益路跑,除了推廣視障路跑並提供跑者一個安全的路跑環境外,在活動日當天也邀請到欣韻二重唱與惠明盲校小朋友一同合唱演出以及星光大魔王閻奕格、余姿昀、為跑友進行音樂演出,加上場邊DIY著色明信片、棒球九宮格等豐富的親子活動,讓跑者休憩時享受大佳河濱公園的愜意與悠閒,讓跑步更有趣,讓運動淨化你的心靈。
報名資訊請洽三商盃公益路跑官方網站及臉書粉絲團。
攝影、責任編輯/Oliver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