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沒碳纖維板也能打破世界記錄 BROOKS HYPERION TEMPO
1
BROOKS HYPERION TEMPO
沒碳纖維板也能打破世界記錄 BROOKS HYPERION TEMPO
2
開廣飛跑盃 10/20開吃50K超馬甜甜圈
3
上海馬拉松:中國最大的城市馬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沒碳纖維板也能打破世界記錄 BROOKS HYPERION TEMPO

2020-06-09
配備館 跑步 鞋子 BROOKS

今年1月世界級超馬好手Mario Mendoza,於美國奧勒岡州的馬德拉斯高中體育館,在沒有冷氣的環境下,以2小時59分03秒跑出50K跑步機世界紀錄。Mendoza在賽後受訪表示:「儘管現在碳纖維板跑鞋當道,但我選擇穿了新款的BROOKS HYPERION TEMPO跑鞋,我真的很自豪,因為這雙鞋沒有碳纖維板,今天的破紀錄都得感謝HYPERION TEMPO,它始終讓我感覺我還能再往前加速。」該款跑鞋已於BROOKS全台指定販售據點發售中。

BROOKS HYPERION TEMPO
沒碳纖維板也能打破世界記錄 BROOKS HYPERION TEMPO

BROOKS HYPERION TEMPO 為變強而生

BROOKS HYPERION TEMPO是由BROOKS Blue Line 研發團隊,以菁英跑者的需求為出發點所研發的輕量、耐用及高動能跑鞋,採用一種稱為DNA FLASH的中底,是BROOKS 第一款將氮氣注入中底的創新科技,透過獨特的「超臨界流體發泡科技」,將液態氮穩定的轉化為氣態氮,並均勻地形成無數緊密貼合的密閉式氣囊結構,使整體的動能回饋多提升了22%,重量上減少32%,提供更輕鬆、更避震,和動態適應的能量回饋。

DNA FLASH氮氣中底
BROOKS HYPERION TEMPO是BROOKS第一款將氮氣注入創新科技的中底

BROOKS HYPERION TEMPO大底的幾何形狀設計,使雙腳在移動時,保持穩定;前腳掌使用3MM綠能橡膠、腳跟使用HPR高功能綠能橡膠,耐磨又具有良好抓地力;鞋面採用羽量級彈力平織鞋面,透氣有彈性,給予最頂級的舒適感。除此之外,前腳掌採加寛設計,加速時能提供更好的支撐效果。

Des Linden穿BROOKS HYPERION TEMPO訓練
2018波士頓馬拉松女子組冠軍Des Linden穿著BROOKS HYPERION TEMPO訓練

BROOKS HYPERION系列是專為跑者上凸台打造的專業跑鞋,HYPERION ELITE為競速而生,5月在台甫上市,即已火速售罄;而HYPERION TEMPO是以「將速度融入日常訓練」為設計核心的跑鞋,提供跑者於平日做速度訓練時穿著,是一款耐跑且高CP值的跑鞋。目前HYPERION TEMPO已於BROOKS全台指定販售據點發售,定價5,590元,男女尺碼,售完為止。

HYPERION TEMPO
BROOKS HYPERION TEMPO

資料來源/BROOKS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開廣飛跑盃 10/20開吃50K超馬甜甜圈

2018-10-19
賽事超馬馬拉松跑步話題

2018開廣飛跑盃超級馬拉松即將在本周六(20日)舉行,活動場地位於台北田徑場,這也是全台唯一舉辦在田徑場內的50公里計時競賽,更具有國際超馬總會IAU銅牌標籤認可。這屆50公里個人賽有多位國內分齡紀錄保持人參加,戰況激烈,誰可以「吃甜甜圈」吃最快、吃最多,周末即將見分曉!

開廣飛跑盃 10/20開吃50K超馬甜甜圈見分曉!

開廣飛跑盃自2011年建國百年國慶時舉辦首屆賽事,至今已邁入第八個年頭。賽程包括50公里個人組、6小時接力團體賽,吸引全馬菁英報名與跑團組隊來挑戰。這屆50公里賽程有多位國內分齡紀錄保持人參加,包括曾三連霸的台電之光陳雄海、國軍跑馬好手洪一仁、有望再次刷新國內分齡紀錄的好手黃則原,以及開廣50公里女子歷代五傑陳秀卿。
 
另有許多超馬老將參加,包括跨時代的長跑傳奇何信言、馬場上的抗癌鐵人莊啟仁,以及馬福順、李宗春、謝群忠等人。唯一的外國參賽者是來自日本的村尾隆介Ryusuke Murao,村尾先生是企業顧問、賽事策劃人,也是曾參加世界田徑錦標賽的馬拉松選手,感念台灣311的幫助,希望透過跑步,讓日本企業與台灣運動產業及跑者建立交流管道,超馬協會因此特別邀請他來體驗這場別開生面的超馬賽。

賽道即沿著台北田徑場跑道繞圈跑,在眾跑友口中暱稱為「吃甜甜圈」。50公里總共125個藍色甜甜圈,目前國內50公里最佳男子紀錄為李智群(3:26:12),女子組則為黃素娥(4:01:32),兩紀錄皆在2014年創下。
 
為鼓勵跑者自我挑戰,只要提出經協會認證的同里程賽事成績證明,並在此賽事中突破個人最佳成績,就送一座獎盃紀念。此外,主辦單位設立「破紀錄獎金」,吸引國內優秀的全馬跑者從42公里跨入50公里,進而挑戰超級馬拉松。

超馬接力賽的常客-內湖社大慢跑班

至於6小時接力團體賽,有來自各地跑團共25隊150人參與,其中4隊為台大、東吳、政大等校的EMBA組隊而成。去年橫掃凸台的三聯科技隊伍,今年派出三支隊伍尋求連霸;大人的跑步學堂與內湖社大慢跑班參與多屆,這次也分別組了五隊與四隊參賽;以國旗裝造型聞名的造甘那盃團隊,今年更招募到五隊各地跑友共襄盛舉。
 
今年特別的小巧思是,為了支持超馬協會推動的綠色賽事,加碼製作適合跑者手拿的小容量環保飛跑杯,讓跑友能為自己、為地球一起健康飛跑。 

資料來源/中華民國超級馬拉松運動協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上海馬拉松:中國最大的城市馬

2016-12-19
賽事新聞馬拉松跑步話題

上海身為國際性大都市,非常注重開展有眾多群體參與的馬拉松、長跑活動。 20世紀70年代開始,上海每年舉辦一屆市民長跑活動,以迎接春天的到來。80年代初開始,上海市與中國田徑協會每年舉辦一屆全國馬拉松比賽,因而慢慢演變成有國際馬拉松選手參加的國際性比賽。自1996年開始,上海舉辦的馬拉松比賽形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參與人口眾多的傳統賽事。這項賽事也逐漸成為國內外的一項重要馬拉松賽事,同時也是歷屆上海市全民健身節的重頭戲。

 上海市,簡稱滬,別稱申,戲稱魔都,是中國大陸中心城市和直轄市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城市,亦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區總人口位列世界第一。這裡有著最繁華的商業與金融區,永不停息的人流與車流,大都會的特質在這裡隨處可見。
 
上海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以往上馬通常在12月第一個週日舉行,但考慮到低溫及空氣污染等問題,2014年起上海馬拉松提前至11月舉行。 11月上海的氣溫舒適,白天最低氣溫15度左右,十分適宜進行馬拉松比賽,唯一需要擔心的是賽前一天,雨神光臨魔都,跑友們需要做好雨戰的特別準備!

上海馬拉松 ©japantimes.co.jp

2015年11月8日,2015年上海國際馬拉松賽隆重舉行,來自85個國家及地區的35000名選手參加了本次比賽。在男子組比賽中,肯亞選手保羅 (Paul Lonyangata)以2小時7分13秒的成績奪冠,創造了新的賽會紀錄,同時也追平了中國國內馬拉松比賽的最好戰績。2015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共有126789人報名。來自85個國家與地區的6267名外國跑友參與了此次賽事,展現了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對外國跑友的獨特吸引力。其男女前三名均為非洲國家選手獲得,黑人選手在馬拉松項目上的巨大優勢很難被撼動。

肯亞選手保羅 (Paul Lonyangata)以2小時7分13秒的成績在2015上海馬中奪冠 ©iaaf.org

上海馬拉松大部分的賽道都十分地平緩,幾乎沒有明顯的上下坡道,唯一的兩次上下坡,來自於28KM與35KM處兩次路過的龍騰大橋,整體來說屬於一條高速賽道。

從外灘金牛廣場出發,終點在上海體育場,其中,新天地部分從原來黃陂南路同進同出優化為從馬當路進,黃陂南路出,途徑興業路一大會址。在後半段路線中也將減去龍耀路段折返,終點線也將從火炬台廣場移入八萬人體育場內,更寬廣的終點區域不僅能讓跑者感受到像明星一樣衝線的體驗,更長的終點流線也能夠更好地將參賽運動員分流,科學地流線設置將分別用領取終點小食品、獎牌等功能促使跑者慢走來舒緩身體狀態。

起點:外灘金牛廣場

所有項目的起點均設在中山東一路福州路的外灘金牛廣場前,採用一次鳴槍起跑,35000人同時從起點通過。

©people.com

10K:淮海中路

雖然同時起跑難免會感覺擁擠,而這種擁擠的狀況將會一直持續到健康跑的終點靜安公園,隨後賽道將會隨著人流的逐漸拉開而顯得越來越寬敞,在著名的商業街淮海路上你將會感受到最熱烈的加油聲。

©aitupian.com

20K:半淞園路外馬路

全程馬拉松的選手在將近20KM以後將會移師到寬闊的浦西世博園舊址和徐匯濱江區域,這裡會是親友團愛心補給站設立的最佳位置。

©mafengwo.cn

此外,上海馬選手的Cosplay也不遑多讓,來自各國的選手發揮創意,為上海馬拉松增添不少色彩,宛如一個路跑嘉年華會。

©dictall.com
©dictall.com

 報名  

比賽項目:全程馬拉松、半程馬拉松、10公里、健身跑
參加資格:
1. 全程馬拉松:須在比賽當年12月31日前滿20周歲,參加半程馬拉松、10公里跑比賽者須在比賽當年12月31日前滿16周歲堅持長跑鍛煉,並經註冊醫療機構體格檢查( 10公里跑除外),證明身體健康,適宜參加該項比賽。
2. 健身跑:須在比賽當年12月31日前滿10周歲,身體健康者,須徵得監護人同意後方可參賽;以下疾病患者不宜參加上海國際馬拉松賽:先天性心髒病和風濕性心髒病患者/高血壓和腦血管疾病患者/心肌炎和其它心髒病患者/冠狀動脈病患者和嚴重心率不齊者/糖尿病患者/孕婦/其他不適合運動的疾病患者。
3. 菁英選手:2015上海國際馬拉松賽成績達到以下要求者:男子全程為3小時25分以內、女子全程為3小時45分以內、男子半程為1小時40分以內、女子半程為1小時55分以內的參賽者。
4. 2016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賽男子半程、女子半程前200名的參賽者。2016上海國際半程馬拉松賽女子8英里跑前200名的參賽者(限報2016上海國際馬拉松賽10公里跑或健身跑項目)。

人數限制:全馬20000人、半馬8000人、10K5000人、健身跑5000人
報名時間:
1. 菁英選手:上海馬精英及直通上海馬跑者報名並完成繳費後,無須參加抽籤,直接獲得參賽資格。
2. 個人報名:
預報名時間:8月底,過時關閉。
公佈抽籤結果日期:9月第二個星期
付款時間:公佈抽籤結果後的三天內,過時未付款視為放棄報名參賽資格。

 路線 

全程馬拉松:外灘(金牛廣場)—中山東一路—金陵東路—河南南路—南京東路—湖北路—九江路—南京西路—華山路—常熟路—淮海中路—馬當路—興業路—黃陂南路—自忠路—濟南路—湖濱路—黃陂南路—淮海中路—西藏南路—龍華東路—半淞園路—半淞園路外馬路(折返)—苗江路—苗江路(近上海兒童藝術中心折返)—苗江路—苗江路半淞園路—半淞園路—龍華東路—打浦路—江濱路—龍華中路—宛平南路—雲錦路—豐谷路—龍騰大道—瑞寧路—瑞寧路江濱路(折返)—瑞寧路—龍騰大道—龍水南路(折返)—龍騰大道—豐谷路—雲錦路—雲錦路龍耀路(折返)—雲錦路—宛平南路—龍華路—龍華西路—中山南二路—上海體育場(終點)

半程馬拉松:外灘(金牛廣場)—中山東一路—金陵東路—河南南路—南京東路—湖北路—九江路—南京西路—華山路—常熟路—淮海中路—西藏南路—高雄路—製造局路—龍華東路—打浦路—江濱路--龍華中路—龍華路—龍華西路—中山南二路—上海體育場(終點)

10公里:外灘(金牛廣場)—中山東一路—金陵東路—河南南路—南京東路—湖北路—九江路—南京西路—華山路—常熟路—淮海中路—雁蕩路—復興公園(終點)

健身跑:外灘(金牛廣場)—中山東一路—金陵東路—河南南路—南京東路—湖北路—九江路—南京西路—上海展覽中心(終點)

©shmarathon.com

1. 賽事期間現場共配置救護車20輛,特種醫療保障車2輛。
2. 沿線安排醫療救護人員216名,設立21個醫療救助點,以及4個起終點醫療站,分別位於金牛廣場、上海展覽中心、復興公園、上海體育場。
3. 設立長征醫院、瑞金醫院、華山醫院、第一人民醫院、第六人民醫院、第九人民醫院、東方醫院七家醫院為賽事醫療保障定點醫院。
4. 另有來自四家醫療機構的近700人組成醫療志願團隊,以急救兔、騎行及巡邏醫師身份分佈在賽道中,關注跑者安全。
5.賽前,主辦單位還將組織急救跑者做培訓計劃,讓更多跑者掌握急救知識,共創安全賽道。
6. 本次賽事還增加了補給站的數量,在去年三個的基礎上增加至五個,分別設於半程15公里、17.5公里;全程20公里、27.5公里及37.5公里。
7. 比賽沿途,賽道7.5公里起,每5公里就會設有一個配備了冰桶與冰塊的用水站,並設有5個噴霧站為跑者提供降溫。
8. 食物補給方面,除了往年的能量棒等食物外,上馬還將首次在比賽中為跑者提供備受歡迎的香蕉。

上海馬拉松相關資訊
由於2017上海馬拉松的資訊尚未出爐,固相關資訊請上官網查詢:http://www.shmarathon.com/home.dhtml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步
  • 重量訓練
  • 跑10K
  • 跑5K
  • 徒手訓練
  • 瑜伽動作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