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瑜伽
  • 瑜伽動作
  • 跑10K
  • 跑步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久坐一族有救了!每小時2分鐘步行就能降低死亡風險33%
1
輕度運動
久坐一族有救了!每小時2分鐘步行就能降低死亡風險33%
2
以為會排毒的器官只有腸胃?專家:連大腦都會排毒!
3
你的腳跟會痛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久坐一族有救了!每小時2分鐘步行就能降低死亡風險33%

2020-06-22
話題 保健 體適能 健走 路跑 觀念 新知

你也是久坐一族嗎? 根據一項統計在過去幾十年中,人類能量消耗減少和久坐行為增加的社會指標令人十分的注目,在1970年,每10個工作中就有2個從事輕微活動的工作(主要是坐在辦公桌前),而10個人中有3個從事需要高能量產出的工作(如建築、製造業、農業)。到2000年,超過四分之一的成年人從事輕度活動,而十分之二的人從事高活動工作。此外,在過去的20年中,使用3C產品的時間(用電腦、看電視、打電動)大幅增加;而2003年,近10名工作的成年人中有近6人在工作中使用電腦,10名兒童中有9名在學校使用電腦(從幼稚園到高中)。從1989年到2009年這20年裡,擁有手機和網路的家庭數量從15%增加到69%。另外,長時間坐著觀看電視與搭乘交通運輸工具的人估計分別接近4小時和1小時,也成為了久坐的重要因素。

輕度運動對身體的好處
久坐一族有救了!有研究指出每小時進行2分鐘的步行,就能降低死亡風險33%。

有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每小時起床和行走2分鐘可能有助於逆轉長時間坐著對健康的負面影響。在先前有許多的研究都表明,每天長時間坐著會增加許多健康問題的風險,例如心臟病、糖尿病和過早死亡等問題。當前的運動建議建議成年人每周至少進行2.5個小時的中等運動,但是根據統計有超過80%的人沒有達到這個目標。

有八成人沒達運動建議
有許多研究建議成年人每週應該要進行中等運動2.5小時,但根據統計有高達8成的人沒達標!

研究報告

因此,猶他大學(The University of Utah)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湯姆•格林(Tom Greene)表示,我們都知道運動對於身體的健康有十分重大的關鍵,然而,並非每個人都可以進行大量且劇烈的運動,因此,我們透過一項研究了解即使是很小的運動,對於身體的健康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這項研究於2015年4月30日發表於《美國腎臟病學會臨床雜誌》上,該研究使用了參加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檢查調查的3200多人的數據,同時,參與這項研究的志願者們都穿上精密的設備來測量他們的活動強度,研究人員比較了長時間低強度運動(例如站立)與輕強度運動(例如步行)對身體健康所帶來的好處。這些參與研究的人員在3年內有137人死亡,同時,這項研究也發現站的多並不足以抵銷坐太久的健康風險,必須要透過短時間的運動例如走路、慢跑或是跳躍等,都可以降低因為久坐所造成的健康危害。

久站不如步行
發表於《美國腎臟病學會臨床雜誌》上的報告指出,站的多並不足以抵銷坐太久的健康風險,必須要透過短時間的運動例如走路這類。

最後,這項研究的醫學教授Srinivasan Beddhu博士說,每小時兩分鐘的強度進行兩分鐘的光強度活動來代替,可以將過早死亡的風險降低33%。當我們看到這項研究的最後數據時,實在是令人為之振奮!因為,當前有許多的研究與運動報告都指出,必須要進行中等或劇烈強度訓練對身體才有幫助,因此,我們這項研究是採用輕度運動對於死亡風險的研究方向來進行,所以,研究出來的結果讓我們敢告非常的有趣與訝異。

【延伸閱讀】

久坐致死!每天做這件事能避免

9種適合久坐族的瑜珈,告別臃腫下半身

久站罹患心臟病的機率是久坐的兩倍

資料參考/webmd、drax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以為會排毒的器官只有腸胃?專家:連大腦都會排毒!

2019-07-09
保健話題生活觀念

要維持人體的健康與正常機能運作,有兩件最基本的事情要做,第一個當然是進食吸收營養來供給全身器官與組織所需的有用元素與物質;第二則是排毒清除廢物,把存留在體內的毒素與廢棄物質清出體外。然而說到身體排毒清除廢物,一般人想到的就是腸胃排毒,但是,根據專家研究顯示,我們的大腦其實也會排毒。

以為會排毒的器官只有腸胃?專家:連大腦都會排毒! ©wisdompills.com

人體的排毒系統如何運作?

談到身體排毒,一般人想到的就是腸胃排毒,然而排毒方式可以用食物。像是用蔬菜裡的葉綠來清理像是黃麴毒素這樣的外來毒素,或是靠喝茶中的活性物質茶多酚,來排除雙酚A這種出自礦泉水瓶或食物包裝的內分泌干擾物。此外,透過新鮮的蔬菜水果,也可以阻斷或延緩與人體氧化作用有關的部份疾病或癌症。至於存在於人體內的毒素,則是靠著遍布全身的淋巴系統來排解清除,淋巴系統扮演毒素回收站的角色,在全身各處流動的淋巴液,將全身的毒素回收到淋巴結進行過濾,再透過血液送至肺臟、肝臟、腎臟等解毒與排毒器官,最後排除體外。但是,人體中有一個重要器官就是大腦。大腦沒有明顯的淋巴管來做為專門的廢物處理系統,這代表著大腦可能根本就不會排毒,那積存在大腦裡的毒素或廢棄物又該怎麼辦?

排毒食物示意圖
©askdrtanu.com

大腦怎麼排毒?

根據專家研究指出,腦中血管的周圍稱為血管周隙(perivascular space),它是一種外形類似甜甜圈的管狀結構且包圍在每一條血管周圍。血管周隙的內壁即是血管細胞的表層,大部份由內皮細胞以及平滑肌細胞組成;血管周隙的外壁則是大腦和脊髓中特有的結構,由一種特化的星狀細胞所延伸而成。在腦中彼此相連並傳遞訊息的神經元周圍,有一種多功能的輔助細胞,就是所謂的星狀細胞。星狀細胞的末端完全包圍著大腦與脊髓中的動脈、微血管以及靜脈。在星狀細胞末端與血管之間的空心管狀空隙中幾乎沒有什麼阻礙物,因此腦中的液體可以在其中快速流動。

©123RF.com

大腦排毒系統被稱為「膠淋巴系統」

而腦脊髓液的流動還受制於大腦的另一個系統,這個系統的功能是幫助大腦中樞神經運輸必要的水,如果阻止這套系統的活動,那腦脊髓液的流動也會隨之停止。這項研究果結果顯示,大腦的排毒系統是由兩個系統組成的網路系統。這兩套系統共同被命名為膠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這個新名詞是結合「膠細胞」和「淋巴系統」兩個名詞,用以描述這整套主要由大腦膠細胞所負責的功能系統。根據研究顯示,大腦每天都會清除約7公克的有毒蛋白質、並以新生成的蛋白質取代。這個廢物處理過程每月大約更新210公克的蛋白質,而每年更新的蛋白質超過1400公克,也就是一顆大腦的重量,而腦中的廢物處理機制在我們睡眠時最為活躍,尤其是熟睡時。

大腦無法排毒會引發阿茲海默症

根據研究人員發現,人體排毒系統對於人類預防疾病非常重要,特別是大腦的排毒,牽涉到人體中樞神經與所有與人類存活有關的機能運作。像是β類澱粉蛋白與突觸核蛋白,就是兩種大腦內的垃圾,如果大腦排毒系統出了故障,這種有毒的蛋白質無法被及清理掉,就很容易罹患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老年癡呆病症。而目前研究人員仍在持續進行探詢,研究這兩套大腦排毒系統的運作模式與維護方式。

大腦無法排毒會引發阿茲海默症 ©roche.com

資料來源/HERO健康網、科學人雜誌、BYRDI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你的腳跟會痛嗎?

2016-07-12
痠痛對策馬拉松書摘保健跑步知識庫

你的腳跟會痛嗎?(腳底筋膜的處置與預防)

足底筋膜痛(腳跟痛),很多跑者應該都曾經有的現象,尤其是馬拉松的跑者,我也不例外,練跑2年時,隨著月跑量的上升與 42公里的全馬比賽增加後,這個問題就開始困擾我。當然,每個人的現象不太一樣,有人是跑完當天痛,有人隔天痛個整天,有人是不跑時痛,跑了反而不痛,個人的情況不一,但這種都是屬於「腳底筋膜炎」。

如圖,我們的腳底的跟骨與蹠骨間的一個結締組織,有著豐富的彈性就好像一條橡皮筋一樣,因為蹠骨有5根,所以呈現一個扇形,藉由這條筋膜,可以成為一個天然的避震器,在走路或跑步時會因伸張而吸收地面的反作用力。因此,如果走太多路或運動過度,尤其是跑馬拉松,一跑就是幾個小時,會使筋膜頻繁的伸縮而造成發炎。
 
發炎的部位就如圖所示,接近腳跟的地方,有人運動完立即會痛(個人屬於此狀況),有人則會隔天才痛,最明顯的症狀就是早上起床第一步踏在地上時所發生的疼痛,症狀嚴重時,會痛到寸步難行,輕微者則走路20 ∼ 30分鐘後症狀就會減輕,那是因為晚上睡覺時筋膜會因休息而放鬆,一起床踏地時會拉開發炎的筋膜造成疼痛,經過鬆弛之後,慢慢就不會這麼緊,疼痛就會降低。

一雙慢跑鞋-足底筋膜炎結構圖

腳底筋膜炎,如何處置呢?

 1  跑完會痛的話(急性),在比賽後洗完澡後用痠痛貼布(或其他)剪成如圖的樣式,然後包起來,貼個 8 到 12 小時,效果還蠻顯著的,主要是消炎鎮痛。如果貼布容易掉或沾黏,可以用一雙不要的襪子對半剪斷來包覆(比較通風)。
 2 同上,還有一個方式就是冰敷腳跟,在比賽完 3 小時內冰敷較為有效,如果因為環境的關係只能晚上冰敷也可以,冰敷要 10 ∼ 15 分鐘休息 5 分鐘,冰 2 ∼ 3 次。

 3 平時的恢復與訓練,如果你是上班族,可以在桌下放一個高爾夫球,或用瘦小的易開罐,來按摩腳底筋膜,按摩的方式是來回在足弓與腳跟間,按摩時會有輕微的疼痛,這是正常的。如果在家裡,還可以用小寶特瓶冷凍後來按摩,這樣增加硬度還可以冰敷,用在急性發炎時不錯用。
 4 小拉筋,有一個動作很簡單,只要是坐著就可以拉一下,不必脫鞋,就是坐直後,將腳尖用力蹎高 15 秒,腳跟離地,放鬆後,將腳往前伸 30 公分後,腳尖用力往上縮 15 秒,腳跟著地;反覆做幾次。
 5 走路,跑完當天(6 小時後),最好走個 3 ∼ 4 公里,這樣可以舒緩腳底筋膜的疼痛狀況,當然這是針對輕微症狀者,如果走時很痛就應該立即以冰敷的方式處理。

踩高爾夫球

預防重於善後,腳底筋膜是可以預防的:

❶ 適量的赤足跑,腳底筋膜發炎,除了使用過度,另外也是過大的伸縮張力所致,腳跟著地的方式,會讓筋膜受力加大,除了增加膝蓋負荷外,也對腳底筋膜有些許影響,因此練習赤足跑可以自然利用腳掌著地而不會壓迫到腳跟與筋膜,確實會帶來改善。
 
❷ 除了改善腳步的落地部位外,再來就是要放輕腳步,讓腳掌緊緊貼著地面來跑,最好是聽不到自已的腳步聲來求證是否放輕腳步。
 
❸ 每次一定的里程後就開始疼痛的話,可以事先在賽前 2 小時以上面第1個處置方式,就是先貼上痠痛貼布,通常可以延後疼痛發生的距離,讓你跑得更遠一些。
 
總之,最有效的還是改變腳底的落地角度與部位,並強化腳底筋膜的組織強度,通常累積一定的跑齡之後,這個惱人的現象會隨著你跑步的積累慢慢消失。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高志明新書《一雙慢跑鞋:一年內完成42K馬拉松訓練計畫》——如果你是初學者有能力跑完5公里的話,這裡有基本的學習課程,跟著課程走,你就可以在1年內完成42KM的馬拉松計畫。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跑步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5K
  • 徒手訓練
  • 初階訓練
  • 瑜伽
  • 瑜伽動作
  • 跑10K
  • 跑步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