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的知識觀念裡,我們都認為牛奶與其他乳製品類是每天必須攝取的食物,不僅可以鈣質幫助發育長高,還能提供增肌減脂的人豐富的蛋白質。但是,根據許多研究發現,其實牛奶會導致皮膚過敏與長痘痘,你是否也有發現呢?
在乳製品中,有一種叫做第一型類胰島素生長音子(IGF-1),這是一種牛奶中常見的賀爾蒙,目的是讓牛寶寶喝了以後可以健康長大,但對我們人以肌膚而言,是容易刺激皮脂增加,也會促使角質在毛孔中堆積,而這個賀爾蒙影響女生長痘痘多於男性。使外,當皮脂細胞分化變快、皮脂分泌更多時,就讓痘痘會在皮膚上活躍,所以,有些人怎麼擦痘痘藥、早睡早起、大量喝水,以及吃的再健康,改善效果也沒到太大。
由於牛奶造成皮膚過敏以及長痘痘的種種因素,已被許多學者認同,但他們更進一步研究探討,會不會全脂牛奶長痘痘的影響會比低脂牛奶好?然而根據《美國皮膚病學》(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的一篇研究提到,喝全脂牛奶與長痘痘之前沒有顯著的關聯性,但平常習慣喝低脂牛奶的青少年容易有痘痘嚴重的情況。所以,如果你痘痘正在冒的嚴重,建議先停用牛奶,以及可以去皮膚科就診。
根據一本《不生病的活法》(原書名《病気にならない生き方》)一書中曾提到,作者新谷醫生表示自己在35年前自己親身經歷過的真實醫案。正是這個從嬰兒開始就被過敏性皮炎折磨得苦不堪言、又罹患潰瘍性大腸炎直至便血,令醫生束手無策的兒童患者,使他開始意識到牛奶嚴重危害健康的可怕。更加確信關注病人的飲食經歷和生活習慣有多麼重要。這孩子還在嬰兒期間,大約在6個月的時候,就開始發病,被診斷為過敏性皮膚炎。然而,在小兒科大夫的指導下治療了幾年,不管如何用藥,如何診治,就是不見任何好轉,在四歲時還突然得了嚴重的痢疾。直到診斷的結果出爐,原來小朋友得了初期階段的潰瘍性大腸炎,如果不是病情發展到便血,跟胃腸有關,必須問及飲食內容,結果新谷醫生很快意識到這些原因一定與牛奶有直接的關係。最後他決定讓小孩先暫時戒掉所有先關乳製品包括牛乳,最後痢疾以及頑固皮膚炎都消失了。
資料來源/《不生病的活法》、Lybrate
責任編輯/妞妞
當肩頸產生痠痛的時後,一般人都會將這個情況與運動訓練連結上,或是與前幾天搬東西所產生的後果聯繫在一起,很少有人會懷疑真正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長時間打電腦或玩手機所造成的問題,然而,有許多的研究都證明當我們面對電腦螢幕8小時以上,將會對於我們的肩膀的三角肌和斜方肌產生緊繃的狀態,該如何才能緩解這種困擾?這篇文章將透過4個簡單的徒手伸展動作,讓你在辦公桌前就可以進行放鬆肌肉的訓練,現在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根據美國骨科醫學會的估計,常見的電腦型上班族每天最多可敲打2萬次的鍵盤。從長遠的行為來看,這樣重複運動從相對靜止的位置持續超過8小時,將會嚴重影響我們的肌肉與骨骼健康,並有可能會導致頭痛、關節痛以及姿勢不良等問題,然而,世界衛生組織與大多數的醫療機構都機這類型的肩部傷害(通常也與頸部和背部拉傷結合)定義為肌肉骨骼疾病。
針對現今社會越來越多上班族都有著這樣的困擾及問題,因此,經常為長時間打電腦的肩部痠痛患者進行治療的達斯汀·塔文納(Dustin Tavenner)博士,建議你在辦公室裡進行以下這四個簡單又快速的肩部伸展,以減輕常見的肩頸痠痛。
一.靠牆伸展
1.以挺直背部肌肉坐在椅子上或靠牆,並將手臂置於與肩同高的位置同時肘部彎曲90度。
2.保持頭部和身體靜止不動,將手臂慢慢的舉過頭頂並將手伸向天花板。
3.手臂向上移動和回到起始位置時,盡量讓手臂與耳朵對齊。
在伸展的過程中會感受到中背有些拉伸,這將會有助於你放鬆脊椎。動作可以重複10次
二.肩部旋轉
1.起始姿勢為坐於椅子上並保持背部挺直,同時將下巴後收。
2.肩部以圓周運動的方式,向前、向後、向上以及向下滾動肩部。
這個動作兩邊同時進行重複10次,接著反轉進行。
三.上斜方肌伸展
1.坐於板凳或椅子上進行,以右手繞過頭頂手掌靠於左耳。
2.輕輕並緩慢的將頭部往右側傾斜,感受左邊頸部斜方肌伸展。
3.維持10秒鐘之後,再回到起始位置並重複兩次,接著換邊進行。
四.腋下伸展
1.坐於板凳或椅子上進行,側向旋轉頭部讓鼻子靠近腋下(有點像聞腋下的動作)。
2.接著用手掌輕靠後腦勺,並將頭部輕輕的拉向腋窩,不要讓頸部不舒服為限。
3.保持10秒鐘的時間之後,再換邊進行伸展,每側可以進行2次。
資料參考/medicalnewstoday
責任編輯/David
許多久坐族都有下肢循環不好的問題,然而人體鼠蹊部位於下肢開始的連接點。如果此部位血液無法順暢流動,可能會引發腿部浮腫、下半身虛寒,以及腿部疾病等,對女性來說是相當嚴重的問題。透過快樂嬰兒式(Happy Baby Pose)能伸展到鼠蹊部,幫助血液暢通,除此之外對身體還有許多益處。
在走路或是跑跳的動作時,都需要用到下肢的力量才行,但在過度使用下肢力量時,會造成肌肉緊繃。快樂嬰兒式能伸展到大腿後側肌群,幫助緊繃的肌肉打開,避免沾黏,並且提升靈活度、柔軟度。
快樂嬰兒式動作透過背部貼在地面上時,能改善下半身的緊繃肌肉,以及讓緊繃的脊椎能得到釋放,此時也能放鬆到脊椎周圍的肌肉,幫助血液循環更好。
髖關節是人體中能保持穩定、控制旋轉的重要關節之一,許多運動員、愛跑步的運動者都必須要有穩健的髖關節才能讓表現更加出色,透過快樂嬰兒式式能有效伸展到髖關節,幫助緊繃、沾黏的肌肉打開,還可以提升下次運動表現。
步驟1:輕鬆躺在瑜伽墊上,雙腿彎曲做準備。
步驟2:提起膝蓋,讓膝蓋朝向身體,雙手抱住膝蓋。
步驟3:雙手抓住腳掌外緣,讓雙腿自然張開。背部保持貼住地面,可以嘗試左右搖晃身體,並維持3-5個呼吸。
資料來源/Yoga Journal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