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外,許多人都有著較胖的身材,尤其像是美國這國家。基本上在美國很多地方都是無法靠雙腿走得到,如果想去大賣場買東西也需要開車才能到。然而從家裡走到車上,身體保持不動地開車抵達目的地,事情辦完之後再度開車回家。這樣的一連串行為長時間下來,身體會從小馬鈴薯長成大馬鈴薯,導致身體只會胖不會瘦。根據專家表示,大多數較胖的人,其實對體重影響健康的觀念較無意識。
根據克里夫蘭一間診所發布了一項肥胖對健康的調查發現,約88%的美國人都知道心臟的健康與體重存在著緊密的聯繫,但這數字裡的大多數人都覺得在改善自己體重問題這方面都做得還不夠,然而有65%的人擔心因過重而導致心臟病,但只有約43%的人願意改變飲食來減重,但是他們都不太清楚,到底吃什麼可以真的幫助減重以及對對心臟健康有好處。此外,將近有18%的人認為體重對心臟的健康無關。研究人員得出一個結論,大多數美國人並不完全了解體重過重對他們的心臟和整體健康的影響,像是癌症、膽固醇過高、中風等,對這些都沒有較多的意識。
根據2019年美國大規模調查針對肥胖的人做運動是否瘦身有成,這項調查仔細追踪了想減重的人們開始運動後的飲食和運動情況,但是從該研究發現,即便現在健身風氣流行,但許多人在運動後的一段時間,都沒有減輕體重,反而體重逐漸增加,原來是他們在飲食上出現了問題。即便有好好做訓練,但嘴巴還是不忌口,這些人較不容易忍耐飢餓,每當運動完還是想大吃一頓,但是還是有少數人的體重確體重減輕了。其實,在食品安全有保障的美國,如果吃得健康並非難事。但是大多數的人還是保有能吃就是福的意識,改變飲食習慣對這些人來說非常困難,此外,能坐就不站的懶骨頭特性也較難扭轉。對於這些過重想減肥的人,總是覺得先把這顆漢堡吃完我再來開始減肥,即便這些人意識到這點,但心態還是會屈服於現況。
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持續性心律不整疾病,會增加心臟相關疾病死亡也是心因性中風的主要危險因素。隨著飲食的西化與生活習慣的改變,肥胖是許多現代人所面臨的健康問題。肥胖的人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衰竭、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等疾病的危險性會比較高。在佛萊明罕(Framingham)長達14年研究資料顯示,肥胖是新發生心房顫動的獨立危險因子,且與是否有合併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無關。然而德國漢堡大學心臟中心在歐洲社區研究顯示,肥胖男性及女性心房顫動的發病分別在50歲後和60歲後呈現急劇上升,最近針對51份研究多達6萬病患以上的統合分析亦發現BMI每增加5單位,會增加19%到29%心房顫動罹患風險,因此綜合上述研究結論可知肥胖患者心房顫動的發生率明顯增高。
看完上述肥胖對身體的關係,如果你正處於現在這狀況,請好好思考是否要改變一下現在的狀態,雖然現在倡導不要因為身型覺得沒自信,但是影響到健康真的得不償失。
資料來源/BUSINESS JOURNA、THE NEW YORK TIME
責任編輯/妞妞
腳踝扭傷 (Ankle Sprain)為急性運動傷害的種類裡面最常見的一種,不分性別與年齡,幾乎所有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除了一般大家所形容不小心『翻腳刀』的受傷機制之外,也常發生於運動員的激烈運動過程中。
腳踝扭傷後,扭傷部位附近的肌肉、血管及韌帶因暴力拉扯而受傷或滲血,使踝部腫脹疼痛,在急性期按揉或熱敷傷處,不但不能使血腫消退,反而會人為的加重患部的損傷,增加出血量。腳踝扭傷未必都是簡單的傷害,受傷後應立即就醫評估,及早發現是否合併韌帶斷裂、關節破損、骨折等可能性。如果有移位性的骨折或脫位,應加以復位及固定,否則極可能有癒合不正所造成的長期而嚴重的併發症。
一般腳踝扭傷可分為三級:
第一級扭傷:最為常見。
侷限性的壓痛及腫脹、未合併瘀血情形、 X光檢查正常。
第二級扭傷: 受傷時會覺得腳踝有撕裂感。
有相當的腫脹、明顯的壓痛、局部瘀血,可能合併有韌帶裂傷、 X光檢查正常。
第三級扭傷:受傷時會覺得腳踝有劇烈撕裂感。
有相當的腫脹、疼痛感可能沒有第二級扭傷嚴重、明顯之瘀血,可能合併有韌帶裂傷、檢查關節可能有鬆動的情形、 X光檢查正常或可見小的撕裂性骨折。
剛發生腳踝扭傷時,立即處理的正確與否,與後來痊癒速度有極大的關係,尤其是腫脹的程度,切忌在剛受傷48小時內去搓揉受傷處,找推拿師父推拿更是不可,因為會越揉越腫。腳踝受傷其注意事項如下:
處理原則記住五字口訣即可,簡稱「PRICE」
Protect(保護):保護預防再受傷 (使用副木、彈性繃帶或醫療用膠帶來固定患部,避免進一步傷害。)
Rest(休息):休息避免再使用(可使用柺杖來輔助行走使受傷組織得到適當休息。)
Ice(冰敷):每隔兩小時針對患處作10-15分鐘的冰敷,一天4到5次。
Compression(加壓):使用醫療用彈性繃帶從腳掌包紮到小腿中段壓迫避免繼續腫脹。
Elevation(抬高患肢):受傷後前48小時應抬高患處以利消腫
在做完立即的處置後,就應馬上到骨科的門診求診,這時候醫師會判斷是否要照X光。醫師會為您打上彈性繃帶加以壓迫固定,而您的責任就是回家好好休息,把腳抬高,用冰袋冰敷。冰敷每天四次,每次十五分鐘。
腳踝扭傷後,可利用踝關節外旋運動加強肌力,平時也能用來預防受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