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保健
  • 13個超實用伸展動作搶救你全身緊繃痠痛的大小肌群
1
13個超實用伸展動作
13個超實用伸展動作搶救你全身緊繃痠痛的大小肌群
2
比別人還容易感冒?美抗癌名醫:6種食物可激活人體免疫系統
3
下背痛、彎不下腰?用滾筒躺著緩解的10分鐘密技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3個超實用伸展動作搶救你全身緊繃痠痛的大小肌群

2020-07-24
保健 動學堂 書摘 伸展 運動恢復 重量訓練 肌肉痠痛

無論是否有在進行運動或訓練的你,都一定偶爾會感覺到身體僵硬與緊張的感覺,這時你就會想嘗試一些伸展或拉筋的動作。然而,Stretching是來自於英文Stretch主要的意思就是「伸展」,這不僅僅只是一種對於肌肉的放鬆方式,也是讓人意識到該如何幫助緊繃的身體排解壓力,這也如同瑜伽訓練一樣是一種充滿技巧性的動作,在這篇文章我們將從頭到腳為大家介紹13個實用的伸展動作,希望各位都能在日常生活或運動訓練後,讓肌肉更充滿活力並避免運動傷害。

13個超實用伸展動作
13個超實用伸展動作搶救你全身緊繃痠痛的大小肌群!

一、頸部伸展

步驟:

1.雙腳平踏在地上,上半身挺直坐在長凳上,雙臂順著身體垂下。屁股稍微收縮,以免力量被下背部抵銷。

2.慢慢把頭傾向一側,盡可能伸展到極限。

3.練習這個動作時,需要配合緩慢而規律的吸氣和吐氣。右邊伸展完之後,換左邊伸展。

頸部伸展

二、肩部前側伸展

步驟:

1.跨坐在長凳上,腿彎曲雙腳平踏在地上,上半身挺直。

2.雙手在背後交握,掌心向內(如1)。將手臂逐漸提高,直到最高為止(如2),注意不可勉強!且不要弓著下背部。

3.維持這個姿勢二十秒,同時規律的呼吸,然後把手放開。

肩部前側伸展

三、肩部後側伸展

步驟:

1.上半身挺直坐在長凳上,腿稍微分開,雙腳確實平踏在地上。

2.彎曲一隻手臂,將它舉到胸部上方,與肩同高,再伸出另一隻手貼在彎曲手臂的手肘上。

3.輕輕推並維持這個姿勢大約三十到四十秒,同時緩慢規律的呼吸。再換另一邊做同樣的動作。

肩部後側伸展

四、胸肌伸展

步驟:

1.一腳在前、一腳在後站立,一手搭在腰上,另一隻手握在支撐物肩膀高度的位置上,手臂伸直。

2.將身體稍微扭向支撐物的另一側,頭也轉到同一邊。

3.維持這個姿勢大約三十秒同時緩緩的呼吸,然後換另一邊做同樣的動作。

胸肌伸展

五、肱二頭肌與胸肌伸展

步驟:

1.站在支撐物旁,一腳在前一腳在後,上半身挺直一手搭腰上。

2.另一隻手臂伸直平舉到肩膀高度,前臂的外側靠著支撐物。

3.為了加強胸肌的伸展,手臂對支撐物輕輕施壓並維持這個伸展姿勢三十秒同時緩慢規律的呼吸,然後放鬆換另一隻手臂執行同樣動作。

肱二頭肌與胸肌伸展

六、肱三頭肌伸展

步驟:

1.坐在長凳上雙腳確實平踏在地上以保持穩定,一隻手臂彎曲伸到腦後,另一隻手握住彎曲手臂的手肘輕輕的拉扯。

2.慢慢把手肘拉過來加強伸展,當你達到想要的姿勢時,維持這個姿勢約三十到四十秒,同時緩慢、深沉並規律的呼吸,然後再換另一隻手臂執行。

肱三頭肌伸展

七、軀幹側屈肌和背肌伸展

步驟:

1.背挺直坐在長凳上,雙腿彎曲腳平踏在地上。

2.兩隻手臂向上伸直手指交握,上半身稍微傾向側面使整個背部和腰部得到伸展。

3.維持這個動作大約三十秒同時規律的呼吸,然後身體傾向另一側並重複同樣的伸展動作。

軀幹側屈肌和背肌伸展

八、背部伸展

步驟:

1.屁股跟膝蓋垂直跪著,上半身向前傾。

2.一隻手臂向前伸直,另一隻手臂彎曲使其與胸部平行,雙手平貼在地上。

3.保持規律的呼吸,並持續這個姿勢至少三十秒使深層的肌肉得以伸展。

背部伸展

九、地面髖部伸展

步驟:

1.坐在地上,靠一條彎曲的腿撐住身體,另一條腿沿著身體的方向伸直。

2.雙手平貼在地上,上半身向前傾。

3.維持這個姿勢大約三十秒,同時緩慢規律的吸氣和吐氣,再換另一邊重新開始做這個動作。

地面髖部伸展

十、坐姿臀部伸展

步驟:

1.坐在地上,一條腿向前伸直腳尖順著腿的方向往前伸。

2.另一條腿彎曲腳底貼在地上,雙手放在彎曲腿的膝蓋下,將這條腿盡可能往胸口拉近。

3.維持這個姿勢二十到四十秒,然後換另一條腿執行同樣步驟。

坐姿臀部伸展

十一、地面股四頭肌伸展

步驟:

1.雙膝跪地屁股墊在腳跟上,雙手平貼在腳跟後地面。

2.指尖向後屁股離開腳跟並收縮臀肌,使下背部不至於彎曲且充分伸展股四頭肌。

3.維持這個姿勢三十秒左右,同時緩慢規律的吸氣和吐氣。

地面股四頭肌伸展

十二、站立伸展單邊大腿後側

步驟:

1.雙手叉腰站立,一腳向前踏一步。

2.上半身向前傾和前面那隻腳形成直角,頭則順著身體的方向以免拉扯到頸椎。

3.前面那隻腳的腳尖盡可能抬高,腳跟貼在地上使小腿肚也得以伸展,同時鍛鍊平衡感。

4.維持這個姿勢三十到四十秒同時緩慢規律的呼吸,再換另一邊重複這個動作。

站立伸展單邊大腿後側

十三、小腿肚伸展

步驟:

1.上半身挺直站立雙手插在腰部上,收縮腹肌和臀肌使自己站得更穩。

2.一隻腳往前跨,腳尖踩在一個幾公分高的支撐物上腳跟仍然貼著地面。

3.維持這個姿勢三十秒,同時緩慢規律的呼吸,再換另一邊重複這個動作。

小腿肚伸展

•本文摘自方言文化,榮皮耶‧克雷蒙梭, 菲德烈克‧德拉維耶, 麥克‧甘迪著作《零風險健身!全彩圖解肌力伸展解剖全書》一書。

本書特色

法國亞馬遜10大暢銷書!讀者好評5顆星! 世界級權威健身專家Frédéric Delavier& Michael Gundill代表作Step-by-step,真人動作示範X肌肉部位圖解透視,精準鍛鍊12大深層肌群,提升肌力與柔軟度,塑造不易受傷的強健體態!

《零風險健身!全彩圖解肌力伸展解剖全書》作者,同時是世界級權威健身專家暨暢銷書作家榮皮耶‧克雷蒙梭、菲德烈克‧德拉維耶和麥克‧甘迪皆表示,若想要真正消除身體長期緊繃、僵硬所導致的疼痛,以及解決情緒、壓力等困擾,必須先學會「自主性伸展」。如此一來,你能藉此認識、找回對自我身心的掌控權,同時啟動體內自癒能量,進而達到強化筋骨、肌肉等效果。

★170種伸展運動X400張肌肉解剖圖解,鬆筋解痛維持脊骨平衡。

更多《零風險健身!全彩圖解肌力伸展解剖全書》資訊 請點此

零風險健身
零風險健身!全彩圖解肌力伸展解剖全書/方言文化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比別人還容易感冒?美抗癌名醫:6種食物可激活人體免疫系統

2020-03-16
免疫力觀念飲食方式飲食保健知識庫

許多號稱可以增強免疫力的食物資訊琳琅滿目,但是,其實有許多是沒有經過證實的。根據美國抗癌名醫李維麟以疾病預防科學的角度研究出可以鞏固身體5大防禦系統的食物,讓人可以透過日常隨手可得且能達到預防疾病以及增進免疫力作用。

比別人還容易感冒?美抗癌名醫:6種食物可激活人體免疫系統 ©thriveglobal.com

青花菜芽

根據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史丹佛大學和瑞士的研究人員針對食用青花菜芽在免疫系統上的影響進行研究,他們設計了一項涉及流感疫苗的臨床試驗。他們想知道在接種疫苗後,青花菜芽能否幫助身體增強反應。科學家們招募29名約30歲的健康志願者,連續四天每天給予他們一杯混合了兩杯青花菜芽的奶昔或安慰劑奶昔。開始飲用奶昔後的隔天,志願者就接受鼻腔噴霧型流感疫苗。這種疫苗會把活的減毒流感病毒傳遞到鼻子的黏膜中。結果顯示飲用青花菜芽奶昔的志願者,相較於安慰劑奶昔的志願者,血液中自然殺手T細胞的數量多了22倍,他們的自然殺手細胞也更具殺敵的力量。

©medicalnewstoday.com

陳年大蒜

根據蓋恩斯維爾的佛羅里達大學研究人員研究在感冒和流感流行期間,陳年大蒜對於120名20多歲至30歲出頭的健康受試者免疫系統的功效。研究人員將受試者分為兩組,分別接受陳年大蒜萃取物或安慰劑90天,然後抽取他們的血液去分析免疫反應。受試者被指示要保存每日生病日誌,記錄下任何感冒的症狀,像是流鼻水、頭部充血、喉嚨痛、咳嗽、發燒或身體疼痛,並且記錄它們是否變得嚴重到無法去上學或工作。 研究結束時,食用陳年大蒜萃取物的受試者相較於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其血液中擁有明顯較多的免疫T細胞和自然殺手細胞在其中循環。

值得注意的是,因陳年大蒜所產生的T細胞變得更加有效,而且與服用安慰劑的受試者相比,自我複製的速度快了 8 倍,自然殺手細胞也被大蒜所增強。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的另一項研究招募了不宜手術治療的癌症患者。當他們服用陳年大蒜6個月後,循環的自然殺手細胞活性增加,這為研究陳年大蒜能否有助於增強接受免疫療法的患者的抗癌免疫反應開啟了大門。

©bhf.org.uk

蘑菇

根據澳洲西雪梨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20名健康的志願者,他們被分配到正常飲食組或含有白蘑菇的飲食組。蘑菇組的參與者每天食用100克用沸水燙過的蘑菇,一週大約相當於食用1.3杯的蘑菇。作為測試蘑菇是否能影響免疫功能的研究,研究人員測量受試者唾液內2種抗體的濃度(IgA 和IgG),發現參與者中,IgA的濃度有穩定增加;食用蘑菇一週後,增加了55%;結束食用蘑菇之後兩週,仍然較基線期的濃度增加了58%。所以根據研究顯示,食用蘑菇會活化腸道,所以刺激免疫系統製造抗體。

©medicalnewstoday.com

鞣花酸

栗子、黑莓、黑覆盆莓、核桃和石榴中含有最高的濃度。根據義大利羅馬第二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了膀胱癌的免疫效應。在實驗室中,鞣花酸可以減緩膀胱癌細胞的生長,阻止他們製造會刺激腫瘤血管的蛋白質。然而,他們額外的發現是個帶有重要暗示的驚喜。鞣花酸還能使癌細胞免疫隱蔽蛋白質 PD-L1 的製造減少60%。PD-L1幫助癌細胞偽裝,如此一來它們可以逃避身體免疫細胞的偵測有效使癌症隱形。當癌細胞無法製造那麼多的PD-L1時,就能更輕易地被免疫系統看見,然後免疫系統可以召喚免疫軍隊去摧毀它們。

©sercadia.wordpress.com

蔓越莓汁

根據日本札幌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們在一項飽受泌尿道感染痛苦的婦女的臨床研究中證實了這個益處。這些婦女每晚就寢前飲用1.5杯的蔓越莓汁,持續24個星期。相較於飲用安慰劑飲料的婦女,在年齡大於50歲的婦女身上,飲用蔓越莓汁使感染的復發率減少了40%。

©heaventips.com

特級初榨橄欖油

根據塔夫斯大學和麻州大學以及西班牙食品科學技術和營養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們設計了一個臨床研究,以瞭解如果用特級初榨橄欖油取代典型美國飲食中的烹飪油(奶油和玉米油),能否改善一個人的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從波士頓地區挑選了41名過重或肥胖的志願者,所有人的年齡皆大於 65 歲。這些參與者平常都食用典型的美國飲食:高飽和脂肪含量,配上精緻和加工穀物,以及少量的膳食纖維。研究人員給予每位參與者一瓶油和抹醬。一組是得到來自西班牙的特級初榨橄欖油,是液體且可塗抹的形式。另一組則是得到一瓶混合了玉米和大豆的植物油及一罐奶油抹醬。之後三個月參與者仍持續食用典型的美國飲食,但是只能使用他們被分配到的油和抹醬。每位參與者每天皆攝取平均三大湯匙的油。血液分析顯示橄欖油組的免疫T細胞活化能力提升,而且數量增加了53%。然而,食用玉米大豆油和奶油的參與者,其相同的免疫細胞卻沒有出現變化。

©food.ulifestyle.com.hk

資料來源/HEHO健康網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下背痛、彎不下腰?用滾筒躺著緩解的10分鐘密技

2018-05-31
痠痛對策訓練動作運動恢復運動器材肌肉痠痛保健知識庫

古人「不為五斗米折腰」是因為清高、有骨氣;然而現代人不折腰的原因,更多是下背部(腰部)痛到彎不下來,無論站、坐、躺都難安。如果你曾下背部疼痛僵硬,總覺得有什麼「卡住了」,那麼你可能需要「釋放」下背部壓力。但為何釋放?怎麼釋放?試試看美國治療師推廣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趁睡前1小時,用滾輪花10分鐘幫自己釋放壓力、換來一夜好眠!

下背痛、彎不下腰?用滾筒躺著緩解的10分鐘密技

釋放壓力之前,了解為什麼要這麼做

做下背部「釋放」動作之前,你可能納悶下背痛為什麼要用釋放壓力來解決?我們可從身體「空隙」說起。頸部、腹部或下背等的「空隙」部位,就像關節作用一樣,讓你可以自在彎曲、轉動、移動;反之,假設下背部空隙變窄,你將根本沒辦法彎下腰。因為一旦喪失空隙,脊椎骨間距離會愈來愈近,而脊椎受到壓迫,椎間盤、從脊柱發出的神經也開始受壓迫;當神經受壓迫和刺激,你將感到疼痛。這一連串的惡性循環,將循著「壓迫→疼痛→發炎→關節磨損」的途徑不斷輪迴。
 
回溯根源,先避免壓迫,才能避免接下來的惡性循環,並間接避免下背部、頸部等「主要的身體空隙部位」,影響蔓延到肩膀、膝蓋等「次要的身體空隙部位」。下文我們用美國專業治療師所推廣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教你運用滾輪花10分鐘幫自己減輕腰痛。(頸部疼痛舒緩請見《硬頸族注意! 10分鐘用滾筒告別頸部疼痛、轉脖困難》)

下背釋放的連續動作
 1  休息檢測
 2  薦髂關節剪切施壓
 3  骨盆收縮和傾斜的挑戰動作
 4  下背減壓
 5  休息重新檢測

休息檢測
 1  躺在地上,手和腳伸直張開、放鬆,掌心朝上。做一個深層集中的呼吸,讓身體輕鬆與地板接觸。
 2  記住身體的感覺:上背貼壓在地板上重量最重的部位是否在肩胛帶?中段的後背是否呈拱形、未接觸地板?尾骨是否比較重壓地板,而不是兩側臀瓣?或者感覺一腳或雙腳的大腿後側沒碰觸到地板?一旦有上述感覺,代表你已經辨識到身體「卡住的壓力」。
 3  閉上眼睛,利用「身體意識」留意當下的感受。
 4  特別留意下背的彎曲處。你覺得彎曲弧度的最高點落在哪一個位置呢?它比較像是位在肚臍上方,還是下方呢?你底部的肋骨是碰觸地板,還是離地呢?下背到肩胛骨之間是不是有一個很大的彎曲弧度,或者完全沒有弧度呢?
 5  記住現在的感覺,等一下釋放下背後可以做前後對比。

薦髂關節剪切施壓
 1  緊縮核心肌群,提高臀部,讓骨盆在滾筒上。
 2  雙膝往胸部帶時,滾筒不能滑掉,或者位置不能正好在下背處。
 Tips  要讓骨盆就正確的姿勢位置,如果對你來說有困難,頭和上背底下可以墊一條折疊的毛巾或瑜伽墊。
 3  膝蓋完全彎曲,雙腳的大腿內側處相併攏,小腿和腳掌也放鬆。核心肌群要維持緊縮,肋骨放鬆並貼壓地板。

©Brian Leighton

 4  慢慢將雙膝帶離胸部,讓膝蓋的位置對準天花板,不過在大腿快和滾筒完全垂直之前要停下來。這會有助於下背的放鬆。
 5  維持一定力道的施壓,慢慢將雙腳膝蓋在一點鐘和十一點鐘方向之間輕輕朝右和朝左擺動,探測薦髂關節的兩側。
 Tips  膝蓋擺動的幅度不要離任一對側太遠。你的目標是將重量放在背面骨盆、薦骨的位置,而不是在臀部。移動時,試著不要拱起背或動到肋骨。透過持續收縮核心肌群的方式,你就可以將焦點集中在移動骨盆,而不是肋骨。

©Brian Leighton

 6  在雙膝移動到右邊時暫停,然後雙膝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畫小圈的方式做右邊薦髂關節的「剪切施壓」。兩個方向各重複2-3次。
 7  接著,依照腳傾斜向哪一側,該側的腿就嘗試畫圈,圈圈要畫得稍微大一點,不過畫圈的動作要放慢。你也可以試著讓膝蓋以行進動作的方式往前和往後,慢慢重複動作2-3次。
 8  雙腿保持朝右側傾斜,暫停一會兒,持續在滾筒上的施壓,然後做2個深層集中的呼吸。
 9  雙膝回正,然後換到左邊,重複動作。

骨盆收縮和傾斜的挑戰動作
 1  骨盆在滾筒上,讓掌心貼在大腿正面、靠近膝蓋的部位上。手輕輕將雙膝推離胸部,直到手臂打直。雙腳大腿要稍微與滾筒側呈斜角。確定一下雙腿是否放鬆,而且雙膝要完全彎曲。
 2  做一個深層集中的呼吸,主動讓肩胛骨下的肋骨部位往地板的方向貼陷。肩膀保持放鬆。

©Brian Leighton

 3  吸氣,然後在呼氣過程中,大腿輕輕朝兩手施壓,這個動作的感覺很像你試著要將雙膝帶向胸部,但手臂會阻抗這股壓力。可是不能彎曲手肘或聳肩。感覺一下腹部深層那股微微的緊實集中。如果覺得大腿正面有乏力感,代表施壓力道太大了。
 4  核心肌群維持緊縮,這樣肋骨的中段部位就會重壓在地板上。
 5  吸一口氣,然後在呼氣過程中,試著朝滾筒側的方向收縮骨盆,這時從大腿對兩手的施壓力道要持續一致,而且手臂要打直。這個動作會將恥骨帶往肚臍方向。骨盆收縮時,雙膝應該會往天花板微微提高,這時雙臂也會阻抗雙膝要往胸部方向移動。
 6  吸氣的同時,持續大腿對雙手的施壓,接著呼氣,慢慢傾斜骨盆,這樣背面的骨盆(薦骨)現在會貼壓在滾筒上。肋骨一定要維持穩定不動,但是骨盆傾斜時,下背會稍微提起,非常接近骨盆。留意當你傾斜骨盆時,肋骨是否提高離地了?或者大腿對雙手的施壓是否消失了?在骨盆收縮和傾斜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維持大腿對雙手的持續施壓。

©Brian Leighton

 7  持續一定的施壓,重複收縮和傾斜骨盆4-5次,動作要慢。動作一旦做得正確,其實動起來的幅度是非常小的。傾斜的動作千萬不能太誇張。
 Tips  嘗試這個動作頭幾次,要以腳掌踩地的方式練習骨盆收縮和傾斜。別忘了,肋骨一定要保持平穩不動。

©Brian Leighton

下背減壓
 1  你的骨盆背側重壓在滾筒上,維持骨盆傾斜的姿勢。吸氣,然後在呼氣的過程中,溫和地增加大腿對雙手的施壓,並讓背部的肋骨更貼地板,這時骨盆在滾筒上依然是傾斜的。
 2  維持三個施壓點――大腿對雙手、背部中段部位對地板、背面的骨盆往下貼壓滾筒,留意它們製造出的腹部緊實集中程度。
 3  利用聲音(噓、唏或哈)找到你的核心肌力,而且在持續三個點的施壓時,感受腹部內縮的感覺。
 4  吸氣,然後稍微鬆掉三個點的施壓,但姿勢不變。當你呼氣時,不發出聲音,重新再著力於這三個施壓點――膝蓋對雙手、肋骨中段部位對地板、骨盆對滾筒。這個部分的技術,從頭到尾不會有看得見的大動作。重複此動作1-2次。
 Tips  如果大腿正面或臀部有乏力感,代表你做得太過頭了。膝蓋稍微往頭部的方向帶,再試試這個連續動作。
 5  離開滾筒,腿伸長,仰躺在地板上。

©Brian Leighton

休息重新檢測
 1  躺在地上,手和腳伸直張開、放鬆,掌心朝上。呼吸,讓身體輕鬆與地板接觸。閉上眼睛,花一點時間重新檢測。
 2  回想四個常見的失衡。你有改變嗎?肋骨感覺比較貼壓地板?下背曲線的部位是否比較放鬆,而且較靠近骨盆?骨盆部位比較貼壓地板的是兩側臀瓣,而不是尾骨?大腿的後側已經貼壓地板了?
 3  特別留意下背的彎曲處。彎曲弧度的最高點感覺似乎落在下方了?底部的肋骨碰觸地板了?下背彎曲的弧度感覺似乎很明顯,而且比較靠近骨盆了?
 4  只要感覺到以上任何改變,代表你已經成功為下背減壓了。

書籍資訊
◎ 圖文摘自臉譜出版,蘇.希茲曼著作《風靡全美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全新增訂版):一天10分鐘,跟著頂尖專家筋膜自療,不靠醫藥解除全身的痛!》一書。

本書特色 
根據專業筋膜學與神經學所開發的MELT療法,整合拉筋拍打、按摩整骨的效果,為慢性疼痛常發生部位─肩、頸、腰、背等筋膜補水,每天10分鐘、用軟球+滾筒,輕鬆告別惱人的身體疼痛!
 
你常有「不舒服」、「緊繃」或「不對勁」的感覺嗎?努力運動、醫療、按摩和復健,往往治標不治本,只能暫時緩解,無法根除疼痛的肇因,你可能早在身體裡積累了「卡住的壓力」而不自知:
.難入睡或淺眠 
.消化不良 
.中午就開始疲憊不堪 
.水腫或體重增加 
.明顯老化跡象 
.蜂窩組織問題
 
◎ 惱人的慢性疼痛,健身專家也深受其害
十幾年前,作者蘇.希茲曼是國際級健身示範教練和講師,事業處在最顛峰。在健康的外表下,其實她的腳飽受疼痛折磨──在吃足苦頭中她體會到:運動和肌力並非健康與身體零疼痛的根本,她迷上正崛起的結締組織(筋膜)科學,後來領悟到每天痠痛、僵硬與緊繃引發的疼痛、體重增加、睡眠問題和其他看似不相干的毛病,元凶全都是結締組織脫水。

◎ 原來疼痛是筋膜水分不足引起的!
遍布全身的結締組織又稱作「筋膜」,由滿布在細胞液中的膠原蛋白、彈力蛋白和其他纖維所組成,它是連續流動的,連結人體所有其他系統,但是當水分一流失,就會變得僵硬不靈活,甚至進一步造成久治不癒的疼痛。對於這種疼痛,運動、按摩和復健只能暫時緩解。

◎ 擺脫慢性疼痛,從筋膜補水做起!
希茲曼透過個人探索和實際手療按摩的經驗,開發了MELT療法:以滾筒與自身的重量相互配合,針對易慢性疼痛的部位執行擺動、施壓(按摩)、或讓身體部位於滾筒上滑動或刷掃,並強調集中呼吸與攝取水分──讓水分再度回到脫水的組織,釋放長期緊繃、啟動自我療癒機制。現在,你也可以來當見證者,用MELT療法重建零疼痛的活力人生!
 
◎ 除一般重複性運動與姿勢造成的慢性疼痛外,本書提供MELT自我療癒計畫,也適用於:
.創傷、傷害、術後復原患者──挫傷、骨折、五十肩、坐骨神經痛、髖部疼痛等
.全身性狀況、失調和疾病患者──免疫、代謝疾病、癌症、脊椎疾病等
.孕期與產後的婦女──包括產後自我癒育計畫
 
• 更多臉譜出版《風靡全美的MELT零疼痛自療法》一書資訊 請點此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