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增加跑步的訓練量就可加速完成距離的時間嗎?最近的研究表示,這樣的訓練方式對於某些跑者來說是可行的,但並非能適用於所有的人。在《應用生理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招募了24名訓練有素的中距離跑者,讓他們完成正常的三週訓練(由各自的教練規定),然後在這三週內分別於每週將訓練量增加10%、20%和30%,接著他們進行一週的減量訓練,將訓練量從最高降低55%。
這項研究的過程中,將會在每個訓練階段之前和之後評估跑步表現以及生理反應,例如靜息代謝率和肌纖維成分,研究人員發現,有一半的跑者減少了整體跑步時間,這是因為他們提高了跑步的速度,但其餘的卻沒有即使他們的報告內說明肌肉疲勞程度有所提高。
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菲利普·貝林格(Philip Bellinger)博士指出,我們挑戰了所有跑者們積極適應增加里程的想法,並發現增加每周里程會產生非常個性化的運動反應;就如同報告中所說明,有些跑者在訓練量增加後直接提高了他們的整體表現,而有一半的跑者則大幅減少訓練成績。他也另外補充到,在逐漸減少的時期中,有一些跑者的速度表現會有所提高,而其他跑者則僅恢復到基線水平。因此,這項研究主要是要表明出,不是所有的跑者對於同一種訓練計劃都能做出相同的結果,這對於某些跑者是有效而某些人是無效的。
由於這項研究中,跑者的靜息代謝率或血液生物標誌物(例如血壓或心率)並沒有重大差異性,因此研究人員認為他們的反應可能歸因於肌纖維類型。對於增加跑距能縮減完成時間的跑者來說,往往具有更高比例的I型纖維(慢肌纖維或紅肌),這種肌纖維最常用於耐力型的比賽,而不是如同快速啟動的II型肌纖維能在短時間爆發出力量,簡單來說I型纖維用於長跑而II型肌纖維用於短跑。
菲利普·貝林格(Philip Bellinger)博士表示,擁有更多I型肌纖維的跑者能更好的承受訓練量的增加,進而帶來更好的性能適應性,相反的擁有更多II型肌纖維的跑者則得到反效果。
根據上述所說的I型纖維用於長跑,這是否也意味著只要增加訓練里程就萬無一失嗎?根據菲利普·貝林格(Philip Bellinger)博士的說法也不一定,他承認很少有跑者願意進行肌肉組織的活體檢驗,但有一種方式可以判斷增加訓練里程是否有效,那就是追蹤訓練結果。
菲利普·貝林格表明,跑者應與教練溝通並密切的觀察自己的訓練量,並查看訓練量、持續時間與訓練強度,並注意訓練過程中的反應例如心率和肌肉感受的疲勞度。最重要的就是如果同樣的訓練方式,某一群人可以看到這樣訓練所帶來的進步,而你卻沒有明顯現的成長,那也不要對自己施加過多的壓力,就如同上述所研究的結果一樣,你需要的是不同的訓練計劃而不是心理壓力。
資料參考/runnersworld
責任編輯/David
繼9月份柏林馬拉松,奧運金牌肯亞長跑好手Kipchoge打破全馬世界紀錄;事隔一個月,半馬世界紀錄相繼被改寫。創下新紀錄的是肯亞選手Abraham Kiptum,他以58分18秒成績,在28日西班牙瓦倫西亞半程馬拉松賽中打破半馬世界紀錄,將原紀錄前推5秒。
此前,半馬世界紀錄保持者為厄利垂亞的Zersenay Tadese,他2010年在葡萄牙里斯本的賽事中以58分23秒創下世界紀錄,並成保持了8年之久。直到28日在瓦倫西亞半程馬拉松賽( Medio Maratón de Valencia)才被Kiptum打破。
完賽後,Kiptum跟國際田徑總會IAAF提及﹕「我不敢置信!欣喜若狂!我知道自己的狀況很好,因為上個月我在哥本哈根半馬賽才剛破了PB(個人最佳成績),但我渴望在瓦倫西亞跑,因為這是我跑過最平坦的賽道之一,也有信心提升我的最佳狀態。」
Kiptum出生於1989年,現年29,他的全馬PB為2小時05分26秒;28日之前的半馬PB則為59分09秒,且半馬PB剛在今年9月16的哥本哈根半馬賽創下,這個賽季對他來說是個相當突破性的賽季。
之所以能打破世界紀錄,除了賽道平坦和完美的天氣,也因為競爭相當激烈,瓦倫西亞半馬賽亞軍Jemal Yimer跑出58分33秒,同時也成為半馬史上第三快的選手;季軍Abadi Hadi以 58分44秒緊追在後。
有趣的是,瓦倫西亞半馬賽可說半馬世界紀錄的出產地,在去年同一賽事中,肯亞長跑女將Joyciline Jepkosgei以1小時04分51秒封后冠,並刷新女子半馬世界紀錄。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ESPN,IAAF, VALENCIACIUDAD DEL RUNNING
責任編輯/Dama
「2017橫越臺灣國際超級馬拉松賽」於4月2日下午四點在太魯閣富世正式結束!集結來自九個國家地區的好手自西向東橫越臺灣寶島,跑者們必須在三天兩夜44小時完成。本屆賽事前四名中港臺日都到齊了,依序為成功蟬聯冠軍的日本井上真悟,初次挑戰的香港好手林家禧、超馬教授中國趙紫玉、以及臺灣最受歡迎的阿伯跑者黃崑鵬。女子組部分則由臺灣女將周玲君、黃筱純、王雅芬挑戰成功。
今年的賽事較去年更為艱難,跑者們在44小時內感受了四季氣候,起跑時的寒風夜雨、上山時差點因為下雪結冰而中斷比賽、下山時的濃霧與豔陽。跑者的速度皆受到影響,一路領先的香港林家禧於天祥短暫休息後,便因為腳傷速度漸緩,最後於布洛灣被日本井上真悟迎頭趕上!而中國趙紫玉則因為夜晚視線不佳摔倒,最終獲得第三名。第四名的臺灣黃崑鵬則表示開跑的那場雨讓許多跑者都受到影響,讓許多好手紛紛因此棄賽非常可惜,鼓勵跑友明年一定要再來。去年唯一的完賽女將周玲君則表示,相較於希臘斯巴達松,本賽事的風景與難度都更上一層!跑得很辛苦但也意猶未盡!
希臘斯巴達超馬賽終點有市長親自迎接,本賽事東方斯巴達松有太魯閣族的原住民美少女冉玉琳與林玉華迎接每一位勇士,為每位完賽者獻上花環與立霧溪好水,讓參賽者一飲而盡,恭賀完賽者用雙腳挑戰橫越成功!凡跑過必留下回憶,許多跑者考量氣候與身體狀況棄賽,這場雖然艱難且變數極大,但身為臺灣超馬愛好者,一輩子一定要完成一次的賽事就是這場,承諾明年必定再來挑戰!
特別感謝各界對本賽事的支持與援助!肌鰹強運動補給品的強力贊助,董事長孔淳沿途跟隨跑者協助補給。大會長期合作的嘉里大榮物流,派車隨著跑者翻山越嶺,提供最專業的賽事大量物資運輸服務。弘揚食品提供野菽家營養棒、台灣味之素提供amino VITAL BCAA頂級能量包、Runivore提供超級食物奇芽子給各組前五名的勇者作為獎品、運能延力提供塩動力電解質咀嚼錠,給選手隨身帶上路,以便即時補充所需,繼續向終點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