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富邦金控 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於12月05-06日假屏東東港大鵬灣舉辦,今年第七年舉辦的賽事共吸引1,600多名來自23個國家的選手報名參加。清晨選手聚集在大鵬灣帆船基地沙灘處,在立法委員莊瑞雄委員、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陳煜川處長、屏東縣政府警察局東港分局林文煜分局長、台灣鐵人公司董事長林澤浩,共同鳴笛下七點準時熱情開賽。
今年「2020 富邦金控 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可謂是高手雲集,男子選手有「3屆全運會鐵人三項冠軍」張團畯、「2019 IRONMAN Taiwan 澎湖國際鐵人賽台灣冠軍」謝漢霖、「百鐵教父」賴曉春、「2019 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男子亞軍」謝育宏、「2018 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冠軍」錢亮學;女子選手方面有「首位進軍東京奧運測試賽鐵人國手」張綺文、「2019 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女子冠軍」王千由、「2018 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女子冠軍」黃于嫣、「台大蛙后」李詹瑩等等,皆是國內鐵人三項運動的一時之選,也都將會在本次賽事中一決雌雄。
除了台灣選手之外,大會也邀請了熱愛台灣的日籍在台選手「日本人歐吉桑」下坂泰生,下坂選手表示:「以日本目前的狀況,根本不可能舉辦類似的運動賽事,我很期待能夠好好享受比賽!」透過不同國籍選手的參賽體驗,發揮以運動推廣國際觀光的最大效益。
首先進行的是鐵人三項標準賽事,競賽距離總長為51.5公里,分別是游泳1.5公里、自行車40公里、跑步10公里;本次亦設有接力組二鐵組,以及新創的賽制50.3公里組 ( 游泳300公尺、自行車40公里、跑步10公里 ),希望藉此鼓勵更多民眾參與鐵人三項這項運動。
經過選手們一番激戰,標鐵51.5公里賽事男子組由「全運會三冠王」張團畯,以1小時51分21秒率先進終點奪冠,張團畯興奮的表示:「騎國道真的太棒了,腳很酸但很爽!這場比賽自己的表現完美無缺!希望未來能在大鵬灣辦113公里的賽事。」標鐵女子組則由黃于嫣以2小時12分57秒奪下后座,繼2018年LAVA大鵬灣站奪下女生冠軍後,再度稱后的她開心的說:「自行車騎上國道可以全力衝刺很棒,跑步跑上鵬灣大橋一路上都有觀賽群眾幫我加油,很感謝大家讓我越跑越有力量!」
這場賽事也是唯一封閉國道三號 (南州—大鵬灣)的鐵人賽事,讓選手能盡情享受狂飆自行車賽道的快感,而去年首創之「自行車賽道破紀錄獎」,更是鼓勵參賽選手們勇於超越自我、挑戰極限!最後由男子組冠軍張團畯以自行車時間53分38秒,成功打破2019年LAVA大鵬灣站由謝育宏創下的自行車賽道紀錄 55分29秒,並獲得市價五萬多元的Profile Design 高級碳纖輪組乙組!除了破紀錄獎之外,「三鐵接力組」部分特別增設了「賽道最速獎」,希望鼓勵「游泳」、「騎車」、「跑步」各單項傑出的運動選手,有一天也能朝著獨立完成鐵人三項賽事邁進!
去年由台灣師範大學姜義村教授帶領的「身心障礙接力組」選手,他們在場上努力不懈奮戰的身影讓人印象深刻,今年姜教授再次帶領身障選手們重返大鵬灣,其中包括「聽障羽球世界球后」范榮玉、「游泳肢體障礙游泳國手」張維捷、「聽覺障礙網球國手」林家文、「台灣首位跑進波士頓馬拉松的視障選手」洪國展、「聽障奧運的自由車國手」莊詠智、「聽奧羽球選手」黃丞逸,以及知名小兒科醫生黃瑽寧,姜教授提到:「這次真的太開心了,大家都平安完賽了!」他希望透過身心障礙選手和一般選手合作以接力方式,分別完成游泳、自行車、路跑三項比賽,鼓勵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活動,並盼使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之議題散佈社會大眾心中,推廣「享受運動不分任何身分」之核心精神。
而台南高工這次在郭秀玲、石欣祥兩位老師的帶隊下,也有兩位輕度智能障礙的學生,以接力賽的方式參加鐵人三項比賽,不斷挑戰自己努力完賽的精神,也讓在場觀眾為之歡呼。
12/5也舉辦「富邦金控LAVAKIDS小鐵人三項」比賽,將近150位迷你鐵人(6-10歲)和小鐵人(11-14歲),以不輸給大人的意志力和精神,努力完成比賽。賽後更有特別為小鐵人舉辦的「賽後派對」,讓家長陪著小鐵人體驗獨木舟,探索大鵬灣潟湖區紅樹林之特殊景觀,並觀賞全台唯一的「大鵬灣開橋秀」,以寓教於樂的方式,在親子之間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資料提供/台灣鐵人三項股份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David
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於1月17日在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3館2樓拱廳辦理「2025台北雜誌年會暨第十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並舉辦「內容有價、侵權案告捷:百家媒體攜手保護著作權」記者會,吸引眾多媒體領袖與產業專家出席。記者會強調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呼籲社會大眾共同支持內容創作價值,維護產業永續發展。
2023年某讀者因於 LINE 群組非法轉傳雜誌媒體 PDF 檔案遭檢舉,並由雜誌公會聯合商業周刊、天下雜誌及今周刊提起訴訟。歷經一年多審理,法院於 2024 年 11 月判決被告拘役 30 天並駁回上訴,展現法律對侵權行為的嚴正態度,再次強調「內容有價」的核心理念。
雜誌公會理事長龔汝沁表示:「智慧財產權是媒體產業永續發展的基石。公會將持續推動立法,堅守內容有價的理念,並呼籲社會大眾支持,從合法使用做起,尊重內容創作價值。」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表示,智慧財產權是文明社會的重要支柱,媒體作為第四權,為民眾權益發聲,不僅應捍衛大眾權益,也必須為自身權利發聲。
梁永煌直言:「如果我們連自己的權益都無法守護,又有什麼資格號稱能帶領新聞媒體推動公平與正義?」 他提到,近期成功處理的智慧財產權案件,離不開相關人員的道德勇氣,這也應成為每個人共同擁有的責任。他認為,上述判例為智慧財產權的保護立下更清晰的標準,讓社會了解非法行為的危害。並提出未來三大行動方向:
第一,應讓大眾了解智慧財產權的重要性,避免因缺乏法律知識而誤觸法網。
第二,希望文化部等相關機構協助擴大宣導,促進社會對智慧財產權的尊重與理解。
第三,鼓勵每個人都能成為「文化尖兵」與「文化警察」,勇於檢舉侵權行為,為文明社會的進步貢獻力量。
他最後呼籲:「智慧財產權的保護,是台灣走向文明與創新的重要一步,也是媒體與社會共同的責任。」 城邦媒體控股集團法務總監邱大山則指出,非法轉載對內容產業發展造成嚴重影響。他強調,民眾如需分享內容,應選擇付費閱讀或透過合法管道,如圖書館借閱或電子書平台,培養尊重創作者的文化氛圍。
此外,天下雜誌集團法務總監邱愛倫指出,非法轉傳行為早已滲透至各類社群,這些地方頻繁轉載雜誌數位媒體內容,卻缺乏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基本認識,這類行為已對內容產業造成龐大的經濟損失。盼政府加強跨部門合作,應對數位化所帶來的侵權挑戰,並確保數位時代內容創作的永續發展。
雜誌公會藉此機會提醒消費者,非法轉傳電子檔案或盜版連結均屬侵權行為,可能面臨法律責任。合法使用與分享內容,不僅是對創作者的支持,更是維護知識生態的重要一步。
資料提供:台北市雜誌商業同業公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