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要突破肌肉的訓練瓶頸!你該了解正確的超負荷訓練技巧
1
超負荷訓練與增肌
要突破肌肉的訓練瓶頸!你該了解正確的超負荷訓練技巧
2
馬甲線六塊肌
別再一直狂做腹肌訓練!想練出腹肌你必須要靠這6大建議
3
2016 SPORTSWEAR INSPIRATIONS/漫遊夢境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要突破肌肉的訓練瓶頸!你該了解正確的超負荷訓練技巧

2021-01-29
知識庫 健身 徒手訓練 重量訓練 增肌 減脂 啞鈴 核心訓練 觀念

相信有在重訓的人,一定都會遵循某些訓練技巧或教練開的菜單來訓練所有的肌肉群,並針對一定的重量進行次數和組數的訓練動作,而且還會要求自己一週要訓練幾天。然而,這樣的訓練邏輯與策略,你真的有了解為何要這樣安排?另外,這樣的設定真的適合自己嗎?因為,有許多的人都是網路上隨意的抓取某個訓練菜單,就開始照著這個規則開始訓練,但這些訓練方式都是建構並依賴於力量訓練的基本原理;這些訓練的原理能正確的帶我們邁向更好的訓練方向,接下來我們將要為各位介紹訓練的基本原理及超負荷的訓練技巧,讓你能安全有效的突破肌肉瓶頸,現在就看下去吧!

超負荷訓練與增肌
要突破肌肉的訓練瓶頸!你該了解正確的超負荷訓練技巧

運動訓練的原理是基於關鍵訓練變量,包含著頻率(Frequency)、強度(Intensity)、時間(Time)和型態(Type)簡稱為FITT原則,根據這些原則我們可以設定好適合自己的訓練模式,然而,為了能更大程度的利用力量訓練,讓自己的肌肉超出一些能力範圍,簡單來說就是超負荷(Overloading)訓練。

你可能會想知道「FITT原則」的詳細內容。

超負荷訓練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對身體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這也意味著透過高強度的訓練模式,讓肌肉能更往上一層的來適應它,換句話來說「超負荷」是讓肌肉能再次成長的原因之一。如果你想要透過較短的時間在健身中看見效果,那就必須要在訓練的過程中超出一些平時肌肉習慣的重量,要記住!想增加肌肉改變體態的唯一方式,就是適度的對肌肉施加壓力,讓它能變得更加強壯來抵抗外來的壓力,這樣的超負荷行為將導致肌肉纖維變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肌肥大現象。

超負荷訓練的技巧
換句話來說「超負荷」是讓肌肉能再次成長的原因之一。

如何超負荷訓練肌肉?

超負荷確實與我們在進行訓練時所舉起的重量有關,但如果你是初學者或已經休息很久的人來說,則不需要太過於關注訓練的重量要增加多少,因為,這時你所舉起的任何一個重量,對於肌肉來說都可以當作超負荷的重量。但只要你有進行固定訓練一段時間之後,就必須要進行所謂的強度提升才能獲得進步,否則,肌肉也只會原地踏步無法再次成長。

選擇你的訓練次數

訓練次數的選擇將決定你的訓練目標,但你也可以透過不同的訓練次數來幫助肌肉,以不同的方式來獲得刺激,例如你原本肱二頭肌彎舉是運用15公斤進行12下的訓練,那我們可以改為運用20公斤進行8下的訓練,這就是改變訓練的次數與重量,下列是最常見的目標與訓練次數的規則,但這也必須依據個人來進行調整。

一般健身者:8-15次/組

肌耐力訓練:12次以上/組

肌肥大訓練:6-12次/組

最大肌力者:6次以下/組

選擇訓練的次數
你也可以透過不同的訓練次數來幫助肌肉成長。

選擇訓練的組數

同樣,在訓練組數上也會決定於你的目標設定,與訓練次數一樣可以隨時的更動正在進行的訓練組數,讓訓練的過程變得更加複雜並增加強度,以下這些是為不同的目標所推薦的組數設定範圍。

一般健身者:1-2組/動作

肌耐力訓練:2-3組/動作

肌肥大訓練:3-6組/動作

最大肌力者:2-6組/動作

選擇適合的重量

一旦知道了要進行多少次訓練和組數之後,你就可以專注於要選擇多少的重量來進行,這也就是使得肌肉超負荷的基本要素。那麼我們該如何來選擇重量呢?如果你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健身者,就會知道每個肌群的訓練總量有多重要,從這裡開始執行你選擇的次數的重量,這個選擇的重點在於在最後幾下要變得不那麼簡單達成,有點類似大家常說的力竭的感覺。如果你選的重量很輕易可以達成你設定的次數與組數,那就必須要增加重量負荷。

你一定會需要「透過1RM評估抓出適合的重量」。

抓出適合自己的重量
該選擇多少的重量來進行?這也就是使得肌肉超負荷的基本要素。

隨時做紀錄

為了能提升訓練的情況,運用詳細的紀錄就能幫助你追蹤訓練的成果,在每次的訓練狀態下紀錄次數、組數與重量之間的變化,就能依據這些紀錄數據調整訓練的強度,並完成超負荷的技巧讓自己不斷的進步。

資料參考/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別再一直狂做腹肌訓練!想練出腹肌你必須要靠這6大建議

2020-06-15
觀念核心肌群腹部肌群飲食方式健身話題

六塊肌或是馬甲線是妳近期的目標嗎?懂得如何更有效率減少腹部的脂肪,遠比拼命做腹肌訓練要來的更為重要。然而,除此之外,腹部脂肪是一種特別有害的脂肪,有許多的研究都指明腹部脂肪過多,容易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臟病的風險性,因此,減少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是讓身體更加健康的關鍵目標。

馬甲線六塊肌
想要馬甲線或六塊肌別再一直狂做腹肌訓練!這6大建議事項你必須牢記在心。

你可以透過布尺來進行腰圍的量測,根據衛服部國民健康署所公佈的資料顯示,腰圍將能反應腹部脂肪的堆積程度,並可提早預測罹患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與腦中風等疾病的風險,因此,若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時,就表示「腹部過於肥胖」要特別注意飲食、運動以及體重控制,以下將提供六點能有效針對減少腹部脂肪的方式。

腰圍該如何量測
若男性腰圍≧90公分女性腰圍≧80公分時,就表示「腹部過於肥胖」要特別注意!

減少腹部脂肪的六點建議

1.避免吃加糖的食物

大量研究表明,過量的糖(主要是由於果糖的大量攝入)會導致腹部和肝臟周圍脂肪堆積,糖是一半葡萄糖和一半果糖,當你吃很多添加糖類的食物時,肝臟中果糖過多被迫將其轉化為脂肪,增加腹部脂肪和肝脂肪,從而導致胰島素抵抗和各種代謝問題。另外,大腦似乎沒有像固體卡路里那樣記錄液體卡路里,因此,當你喝進含大量糖份的飲料時,就很容易會攝取過量的卡路里;有一項研究也發現,每天每增加一份含糖飲料孩子患肥胖症的可能性就會增加60%。因此,盡量減少飲食中的糖分並考慮完全消除含糖飲料,這包含汽水,果汁和各種高糖分的運動飲料。

2.多吃蛋白質

蛋白質可能是減肥最重要的常量營養素。研究表明,它可以減少60%的饑餓感,當每天增加80-100卡路里的新陳代謝,就能幫助每天減少多達441卡路里的熱量,如果你的目標是要減肥或減脂,那增加蛋白質於飲食之中,就可以幫助減輕體重並維持,一項研究表明,吃更多更好的蛋白質的人腹部脂肪要少得多,另一項研究也表明,蛋白質與女性5年內腹部脂肪增加的機會顯著降低有關,這項研究還將精製碳水化合物和油類與更多的腹部脂肪聯繫在一起,並將水果和蔬菜與減少的脂肪聯繫在一起。許多觀察到蛋白質有助於減肥的研究使人們從蛋白質中獲取了25-30%的卡路里。因此,這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嘗試範圍。嘗試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攝入量,例如全蛋,魚,豆類,堅果,肉和乳製品,這些都是飲食中最好的蛋白質來源。

食物與瘦身的關鍵
避免含糖飲料的攝取並多增加蛋白質比例,將可以讓腹部脂肪有效率的減少。

3.減少碳水化合物

少吃碳水化合物是減少脂肪的非常有效的方法,許多研究都支持這一點。當人們減少碳水化合物時,他們的食慾就會下降並且造成體重的減少,現在有超過20的隨機對照研究顯示,採用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有時會導致比低脂肪飲食多2-3倍的減肥效率;低碳水化合物飲食還可以使體重迅速減少,通常會在1-2週內看到些微的差異。比較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和低脂肪飲食的研究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特別能減少腹部以及器官和肝臟周圍的脂肪,這意味著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將能減少一些腹部脂肪堆積。另外,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除了可以減肥以外,還具有許多其它健康益處,例如可以顯著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體健康。

4.多吃富含纖維的食物

有許多人都知道多吃纖維可以幫助減肥與腸胃道的蠕動,但是,懂得選用纖維的類型相對來說就時分的重要,常見的膳食纖維主要是不可消化的植物物質,而大多數可溶性纖維和粘性纖維都會影響體重,這些纖維會結合水並形成粘稠的凝膠沾黏在腸胃道內,這種凝膠可以顯著減慢食物通過消化系統的運動。它還會減慢營養的消化吸收。最終結果是長時間的飽腹感和食慾下降。有一項評論研究發現,在4個月內每天額外增加14克纖維與卡路里攝入量減少10%和體重減輕約4.5磅(2公斤)有關,另一項為期5年的研究報告也指出,每天吃10克可溶性纖維與腹腔脂肪減少3.7%有關;這也就意味著可溶性纖維在減少有害的腹部脂肪方面可能特別有效。

香蕉也能有助減肥
多吃綠色香蕉也能有助於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減少大量糖份與碳水化合物。

5.定期運動

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是增加壽命與避免疾病最佳的方式之一,另外,也能減少腹部脂肪為身體帶來更多的健康益處,但這並不意味著進行大量的腹部運動就可以達成,在一項研究中,進行6週腹肌訓練動作對於腰圍或腹腔內脂肪含量沒有顯著的影響,然而,進行重量訓練以及有氧運動都可以減少全身的脂肪量,但有氧運動則可以較針對腹部的脂肪進行減少;另一項研究發現,固定的運動與訓練完全可以防止人們在減肥成功之後,造成腹部脂肪重新堆積的機率,這就表明養成運動習慣對於維持體重與脂肪量尤其重要,同時,運動還可以減少炎症、降低血糖並改善與腹部多餘脂肪相關的其它代謝問題。

6.養成追蹤食物

大多數有運動的人都知道,運動與飲食之間存在著許多的相關性,但有許多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一整天吃進了什麼東西,尤其是正在進行增肌或減脂的人,如果不養成追蹤飲食的習慣,將很容易高估或低估熱量與營養比例的攝取。追蹤飲食攝取量並不意味著你必須要斤斤計較所有的一切飲食,但透過一段時間的追蹤紀錄,就可以更加了解自己的飲食攝取過程,例如將蛋白質攝入量提高到每日總卡路里的25–30%或減少不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比例,這樣才能幫助你更有效率並提前達成設定的目標。

定期的運動習慣
養成固定的運動習慣與飲食紀錄,對於要減去大量脂肪的人來說尤其重要!

結論

過多的腹部脂肪將容易造成健康上的問題,因此,除了運動與飲食的控之外還要注意日常生活的壓力,也是造成這部位脂肪不易消除的主因,以原則上來說,大多數人都可以通過改變生活方式有效的減少腹部脂肪,例如飲食要富含健康的飲食,其中要富含瘦蛋白、蔬菜和水果以及豆類,並養成定期運動與食物類別的選擇,就能將體重與體脂率控制在健康的範圍內。

延伸閱讀:

活化「棕色脂肪」能燃燒20%基礎代謝率,想不瘦都難!

有氧或重量訓練會幫助你更快地減掉腹部脂肪嗎?

哪種運動能消耗最多的脂肪?這項研究將告訴你結論

資料參考/musclemediaonline、barbend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6 SPORTSWEAR INSPIRATIONS/漫遊夢境

2016-06-02
健身運動配備服裝綜合配備館

淡紅色的櫻花飛舞在香甜的午後,我輕輕閉上眼,感受她溫柔地陪伴。你悄悄地走進我的夢中,夢中的我仍著你為我準備的粉紅薄T,看著我顫抖的身軀,那自責的眼神就像不小心散落在地上的櫻花般,是那樣的憐惜。趕緊地,為我套上花漾外套,緊抱住我,低聲在我耳邊說著想我,好想我。我回頭,正想與你說…你已消失眼前。於是我穿上Boost,想追上你的腳步…砰!從夢中驚醒。妹,近來可好?

Outfit Info

Top  UNDER ARMOUR HG Favorite圓領短袖上衣 /NT$980/輕質莫代爾構造,柔軟,創造出如同第二層皮膚般的貼身舒適。著上後有如飄起來的感覺。
Bottom UNDER ARMOUR HG Favorite緊身七分褲 FIT/NT$1,480/UA Charged Cotton®三重混合質料柔軟緊致而富有彈性,穿著舒適,方便運動。
Jacket ADIDAS Adidas EX GFX PACK WIN風衣/NT$3,290。
Sneaker ADIDAS PUREBOOST X SHOES跑鞋/NT$3,290/專為女性腳的輪廓所設計,提供全方位的舒適和支撐,無論走路或跑步皆能相當舒服。
Socks TITAN功能慢跑踝襪/粉/NT$290/選用天然棉為主要材料,同時使用特殊編織,展現貼合與緩衝極致,並且注意透氣性,特別在趾縫和腳踝前面比較容易流汗和發熱的部位使用網狀結構設計,保持足部乾爽不悶熱,兼顧舒適、貼合與保護的特性,避免造成重複性的傷害,無論長跑或長走都很適合喔!

你也可以這樣搭

Top NIKE AS DRI-FIT KNIT SHORT SLEEVE/VIVID PINK/HTR/REFLECTIVE/NT$2,080。
Bottom UNDER ARMOUR HG Fly By 2.0緊身七分褲 COM/黑/桃紅/NT$1,980。
Sneaker NEW BALANCE W74BCA復古鞋/Beach cruiser 系列/粉色/NT$2,850。
Bag NIKE女性LEGEND TRACK托特包/COSMIC PURPLE/DPRYLB/NT$1,750。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