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成功運動選手背後都伴隨著無數的努力與決心,才能在比賽中發光發亮,獲得屬於自己的榮耀時刻,而2021年世界引頸期盼的體壇盛事邁入倒數,世界運動好手們無不拼盡全力備戰!UNDER ARMOUR攜手國內知名運動藝術插畫家Donny Yu精心打造「Team UA應援牆」,透過細緻筆觸臨摹運動選手全心投入的身影,完美集結Team UA霸氣光環與奪金毅力,力挺台灣頂尖運動選手們挑戰體壇最高榮譽。
現為女子舉重58公斤級及59公斤級世界紀錄保持人的舉重女神郭婞淳,以驚人意志及不服輸的態度戰勝無數舉重賽事,目前正持續進行訓練備戰亞錦賽事的她表示,自己主要透過帶著學弟妹訓練來督促自己:「因為自己做到了,才夠有力去要求他們,儘管每個人的目標都不一樣,但我們是一起前行的」。並提及自己的應戰格言『相信所有的挫折,都是最好的安排。』,她坦言從2014仁川亞運受傷導致比賽失利後,開始學習與自己對話並用正向能量鼓勵自己,這句話能讓她在遭遇挑戰與困境時,用更沉著、冷靜的心態幫助自己思考,也幫助自己在面對事情時更加穩重。目前積分排名第一的她,即將背負著自己、教練及家人的期待,誓言要持續突破自我,並緊盯2021巔峰之戰、目標放眼「3破世界紀錄、勇奪金牌」!
針對UNDER ARMOUR獨家打造的Team UA郭婞淳專屬應援插畫牆,她興奮表示非常喜愛畫作中清晰的力與美,尤其是舉重表情通常沒辦法那麼美,希望自己能更努力練習,讓自己在舉起重量時也能如同這幅畫作所詮釋般輕鬆且美麗。
為幫助Team UA頂尖運動選手們挑戰生涯重點賽事為國爭光豪奪金牌,UNDER ARMOUR特別推出《UA武裝擂台賽 誰敢來挑戰》奪金應援系列三重活動:
奪金應援第一重-3/24開放限量報名「UA Training全方位訓練課程」,快跟上UA專業教練的腳步、挑戰成為更強的自己!
奪金應援第二重-3/27全面啟動「UA應援門市挑戰」活動,參加就有機會獲得最高價值5萬元專業訓練裝備。
奪金應援第三重-4/10(六)至4/11(日)於三創生活園區戶外廣場舉辦「UA武裝擂台賽」,當天將開放民眾挑戰Team UA選手日常訓練強度,體驗就送UA好禮!
UNDER ARMOUR廣邀運動愛好者一同突破極限、挑戰自己的紀錄,並透過實際感受頂尖運動選手訓練強度,向台灣運動好手取得非凡成就致以敬意!
詳細活動資訊敬請鎖定UA官方臉書粉絲團
資料提供/星裕國際
責任編輯/David
1名67歲男子,長期因左腳踝疼痛而困擾,每走一步就疼痛,嚴重影響日常步行與生活品質。經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勝彬於門診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左腳踝退化性關節炎,並伴隨骨刺形成,經進行全人工踝關節置換手術,改善疼痛並恢復關節功能。術後半年,病人恢復良好,不僅行走能力顯著提升,原本疼痛也明顯緩解,順利重返日常生活。
腳踝不適、每走一步就疼痛,小心是退化性關節炎!奇美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羅勝彬表示,退化性關節炎並非老年人專利,其中的踝關節退化性關節炎,雖然影響僅約1%人口,發生率遠低於膝關節或髖關節,但與膝、髖關節炎多發生於老年族群不同,踝關節炎的病人年齡層相對年輕,多介於18~44歲之間。
羅勝彬說明,踝關節炎的最常見病因為創傷性關節炎,其中約三分之二的病例與踝關節骨折有關,另三分之一則與慢性韌帶不穩定有關。此外,若本身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痛風等疾病,也有可能引發踝關節炎。
羅勝彬進一步指出,與其他關節退化相比,踝關節炎的病程進展速度較快,從發病到末期階段僅需10~20年,導致病人迅速喪失踝關節功能;然而,踝關節炎患者大多正值青壯年之際,可能對生活及工作帶來深遠影響。
羅勝彬提到,目前針對末期踝關節炎的標準治療方式為踝關節融合術,透過固定踝關節來消除疼痛,適用於較年輕或從事重勞力工作者。但踝關節融合術可能讓鄰近關節過度使用,導致關節炎提早發生,行走時步態改變,尤其在上下樓梯或陡坡時更加明顯;此外,病人術後可能難以進行快走、快跑,甚至蹲踞動作也會受限。
近年來,全人工踝關節置換術逐漸成為踝關節炎的替代治療選項之一,特別適用於年長且生活模式偏靜態的病人。羅勝彬指出,與踝關節融合術相比,全人工踝關節能夠保留關節活動度,使病人在行走時更加自然,減少對鄰近關節的負擔。
羅勝彬說,根據近年來的國際數據顯示,全人工踝關節置換的比例逐年提升,逐漸成為踝關節炎的替代治療選項之一,台灣政府也已於2024年7月起將人工踝關節納入健保給付範圍,讓更多病人得以受惠,幫助擺脫疼痛,重拾行走自由與生活品質。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