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當運動發懶期找上你該怎麼辦?簡單恢復運動力的15個好方法
1
運動開始發懶
當運動發懶期找上你該怎麼辦?簡單恢復運動力的15個好方法
2
提升乳酸閥值的重點
關於耐力型運動員提升乳酸閾值的訓練技巧與注意事項
3
羽球個人賽包4金 台灣是最大贏家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當運動發懶期找上你該怎麼辦?簡單恢復運動力的15個好方法

2021-05-06
話題 綜合 重量訓練 增肌 徒手訓練 路跑

「上個月因為工作比較忙所以就沒去健身房,後來因為朋友生日各種聚餐拖了好幾個禮拜都還沒去。真的就是提不起勁。」這聽起來是不是很熟悉?相信大家都有過這種經驗,好不容易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可能哪天因為約會、加班、或純粹自己懶,就休息了一次。就是這麼一次,之後卻莫名提不起勁。運動心理學家 Laura Williams 提到,人是可以同時享受慵懶和運動刺激的,這兩種類型的「活動」通常都是相輔相成,而我們只需要學著如何找到完美的平衡。你說這不是廢話嗎?現在就讓我們來和大家分享如何讓你找回運動感覺的方法吧!

運動開始發懶
當運動發懶期找上你該怎麼辦?推薦簡單恢復運動力的15個好方法

1.心理建設:對,你就是懶

即使是有運動習慣的人也是會懶惰的,克服懶性的方法,就是擁抱它。心理建設非常重要,你不需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沒有人能夠一夕之間從這種人變成那種人。相對地,你需要了解自己、接納自己,和自己說一次:「對,我就是懶。懶惰很爽啊。我可能會一直懶下去?但我還是可以很健康,很懶惰的人也可以運動啊。」

2.打造方便的運動捷徑

如果你和我一樣是那種出門才有辦法提起勁運動的人,那麼健身房離你近不近就變得非常重要!畢竟如果連一個45分鐘的運動都這麼難說服自己去做了,怎麼可能還有辦法花半小時的車程去做這件事?一定要讓自己有能夠輕鬆運動的捷徑,如果你不是晨型人,那就不要硬逼自己一大早去運動,這樣只會讓你更討厭運動這件事;對於你不想做的事,終究能找出無數個理由去阻止自己的。

3.更新運動歌單

其實就是這麼簡單而已!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曾經研究,在運動時聽重拍音樂能夠有效增加15%的耐力,因為音樂能夠讓大腦稍微分心,讓你的身體稍微不覺得運動很累。所以,無論你喜歡聽嘻哈、流行或是電音,如果你認真準備歌單,相對地也會對運動這件事更起勁的。

運動音樂怎麼找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曾經研究,在運動時聽重拍音樂能夠有效增加15%的耐力。

4.打破重複的循環

有規律的運動是很好,但如果你開始厭倦了,就表示需要一點突破了。如果你到了健身房還是覺得有點提不起勁,打破自己的循環就是關鍵!平常都是先踩飛輪?還是先舉槓鈴?稍微交換一下順序吧!新鮮感是很容易創造的。

5.準備好賄賂自己

這個原理其實不難懂,只要問一下身邊有寵物或小孩的人,通常最有效的就是獎勵。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咖啡。很多人對咖啡成癮,如果一天沒有喝就很難開始。那麼我們來進行個小實驗:除非你運動完,不然不能喝咖啡。運動完才能喝。就這樣。

接著等你運動完之後,當你喝下那第一口你一直心心念念的咖啡…嗯,是不是很簡單?犒賞自己,有兩個原則要遵守:一、獎勵必須是即時的,沒有什麼一個月後才怎樣怎樣的,獎勵感絕對會大減!二、必須建立在自己真正迫切、渴望的事物上。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得到它,你可能會不開心、很不開心、最不開心那種。運動完才能看自己想看的劇、運動完才能做愛等等,這些都是非常有用且可靠的獎勵,切記,不要選「沒有也不會怎樣」的事來獎勵自己!

運動後的獎勵
當沒動力運動的時候,不妨設計一個運動後的獎勵來好好犒賞自己吧!

6.設立小小目標

其實這也是心理建設的一環。很多人想到一運動就要在健身房泡兩個小時,往往就直接想放棄。那個半小時怎麼樣?如果把運動時間拆開來,也是可以的。怎麼拆?早餐前的十分鐘、午餐前的十分鐘、晚上再十分鐘。半小時的運動量搞定。雖然很短的運動不見得能有成效,但專家也認為這樣的運動方式是有效的,而且能夠更加幫助你重新拾回運動的習慣!並不是長時間的運動才有效,不需要逼迫自己去想像一運動就要「花好多時間」,快速短時間的運動,也好過完全不動!

7.視覺衝擊

有些事雖然簡單,但還是需要被提醒。你可以看看自己之前運動完後的自拍,容光煥發或是充血的樣子,再對照一下現在完全懶得動的自己。是不是很想念那個自己?去運動吧!另外,也有鄉民推薦可以看一些運動廣告或是電影來激勵自己,看完就帶著感動立刻起身去運動,真的很有用!

肌肉充血自拍
雖然說自拍有點很自戀的樣子,但不可否認這也是一個激勵自己的方式。

8.告訴大家你要去運動

很簡單,告訴全世界你要去健身房了,所以就去吧(你沒去就糗了)。

9.試試團體課吧

首先,任何一種新的運動都有助於提升你去動的意願。試試團體課吧! 為什麼?因為在團隊意識凝聚的前提下,更能夠激發人的潛力,心裡想著「我努力!我要撐過去!因為大家也在做一樣的事!」

10.找個健身夥伴

無論是朋友也好、同事也好,有個健身夥伴真的能夠讓你更想也認真運動。不僅可以互相勉勵、交換心得,最重要的是在有人與你互動下,更能夠提升整個健身體驗的新鮮感。甚至可以用「誰遲到就請吃飯」這類的小事來激勵彼此,千萬不要小看這些小事,這些都對你想要抗拒自己惰性的動機非常有幫助。

11.炫耀訓練成果

好啦,也不見得是炫耀,更正確的說法是「分享」。雖然說運動主要是為了自己,但如果能夠和身邊的人分享自己的改變、得到一些正面的回饋,絕對會讓你更能夠持之以恆。身邊的人絕對會注意到你的改變,提醒你「繼續下去就對了」。

12.增添一點競爭的因素

人嘛,有時候就是需要一點刺激。無論你是要去健身房暗中和別人較勁,或下載像 Fitocracy、iMapMyFitness、Gym Buddy等健身應用程式和自己比賽都好,記錄你的運動成果,分享出去,也許明天就有人打破你的紀錄了呢?好啊來比啊。

13.出去戶外走走

有研究發現在戶外運動的人能夠更加感受到活力以及青春。出門運動的人,情緒似乎被日常鳥事影響得更少,他們比較不容易感到壓力、沮喪、挫敗。最重要的是,他們更能享受運動後的感覺,並且傾向繼續這樣的習慣。覺得有點低潮嗎?與其喝酒澆愁,不如出去跑跑吧!跑完回家路上再喝也不遲。

14.邊追劇邊運動

想要減重,但是跑步又很累?讓我們跟你分享一個小秘訣。把你最愛看的劇放在跑步機上吧!無論是手機或平板,邊跑邊看!這樣一來,燃燒卡路里的時候,你反而不會覺得這麼累,都被劇情分心了呢。

15.把你的屁股從椅子(床)上移開

如果上面講的都對你沒有用,站起來總可以了吧!椅子什麼都幫不了你的。你讓身體呈現靜止狀態的時間越長,就會越難起身去做些什麼。對,我知道,可是坐在那邊發懶真的很舒服啊!但切記,維持久坐不動的姿勢是很容易引發各種疾病的,所以給自己拉一把吧,訂下提醒,每個小時站起來走一走,不是要你去健走,動一動拉拉筋也好,有精神了就可以去運動了。

遠離椅子的誘惑
如果你真的不想運動,那也別趴在椅子上站起來走走總可以吧!

找回自己當初開始運動的理由

仔細回想,看看當初是什麼驅使你開始運動的吧!回想起來之後,看著鏡子裡面的自己,好好審視一下,是不是很想念運動時的感覺呢?運動對身體的好處不用多說,但請相信,你真的可以透過運動來好好愛自己。

本篇文章由「健身工廠」授權刊登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關於耐力型運動員提升乳酸閾值的訓練技巧與注意事項

2021-12-08
知識庫無氧運動有氧訓練觀念重量訓練路跑鐵人三項綜合

你知道為何運動員經常使用他們的乳酸閾值,來確認該如何訓練及在耐力運動中可以保持哪種速度嗎?首先我們來聊聊何謂乳酸閾值(Lactate Threshold ,LT),當然也可稱為無氧閾值(anaerrobic threshold,AT),這是一個人在穩定狀態下進行有氧運動,而不感到疲勞的最快速度;當在乳酸閾值以上進行的運動會導致血乳酸濃度突然升高,而乳酸是身體不斷產生的新陳代謝和運動的副產品,在正常情況下(休息和低強度訓練),血乳酸通常為 1-2 mmol/L。在劇烈運動時,它可以上升超過 20 mmol/L。由於乳酸閾值可以隨著訓練而大大提高,因此許多運動員和教練制定了訓練計劃來提高該值。

提升乳酸閥值的重點
為何運動員會用乳酸閾值來確認在耐力運動中可保持哪種速度?

什麼是乳酸閾值?

休息和穩定且持續運動期間,血液中的乳酸濃度會平衡的產生和排出,在此期間,體內的肌肉、心臟和肝臟都可以使用乳酸作為燃料提供運作,然而,在穩定狀態的適度運動中,體內產生的乳酸可以被迅速吸收及排出,但在高強度運動中,它的產生速度比身體吸收或排出的速度要快。

體內產生的乳酸
在高強度運動訓練過程中,乳酸產生的速度將比身體吸收或排出的速度要快。

而乳酸閾值是在竭盡全力的運動過程中的一個點,此時乳酸在血液中的積聚速度快於身體將其清除的速度,無氧代謝所產生的能量,用於短時間和高強度的活動爆發,然後乳酸將會堆積達到一個閾值,它不能再被吸收因此堆積起來,這一點就被稱為乳酸閾值。

然而乳酸閾值的特點是pH值略有下降(從7.4降至約7.2),這種下降被認為會導致身體疲勞並降低肌肉收縮的力量,從而導致運動效能下降,在沒有乳酸不斷累積的情況下,可以維持的最高工作負荷稱為最大乳酸穩定狀態 (The maximal lactate steady state,MLSS)。

根據多項研究的推測,具有更高乳酸閾值將意味著,運動員可以繼續進行高強度的訓練,讓身體具有更長時間的耐疲勞度,這也就是為何許多人認為乳酸閾值是預測在高強度運動中是否能有好表現的方式。

乳酸閾值差異:

一般人:VO2max的60%

業餘耐力運動員:VO2max的65%至80%

菁英耐力運動員:VO2max的85% 至95%

乳酸閾值
竭盡全力運動的過程中,乳酸將在血液中的積聚速度快於身體將其清除的速度。

測量乳酸閾值的方式

在實驗室中,乳酸閾值測試與VO2max測試類似,使用跑步機或固定自行車進行,運動強度在大約4到5分鐘左右的時間內進行增加;在每個運動週期結束時用指尖採集血液樣本,並連同心率、功率輸出和攝氧量一起測量。

這個過程一直持續到血乳酸濃度顯著增加,在研究數據中,往往有一個相當明顯的峰值,由於乳酸閾值比達到最大攝氧量會更早出現,因此通常以最大攝氧量的百分比來作為衡量;運動員和教練在乳酸閾值下測量功率輸出(通常以瓦特/千克為單位)做為設計訓練計劃的參考值。

乳酸閥值的測量
乳酸閾值測試與VO2max測試類似,可以使用跑步或自行車的方式進行。

另外,有一些研究也表明,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會影響乳酸閾值,例如一項2004年「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分離男性的乳酸和氨閾值」的研究發現,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能會使乳酸閾值轉向更高強度的工作量,在2020年另一項「生酮低CHO、高脂肪飲食:菁英耐力運動的未來?」評論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的飲食會增加越野自行車手的乳酸閾值,但是並沒有證據表明這有助於提高運動效能。

這樣粗估你的乳酸閾值

要估算出乳酸閾值基本上都必須要進入實驗室中,但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正確的知道自己的乳酸閾值到哪邊,因此,我們可以運用一個簡單的方式來粗估自己的乳酸閾值,但這樣的方式適合有經驗的運動員進行,絕非任何人都可以進行。在此種測試中,你可以採用跑步、騎自行車、游泳或進行其它可持續30分鐘以上的的耐力型運動,同時,你還需要一個心率監測器和一個秒錶。

1.在開始訓練前10分鐘內達到你的峰值與持續強度,並在接下來的20分鐘內每分鐘記錄一次心率。

2.計算你在20分鐘內的平均心率,這個數字是你在乳酸閾值下的估計心率。

運動強度的其它衡量標準

這邊要再次強調!乳酸閾值並不是評估了解你自己在運動中能達到極限的唯一方式,有許多的運動員和教練都可透過其它的方式,來更了解當下的體能狀態和訓練課程的安排內容;雖然有一些需要利用實驗室的儀器來進行測試,但還能透過下列這一些方式來進行管理。

1.最大攝氧量:

另一種測量運動能力的方法是使用最大攝氧量(VO₂max)。VO2 max是身體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可以吸收和使用的最大氧氣消耗量,吸入和使用氧氣的能力是身體心肺健康的指標之一。因此,擁有更高的最大攝氧量,就意味著你比最大攝氧量更低的人,具有更好的心血管能力;你也可透過有計畫性的訓練來增加最大攝氧量。

2.最大心率:

你的最大心率(Maximum Heart Rate,MHR)是心跳在一分鐘內的最快速度;這與最大攝氧量不同,最大心率越高並不意味著你的心血管狀況越好。但是,透過了解身體的最大心率,將能有助於追蹤並確定你運動時該達到的心率目標。

3.自覺用力係數:

你要分辨自己的運動強度是屬於有氧還是無氧,就可以採用自覺用力係數(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RPE)來進行簡單的檢測。自覺用力係數透過利用身體在運動過程中的感覺,來判定身體目前的運行狀態,例如心跳加快、呼吸加快、出汗增加和肌肉疲勞等狀況。你可以確定自己的運動強度,並根據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身體所感受到的狀況分為6-20之間的數據來判斷,例如6是不勞累、9是輕鬆、12-14是中等強度、15以上則屬於高強度運動。

增強耐力的訓練
你也可透過其它的方式來更了解當下的體能狀態和訓練課程的安排內容。

增加乳酸閾值

透過有計劃的訓練能讓一般運動員在更長的時間內承受更高強度的耐力運動,包括參加鐵人三項或半程和全程馬拉松的運動員們,都希望透過一連串的訓練、恢復和營養來提高他們的乳酸閾值。

提升乳酸閾值的訓練就意味著要增加運動強度,以便您以乳酸閾值心率或略高於乳酸閾值心率進行訓練,這種訓練可以是間歇訓練或穩定訓練,但採用間歇訓練、高強度訓練和持續穩定訓練的組合的效果將會是最好。

提升耐力的方式
透過有計劃的訓練能讓一般運動員在更長的時間內承受更高強度的耐力運動。

訓練的持續時間應基於你身體當前的健康狀態和訓練目標。例如:

1.間歇乳酸閾值訓練計劃:

每週兩次以乳酸閾值心率的95%-105% ,進行3- 5次10分鐘的高強度間歇訓練,間隔之間休息3分鐘。

2.連續乳酸閾值訓練計劃:

每週兩次以高強度(乳酸閾值心率的95%-105%)進行一次20- 30分鐘的訓練。並每週增加10%-20%的訓練量以取得進步。

請記住要追蹤訓練的進度,並每隔幾個月重新測試一次,看看你的訓練計畫是否有效,如果沒有!你可能就需要透過增加訓練的頻率、時間或強度來進行調整。

資料參考/verywellfit、NIH、draxe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羽球個人賽包4金 台灣是最大贏家

2017-08-30
話題綜合新聞台北世大運

臺北世大運羽球個人賽共發出5面金牌,陣容星光閃閃的中華臺北羽球隊,包辦女單、男單、女雙和混雙金牌,連同混合團體賽的隊史首金,開成「5金店」。

羽球個人賽包4金 台灣是最大贏家

中華臺北羽球隊教練團在世大運前,就喊出過「橫掃6金」目標,最終只差男雙這面金牌,但累積5金3銅、仍是羽球場上最大贏家。

總教練張政雄(Chang Jeng-Shyuang)分享說,當初會開6金目標,是對選手真的有很大信心,但選手備戰過程中,多少會有高低起伏,直到賽前其實都不太肯定能拿下什麼成績,如今圓滿落幕,選手努力化為甜美果實,「唯一遺憾是男雙4強賽,最後幾分沒有拿下來。」

世界排名第9的地主男雙李洋(Lee Yang)/李哲輝(Lee Jhe-Huei),上午4強賽遭日本對手玉手勝輝(Tamate Katsuki)/三橋健也(Kenya Mitsuhashi)逆轉,沒能完成中華臺北隊橫掃金牌目標,這面男雙金牌最終由韓國組合Kim Jaehwan/Seo Seungjae拿下。
拿下女單金牌的「世界球后」戴資穎(Tai Tzu-Ying)在臺北世大運,集滿女單第3面牌,她笑說:「圓滿達成任務,世大運沒遺憾了。」她2013年喀山世大運收獲女單銀牌、上屆光州世大運打下銅牌,還沒拿過的女單金牌在自家拿下,又多一層意義。

地主最後一組在金牌戰出賽的女雙許雅晴(Hsu Ya-Ching)/吳玓蓉(Wu Ti-Jung),壓軸搶金沒給自己壓力,吳玓蓉說:「這是我們第一面國際賽金牌,賽前的辛苦,一切都值得了。」不只女雙,混雙組合王齊麟(Wang Chi-Lin)/李佳馨(Lee Chia-Hsin)也在今天收下搭檔的第一面混雙金牌。

女雙決賽,地主中華隊許雅晴、吳玓蓉也將金牌留下。

王子維(Wang Tzu-Wei)則幫中華臺北羽球隊,摘下隊史世大運男單首金,首度參賽就收獲2金的他表示,世大運的好成績是很大肯定,會更有信心朝2020東京奧運的目標前進。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