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跑得好、跑得強,那真該感謝你的小腿肚﹗紐約 Mile High Run Club 認證跑步較練 Raj Hathiramani 指出,因為每一步觸地時,小腿後方的肌肉都在雙倍為你工作,以保護腳踝並提供動力。所以,強化這些肌肉將能增強腳踝穩定性,進而提高步幅和步頻、幫你突破更快的速度高牆﹗
小腿後側的「腓腸肌」是腿部最大的屈肌,俗稱為小腿肚,從膝蓋後方一直延伸到腿的下半部,可支持快速和爆發性動作;「比目魚肌」則從膝蓋後方外側延伸到腳跟,可保持腳踝穩定性和安全。跑步時,小腿透過使膝蓋彎曲和腳跟抬起,來幫助你的步伐往前邁進,因此,強壯的小腿可以讓你提高步幅和步頻,因而跑得更快。
以下由Hathiramani設計的5招循環訓練,結合了跑者需要的力量、活動度和爆發力,看似基礎簡單,但其實只要練一趟就能啟動你的小腿肌肉。
怎麼做:依序照指定次數做下列訓練動作,每組之間休息 30 秒,重複做 3 趟循環。
準備工具:一組中等重量的啞鈴、瑜珈墊。
Step1: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臂垂放兩側(要增加強度可各握一個啞鈴)。
Step2:緊縮腹部核心以保持穩定性,雙腳跟抬離地面,用前腳掌蹠骨部位著地。維持5秒鐘再回到起始位置。
共做10次
Step1: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各握一個啞鈴,手臂垂放在身體兩側。
Step2:緊縮腹部核心,保持抬頭挺胸、肩膀向後。
Step3:雙腳跟抬離地面,用前腳掌蹠骨部位著地,向前走幾小步,再向後退幾小步(步數視環境而定)。
來回走60秒鐘
Step1:雙手掌位於肩膀的正下方平貼地面,類似高平板式姿勢,並張開手指,將手掌往地面壓。
Step2:臀部抬高呈倒V形,保持雙腳伸直。
Step3:先將左腳跟盡可能貼近地面,以伸展左小腿,此時右膝蓋稍微彎曲。換邊同樣,將右腳跟盡可能貼近地面,以伸展右小腿,此時左膝蓋稍微彎曲。雙腳不斷交替。
每側重複20次
Step1:雙腳略比肩寬站立,腳趾略為向外,雙手抱胸保持平衡,呈深蹲預備姿勢。
Step2:膝蓋彎曲同時臀部向後,盡可能降低胸部位置,呈深蹲姿勢。
Step3:可利用向後擺手獲得動力,雙腳跳起來,在空中身體呈垂直跳躍。落下時回到深蹲姿勢。
連續動作20次
Step 1:雙腳併攏站直,雙手垂放身體兩側預備。
Step 2:跳起時,雙腳往外張開到大於臀部寬度,雙手經過身體兩側向頭頂上方拍手(也可不拍手)。落地回到起始動作,此時雙腳屈膝緩衝,以保護膝蓋。
重複跳躍20次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責任編輯/Dama
首爾國際馬拉松為亞洲歷史最悠久的賽事之一,八十多年的國際田聯金標賽事,擁有兩萬人的參賽規模,五小時關門的高標準,完美的賽事服務……等。或許它的名聲不如日本、東南亞諸多賽事遠近馳名,但作為鄰國的重要賽事之一,無論從規模還是服務來說,首爾國際馬拉松都備受眾多跑友喜愛追捧。
首屆比賽於1931年舉辦,開始賽道位於首爾永登浦區,為周長14.5英里(約23.3公里)的環形賽道,此永登浦馬拉松是東亞馬拉松的前身。二戰與韓戰導致賽事停辦了13年,到1954年才恢復。直到1964年,才轉變為如今的42公里的馬拉松,並於1994年更名為首爾國際馬拉松。截至2016年,首爾國際馬拉松已走過86屆,是亞洲數一數二的長壽賽事。
除了開春三月的好天氣,全程無坡的賽道也被大家一致認為是亞洲最容易破PB的比賽,首爾國際馬拉松路線,朝鮮王朝時代的王宮和東大門等首爾的觀光勝地鱗次櫛比,正是大城市首爾市中心。
起點為光華門廣場,路過李舜臣雕像,南大門,清溪川公園等韓國著名景點,一路向東南方,最終要跨越漢江,到達最後的終點蠶室奧林匹克場館。沿途有韓國民眾的鼓勵與支持,在首爾的街道和大家一起感受這份溫暖。線路的特色是,標高差少,比賽開始後是非常緩慢的下坡標準道,大部分的區域路線也都偏平坦。最大的難關是34公里到35公里蠶室大橋區間,這一區間是首爾的象徵漢江的橋上,朝向成上爬,並且在橋上會遇逆風。
光化門廣場(韓語:광화문광장)是一個在韓國首爾市鍾路區世宗大路的廣場。廣場於2009年8月1日由首爾市政府開放,作為城市環保改造項目計劃的一部分,類似的有清溪川和首爾廣場。廣場設有朝鮮王朝海軍上將李舜臣的雕像和世宗大王像。
清溪川(청계천)自仁王山為起點向東穿過韓國首爾市中心,總長約13.7公里的人工河流(在首爾市區部份約5.8公里)。在朝鮮時代為解決雨季積水無法排出市區而挖掘,過去曾作為下水道使用,2005年改造轉型為國際知名觀光景點。清溪川為漢江第二大支流,在城東區的沙斤洞、松亭洞、聖水洞與第一大支流中浪川匯流後進入漢江。
最大的難關是34公里到35公里蠶室大橋區間。這一區間是首爾的象徵漢江的橋上,朝向成上爬,並且在橋上會遇大風。
此一點是首爾馬拉松的賽事亮點,首爾奧林匹克主競技場於1977年11月28日動工,1984年9月29日落成啟用,舉行的首個大型運動會即為1986年亞運會。這座體育場也是足球比賽如世界盃足球外圍賽的比賽場地之一,啟用初期可容納近100,000位觀眾,現時則設有69,950個座位。然而在2002年首爾世界盃競技場啟用後,重要足球賽事已移師到該處舉行。
比賽項目:全程馬拉松、10公里挑戰
比賽時限:全馬/5小時0分、10公里:1小時30分
比賽報名日期:去年的12月底至同年的1月中旬 (ex:2017首爾國際馬拉松,報名日期為2016年12月26日~2017年01月24日),超過人數限制則以抽籤的方式決定結果。
比賽日期:每年3月中旬
報名費用:全馬/台幣1700元、10公里/台幣1400元
【報名資訊】
a. 參賽者年齡:18歲或以上(比賽當天)
b. 獎勵:排名前五的男女選手得獎
c. 紀念獎品:所有參賽者都有獎牌和完賽證書
2017首爾馬拉松博覽會EXPO:
1. 地點:蠶室奧運會主體育場(地鐵2號/9號線蠶室奧運會主體育場站7號出口)
2. 時間:2017年3月18號(週六), 10:00-18:00
3. 領物須知:憑本人護照和報名確認函領取參賽號和比賽裝備
4. 領物地點:中國人請尋找有設立中文服務台的領取參賽號和比賽裝備
光化門(起點)-崇禮門-明洞-清溪川-東大門- 蠶室大橋-蠶室奧林匹克主體育場(終點)
天氣:非常涼爽,絕對是適合跑馬拉松。這兩年起跑前都只有零下負2度的溫度,但起跑後身體一熱開,就會感覺這是一個很適合跑馬的天氣了。
補給:大約5公里一個水站,提供水與運動飲料。 第20公里與第30公里處提供香蕉與鬆軟的巧克力餅,35公里左右的食物則是葡萄乾。
2017首爾國際馬拉松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