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跑步
  • 5K跑進26分鐘的跑步訓練計畫
1
5K跑進26分鐘的跑步訓練計畫
5K跑進26分鐘的跑步訓練計畫
2
芝加哥馬拉松奧運4金名將莫法拉奪冠 大迫傑創日本最快紀錄
3
一定要參加比賽 才是一名真正的跑者嗎?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K跑進26分鐘的跑步訓練計畫

2022-04-25
跑步 動學堂 跑5K 跑步訓練

完成持續跑 5 公里對許多跑步新手來說並不難,但如果要在 26 分鐘內跑完,也就是用 5 分 12 秒的配速、四百公尺操場一圈 2 分 04 秒的時間持續跑 5K,就可能是個挑戰。想讓自己的 5K 速度往下一階段邁進,歡迎參考這篇文章,不過,在開啟這項訓練計畫之前,建議你的 5K 最佳成績已低於 28 分鐘,並且可用 5:12 配速跑至少 1 公里。如果還沒達到上述建議條件,可先遵循其他目標時間的 5K 跑步訓練計畫。

5 公里跑進 26 分鐘跑步訓練計畫
5 公里跑進 26 分鐘跑步訓練計畫 (資料來源 : runningfastr)

課表說明

均速跑:確保配速不應超過每公里 6:03 。
長跑:緩慢而穩定地跑,時間在 1 小時以內。
法特雷克跑:無故定規則,詳細介紹請見:法特雷克跑 Fartlek Run。
400m 反覆跑:每圈 2:02,相當於配速 5:04 ∕ 組間休息 60 秒,站立恢復。
800m 反覆跑:每 800m 4:09,相當於配速 5:10 ∕ 組間慢跑恢復 200m。
1km 間歇:配速 5:12 ∕ 組間慢跑恢復 90 秒。
山坡跑:在 Kenyans Hills(緩坡上不斷進行間歇跑)與 Hill Sprints (斜坡衝刺)之間交替進行,以達到力量與耐力訓練的平衡。

時程建議

■ 5K 跑進 26 分鐘訓練計畫過程中,扣除交叉訓練時間,每週應投入約 3 小時左右進行跑步訓練。
■ 主訓練期為 3 週,搭配 1 週恢復週,在 4 週訓練結束時,你可根據個人需求重複或調整計畫。
■ 建議在執行此計畫 2-3 個月後,可運用減量訓練來休息並犒賞自己幾週。開始減量訓練期之前應該從全休 2-3 天,並每隔一天進行一次短距離輕鬆跑。

資料來源/runningfastr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芝加哥馬拉松奧運4金名將莫法拉奪冠 大迫傑創日本最快紀錄

2018-10-08
賽事六大馬馬拉松跑步話題

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芝加哥馬拉松」在台灣時間7日晚間開跑,曾獲4面奧運金牌的英國「長跑之王」莫法拉(Mo Farah)以2小時5分11秒奪下男子組冠軍,這也是他長跑生涯中第一座馬拉松冠軍獎盃,同時改寫歐洲全馬紀錄。另日本新星大迫傑獲得男子組季軍,他以2小時5分50秒刷新日本全馬紀錄,並將領到日本職業破紀錄獎金1億日圓。

芝加哥馬拉松奧運4金名將莫法拉奪冠 大迫傑創日本最快紀錄 ©RSI SPORT

英名將莫法拉封王  刷新歐洲紀錄

第41屆芝加哥馬拉松共有來自100多個國家、超過4萬4千名選手參與。現年35歲的英國長跑名將莫法拉使用最後竄出戰術,以2:05:11封王,在率先衝過終點線時,他手比招牌大愛心慶祝自己刷新歐洲紀錄。賽後他表示:「我在比賽尾段感覺很好,雖然比賽一開始有些遲緩,但整體來說我跑得相當開心。」
 
莫法拉出生於索馬利亞,是一名歸化為英國公民的黑人田徑運動員,擅長長跑和中長跑,他分別於2012、2016年奧運會獲得5,000及1萬公尺跑步雙料冠軍;手握4面奧運金牌的他,2014年在倫敦首次參與馬拉松比賽,以2:8:21成績名列第八,創下英國最快紀錄;他目前也是1,500公尺、1萬公尺、半程馬拉松和2公里的歐洲紀錄保持者。而這次在芝加哥馬拉松的勝利,是自1996年Paul Evans以來第一位贏得芝加哥馬的英國人
 
2017年1月1日,莫法拉獲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冊封為下級勳位爵士。同年8月他從田徑場上退役,轉戰公路賽。

英國長跑名將莫法拉以2:05:11封王 ©Bank of America Chicago Marathon

日新星大迫傑摘季軍  打破日本最快紀錄

芝加哥馬拉松男子組前三名都以數秒之差衝破終點線,亞軍由來自衣索比亞的Mosinet Geremew 以2:05:24摘下,接著日本長跑新星大迫傑(Osako  Suguru)以2:05:50名列第三。大迫傑於賽後表示:「我真的很開心,這次賽況相當艱難,所以我不確定能不能刷新紀錄,但到最後一英里,我覺得我可以!雖然我無法獲得冠軍,但未來我仍以此為目標繼續前進。」
 
現年27歲的大迫傑曾於2011年夏季世大運獲得田徑1萬公尺金牌,2014年在亞運獲田徑1萬公尺銀牌,並打破多項日本田徑紀錄,目前為日本5,000公尺紀錄保持者。2017年4月他首次挑戰全程馬拉松,在馬拉松界最高殿堂「波士頓馬拉松」,以2:10:28優秀成績奪下全場第三;第二次挑戰全馬是2017年12月的福岡國際馬拉松,又以2:7:19獲得第3名。芝加哥馬拉松是他第三次挑戰全馬,賽前已放話要刷新日本全馬紀錄的他,果然不負眾望跑出佳績,並將獲得日本田徑產業協會頒發的破紀錄獎金1億日圓(約新台幣2,700萬元),成為日本第二位獲得這份天價獎金的全馬選手(前一位領獎者為設樂悠太,於今年東京馬拉松以2:06:11創紀錄)。
 
大迫傑本月12日將挾著「日本全國紀錄保持人」新頭銜首度訪台,展開WE FLY臺北跑步之旅,並在長跑菁英疾速訓練營中與台灣長跑菁英運動員和跑者近距離交流。

大迫傑以2:05:50名列第三,並打破日本全馬紀錄 ©THE JAPAN TIMES

2018芝加哥馬拉松男子組總排前十名:

資料來源:Bank of America Chicago Marathon 2018

女子組Kosgei摘后冠  寫下芝馬有史以來第三快紀錄

女子組由跑者Brigid Kosgei以2:18:35摘下后冠,24歲的她跑出個人最佳成績,並獲得她第一座世界馬拉松的冠軍寶座,同時也寫下芝加哥馬拉松女子組有史以來第三快的紀錄。

Brigid Kosgei以2:18:35摘下后冠

2018芝加哥馬拉松女子組總排前十名:

資料來源:Bank of America Chicago Marathon 2018

資料來源/Bank of America Chicago Marathon 、BBC、THE JAPAN TIMES、維基百科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定要參加比賽 才是一名真正的跑者嗎?

2017-03-13
觀念跑步話題

有許多跑步新鮮人,練習一陣子之後,開始規劃自己接下來的目標。看著身旁的跑友紛紛去參加各式各樣大小型的路跑賽,自己便不禁會思考:「難道一定要參加比賽才能成為真正的跑者嗎?」其實答案很簡答:誰說非要參賽才叫一名跑者呢?

當你喜歡跑步,你就是一位跑者了

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喜歡跑步時,他就是一位跑者了。當你享受跑步時,你就會把跑步當做一種習慣,無論是一周跑2-3天還是7天。跑者一天之中總是期待著出去跑步,並熱衷於跑步計劃行程,如果因某些原因不能跑,他們就會想覺得渾身不對勁。
 
而以上這些皆與配速、距離或比賽無關。這與你對自己的承諾和外出跑步的意願有關。
 
也就是說,選擇比賽這個原因有其優點。因為在忙碌的生活中,經常會被許多事情佔據,因此跑步可能就會被拖延。所以它往往需要一個最後期限來激勵你採取行動,於是比賽可就變成是一個必要的催化劑。

比賽是努力的紀念

再者,參加比賽可以幫助你更明確的規畫訓練課表。透過選擇比賽,你就有了具體的訓練距離,並可基於比賽日期來製定時間表,你的訓練計劃應該從你目前的健身和里程程度開始,然後逐步建立。里程增加、速度訓練或是越野訓練都會出現在你的訓練課表裡。
 
第三,比賽是成就的慶典。它可以為你幾個月的辛苦的練提供一個慶祝的理由;你可能為比賽犧牲了社交時間、睡覺的時間或者還有很多其它的東西。待完賽後,比賽T-SHIRT、比賽照片甚至比賽獎牌與獎品都將成為你努力的紀念。

比賽是衡量進步的方式

跑步通常被認為是個人運動,但比賽其實是種社會經驗。你在路上會與許多其他選手相互分享你的愛好、在歡樂氣氛濃郁的賽後慶祝會上,你有機會結識其他跑者。美國《天生就會跑》的作者克里斯多福.麥杜格( Christopher McDougall)說:「我們比賽的原因不是要打敗對方,而是要彼此相擁。」
 
比賽也是衡量進步的一種方式。如果你不把自己推向極限,那你的健身程度將最終停留在瓶頸中,參與比賽會產生一種激勵,戴著號碼布、聽著時鐘滴答作響、腳趾站在起跑線上都會使我們更加努力。不管你是否選擇參加比賽,這都將對你融合日常訓練很重要,讓訓練不會因例行而無聊,保持挑戰自己在某種程度上就是保持身體和頭腦的運轉。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你要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你是內在自我的激勵型跑者,你可能就不需要參賽了,因為你自己就會積極的走出門去。比賽只是一種選擇,當你繼續健走或跑步時,你的目標和興趣可能會改變,如果你在某個時刻決定選擇參賽,它們永遠會在那裡等你。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健身
  • 啞鈴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重量訓練
  • 初階訓練
  • 跑步
  • 核心肌群
  • 跑5K
  • 跑10K
  • 徒手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