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跑步
  • 5K跑進26分鐘的跑步訓練計畫
1
5K跑進26分鐘的跑步訓練計畫
5K跑進26分鐘的跑步訓練計畫
2
第一屆桃園日月光半程馬 土窯雞補給、配速員加持創超高CP值
3
跑馬最常遇到的5種肌肉傷痛和即時治療方式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5K跑進26分鐘的跑步訓練計畫

2022-04-25
跑步 動學堂 跑5K 跑步訓練

完成持續跑 5 公里對許多跑步新手來說並不難,但如果要在 26 分鐘內跑完,也就是用 5 分 12 秒的配速、四百公尺操場一圈 2 分 04 秒的時間持續跑 5K,就可能是個挑戰。想讓自己的 5K 速度往下一階段邁進,歡迎參考這篇文章,不過,在開啟這項訓練計畫之前,建議你的 5K 最佳成績已低於 28 分鐘,並且可用 5:12 配速跑至少 1 公里。如果還沒達到上述建議條件,可先遵循其他目標時間的 5K 跑步訓練計畫。

5 公里跑進 26 分鐘跑步訓練計畫
5 公里跑進 26 分鐘跑步訓練計畫 (資料來源 : runningfastr)

課表說明

均速跑:確保配速不應超過每公里 6:03 。
長跑:緩慢而穩定地跑,時間在 1 小時以內。
法特雷克跑:無故定規則,詳細介紹請見:法特雷克跑 Fartlek Run。
400m 反覆跑:每圈 2:02,相當於配速 5:04 ∕ 組間休息 60 秒,站立恢復。
800m 反覆跑:每 800m 4:09,相當於配速 5:10 ∕ 組間慢跑恢復 200m。
1km 間歇:配速 5:12 ∕ 組間慢跑恢復 90 秒。
山坡跑:在 Kenyans Hills(緩坡上不斷進行間歇跑)與 Hill Sprints (斜坡衝刺)之間交替進行,以達到力量與耐力訓練的平衡。

時程建議

■ 5K 跑進 26 分鐘訓練計畫過程中,扣除交叉訓練時間,每週應投入約 3 小時左右進行跑步訓練。
■ 主訓練期為 3 週,搭配 1 週恢復週,在 4 週訓練結束時,你可根據個人需求重複或調整計畫。
■ 建議在執行此計畫 2-3 個月後,可運用減量訓練來休息並犒賞自己幾週。開始減量訓練期之前應該從全休 2-3 天,並每隔一天進行一次短距離輕鬆跑。

資料來源/runningfastr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第一屆桃園日月光半程馬 土窯雞補給、配速員加持創超高CP值

2018-10-07
賽事路跑馬拉松跑步話題

日前創下桃園市最快秒殺紀錄的「桃園日月光半程馬拉松」今(7日)登場,近八千名參賽者從國立體育大學開跑。該賽事舉辦第一屆,賽道綿延不絕的上下坡路段堪稱一大特色,半馬組更有專業配速員幫跑者穩定達標;此外,主辦單位不僅物資贈品大方送,賽道補給更是「澎湃」,土窯雞、米粉、蛋糕紛紛上桌,讓報名費最高僅NT$450的日月光馬CP值破表。

第一屆桃園日月光半程馬 配速員加持、土窯雞補給創超高CP值

史上最佛心賽事吸引八千跑者  桃捷首例加開班次

桃園日月光半程馬拉松早在報名階段,就因為豐富的活動贈品、史上最佛心報名價格引起跑友們關注,8,000個名額在開放報名不到兩天就被搶光,創下桃園市最快秒殺紀錄。因為參賽者眾多,桃園機捷也首開先例,加開班次,將眾多參賽者準時送達賽會場地國立體育大學。

賽道上下坡無間斷  配速員相挺

賽事分為3K休閒組、10K挑戰組及21K半馬組,半馬路線從國立體育大學起跑,經華亞科學園區、長庚醫院,在振興路折返;10K組與半馬組路線大致相同,差別在不經過長庚醫院;3K組則在體大校園內。
 
因為比賽地點位於林口台地,全程上下緩坡不斷,更有部分連續險升與險降,跑者能深刻體驗「地無三里平」的賽道特色。其中半馬組沿途行經華亞科技園區和桃園長庚紀念醫院,兩區都在台地地形頂部,因此跑者們必須連續上下兩座頂部,尤其到達桃園長庚之前路段連續險升,經桃園長庚後旋即險降,雖未達越野跑難度,但不斷上下坡增加賽事困難度。

賽道前段繞行華亞科技園區
賽道中段行經桃園長庚紀念醫院

雖然剛辦第一屆,但主辦單位就將賽事拉高規格,包括跑者號碼布上配戴紐約馬拉松(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指定計時晶片、晶片分段計時,並特別邀請四組配速員加入行列,配速時間分別為半馬1:45、2:00、2:15、2:30,讓跑者能跟著專業配速員的腳步穩定達標。半馬組最終由2017世大運選手周印庭(印帝)奪下男子組冠軍。

四組配速員配戴顯眼的氣球,讓跑者容易找尋

史上最狂補給+賽後餐盒  甕窯雞、爭鮮、摩斯讓跑者吃好吃滿

桃園日月光半馬有堪稱史上最好玩的賽道,不僅半馬組行經的賽道上在地特色美食「甕窯雞」作為補給品,各補給站還有桃園豆干等滷味拼盤、米粉、小蛋糕、麵包、餅乾和水果等豐富食物。
 
跑者完賽回到會場後,現場提供新鮮餐盒兌換,包括爭鮮、摩斯、中壢最有名的双營涼麵都可自由選擇。此外,會場有如遊園會般熱鬧,有造型超Q的胖卡餐車進駐,提供乾淨美味的輕食,也有伴手禮攤位讓各地跑者可以順路選購帶回家。

半馬組的賽道補給有在地特色美食甕窯雞

賽後飽餐一頓之餘,活動舞台上還邀請到搖滾才子范逸臣,以及熱愛運動的實力唱將梁一貞演唱多首代表作品,讓跑者在充滿熱血的氣氛下嗨到最高點。

搖滾才子范逸臣壓軸嗨翻全場

資料來源/桃園市政府體育局、義傑事業
採訪攝影/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跑馬最常遇到的5種肌肉傷痛和即時治療方式

2018-01-15
運動恢復運動生理跑步知識庫

肌肉緊張、抽筋或者突發性的疼痛是跑者在比賽期間經常也是最怕遇到的事。跑步教練Mary Katherine Fleming說:「雖然這種情況在任何一場比賽中都可能發生,但它往往在比賽中更常見,特別是如果你不管當天的天氣、地形或自身的身體狀況而堅持執行比賽。」以上,如果其中任何一種疼痛發生,請試試以下簡單的方法。如果問題持續惡化,請停止跑步,並前往醫療帳篷,尋求幫助。

跑馬最常遇到的5種肌肉傷痛和即時治療方式

 1  上背部緊繃

它的感覺是:肩胛骨之間的緊密性

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疼痛與髖關節錯位有關,經常發生於產後婦女的身上,在還沒有完全康復的情況下,導致骨盆傾斜,從而將跑步時的壓力轉向了背部和雙肩。此外,有很多人在跑步的過程中容易聳肩、頭部向前,對上背部肌肉產生壓力。

解決方法:跑步時,嘗試讓雙肩往後延伸。如果持續疼痛的話,就就將雙手放在背後,雙手掌交叉,盡量讓上半身挺直,然後讓臀部輕輕向後彎曲直到你感受到上背部肌肉的伸展。

©lucydylanweddings.com

 2  腳底抽筋

疼痛部位:足弓部位出現劇烈疼痛,感覺足底像是被什麼東西往上拉。

為什麼會發生:雙腳抽筋可能是由於體內控制肌肉收縮的電解質失衡,當出汗而導致體內的電解質嚴重不足時,身體的電脈衝就會失控,導致足部肌肉抽筋。Somerset說:「此外,雙腳抽筋也可以表示肌肉疲勞,因為在長時間的比賽過程中,雙腳反覆彎曲和延長導致肌肉超時工作。」

解決方法:雙腳站直,將身體的重量集中到發生抽筋的腳上面,並儘可能地按摩它。如果有幫助的話,可將其中一隻腳離開地面,呈單腿站立姿,並將腳趾分開,將身體的重量集中在腳趾上,維持1分鐘即可。

 3  小腿抽筋

它的感覺是:輕微的小腿緊繃到劇烈的疼痛。

為什麼會發生:引起小腿抽筋的潛在原因有兩個,Fleming說:「電解質失衡和穿著不合腳的鞋子(特別是鞋跟高度和前腳掌高度之間的差別)。」

解決方法:如果是左小腿抽筋,請將右腳向前一步,讓膝蓋與地面平行,呈弓箭部,右大腿與地面平行,腳跟用力向下壓,起立,向前走4-5步,再換左腳。

 4  側腹痛

它的感覺是:肋骨下方出現劇烈的刺痛,通常只有一側。

為什麼會發生:運動生理學家Dean Somerset表示:「通常情況下,是由於呼吸時利用到的肌肉出現了偏差和不均,而導致疼痛。」

解決方法:站在原地,深呼吸,接著用兩個手指直接按壓疼痛處。當你按壓的同時,仍繼續配合呼吸,保持幾秒鐘,直到疼痛緩解。

 5  腳底水泡

一般發生在長時間的LSD訓練或雨中賽事,因為襪子與腳底經長期摩擦或是鞋子與腳不夠貼合,還有襪子的車縫線等造成水泡的原因。

解決方式:鞋子必須與腳貼合(選鞋時將腳趾擠到最前面,腳跟與鞋末應預留一個指頭的厚度),襪子盡量選擇馬拉松專用的襪子或五指襪,比賽時最好使用舊鞋與新襪,比賽前可於腳趾塗凡士林以及腳底貼大片OK繃,都非常有效。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一雙慢跑鞋》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