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女生如何運用月經週期的荷爾蒙變化聰明訓練?
1
女生如何運用月經週期的荷爾蒙變化聰明訓練?
女生如何運用月經週期的荷爾蒙變化聰明訓練?
2
從叢林回到都市 陳彥博期許自己腳步不停下
3
專屬跑者跑後恢復的9個網球筋膜放鬆點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女生如何運用月經週期的荷爾蒙變化聰明訓練?

2022-07-19
知識庫 運動生理 健身 跑步 觀念 知識

運動女孩們在大姨媽報到時,常伴隨著經痛、疲累、腹痛、腰痠等不適症狀,導致難以持續運動,甚至擾亂了認真準備的比賽。月經週期如何影響女性的運動能力﹖又該怎麼讓大姨媽與運動和平共處呢﹖透過了解女性每個月的荷爾蒙波動,可以在身體準備好時加強鍛鍊,並在身體無法承受高度體力負荷時降低強度。下文將說明如何運用生理週期來循環訓練,讓妳在無法更努力訓練的時候,仍可以更「聰明」地訓練!

女生如何運用月經週期的荷爾蒙變化聰明訓練?
女生如何運用月經週期的荷爾蒙變化聰明訓練?

月經週期的 3 階段

首先,我們必須對月經週期的各個階段有深入認識。月經週期平均範圍在 23-38 天,以 28 天為最常見的平均數,包括濾泡期、排卵和黃體期 3 個階段。

1. 濾泡期
從月經來的第一天開始,此時是整個月的女性荷爾蒙(又稱雌激素)分泌濃度最低點,也因為雌激素濃度低,研究發現這是女性身體與男性最相似的時期。濾泡期將持續到月經離開後的 5-6 天,全程共 12-14天。在月經來潮期間,雌激素濃度會緩慢上升,促使黃體素和濾泡刺激素釋放,釋放現象平均發生在月經開始的第 12 天左右,此時雌激素升到最大值,並持續約 48 小時,這個過程的結果就是排卵,而排卵之前體溫會降至最低。

2. 排卵日
排卵日的推算約為月經週期天數減 14 天,如週期天數是 28 天,排卵日則為第 14 天;週期天數是 30 天,排卵日則為第 16 天。此時子宮頸因為雌激素的作用增加相當多分泌物(產生適合精蟲的介質),白帶增多讓陰道的酸性降低,利於精子儲存生命力並順利經過陰道,此時當女性的身體釋放一個卵子,如果存有精子將是懷孕的黃金機會。排卵時期除了白帶增多,性慾也會特別高,體溫則在排卵後升高約 0.3-0.6℃。

3. 黃體期
發生在排卵日之後,並持續到週期的後半段,黃體素(又稱孕酮、黃體酮)在週期第 20-22 天時到達巔峰,之後急劇下降,如果妳沒有懷孕,雌激素和黃體素都會下降並向大腦發出信號,為下一個新的月經週期做好準備條件。此時期黃體素的轉換作用會將基礎體溫提升 1/4 到 1/2 攝氏度,因此當女性在測量每天的體溫時,就能了解是否已經進入了黃體期。

正常基礎體溫曲線,主要可看基礎體溫中「高溫」和「低溫」兩者的溫度差及其持續時間
正常基礎體溫曲線,主要可看基礎體溫中「高溫」和「低溫」兩者的溫度差及其持續時間 ©茂盛醫院生殖醫學中心

月經週期各階段運動建議

了解月經週期各階段的荷爾蒙變化之後,我們就能進一步談談可能影響訓練的生理變化。

1. 濾泡期運動建議﹕
趁機努力訓練

第一階段濾泡期是雌激素最低的時期,這時可以盡最大努力做訓練,因為沒有複雜的荷爾蒙症狀。

2. 黃體期運動建議﹕降低強度、避免炎熱潮溼
排卵後妳的體溫將開始升高,但對運動訓練的影響不大,體溫升高的現象將從排卵期持續到週期後半段的黃體期。黃體期期間,女性的身體對於在炎熱或潮濕環境中訓練更敏感,例如熱瑜珈、在大熱天戶外跑步等,運動表現也可能大打折扣。黃體期除了體溫上升,黃體素還會增加靜止心率和呼吸頻率,這 3 種症狀都可視為身體的額外壓力,尤其在訓練時,讓女性感到必須比平時更努力才能達成目標。

在月經週期的後半段進行力量訓練,要特別注意黃體素的分解代謝作用。力量訓練需要承受一定的負荷,例如自身體重、彈力帶、機械或自由重量訓練器材,重複承受負荷所產生的肌肉張力,使有作用到的肌肉出現微小撕裂,而身體透過重新生長肌肉組織來治癒微小撕裂,並產生更強大的肌肉。然而在黃體期間,黃體素會減少蛋白質再生,對肌肉修復過程產生負面影響。

黃體期期間,女性的身體對於在炎熱或潮濕環境中訓練更敏感,例如大熱天在戶外跑步、熱瑜珈
黃體期期間,女性的身體對於在炎熱或潮濕環境中訓練更敏感,例如大熱天在戶外跑步、熱瑜珈

以生理週期出發的運動指南

將妳的訓練和月經週期調整成同步,只需要培養幾個簡單習慣,就可以產生很大的不同!

方法 1. 追蹤妳的週期

毫無疑問地,讓訓練同步的前提,是要清楚自己哪時會在月經週期的哪個階段。每天早上醒來(盡可能每天早上在同一時間醒來),在做任何事包括喝水、起身之前,先測量妳的體溫並紀錄下來,這個習慣在週期前半段尤其重要,可了解妳的基礎體溫是多少。透過每天紀錄體溫,妳能觀察出體溫在週期中期左右略有升高,這顯示已經發生排卵。

手機 APP 發展蓬勃,現在已有許多紀錄生理期的 APP 可以下載使用,不過上述專屬自己的紀錄和測量若能扎實執行,更能貼近自己的真實狀況。

方法 2. 在週期不同時間選擇不同運動

在月經週期前半段的濾泡期,妳可以放心做高強度間歇訓練 (HIIT)、舉重、健力運動、增強式訓練、長跑、熱瑜珈、山坡跑,或是其他高強度的訓練方式。在高強度訓練之間切記至少休息一天,並注意有沒有過度訓練的徵兆,一些研究顯示,此階段可能更容易因過度訓練而受到肌肉損傷。

在月經週期後半段的黃體期,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戶外散步、健行、力量訓練(低至中等強度搭配更高的次數)、瑜珈、皮拉提斯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時妳的主要目標可放在增進活動度,並確保遠離炎熱的訓練環境。

在月經週期後半段的黃體期,可選擇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瑜珈、皮拉提斯等運動
在月經週期後半段的黃體期,可選擇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瑜珈、皮拉提斯等運動(圖為皮拉提斯)

總而言之,最重要的是要隨著妳身體狀態一起訓練,而非對抗它硬著頭皮練。

資料來源/healthline、維基百科、茂盛醫院生殖醫學中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從叢林回到都市 陳彥博期許自己腳步不停下

2017-06-28
陳彥博跑步話題超馬新聞越野跑馬拉松

台灣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陳彥博,於六月中甫完成2017年全新挑戰:熱帶雨林- 秘魯亞馬遜叢林230公里超馬冒險賽。今日於台北舉行祕魯亞馬遜賽後記者會,與台灣朋友分享這段刻骨的比賽經驗,在百分之百濕度的亞馬遜雨林中,面對毒蛇猛獸環伺的賽道,泥濘沼澤、涉險渡河、暴雨驟雷的惡劣環境;極地超馬運動員 陳彥博又再一次完成了艱難的競賽挑戰,克服生理和心理的煎熬,在終點展露笑容和秘魯羞澀的孩童合影。

從叢林回到都市 陳彥博期許自己腳步不停下

叢林險惡環境 猛獸暴雨雷電環伺

這次彥博從熱帶雨林安全地完賽歸來,完成一場全新的冒險挑戰!這場比賽和以往大不相同,雖然一樣是要跑超長的200到300公里距離,但是這次受傷的風險非常高,比賽強制裝備還規定要帶手術刀,大會還特別提醒選手賽道附近有美洲豹出沒、不能掉以輕心。在秘魯的亞馬遜叢林中,每天腳都要泡在爛泥河水裡,受傷的傷口很容易發炎感染,更有轉變成蜂窩性組織炎的風險,這若遇危急時刻,選手必須要自行用手術刀處理傷口;經歷這場苦戰,彥博今年好不容易長了半年的腳趾甲又一片片都掉下來,所幸沒有嚴重感染,最重要的一雙飛毛腿仍健康有力。

白天已經非常辛苦了,晚上還不能好好休息,選手必須睡在吊床上;這個吊床是要彥博自己揹著跑230公里的,白天賽程結束後,晚上還要自己去找樹幹把吊床搭起來,睡在半空中,真的是非常辛苦,比賽第一天晚上過夜是在暴雨中度過的,讓彥博練就快速把吊床搭建好的技能,記者會現場還親自示範怎麼把吊床搭起來,並提醒說吊床是有限重的,笑稱選手必須保持精瘦、才不會把床睡垮。

陳彥博記者會現場親自示範怎麼把吊床搭起來

體認世界之大 學習的腳步不能停下

『去年4大極地賽事結束休養後,回復訓練終於再度出賽,這場是我第一場的叢林冒險賽,也相當緊張。
感覺叢林已經離我好遠好遠了,我彷彿依然能夠感覺到空氣的潮濕、腐葉與泥濘的味道,以及圍繞在我周遭的蚊子、蒼蠅…這5天鞋子從來沒有乾過,摔了至少20次以上,渾身是傷,令人壓抑、屏息著希望安全度過每一天…

第5天最後賽段是極攀陡峭的山壁,以及垂直下降打滑的山坡,我連滾帶爬帶摔的下山,一個不小心,樹枝插到手掌裡,一拔出來,瞬間血流著整隻手都是…9個多小時的煎熬,終於抵達終點,以第三名完賽。

對自己的成績不是很滿意,即使有許多大賽的歷練,我想這場比賽也讓我體認到自己的經驗不足,世界很大,我還必須要學習更多的知識與技巧,如果自滿,一切的學習都會停止,也無法再繼續進步,我想也是這次比賽自己需要檢討的地方。
競賽環境就是這樣艱困,如果只顧抱怨是沒有用的,而是必須讓自己去適應這環境,和平與它共處,不排斥、不牴觸、而是要去接受這環境。

就像不管走什麼樣的路、追逐什麼樣的夢,總會有好事情、壞的事情不斷發生,真正能夠繼續下去的,就是相信的力量,維持平常心,感恩的繼續堅持下去。』賽後寫下兩千餘字的感想,把自己首場冒險賽的艱辛歷練轉化成未來競賽挑戰的心靈養分,並調整身心開始投入9月份的義大利TDG高山超馬賽訓練,將利用台灣高山百岳地利,進行長時間的縱走越野訓練,為即將來臨的全新冒險做好萬全的準備。

賽事訓練演講並行忙 只為傳遞信心與勇氣

超馬運動員陳彥博繼2016年完成四大極地系列挑戰賽,贏得首位亞洲大滿貫總冠軍選手後,並未歇息鬆懈,賽後馬不停蹄進行公益校園演講。密集下鄉和純真的孩子們分享各地比賽的歷程,啟發他們勇敢追求夢想,更還帶著認養的狗狗到校園推廣生命教育,親切沒有距離地和全體師生們互動,不但鼓勵了學生,更激勵了在座師長,體認〝行萬里路〞對生命的深厚意義,爭相爭取明年的校園演講名額。這些付出只希望把信心和勇氣傳遞給下一代,每每看見孩子純真發亮的眼神,就是最好的回報,有時候我們從孩子身上得到的溫暖和回饋,反而獲得更多!而深受感動的彥博也決定於年底再加場公益講座,敬請期待宣布報名日期!

首場高山non-stop超馬賽 前進北義大利

陳彥博未來的挑戰將會有更多冒險元素,下一場比賽將前進義大利北部高山,迎向更瘋狂、更艱辛的挑戰,賽事名稱TDG (TOR DES GÉANTS) 素稱巨人之旅,全長距離330公里,總爬升累積24,000米,必須穿越25座高山,於限時150小時內完成。地形從城鎮出發,穿越高山、概算每天距離40~50公里,每日爬升累積3千到6千米落差之間。賽道上橫亘著勃朗峰 (4807 米)、玫瑰峰 (4637 米)、切爾維諾峰 (4478 米) 和大帕拉迪索山(4061 米)這四座義大利最高的山峰。這一場全新的冒險挑戰屬於Non-stop競賽類型,更考驗選手的能力經驗,如何分配速度與補給,戰術與休息規劃等,難度指數相當高!

責任編輯/瀅瀅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專屬跑者跑後恢復的9個網球筋膜放鬆點

2017-06-19
跑步知識庫UNDER ARMOUR運動恢復伸展

身為一位好的跑者,筋膜放鬆格外重要,我們要對自己的身體負責,當身體開始覺得緊繃之時,就該適時地去做調整,用自身的感覺察覺身體的變化。肌肉筋膜中都富含著水分,在運動過後,相對來說也較緊縮,所以無論在比賽前後,有好的學習保養非常重要,這樣可以預防受傷及增進運動表現。

跑者的肌膜放鬆9個痛點 ©blog.muipr.com

而恢復是為了讓下個訓練更加強大,UA鬥陣跑團鬥士挑戰營訓練課表即將進入尾聲,80個人在14週中進行了肌力、體能、速度、心志的訓練,UA一直強調要全面照顧運動員,帶領跑者進入360度運動型態,訓練、競賽、恢復是個完整的運動週期。以下特別請到了尼西小學堂的物理治療師傅宥霖老師來為各位跑者講解關於跑後該如何放鬆各處緊繃的筋膜。

尼西健康小學堂物理治療師傅宥霖 ©iamsuperann.blogspot.tw

筋膜放鬆的三大原則

  1. 定點按壓不需要揉動:找到不舒服的點按壓
  2. 配合呼吸:做10次深呼吸
  3. 遠端動作:其他部位的縮放

 1  臀中肌

檢測:當跑步的時候,骨盆控制非常重要。單腳站立;一隻腳支撐,另一隻腳往上站,雙手放置骨盆兩側。感覺支撐腳的平穩度,如果能站20秒以上代表控制不錯,換腳,感覺骨盆是否有明顯往下掉的狀態?假設骨盆有明顯往對側掉的狀態,或者一高一低,就需要做筋膜放鬆站立腳的臀中肌。

步驟1:雙手虎口抓住骨盆兩側,至骨盆皮帶下方的地方,那就是臀中肌的位置。

步驟2:將球放置這個位置,加入身體微微的重量,搭配十次循環呼吸,換邊。

 2  足底內側肌

脛後肌、脛前肌、腓骨長肌是控制腳踝穩定度中扮演最重要的角色,它匯集至以下 

步驟1:用手摸至大拇指下方的凸點,往下兩指至三指的位置,位置於內側足弓中央至大拇指中間的地方。

藍點位置為足底內側肌

步驟2:將球放至內側足弓的位置,加入身體重量按壓,搭配10次呼吸,做腳趾頭抓放的遠端動作。
步驟3:換腳,重複上述動作。

Tips
肌肉需要靠大腦放鬆,當大腦想著愉快的事情時,肌肉與筋膜會跟著放鬆,所以在做的時候可以想一些開心的事。

 3  胸小肌

跑步時最需要的就是擺臂,假設胸小肌是緊繃的,則會使得手臂擺不上去,而因此使得身體產生過度的旋轉,對跑長距離的人來說,是一個耗能的動作,平時不需要這麼大的旋轉,卻因為過度擺臂,導致胸小肌緊繃。

步驟1:胸小肌的起點位於第三、第四,以及第五肋骨上緣靠近肋軟骨處的外肋間肌腱膜。

步驟2:定點按壓,配合10次呼吸,手做內轉外轉的遠端動作,並將身體上下移動10次。
步驟3: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4  肩胛骨內緣

對於經常駝背或是吸氣總是吸不飽的跑者很有幫助。

步驟1:找到肩胛骨內緣前,首先找到菱形肌的位置就是俗稱的膏肓,指的是這一塊肌肉呈菱形,這塊肌肉又可分為大菱形肌與小菱形肌,小菱形肌分布位置較上, 大菱形肌分布位置在下。

步驟2:定點按壓,配合10次呼吸,想像吸氣時往下左右擴張。
步驟3:手做內轉外轉的遠端動作,並將身體上下移動10次。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5  腰方肌

步驟1:中間與腰椎橫突都有連結,腰方肌位於豎脊肌與很厚的胸腰筋膜底下,所以比較難摸到。

步驟2:將球或滾筒放置第12根肋骨的下方腰方肌的位置,定點按壓,配合10次呼吸,做腿部上下的遠端動作。
步驟3: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Tips
放鬆右邊腰方肌,請抬右腳做遠端動作,左邊請抬左腳。

 6  闊背肌

步驟1:背闊肌是將手臂向下和下後拉的背部肌肉。這兩塊三角肌各有一闊端附著於脊椎和骨盆帶上,較窄的一端則在肩下延伸到肱骨。

步驟2:定點按壓,配合10次呼吸,做肩部左右移動的遠端動作。
步驟3: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檢測:左右舉手,感受是否變得更輕鬆,舉得更高?
 

 7  髂肌

步驟1:摸到皮帶附近最凸起的點後往內一指幅處。
步驟2:趴臥,定點按壓,配合10次呼吸,想像呼吸時要將球頂出去的感覺
步驟3:做按壓腳的彎曲、伸直的遠端動作,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檢測:兩邊左右抬腿,感受是否變得更輕鬆?
 

 8  腿後肌

對於常駝背的人來說,腿後肌很常沒力。

步驟1:大腿到臀部下緣到膝窩處,找到一半的位置,在小腿後側正中央的位置

步驟2:定點按壓,並使用另一隻腳施加壓力,配合10次呼吸
步驟3:做腳踝向下向上或是旋轉的遠端動10次,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9  坐骨肌

臀部需要好的活動度,久坐容易緊繃。

步驟1:將手放在屁股正下方坐骨,摸到屁股正中間凸起處。
步驟2:坐姿,將球放在凸起處的周圍,定點按壓的腳翹起放置另一隻腳的膝蓋上,配合10次呼吸。
步驟3:做臀部左右移動的遠端動作,換邊,重複上述動作。

採訪整理/瀅瀅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