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編輯開箱實測:戶外運動咖必備的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Amazfit T-Rex 2
1
編輯開箱實測:戶外運動咖必備的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Amazfit T-Rex 2
編輯開箱實測:戶外運動咖必備的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Amazfit T-Rex 2
2
史上首位100英里耐力賽后冠:比賽最終不只比身體條件,而是心理素質
3
劉承勛:沒有滿分的運動人生,只有從零開始的每一天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編輯開箱實測:戶外運動咖必備的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Amazfit T-Rex 2

2022-08-15
配備館 跑步 戶外運動 評測 馬拉松 穿戴裝備

平常習慣戴著智慧運動手錶上山下海的凹豆咖、跑者們一定會發現,近年運動手錶已漸漸遠離「一牌獨大」的時代,越來越多品牌進入台灣,除了在產品功能上突破革新、入手價格也越來越平價,外觀設計也越來越適合日常配戴。全球智慧型穿戴式裝置品牌 Amazfit 今夏推出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T-Rex 2,對於這個台灣人可能較陌生的品牌,運動星球編輯特別開箱實測,看這款錶對於跑者們的生活與訓練所需,是否能滿足到位!

編輯開箱實測:戶外運動咖必備的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Amazfit T-Rex 2
編輯開箱實測:戶外運動咖必備的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 Amazfit T-Rex 2

開箱:從裡到外「強韌堅固」的鋼鐵型男

初見這支 Amazfit T-Rex 2 午夜黑款,從聚合物合金錶身就能感受到它通過 15 項美國軍用標準(MIL-STD 810G)的強韌與堅固,對於總是愛讓 3C 產品跳樓的編輯來說,使用時讓人備感安心(似乎誤解了它的用途)。而手錶整體造型俐落、輪廓感十足,通過金屬噴鍍工藝的霧黑邊框造型低調有質感又不失酷帥,彷彿是錶界的鋼鐵型男。

Amazfit T-Rex 2 午夜黑款開箱
Amazfit T-Rex 2 午夜黑款開箱

錶身除了午夜黑款,還有符合大自然色調的星耀黑、叢林綠、大地黃共 4 款色澤,錶盤則可以在設定功能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樣式、資訊呈現方式,自由搭配當下的穿著和環境需求。

Amazfit T-Rex 2 午夜黑款開箱,錶盤可以自行選擇樣式和資訊呈現方式
Amazfit T-Rex 2 午夜黑款開箱,錶盤可以自行選擇樣式和資訊呈現方式
AMAZFIT T-Rex 2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左起)叢林綠、大地黃、星耀黑、午夜黑
AMAZFIT T-Rex 2軍規級智慧運動手錶(左起)叢林綠、大地黃、星耀黑、午夜黑

當然,我們不能以貌取錶。在無法預期的戶外環境中,需要的是從裡到外的堅固韌性。Amazfit T-Rex 2 錶身細節與內部結構都經過強化處理,能在 70°C 高溫和最低 -30°C 低溫下正常運作,並且通過 240 小時濕熱測試及 96 小時鹽霧酸鹼測試 。不只溫度、濕度和酸鹼度,T-Rex 2 防水深度達 100 公尺,可承受飛濺、雪雨、游泳、浮淺和其它非高速水上運動,堅韌的內在不只能讓我們戴著它「上山下海」,更能從沙漠到雨林、極地。而對於「防水」的跑者們來說,戴著防水的 T-Rex 2 絕不用擔心訓練、比賽時的惡劣天氣。 

這款手錶讓人相當驚艷之處,是它有讓人放心的超長電池續航力。在正常使用下,充飽一次電後最多可使用 24 天,對於馬拉松、超馬、超級鐵人三項、長距離越野跑等長距離耐力運動,這款手錶的電力絕對能應付長時間的使用、讓你安心迎戰。

Amazfit T-Rex 2 讓我們戴著它上山下海,更能從沙漠到雨林、極地
Amazfit T-Rex 2 讓我們戴著它上山下海,更能從沙漠到雨林、極地

戶外跑步實測:快速精準定位、錶面資訊清晰

Amazfit T-Rex 2 搭載超過 150 種運動模式,支援戶外探索的全方位功能,而本篇以編輯最常從事的戶外運動—跑步作實測。每一次的跑步實測中,編輯都一手戴 Amazfit T-Rex 2,另一手固定戴同一支它牌跑錶來比對。

在河濱公園、一般公路等路線上,T-Rex 2 與它牌跑錶的里程計算幾近一致,在開跑前,GPS 通常不超過 5 秒就能快速定位,相當方便。在戶外練跑途中,最需要能看足夠清楚的錶面,T-Rex 2 搭載 1.39 英吋高清 AMOLED 顯示螢幕,無論戶外是大晴天或在黑夜中,都能透過觸碰錶面或是手腕搖動(可設定持續開啟螢幕,但會降低手錶續航時間),快速看到清晰的畫面。

無論在陽光直射下或是黑夜中運動,都能快速看到清晰錶面
無論在陽光直射下或是黑夜中運動,都能快速看到清晰錶面

田徑場實測:細膩專業的設定

前面提到 T-Rex 2 搭載超過 150 種運動模式,單就跑步、徒步相關的耐力運動,就包含戶外跑步、健走、跑步機、操場跑步、登山、戶外徒步、爬樓梯、鐵人三項等模式,可說是應有盡有。編輯嘗試在 400 公尺田徑場實測「操場跑步」模式,該模式配有操場距離(200 或 400公尺)、跑道(1-8 道)等精細的設定。不過,在實測中發現,像田徑場、廣場這類繞圈式路線,其里程計算相較於戶外跑步模式精準度尚待觀察,實際上操場某一跑道的里程 x 圈數所計算出的數字,與手錶數據有些微落差(平均跑 5000 公尺約落差 300 公尺,也就是約 6% 差距),這部分有待觀察。

另外,在間歇跑時需要的分段功能上,T-Rex 2 在分一段之後,時間紀錄僅提供總時間,沒有分段時間,所以如果要即時計算跑間休息時間、第二趟之後的單趟時間,就必須當下自行心算了。

「操場跑步」模式的設定
「操場跑步」模式的設定

總體而言,T-Rex 2 這款定位為全方位戶外運動的錶款,在訓練需求的專業度上也可看出有下功夫。在大多數運動模式中,都能即時監控如運動心率、移動距離、動作速度和消耗卡路里數等關鍵資料,幫助使用者追蹤並改善自身表現。

對於一般跑者而言,認真訓練所需的基本功能,這支全方位運動手錶也沒有少。如果你正在為了比賽或特定目標而吃課表,還能在各個運動項目的「運動輔助」選項中找到許多小幫手陪伴你!以跑步為例,可設定各類運動目標,如距離、持續時間或消耗卡路里;或以心率、距離、配速或步頻等指標設定運動提醒,當超過設定標準時將有聲音提示;還有虛擬配速員和步頻助手…等輔助功能,就算是獨自訓練,也像是有人陪著你跑完全程。

在各個運動項目的「運動輔助」選項,可找到許多小幫手陪伴你
在各個運動項目的「運動輔助」選項,可找到許多小幫手陪伴你

Amazfit T-Rex 2 已於 2022年 6月在台上市,共 4 款顏色,分別為星耀黑、叢林綠、午夜黑、大地黃,售價 NT$6995/支。產品規格如下,想更了解 Amazfit 請點此。

產品規格
產品規格

資料來源/Amazfit
攝影撰稿/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史上首位100英里耐力賽后冠:比賽最終不只比身體條件,而是心理素質

2019-07-05
夏日跑堂故事馬拉松越野跑超馬跑步人物誌

100英里,相當於約160公里,這個比台北行天宮跑到大甲鎮瀾宮還更長的距離,在她之前沒有女性一次跑完過,而她是怎麼做到的?

耐力賽終點線前,一位美國女性Pat Smythe(現名為Smythe -Conill)告訴她身旁的競爭對手兼陪伴30個小時的配速員Phil Lenihan﹕她需要專注、傾聽自己的身體,並好好體會最後1英里的努力。那時是1978年6月24日,35歲的Pat Smythe即將成為史上第一位完成美國西部100英里耐力賽的女性。

史上首位100英里耐力賽后冠Smythe-Conill:比賽最終不只比身體條件,而是心理素質

Smythe –Conill以29小時34分的成績衝過終點線,在這場美國越野賽始祖「西部100英里耐力賽」中,她成為28名完賽者中最快抵達的女性,得到后冠。「我伸出手抓住Phil的手,接著我們在終點線前最後衝刺,在那最後平坦的1/4英里(約400公尺),我沒有把目光專注在地面,因為我知道我的方向,而我是第一個到達終點的女性。」Smythe –Conill在1978年秋季號的馬拉松雜誌這麼寫著。 

而今年是Smythe –Conill封后的第41週年,也是這場世界上最古老的100英里耐力賽第45週年。

為減肥而跑→為女性發聲而跑

摘下西部100英里耐力賽后冠是41年前的事了,現年77歲的Smythe –Conill已退休。小時候的她在美國華盛頓州溫哥華市長大,1967年結婚時隨著丈夫搬到加州,開始跑步其實是大學時期為了減重,搬到北加州後,遇到更多熱愛跑步的跑者,也點燃了她的熱情。

「以前我不參加比賽,跑步對我來說是非常私人的事。」Smythe –Conill表示。然而,當她任職學校秘書期間,遇到了當地的女教師跑者Mary Healy,Healy創辦了「女性奔跑」組織,對灣區的女性教授跑步知識,開辦不久後,Smythe –Conill就加入當助理,兩人一起舉辦課程、教授女性跑步、配速、營養、重量訓練等知識;課程目的是引導學員從跑1英里開始,並鼓勵她們能越跑越遠。 

Smythe –Conill直到1978年之前都不曾參賽過,Healy則是個馬場老手,當時兩人都認為,參加西部100英里耐力賽能為女性的超馬能力向國際奧委會發聲,她們也確實試著用行動去證明。而那一年,距離國際奧委會將女子馬拉松納入奧運項目還有6年的時間。

5週100英里訓練

Smythe-Conill和Healy在賽前5週才開始為賽事訓練,依現在的週期化訓練概念看來,她們的訓練時間相當短暫。Smythe-Conill的週跑量從每週25-30英里(約40-48公里),大幅進步到100英里(約160公里),是藉著在山林間的長距離練跑,幫助她準備50英里的訓練計劃;她們兩人甚至開車3小時到比賽起跑點斯闊谷,沿著賽道模擬比賽。 

當時Smythe-Conill在馬拉松雜誌上表示﹕「在賽前,我毫無疑問地相信我可以完賽,而我更想知道的是,在自己身上能找到的內在優勢是什麼﹖我相信比賽最終不只在比身體條件,更在比心理素質。」

1978年Smythe-Conill練跑時側拍 © PAT SMYTHE-CONILL

賽道上的陪伴與堅持

在Smythe-Conill和Healy站上起跑線之前,Runner’s World雜誌的營銷經理Lenihan詢問她們可否一起跑,因為他相信自己可以幫兩位女士配速、幫助完成她們人生初100英里,而這場比賽的限時是30小時。果然,配速有效。

比賽在漆黑的凌晨5點開跑,開跑後馬上遇到山路小徑連續下坡,更經過15英里的雪地。不幸的是,Healy發生嚴重的高山症症狀,並在比賽僅30多英里時被迫退出。剩下的里程,留下Smythe-Conill和Lenihan繼續一起跑。然而,當她們離開Robinson Flat檢查站後,工作人員提醒他們配速太慢,恐怕超過30小時被取消資格,Lenihan卻自信地回答「請在終點線幫我們把獎牌準備好!」

不出所料,跑到最後一個49號高速公路檢查站時,距離終點線6英里(約9.6公里),他們已追上可在時限內完賽的時間。同時,Smythe-Conill意識到自己將成為西部100英里耐力賽的第一位完賽女性。即便腳踝極度疲勞疼痛,甚至有幾段路不得不停下來步行,但得知剩不到10K就將寫下創舉,Smythe-Conill頓時注意力集中、加快步伐,和Lenihan一起跑回終點線,創造出29小時34分的歷史。 

賽後Smythe-Conill表示「我很感激,這也改變了我許多。我試圖在跑步課中告訴女生們﹕我因為自己完成了某件事情而帶來自信、自尊和自主;至於比賽對我個人而言,同時帶來了驕傲和謙遜。」

1978年Smythe-Conill在灣區練跑時側拍 © PAT SMYTHE-CONILL

人生第一場也是最後一場賽事

創紀錄的後幾年間, Smythe-Conill僅在1979年再度嘗試西部100英里耐力賽,但在約30英里處就退賽了,之後她繼續為自己的興趣而跑,直到1982年,她表示厭倦了「推動」而停止跑步。而1978年的那場比賽,成為她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比賽。

儘管如此,Smythe-Conill當年的創舉仍是一項重大成就。在她歷史性的一跑之後,激勵了不少女跑者突破極限。從1979年Skip Swannack以21小時56分打破同場100英里紀錄;1989年,傳奇性超馬跑者Ann Trason在這場賽事贏得了她第一次勝利,之後更繼續贏得14次勝利;而Austrheim-Smith成為第一名連續10年完成該賽事的女性跑者。直到去年,多達60名女性在20小時27分內完成100英里賽事。雖然Smythe–Conill的成績早已被超越,但她的偉大在於,她為更多女性設置了一個標竿,也讓更多女性達到她們原本認為不可能、甚至荒謬的事。 

「西部100英里耐力賽像是『推動』的延伸,即便生活像一場鬥爭,但你必須繼續推動、保持耐力,並且持續享受。對每個人來說,這都是他們自己的內在進化過程。」Smythe–Conill在今年西部100英里耐力賽開賽前受訪時如是說。

西部100英里耐力賽近年比賽現況 ©Western States 100-Mile Endurance Run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Western States 100-Mile Endurance Run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劉承勛:沒有滿分的運動人生,只有從零開始的每一天

2016-05-12
戶外運動越野跑專訪故事跑步話題

從小就非常活潑的承勛,因為個性好動,自國小便開始練習國術,反正只要是跟動有相關的,他一概不抗拒。

命中注定的體育人

到了國中由於家庭因素,不得已只好搬到別的縣市。對於正值青少年的他來說,要離開自己習慣的地方、朋友,可以說是相當不習慣…所以那時的他心裡經常鬱悶、也始終無法適應新環境,唯一不變的事是依然喜歡運動。導師也觀察到他的問題,為了讓承勛能夠快樂成長,他推薦承勛去參加學校的田徑隊,開始練跑,也因為這樣正式開啟了他的運動生涯。

那時,雖然學業成績不盡理想,但是體育成績卻是高人一等,所以他就延續著自己喜歡的體育,就讀體育班。在那裡,或許是為了要讓學生有更好的基礎,所以管理也相對嚴格,不過這樣的軍事化管理卻讓承勛快喘不過氣,他突然轉念思考:如果我順利考上大學,就要好好念書,不在念體育了。於是他高三的時候就開始奮發讀書,只希望能考取理想的大學。考試成績不差的他,在填志願期間的選擇也不少,但也許是命中注定吧!最後的結果他依然考上中正大學運動競技學系…承勛相當驚訝,不過乖巧又踏實的他想:「既然考上了,那就好好讀下去。」

定向越野,找到內心自我

進入大學後,他遇到了學校的老師正在推廣定向越野這個項目,看著影片中的人們在森林裡拿著地圖穿梭自如,也引起了承勛內心那種想冒險、挑戰的激昂。承勛說:「我是一個鬼靈精怪的人,所以對於路線思考的邏輯,我想我是沒問題的。」
就這樣他正式加入了定向越野的行列,有天分的他也在一年之後,順利選上青少年組的國手,第二年直接跳到男子菁英組。

 

勝敗乃是家常事-大男孩劉承勛

在得失心中面對失敗,在失敗中找到重新努力的動力

雖然在每個練習或比賽的過程中,承勛總是帶著享受的心情參與,但對自我要求很高的他,在心中還是放著一把尺,時時提醒自己該注意的細節。

記得在一場全國賽的當天,那也是他人生第一場的定向越野賽。信心滿滿,當時的他認為自己肯定沒問題,但是這樣的自信其實也是承勛慣用掩蓋壓力的方式,所以翻開內心,他是緊張的。當時他所參加的是順點賽,就是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按照順序完成大會所指定的打卡點。或許是第一次,得失心也較重,他在這場重要的大型比賽之中,雖然速度最快,但是卻少打了一個點…看著榜單沒有劉承勛這三個字的排名和名字,難過的他哭了好幾天,他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其實不適合定向越野這個項目…俗語說:「家是永遠的避風港。」他打給最支持、疼愛他的母親,母親安慰他:「不要難過,我們應當勇於面對失敗,想想是不是自己做得還不夠呢?」

聰明的承勛聽了母親的話,也開始認真思考、反省,他告訴自己:勝敗乃是家常事,未來還有許多大大小小的賽事等著我,不是失敗了就要氣餒,而是從今天開始要更努力。

 

承勛努力比賽中 劉承勛提供

拿到金牌的秘訣是…

放下得失心,帶著這場比賽的警惕與家人的支持,承勛也開始更謹慎面對接下來的每個挑戰。去年,他參加了兩岸四地公開賽,當時的他因為在那陣子已經參與太多不同的比賽,所以對於這場比賽,他反而沒有看得太重,只想能順利完賽就好。也許就是充滿著放鬆的感覺去面對,他意外地在這場公開賽之中拿到百米定向和定向接力的金牌。看著自己的金牌他懂了,原來這就是平常心的感覺,過去的他把太多事情看太重,才會造成一直不穩定的狀態,但當內心真正放鬆之時,成績的表現就能自然而然的提升。最近,他也在定向越野的世界排名賽中,打敗北韓、日本、香港等強手,拿到冠軍。

運動是一個專業,更是有發展的行業

現在的他一邊研讀研究所之餘,還開立了自己的定向越野工作室。除了要讓更多人認識定向越野之外,他也想要讓這些在定向越野上付出這麼多的選手們,當跑到某個定位時,還能有更多的發展,例如:承辦活動、繼續推廣給更多人知道,同時也讓他們的父母不擔心,知道孩子的選擇是有未來的。

曾經運動對承勛來說是一種責任,但接觸定向越野之後,對現在他來說是一種興趣。因為責任會有壓力,但轉化成興趣後反而是告訴自己:甚麼樣的身體狀態,就去訓練怎樣的強度,反而能讓表現更好。同時,定向越野也像自己的人生一樣,每個打卡點就像人生的每個里程碑,按部就班依序走完,有天一定能到達終點。沒有滿分的運動人生,只有從零開始的每一天。

承勛,加油!

撰文/瀅瀅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