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改善容易日積月累造成肩關節傷害的13個重訓動作
1
肩關節運動傷害
改善容易日積月累造成肩關節傷害的13個重訓動作
2
IFBB PRO國際比基尼職業選手低調來台 連混血名模Akemi都來接受她的秘密特訓
3
二頭肌鍛鍊非要大重量嗎?健身老司機的3個訣竅讓它迅速增大圍度!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改善容易日積月累造成肩關節傷害的13個重訓動作

2022-10-12
話題 健身 肩部肌群 運動傷害 啞鈴 槓鈴 運動恢復 書摘

人人都知道運動對身體有好處,但在積極追求健康的過程中,千萬不要因為遵守不合時宜的原則或錯誤的想法而受傷。運動健身這個區塊雖然已經有長足的發展,但仍存在著一些積非成是的規則,若心存質疑,似乎又會讓人感到不敬。

肩關節運動傷害
改善容易日積月累造成肩關節傷害的13個重訓動作

我們經常被一些名人代言的商業廣告弄得目眩神迷,即使裡面傳達的運動訊息有誤。成功的教練創造了致勝的團隊,但其個人經驗也有可能在口耳相傳中,夾帶著錯誤的神話。通常,訓練的方法被大眾採納,成為主流之後,人們便會認為適用所有人,而不會再用嚴謹的科學角度來審視其正確性。

這一篇要來討論爭議性大的運動,這些運動做一次、兩次,並不會馬上造成嚴重的傷害。傷害是隨著時間的累積而逐漸顯現出來的。人體能夠自動修復,但如果不斷的誤用或是過度操練,運動不當的負面影響就會在幾年後慢慢暴露出來。

專家指出,至少有九成的運動項目都存著有害的練習方法,而這些錯誤的練習方法其實都有其正面價值。我們可以衡量其利與弊的比例,來決定這些練習方法是否適合自己。若是害處比益處多,那能不能改用更安全、更有效的方法來達到預期結果呢?讓我們來看看傳統的仰臥起坐、捲腹、深蹲與弓箭步便能理解。

重量訓練受傷
專家指出,至少有九成的運動項目都存著有害的練習方法。

在進行健身計劃時,可以問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 為什麼做這項訓練?

• 這項訓練的效益為何?

• 這項訓練的風險為何?

• 做這項訓練的感覺為何?

• 做完這項訓練後有什麼感覺?

• 做其他訓練可以得到同樣的效益嗎?

假如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請尋求其他訓練。若是教練沒有注意到上述事項,那麼最好找其他教練。同樣地,如果你遇到觀念落後的教練(堅持舊觀念),更甚者還說出「沒有痛苦,就沒有收獲」,那趕緊跑!這樣的觀念極為瘋狂。你要了解自己身體的感受,留意它帶給你的訊息。

重量訓練
在進行健身訓練的過程中,你是否也有想過自己訓練的目標為何?

不要對訓練產生自滿的心態,尤其是在身體有傷的情況之下。在你訓練時,維持正確的人體力學並且留意身體的變化,這點至關重要。訓練時不要聽音樂,你需要專注在當下的訓練,以及這樣的訓練是如何影響你的身體,邊聽音樂就容易忽視身體的姿勢。等到正確的姿勢已經形塑在肌肉記憶中,便可以邊聽音樂邊運動了。然而還是要留意是否一直維持正確的運動姿勢,唯有完美的訓練才能創造完美的成果!

要把正確姿勢時時謹記在腦海。不要只是埋頭苦練,聰明的訓練才是預防運動傷害的關鍵,也才能在常規訓練中得到最大的收獲。   

在選擇訓練項目、活動或是器材時,也要同樣小心。可以透過下列問題來自我檢視:

• 安全嗎?

• 這項運動有訓練到目標肌肉嗎?

• 效益有超過風險嗎?

• 這項運動的人體力學正確嗎?

• 這項運動和其他訓練有相關連嗎?

• 給你的感覺如何?

• 會傷害到關節嗎?

• 會耗費過多時間嗎?

• 能達到你想要實現的目標嗎?

雙槓撐體
在選擇訓練動作與器材之前,建議先想過為何要這樣做!

肩關節注意事項

骨科醫生觀察到運動者有越來越關心肩部撞擊的趨勢。對於運動者來說,所有需要肩部參與的運動都需要在有意識的控制之中。如果手臂舉起超過肩關節的高度,手應要後旋(掌心向上),這樣能留給關節內部更多的空間。手臂若是完全伸直,再加上手的重量,可能會加重肩部問題,並且讓手肘出現症狀。人們在訓練手臂時,經常會無意識的聳肩,將肩膀上提拉近耳朵。因此要提醒自己,在訓練手臂時需放鬆肩膀,並且將肩胛骨收回中間。

13個弊大於利的訓練動作

任何不正確的訓練都可能會產生問題,然而一些常規訓練也有可能帶來強大的風險,下面列舉十三項訓練,若是有以下狀況出現,便是「弊大於利」:

1.滑輪下拉:把桿拉到頸後,或是動作太快,並且拉到低於下巴的位置。

2.槓鈴肩推:在頭、頸後做。

3.啞鈴飛鳥和反向飛鳥:完成時手臂極度分開,來到黃色或紅色區域。

4.臥推:將槓鈴或是啞鈴推得太寬,或是手肘過度下拉,離凳子下方或後方太遠。最好是將是掌心儘量相對,採對握(neutral grip)的方式,可以減少施加在肩膀的壓力。

5.側平舉和前舉:速度太快或是舉起時高於肩線。

6.槓鈴直立上提:拉桿過高。

7.聳肩:槓鈴握的位置寬度不當(太寬或太窄),或是在肩膀往前時下降速度過快。在使用舒適的重量下做聳肩是可行的。

8.二頭肌彎舉:使用直槓做二頭肌彎舉的訓練。使用啞鈴可以掌心對握是比較好的替代方式。

9.三頭肌彎舉:使用機器訓練三頭肌,或是選擇不適合的姿勢,像是法式彎舉。

10.引體向上:寬握引體向上和頭後引體向上。

11.水中訓練:在水中使用不當的訓練器材或動作來進行重訓。雖然水中運動大多數很好,對身體的衝擊也較小,但因為人體力學較差時,若是再加上教練專業度不夠,學員受傷的機率相對會拉高許多。在水中有三個情況會增加阻力:器材的尺寸、形狀與運動的速度。

12.伏地挺身:雙手距離太寬或是完成的方式會拉傷肩膀。「正中位置」最適合做伏地挺身。

13.雙槓撐體:身體下降得太低或是速度過快。 在進行以上這十三種訓練時,要留意自己進行的方式,以避免肩頸、上背出現問題。

伏地挺身受傷
伏地挺身有很多變化招式,是造成肩關節傷害的元兇。

留意易受傷的部位

訓練時除了肩膀是高風險區,膝蓋、頸部、腰臀和足踝都是需要多加留心保護的部位。

資訊

• 文章摘自和平國際, 卡爾.克諾夫著《給肩痛者的全方位修復指南》一書。

◎ 伸展、訓練、按摩,100個緩解肩部不適的居家運動方案

本書除了教大家預防肩痛的方法,並針對肩痛發生時,該如何自我修復,立即緩解不適。

本書特色

1、 真人示範:超過300張圖片,圖解訓練法。

2、 居家訓練:只要利用家中桌椅、牆壁即能進行。

3、 全面實用:久坐上班族、常做家事的主婦、大量使用手部動作的運動愛好者,提供修復解方。

4、 詳實解說:解說肩部構造,並提供解決方式,理論與實用兼具。

• 更多《給肩痛者的全方位修復指南》資訊 請點此

給肩痛者的全方位修復指南
給肩痛者的全方位修復指南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IFBB PRO國際比基尼職業選手低調來台 連混血名模Akemi都來接受她的秘密特訓

2019-04-17
活動新聞增肌減脂重量訓練健身話題

這幾年來隨著台灣運動風氣的興起,以往令許多女性喜愛不運動的泡芙女身材,已經不再成為流行,反而,更加重視肌力與體能之間的訓練項目,讓自己練出精實有線條的外型,除此之外也開始學習如何正確的飲食與營養補給,才能讓自己的體態更加的完美。

在台發展的混血名模Akemi也是熱衷健美比賽的選手之一。

正因為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重視自己的線條與外型並願意上台參與比賽,除了秀出自己訓練的成果外,還能學習增加自信心。因此,台灣在這兩年之間由以往較陽剛的健美比賽項目,漸漸的增加能展現女型柔軟與性感嫵媚一面Bikini比基尼項目,連混血名模Akemi也都是這項比賽的熱衷選手之一。

正在接受2018 Ms. Bikini Canada加拿大比基尼小姐冠軍的Julia Marie姿勢指導的Akemi(香月明美)。
嚴格的Julia正在調整Akemi的舞台姿勢細節。

有鑑於此,健身工廠特別於4中旬邀請全球最大職業健美組織,IFBB國際職業健美聯盟(IFBB Pro League)的選手,同時,也是加拿大體育聯盟(Canadian Physique Alliance)國家比基尼選手的Julia Marie來台,親自傳授訓練與比賽的訣竅及動作重點等項目,去年2018拿下 Ms. Bikini Canada加拿大比基尼小姐冠軍的Julia,一來到台灣就立刻進入健身房進行她每日的訓練課程,完全沒有因為來台灣就放鬆自己的訓練行程,隔日一早就特別與巴西、日本混血模特兒Akemi(香月明美)碰面,進行一小時的密集訓練課程,在訓練的過程中Akemi不斷的矯正自己的動作及姿勢,並透過與Julia之間的交流讓當天即將飛去夏威夷比賽的她,更加的充滿信心。

相互交流訓練與比賽的心得。
Julia正在建議Akemi加強臀部的訓練。
超級嚴格的訓練動作與強度讓Akemi當場直呼受不了!

緊接著,下午健身工廠為Julia特別舉辦了一場見面會,在訪談的過程中也了解她以前也是一位泡芙女,但多年來透過一連串嚴格的訓練與飲食管理,再加上強大的信念與抗拒各項誘惑的決心,才能達到目前的身型與體態以及進入專業健美領域,並獲得IFBB PRO職業卡;同時也透露她自己以前因為運動讓背部受過傷,所以在日常訓練的時候也特別注意這點,並如何調整與加強自己不足的部分。

Julia正在與現場的教練分享她進入健美運動與參與比賽的過程。

同時,也分享她投身健美運動與參加比基尼比賽的心得、國際裁判的評分標準及如何做出關鍵性動作及姿勢的重點,現場更邀請今年要參加比基尼比賽的女性朋友一同上台,並針對每個人的動作姿勢與身型條件做出個別性的建議與調整,讓在場即將要參與比賽的女性選手們都獲益良多。

Julia正在指導即將參加比基尼賽事選手的姿勢。
調整臀部的姿勢是比基尼比賽很重要的一個關鍵。
說明比基尼賽事要注意的細節與觀念。

另外,Julia也會在台灣停留1週的時間,除了針對健身工廠的教練群們,展開一連串的訓練課程與深度教學外,還為年底即將舉辦的2019亞洲IFBB職業卡資格賽(IFBB Asia Qualifier)提前做暖身。

攝影、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二頭肌鍛鍊非要大重量嗎?健身老司機的3個訣竅讓它迅速增大圍度!

2018-03-22
話題觀念重量訓練增肌健身

二頭肌(Biceps Brachii)絕對是大家,健身最愛練的肌肉項目之一,要如何練出結實、線條分明又立體二頭肌呢?你一定覺得要「大重量」、「高次數」、「多頻率」的鍛練吧!但是,你有發現為何二頭練的不錯的健身老司機們,都使用重量不大的啞鈴與槓鈴來作鍛鍊呢?這其中就是暗藏著,你所不知的學問與訣竅,現在就來掌握3大訣竅,讓二頭圍度迅速增大吧!

練出結實、線條分明又立體二頭肌,是每個男人的夢想!

知識便利貼|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 
要練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二頭肌,它正式名稱為肱二頭肌(Biceps Brachii),主要是由肱二頭肌短頭與肱二頭肌長頭,這兩條肌肉所構成(就是俗稱的小老鼠),主要的功能就是讓前臂彎曲,讓手掌可以朝上臂靠近,對於日常生活有著不可缺少的重要性,因此,當你在訓練這兩條肌肉的時候,還會透過靠近前臂的肱橈肌,與位於肱二頭下層的肱肌協助完成。另外,想要讓二頭肌更加立體,就不能忽略介於二頭肌與三頭肌,分界點的肱肌鍛鍊,而想要前臂看起來粗壯,就要注意肱橈肌的鍛鍊,現在了解了它們所在的位子之後,那我們就來看一下3大訣竅吧!
(資訊來源:進階肌力解剖聖經)

肱二頭肌的相關位置圖。 ©anatomylibrary.us

 1  讓肌肉保持緊張

大家都會忽略的就是頂峰收縮(Peak Contraction Training Principle),它主要就是將肌肉達到完全收縮,讓它處於最緊張的收縮狀態壓縮1~3秒,這樣的方式可以為肌肉組織帶來極大的壓力,並有效刺激肌肉纖維成長,因此,當你在採取頂峰收縮練習二頭肌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肌肉的泵感十足!

頂峰收縮(Peak Contraction Training Principle),可有效刺激肌肉纖維成長!

知識便利貼|泵感(Pump): 
所謂的泵感,就是在訓練時肌肉所產生的充血、飽脹、深度酸痛感,這時鍛鍊目標的肌肉體積會明顯增大,讓肌肉看起來會更強壯,很多健美選手或老手們都會把泵感,列為這個訓練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標!
(資訊來源:維基百科)

 2  做到充分運動範圍

在訓練二頭肌時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保持有效的充分運動範圍(Full Range Of Motion簡稱Full ROM),這是一個可以全面性刺激目標肌肉,讓它快速生長的一種技巧,在訓練二頭肌的充分運動範圍,是要由0°開始到130°為止,但是,當你訓練時的重量超過肌力負荷時,可能就會將角度局限於50°~100°的部分活動範圍(Partial Range Of Motion簡稱Partial ROM),這對於二頭肌的刺激將大幅減低。所以,放輕你選用的重量,做到Full ROM吧!

Full ROM與Partial ROM角度差異。 ©Bret Contreras

 3  控制向心離心時間

有很多人在鍛鍊二頭肌時,都會犯兩個錯誤點,第一在拉起重量(向心)的時候,運用背肌或是晃動身體來舉起重量,這樣除了無法有效的孤立並刺激二頭肌外,更增加腰椎與背肌的壓力。第二在放下重量(離心)的時候,沒有運用二頭肌,稍微Hold住重量就快速放下,這樣完全浪費離心時,阻力對二頭肌的刺激度,之後你可記住一個訣竅「一秒上、壓縮二秒、一秒下」,這點對於你的二頭肌成長速度,會有十分的幫助。

記住一個訣竅「一秒上、壓縮二秒、一秒下」,對二頭肌增長大有幫助! ©pinterest.com

參考資料/Breakingmuscle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