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OKS 台灣今年 9 月成立 BROOKS ELITE TEAM,號召來自民間的 Sub3 高手組成菁英跑團,並提供最頂級競速碳板鞋 HYPERION ELITE 3 以及全套裝備,邀請小炫風-鄭瑞竹教練帶領練跑,以馬拉松期末考台北馬 Sub2:50 為目標衝刺!BROOKS 邀請漢森訓練法的創立者 - 漢森兄弟的 Kevin Hanson,與總教練鄭瑞竹,進行一場跨國視訊訪談,漢森教練親自傳授馬拉松訓練技巧,他強調在賽道上前半程「用頭腦」跑,後半程「用心」跑,有助突破自己的最佳紀錄。
漢森訓練法(Hanson Method)源自 1992 年,當時漢森兄弟(Kevin & Keith Hanson)擁有改變美國人長跑課表的願景,在品牌 BROOKS 的贊助支持下,展開漢森-布魯克斯長跑專案(Hansons-Brooks Distance Project),幫助不少菁英跑者跑進奧運殿堂,BROOKS 首席導師、2018 年波士頓馬拉松冠軍 Des Linden,就是在漢森兄弟的長跑專案訓練時期,入選兩次的馬拉松奧運美國代表隊。
漢森訓練法被稱為「鐵血訓練法」,將「累加疲勞」作為訓練基礎,透過一週跑 6 天不同組合的訓練計畫,不讓身體在訓練日中間完全恢復,策略性地累積跑量,促成生理適應和均衡的訓練,逐漸達成比賽目標的實力。漢森訓練法在台灣也風靡跑者圈,也幫助許多跑者完成他們的目標賽事!
台灣 BROOKS ELITE TEAM 便是由來自各行各業的頂尖跑步愛好者所組成,許多跑者透過漢森訓練法練就 Sub3 的實力,BROOKS 對於菁英跑團提供的不僅是跑步裝備和團隊訓練營,希望藉由和創立漢森課表的教練視訊交流,獲得更全面的馬拉松訓練心法。
漢森教練首先提到跑鞋對選手的重要性,首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跑鞋。BROOKS 頂級比賽用鞋 HYPERION ELITE 3,基於選手著用 HYPERION ELITE 2 代上場比賽表現的優秀回饋,第三代更積極突破菁英選手的競速需求;另外,漢森訓練法所必需的輕鬆跑訓練,適合著用柔軟舒適的 GHOST 系列,去年上市的 GHOST 14 市場回響非常熱烈,因此,BROOKS 研發團隊在 GHOST 15 代的更新,根據運動員的測試回饋,做得更加極致全面。
鄭瑞竹教練幫所有專業運動員和跑者都會遇到的關鍵問題 - 突破瓶頸的心法,漢森教練分享,因為你永遠不知道瓶頸什麼時候會出現,請記得,最至關重要的工作是持續的訓練,即使遇到瓶頸,繼續地維持訓練、累積跑量,你終究會達到超越現在的狀態、總會出現那一個令人興奮的時刻。
距離台灣 BROOKS ELITE TEAM 最關心的馬拉松期末考剩一個多月,漢森教練分享突破 PB 的技巧,通常選手在比賽日都會情緒興奮,但他分享所有突破個人最佳紀錄的選手,都是在後半程配速跑得比前半程更快,你必須依照自己設定的完賽時間,控制前半程穩定配速、保留體力,後半程配速加快,漢森教練形容,前半程「用頭腦」跑步,你不能受競爭對手的影響,維持自己的節奏前進,而後半程是「用心」跑,傾注自己的體力朝終點奔跑,突破自己的最佳紀錄。
資料來源/BROOKS
責任編輯/Dama
一般畫家用畫筆、顏料等媒材作畫,而一位來自美國舊金山的馬拉松跑者萊妮莫恩(Lenny Maughan),卻是用GPS和自己的汗水畫出一幅幅巨型畫作。不同於一般跑者以5-10公里跑出一個愛心或英文字母,他用超馬46公里的距離,「跑」出一幅世界著名的芙烈達自畫像。
來自舊金山的莫恩是一名跑步狂熱者,也是個多產的藝術家。自2015年3月以來,他每個月都會創作一件新的藝術品,迄今共有53件,而且他的創意和精力都還沒用完。對莫恩而言,畫布就是他的家鄉舊金山,畫筆就是GPS,因為他相當熟悉家鄉的網格狀街道,這樣的圖案讓他有更多創作自由。
莫恩在接受國際跑步雜誌《跑者世界》受訪時,曾表示在一開始使用GPS創作時,他發現到一些跑者上傳的GPS跑步圖案是一些愚蠢的身體部位圖,而不是真正的藝術。他認為「那些有趣而聰明,但並不原創。」
為了創造與眾不同的作品,莫恩從《星際迷航記(Star Trek)》開始找尋靈感。他先在紙本地圖上勾勒出瓦肯人(星際迷航記裡的外星種族)的招牌手勢Vulcan salute(即食指跟中指併攏,無名指跟小指併攏);在某種意義上,這也是為了紀念飾演該片史巴克一角的已故演員李奧納德·尼莫伊。接著,他發現Market Street這條街道的走向呈一個V字形,是個很好的起點,其他手部剩餘的部分就很容易成形。「當看到作品被我使用的Strava GPS社交軟體廣為流傳之後,我很高興,就開始迷上了GPS創作。」
莫恩完成的藝術作品中,從簡單的心形、幸運草,到複雜的人體、手拿著一雙筷子的輪廓都嘗試過。在真正出去跑之前,他都要事前進行大量的計畫﹕「我必須提前精確地準備。要嘛畫出我心裡想的各種隨機圖樣,要嘛我會在地圖中尋找圖樣。通常會嘗試在街道的線條中連成一個形狀,然後用螢光筆在紙本地圖上畫出來,在規劃出適合的樣式之前,可能已經有好幾版草圖了。」
每次跑步時,莫恩會帶著他繪製的草圖上路,通常一跑就是32公里左右,因為慢跑的範圍愈大,愈能畫出精細的圖樣。想當然,當創作一幅GPS巨型畫作時,為了要確保路線正確,跑速、跑步表現通常不是重點。「我真的不在乎里程數、坡度或是速度,這不是重點,因為這不是比賽,這時最大的重點是形狀。」
在創作之外,莫恩全年都在為馬拉松賽事訓練,他平時會加入當地跑步俱樂部以維持基本跑量;然而創作是孤獨的,當他在跑一幅新作品時通常一個人。莫恩表示﹕「我總是獨自把它們(作品)跑完,我歡迎朋友加入或跟隨我,但還沒人這樣做。」
近期,莫恩完成一幅被公認為「二十世紀美洲最偉大的女性藝術家之一」的墨西哥女畫家芙烈達‧卡蘿畫像(Frida Kahlo),且在美國社群網站Reddit和當地媒體引發熱烈討論。這幅畫是莫恩花了6個小時8分鐘時間,跑了46公里才完成的。
莫恩回想創作過程﹕「我曾多次搞砸,最糟糕的可能就是最近一次芙烈達畫像。兩年前我曾嘗試繪製過,但當時我沒預估到有個在地圖上看不到的水庫,繞來繞去,芙烈達的右眼上就像多了一塊囊腫,我只好放棄了。這個月,我在城鎮裡的另一區畫出新的芙烈達,第一次嘗試中,我做了一個錯誤的轉彎又再度搞砸她的右眼,但眼睛必須完美,幸好最後我終於把她畫好了。」
莫恩的設計平均約32公里,因此他必須非常謹慎、避免採取錯誤的轉彎,否則將會把漫長的跑步日拉得更長。如果出錯,幾乎意味著他不得不選另一天從頭來過。往後,他計畫每個月只生產一幅GPS畫作。
資料來源/Runner's World, SFGATE
責任編輯/Dama
西班牙一位成功的企業家拉蒙·阿羅約(Ramon Arroyo),在他32歲時被診斷出罹患多發性硬化症(MS),拉蒙·阿羅約當時經醫生評估的病況相當不樂觀,可能連100公尺的距離都走不到。當下的他不願放棄人生,開始積極的運動,經過了10年,拉蒙參加鐵人三項比賽,而且是難度最高的Challenge Barcelona 2013超級鐵人三項賽事,其中包括:游泳3.8公里、自行車180公里、馬拉松42公里。比賽的過程中,拉蒙以無比堅定的意志,並在家人共同攜手陪伴下,於比賽限定的時間內完成了這麼一場超級鐵人三項比賽。拉蒙·阿羅約證明了「最遙遠的不是距離而是放棄!」而這種永不放棄的精神,及堅持自我的訓練過程同樣值得敬佩。
當時32歲的拉蒙,有天突然發現他的手腳開始不協調,一開始以為只是工作壓力太大的關係所造成,但沒想到隨後幾天,他開始發現連走路都有問題,之後,由妻子的陪同到醫院檢查時,才發現一件讓他無法接受的事實。
拉蒙:「有天我正要趕著去上班時,突然無法走路就倒在地上,當時我的妻子聽到碰的一生,就趕緊進來房間並且發現我倒在地板上,於是,由妻子的攙扶,我們就去醫院檢查,當時,醫生從診斷報告結果告訴我,我患有多發性硬化症,這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發炎及髓鞘受傷才會導致的症狀,這個發炎的過程在腦及脊髓中會引起不同的症狀,例如視力喪失、身體有麻木感、無力、步履不穩、癱瘓等,而且這些症狀可能會消退,也可能長久持續,甚至會逐漸加重,但是,原因不明,當時聽到這些的我,完全不能接受,一點都不相信我會無緣無故生病,並且我一點都不打算治療。」
但是,隨著時間一天一天過去,病情發作時間越來越短,最後拉蒙終於受不了了,才願意選擇去醫院治療。
但是除了治療之外,醫生也建議拉蒙也要靠一些復健、運動來拉長發病的時間,於是拉蒙在醫生以及家人的建議與鼓勵下,決定上健身房讓自己變健康,而在上健身房的同時,剛好看到一則海報,並燃起了拉蒙想對人生努力奮鬥的念頭。
拉蒙:「為了要讓病發的時間延緩,於是開始上健身房運動,起初,在跑步機上跑步時,都會不斷地快跌倒,但是,教練都會在旁跟我說加油我可以的!有天,在我運動完時準備走後,突然看到牆上貼上了一則海報,而海報內容是鐵人三項,當時,我腦裡浮現出好多畫面,如果我去參加後並完成這個比賽,一定可以打破醫生說的話,於是在那時起,我決定我一定要報名,並且證明,就算我患有這種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治療的病,我還是可以像一般人一樣活動。」
但是,當時拉蒙的妻子非常擔心,很怕拉蒙會在比賽途中昏倒或是發生意外,而且拉蒙也需要一位教練,於是,拉蒙的妻子就找了自己的父親,來幫拉蒙開始做特訓。
拉蒙:「剛開始做特訓前,非常困難,我無法克服許多問題,可能跑步跑一跑就突然動不了就倒在地上,游泳游到一半忽然視力模糊,甚至騎車腳會突然麻痺,當時,這些困難導致我有想放棄的念頭,但是,我的岳父以及妻子、孩子們,總是用不同的方法來鼓勵我以及為我加油,即使每一次的訓練都非常難熬,但是我就想要打破醫生的話,我並不是連200公尺都無法踏出,我每天都告訴自己,我一定可以!」
隨著時間一天一天的過去,離比賽的時間也越來越近,這不僅是對拉蒙以及他的家人來說,都是既緊張又期待。
在2013年的10月,Challenge Barcelona 2013這場難度非常高的超級鐵人三項賽終於要盛大展開,許多參賽者都全副武裝在起點開始就位,許多觀眾也在觀眾席上,為自己的支持的參賽者加油打氣,其中,裡面最特別的參賽者就是拉蒙了,雖然在比賽前都每天不斷進行艱難的訓練,但是,要比賽時,還是難免害怕病情發作,於是,在眾人都準備好後,槍聲一響,大家就開始出發了。
拉蒙:「剛開始第一項游泳時,不知道是自己心裡很緊張的關係,視線開始變得模糊,但是,我還是奮力地向前游,當我游到岸上時,覺得已經有點疲累,但是,這對我來說還擊倒不了我,於是,喘口氣,就開始進行下個自行車階段,這麼自行車比賽騎上180公里的路程,非常吃力,在路程中,好幾次覺得呼吸都非常困難,都無法騎直線,還會左右搖擺,除此之外,我還落後許多參賽者,但是,我心裡一直想,我要跟自己比、我要超越自己,我不可以在這邊就放棄,在騎到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我終於將這漫長的路程騎完了,並且要進行最後一項比賽,就是跑42公里的馬拉松,這時我想就快要抵達終點了,但是在跑的途中,因為藥的副作用發生,導致我身體沒力並且嘔吐許多東西,當時我在路上休息了好多次,每踏出一步都覺得艱難,我一直靠意志力在進行,而且隨著時間一點一滴的流失,很怕趕不及在時間內完成鐵人三項。」
在天色越來越暗的情況下,許多參賽者也陸續奔向終點,但是,卻怎樣都沒看到拉蒙的身影。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拉蒙的家人也緊緊的盯著跑道上以及終點上的時間,每個跑回來的人都不是拉蒙,同時,工作人員也陸續把周邊的東西開始收拾,並且告知他們,大家都已經跑完了可以回家了,但是,拉蒙的家人並不放棄,他們深深地相信,拉蒙一定會為了他們完成鐵人三項,並且運用意志力克服許多難題,突然,在跑道上,看到一個人的影子,緩緩地看著跑道上的數字前進,而那個人就是拉蒙!於是,拉蒙的妻子以及小孩立刻跑上去攙扶著拉蒙,並且一起陪著拉蒙奔向終點,最後,拉蒙以12小時37分10秒成績,與妻子以及兩個兒子攜手共同完成了Challenge Barcelona 2013!
由於拉蒙靠著意志力克服身體的障礙,並且參加這場高難度的鐵人三項的精神實在令人敬佩,許多人將它的故事報導出來,並且傳給大家滿滿的正面力量,而拉蒙在訪談時也說到:「鐵人三項只是一段距離,我們要成為自己的鋼鐵人,並跑出自己的路!」
由於拉蒙的真實故事激勵了不少人,如今已經被改編成電影《100公尺的人生》躍上大銀幕,在4月28日將全台上映,從拉蒙的故事以及電影中,拉蒙想要告訴眾人的是:「或許人生會遇到許多難題,但是,投降是不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