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壓力大更易染疫、罹癌! 研究﹕改善這兩個因素能減少免疫老化風險
1
壓力大更易染疫、罹癌! 研究﹕改善這兩個因素能減少免疫老化風險
壓力大更易染疫、罹癌! 研究﹕改善這兩個因素能減少免疫老化風險
2
簡單的深呼吸就能改善肩頸僵硬、腰痛    重點在呼吸搭配這4個關鍵肌肉訓練
簡單的深呼吸就能改善肩頸僵硬、腰痛 重點在呼吸搭配這4個關鍵肌肉訓練
3
10種紓壓瑜珈,幫助上班族減緩身心壓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壓力大更易染疫、罹癌! 研究﹕改善這兩個因素能減少免疫老化風險

2022-11-15
話題 保健 高齡 飲食方式 觀念 免疫力 COVID-19

根據一篇 2022 年 6 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研究顯示,創傷事件、工作壓力、日常生活中的壓力和歧視的形式,加速了中高齡者免疫系統的老化,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和感染新冠肺炎等疾病的風險。而研究結果也證實,控制不良飲食和低運動量,是減少壓力加速免疫老化的最佳方式。

壓力大更易染疫、罹癌! 研究﹕改善這兩個因素能減少免疫老化風險
壓力大更易染疫、罹癌! 研究﹕改善這兩個因素能減少免疫老化風險 © JD Mason on Unsplash

該研究由南加大學者進行,引用分析密西根大學《健康與退休研究》數據中的樣本,包括 5,744 名 50 歲以上的美國成人。參與者需填答一份有關社會壓力經驗問卷,包括:壓力相關生活事件、慢性壓力、每天遭遇到的歧視和終身歧視,再進行血液樣本分析。研究發現,壓力得分較高者其免疫特徵看起來更老,新鮮的對抗疾病細胞比例較低,白血球磨損的比例較高。即使在控制教育、吸煙、飲酒、身體質量指數和種族或民族後,壓力相關生活事件與T細胞較少的關聯仍很強。

結果指出,控制不良飲食和低運動量,壓力與加速免疫老化間的關聯就減少了。

長庚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嘉逸表示,近 20 年科學研究已證實壓力會降低免疫功能、造成炎症反應,這兩者都與「增加罹病風險」與「老化」有關。上述研究從流行病學的觀點,再次證實這個已成熟的理論。他說明,壓力的定義是「個體對於壓力源的身心反應」。劉嘉逸提醒,生活中的壓力源有千百種,很多是無法避免的,因此「學習與增強壓力調適能力」相當重要。而此研究指出,「改善飲食和運動」有助於緩解與壓力有關的免疫老化,提供了我們很有建設性的結論,值得大家重視並身體力行。

專家建議長輩運動+飲食方法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老化和行動力相互影響,有時在漸漸老化的過程行動力就會下降,也可能因為越來越少動而加速老化。建議大家鼓勵家中長輩運動時,首先要讓他覺得自己可以做得到,避免讓他感到壓力和挫折而排斥,對肌力已流失或較體弱的長者,可鼓勵其從房間走到客廳來回,並紀錄次數讓他看到今天的成果,有助於增強明天再多做一次的動力。手部肌力則可搭配握力器,讓長者看電視時就能進行手部運動。

手部肌力可搭配握力器
手部肌力可搭配握力器 ©fitnessvolt

飲食上我們通常會有「健康」的迷思,對高齡者就會有很多限制,建議應先考量長者是否享受自己的餐點,能夠喜歡吃、願意吃再去檢視食物的成分,像是攝取蛋白質,就可以選擇長者咀嚼方便的蛋或是豆腐,烹煮料理時搭配不同變化,增加長者的食慾,若是有慢性疾病的長者也不用太過擔心,只要按時服藥、不攝取過量都是可控制的情況。改善長者的飲食和運動行為、增加他們的愉悅感,相對壓力就會減低,更有助於延緩老衰、降低染疫風險。

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簡單的深呼吸就能改善肩頸僵硬、腰痛 重點在呼吸搭配這4個關鍵肌肉訓練

2022-08-16
保健知識庫書摘肌肉痠痛呼吸訓練

為什麼深呼吸會對腰痛或是肩頸僵硬有幫助呢?如果是腰痛的話,最重要的就是要鍛鍊深層肌肉中的腹橫肌、大腿根部的髂腰肌,還有臀部的臀大肌與臀中肌。特別是腹橫肌位於腹部肌肉中很深層的位置,是呼吸與腹壓升高時不可或缺的肌肉,人們因爲上了年紀或運動不足而導致背肌與腹肌鬆弛,內臟就會下垂並往前凸,也就是中年發福的原因。如果好好鍛練腹橫肌,腰部會自然形成像是馬甲的肌肉,內臟便回歸原來的位置,腹部也會凹下去。髂腰肌負責維持良好姿勢,臀中肌與臀大肌則支撐腰部。所以只要鍛鍊這 4 個肌肉,腰部就會變得穩定。

簡單的深呼吸就能改善肩頸僵硬、腰痛    重點在呼吸搭配這4個關鍵肌肉訓練
簡單的深呼吸就能改善肩頸僵硬、腰痛 重點在呼吸搭配這4個關鍵肌肉訓練

另一方面,當脖子周圍的肌肉,也就是從脖子到肩膀的斜方肌,聳肩時會動到的提肩胛肌、脖子側面一直延伸到鎖骨的胸鎖乳突肌,以及肩胛骨周圍的菱形肌等變得僵硬,通過肌肉的血管收縮就會導致血液循環不良。當血液循環不良時,累積在肌肉中的疲勞物質便無法順利排出,便會導致疼痛。

做基本的深呼吸時,將脖子與背部拉直,此時身體會呈一直線,吐氣時手慢慢張開,肩胛骨向後靠攏。接著用力吐氣,手臂往下,這樣就能放鬆這些部位的肌肉。

改善肩頸僵硬的肩膀附近肌肉
改善肩頸僵硬的肩膀附近肌肉

因為怕痛而不動,結果恐怕越來越痛!

當病患因腰痛或肩頸僵硬而去到醫院求助時,通常醫師會開舒緩疼痛的貼布或內服藥,最後說一句「請安靜休養」就結束了。接著病患也遵照醫囑盡量不要動,結果卻越來越疼痛—我想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驗。當然急性期不應該勉強活動,但是如果因為怕痛而完全不動的話,身體肌肉反而會變得僵硬。

關於這點,深呼吸就是在我罹患嚴重腰痛,痛到「無法站 10 分鐘、無法坐 10 分鐘、無法走路 10 分鐘」的狀態下構思出的方法,所以不論是腰痛還是肩頸疼痛,這些動作都可以做。剩下的只是依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坐姿深呼吸或是站姿深呼吸而已。

實際上,學員當中也有人會打電話過來說:「我今天腰痛到不能動,去看醫師之後他叫我要靜養,所以我要請假」,我告訴他:「深呼吸就是為了治療腰痛才想出來的方法,真的可以治療腰痛,你趕快來吧。」

改善肩頸僵硬的訓練

步驟 1:站立時腳跟貼緊,腳尖向外打開,雙手向後伸直,手掌交扣,臍下丹田用力,鼻腔吸氣 3 秒。
步驟 2:維持 1 的姿勢,雙頰鼓起以口吐氣 7 秒。啟動肩膀附近的肌肉,慢慢改善疼痛,並且將身體導回正確的姿勢。步驟 1.2. 做 6 組。

改善肩頸僵硬的訓練

改善腰痛的訓練

步驟 1:椅子坐三分之一,雙腳打開到最大,腰往下彎,雙手往椅子下伸,放鬆身體反覆做深呼吸。
步驟 2:慢慢反覆做深呼吸,習慣後可以試著將雙手慢慢往深處放。維持 30 秒後緩慢起身。

改善腰痛的訓練

資訊

• 文章摘自台灣東販 ,美木良介著、李秦譯《改善體質,你只需要深~呼~吸~:鍛鍊核心肌群、調整體態、增進免疫力……簡單&高效的健康捷徑!》一書。

【本書特色】
嵐、倖田來未、DOWNTOWN濱田雅功……
見證者無數、驚人效果傳遍日本藝能界!
相關著作銷售超過 290 萬部!
名符其實「改變人生的最強呼吸法」!

再給身體一次機會,
改善困擾你許久的減重、美容、難解病痛!
減少內臟脂肪|改善血壓、血糖|改善糖尿病|改善頻尿、漏尿|增進免疫力
腰痛&肩頸僵硬退散|從腦梗塞、腦出血中復活|預防失智症|強化精神力
抗老效果|脫離憂鬱症狀|改善便祕|治療駝背|生髮效果|增進注意力
……學員見證、好評不斷!

• 更多《改善體質,你只需要深~呼~吸~》資訊 請點此 

《改善體質,你只需要深~呼~吸~》
《改善體質,你只需要深~呼~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10種紓壓瑜珈,幫助上班族減緩身心壓力

2016-12-01
瑜伽動作觀念瑜伽知識庫訓練動作保健

瑜珈不只是一個單純伸展以及活動全身的運動,它還可以讓我們放鬆身心,並將身體以及心靈負面的事物排除,並達到紓壓的效果。現在許多忙碌的上班族,整天坐在辦公室,缺乏運動的情況下導致肩頸、腰出現酸痛症狀,有些人久坐還會水腫,因為這些忙碌讓日常的生活壓力過大並讓我們身心失調,以下10種舒緩身心壓力的瑜珈,能幫助忙碌的上班族調適自己的身心靈,並讓每天都充滿活力。

上班族舒壓瑜珈 ©ve.emedemujer.com

 1  山式(Mountain Pose)

山式是常見的瑜珈體式,這是一個基本的站立姿勢,它能幫各關節處於標準體位,強化腳部力量,使臀部、腿部有健康的彈性以及力量,也能幫助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擁有良好的體態,帶來均衡輕盈的感覺。

步驟1:雙腳併攏站立,腹部內收,腰桿打直。
步驟2:閉眼睛,雙手放在胸前合掌,深深的呼吸10-12次。

瑜珈——山式 ©livestrong.com

 2  前彎伸展式( Forward Fold)

在瑜珈體位中,前彎伸展式這個動作有助於伸展背部與後腿肌肉,並讓人體達到放鬆的效果。

步驟1:上身保持挺直,雙腿併攏站在瑜珈墊上做準備。
步驟2:雙腿保持直立,上身前傾並貼近大腿,如果柔軟度足夠,可以將雙手握住腳後跟,維持此動作3-5個呼吸的時間。

瑜珈——前彎伸展式 ©livestrong.com

 3  單腿鴿王式( One-Legged King Pigeon Pose)

這個動作可以幫助人體伸展臀大肌、雙腿外側肌群,對於平日缺乏運動以及久坐的上班族是非常有效的動作,可促進下半身的血液循環,避免廢物囤積,並防止大腿外側的贅肉堆積。

步驟1:坐在瑜珈墊上,背部打直,右腿向後伸展,左腳向前盤腿。
步驟2: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放在左腳腳背上,保持均勻呼吸並停留3-5個呼吸的時間,之後換邊。

瑜珈——單腿鴿王式 ©livestrong.com

 4  眼鏡蛇式(Cobra)

眼鏡蛇式有助於髖部、背部和肩膀肌肉伸展、減少對肺部的壓力,增強心肺功能,同時還能增強甲狀腺功能,改善消化。

步驟1:身體趴在瑜伽墊上,手掌支撐於胸部兩側做準備。
步驟2:雙手撐地幫助上半身抬離地面停留3-5個呼吸時間後,再將身體回到準備動作。

瑜珈——眼鏡蛇式 ©livestrong.com

 5  牛面式(Cow Face)

牛面式這個動作可以幫助提胸部肌肉,對女性來說還有提高胸線的功用,還可以雕塑手臂、收縮骨盆並放鬆肩頸壓力。

步驟1:採坐姿,將左腳彎曲進來,右腳跨到左腳外側,雙膝交疊。
步驟2:吸氣後將左手上舉,繞過肩膀彎曲,將手掌放在脖子或肩胛骨的中間,右手彎曲繞到背後,雙手交握。
步驟3:吐氣時肩膀放鬆,上面手臂再貼近耳朵,下手臂再靠近身體,停留保持呼吸3-5的呼吸,之後換邊進行。

瑜珈——牛面式 ©livestrong.com

 6  坐姿寬腿前彎式(Wide-Angle Seated Forward Bend)

這個動作這是可以幫助人體,伸展腿部筋骨,並延伸脊椎和找到身體重心,還可以使增加骨盆的健康並促進血液循環。

步驟1:雙腿張開輕鬆坐在瑜珈墊上,身體向前坐,盡量張開雙腿。
步驟2:深吸一口氣,吐氣時慢慢身體向前靠,雙手伸直碰觸地板。
步驟3:以自己能力最大限度,將身體靠近地面,停留3-5個呼吸的時間。

瑜珈——坐姿寬腿前彎式 ©livestrong.com

 7  蝴蝶式(Butterfly)

蝴蝶式是哈達瑜珈常見的體位法之一,動作是在模仿蝴蝶緩慢振翅,同時蝴蝶式也是進入瑜珈練習前的一個前期準備體式,這個體式對於上班族而言,非常有幫助,可以促進骨盆血系循環、調節泌尿功能還可以緩解坐骨神經痛。

步驟1:坐在瑜珈墊上,雙腿雙腳向前伸直併攏,手放在身體兩側。
步驟2:彎曲雙膝收回雙腳,腳掌相對,腳跟儘量貼近大腿內側,雙手抓住雙腳並保持腰部挺直。
步驟3:上下彈動雙腿,好像蝴蝶飛揚一樣,持續3-5呼吸時間,再回到初始位置。

瑜珈——蝴蝶式 ©livestrong.com

 8  半魚王式(Seated Spinal Twist)

半魚王式可以刺激人體肝臟、腎臟並加速代謝,還可以伸展肩膀、臀部和頸部讓脊椎充滿活力,對上班族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動作,半魚王式還可以緩解女性月經不調、疲勞,並讓身體賀爾蒙可以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態。

步驟1:坐在瑜珈墊上,彎曲右邊膝蓋,大腿和小腿摺疊,把左腳放在臀部下方。
步驟2:將上半身向右邊轉動,雙手向胸前合掌,收緊腹部,保持均勻呼吸。
步驟3:持續3-5呼吸時間,再換邊進行。

瑜珈——半魚王式 ©livestrong.com

 9  仰臥脊骨扭轉(SUPINE SPINAL TWIST)

這個動作可以拉直人體脊柱以及舒緩背部肌肉,並可以鍛鍊到腎臟以及核心部位以及拉開大腿內側的筋。

步驟1:輕鬆躺在瑜珈墊上,將左腳往右邊伸展呈90度,並押在身體上,右腳伸直。
步驟2:左手放在瑜珈墊上,右手按住左膝,保持均勻呼吸,停留在3-5個呼吸,之後換邊。

仰臥脊骨扭轉 ©livestrong.com

 10  半快樂嬰兒式(Half Happy Baby)

半快樂嬰兒式這個動作可以緩舒人體展核以及鼠蹊部和後背的脊椎,還可以鎮靜大腦並且幫助解除壓力和疲勞。

步驟1:輕鬆躺在瑜珈墊上,先抓住左腳腳掌外緣,將左腳呈現90度,右腿大直伸展。
步驟2:收緊腹部,保持均勻呼吸,持續3-5呼吸時間,再換邊進行。

半快樂嬰兒式 ©livestrong.com

示範老師:Dashama Gordon
資歷:擁有國際級瑜專業證照以及出了許多有關瑜珈的DVD以及書籍,更厲害的是,在國外創立了一家:Pranashama Yoga的學院,在Youtube上的瑜珈教學影片都是破百萬點擊率。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