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lululemon Together In Stride Studio Week 開放報名
1
lululemon Together In Stride Studio Week 開放報名
2
2018 全新 NIKE AIR PRESTO MID X ACRONYM® 機能再現
3
為希望奮戰!難民代表隊力爭上游追尋奧運夢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lululemon Together In Stride Studio Week 開放報名

2023-06-29
話題 綜合 新聞 lululemon

lululemon長期致力於推動社會對整體身心健康的關注,於6/27日宣佈推出 Together In Stride Studio Week 活動,自8月3日至8月16日,與總共 46間來自全台不同城市的運動場館合作,推出超過250堂課程體驗,開放多達3200人次名額報名,為不同運動需求的顧客提供身心健康課程。 lululemon希望藉Studio Week活動為大家提供更多機會,能夠接觸多樣運動進而發掘自己的興趣,並與親友及本地社群互相交流進步,促進身心健康。

lululemon推出 Together In Stride Studio Week 活動,鼓勵大眾投入運動找尋屬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號召全台46間場館

lululemon 深信「一起」運動的力量,適逢 Together In Stride 品牌企劃, lululemon 希望透過不同方式凝聚社群,加深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彼此並肩前行,互相激勵啟發。 Studio Week 活動中, 品牌透過自身影響力,號召全台灣46間運動場館,凝聚本地運動社群的力量,為大眾提供瑜伽、功能性訓練、跑步、舞蹈、攀岩、皮拉提斯、動物流等等多項運動課程,希望讓不同程度的大眾都可以有機會享受運動帶來的幸褔感,投入運動!

捐款2大法人單位

Studio Week 活動鼓勵大眾一同成長,一起be well,按照自己的步伐及節奏嘗試多樣運動方式,感受過程中的成就高點、低谷挑戰和艱苦與快樂,突破進步找到屬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lululemon 亦希望動員社群,影響社會,為表示支持並付諸行動, lululemon 台灣今年將從Studio Week的票款收入中捐出新台幣500,000元予兩大法人單位公益團體。分別為財團法人廣青文教基金會,用以支持其平權倡議及社區服務,長期致力於服務身心障礙朋友,並規劃一系列技藝課程等推廣文教;以及,社團法人臺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以支持其致力於推動提倡多元性別議題的認同、理解與尊重。

Studio Week
lululemon 品牌大使 Ingrid 將於Studio Week 期間,於高雄好好瑜伽開授體驗課程。

自6月26日至7月5日,可到這網址登記早鳥優惠,早鳥優惠會於7月10日至11日期間以信件通知以優惠價新台幣800元整購買課程。7月12日起,Studio Week開放大眾報名,可前往活動網站以正價新台幣1,000元整購買課堂。

更多課堂資訊將於活動網站及lululemon 台灣官方社群(Facebook & Instagram)公布。

資料提供/lululemon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8 全新 NIKE AIR PRESTO MID X ACRONYM® 機能再現

2018-08-31
綜合配備館穿搭指南鞋子運動時尚NIKE

Acronym x Nike Air Presto Mid於2016年首次推出,這款鞋完全契合Errolson Hugh實用性為主的設計理念。鞋領上的拉鍊使得穿脫更加方便,經典網層鞋面加上中足部位的覆層,與2000 年推出的Presto原版相比支撐性能進一步加強。

2018 全新 NIKE AIR PRESTO MID X ACRONYM® 機能再現

作為Acronym x Nike Air Presto Mid的第二次全新設計,Hugh採用了大膽的以科技為靈感的色彩和圖形方案。為該版型注入了全新元素,而且與當前的“視覺項目”有所關聯,Hugh對其品牌著名的"A"字母進行了變形處理,形成獨特的迷彩圖案(類似於最近VaporMax Moc 2 x ACRONYM ®上用到的圖案)。

NIKE AIR PRESTO MID X ACRONYM®

Nike Air Presto Mid x ACRONYM® 定於9月20日起通過NikeLab和指定店鋪發售。用戶還可通過Nike SNKRS APP(Nike獨門鞋會) 完成神秘解鎖互動遊戲或通過NikeLab官方微信公眾號,完成機能探秘行動,搶先獲得鞋款購買權。

資料來源/NIKE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為希望奮戰!難民代表隊力爭上游追尋奧運夢

2016-08-05
新聞話題綜合奧運里約奧運

為自己奮鬥,創造奇蹟

2016年里約奧運上出現一支歷史上從未出現過的隊伍—難民代表隊(Refugee Olympic Athletes,ROA)。難民來自世界各地,這是將是歷史性的一刻:他們沒有國旗、沒有國歌,不為國家而戰,里約奧運的五環旗將是他們的旗幟。

在2015年夏天,國際奧委會主席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越來越關心這些因為戰爭而逃離自己家園的難民,其中有敘利亞,阿富汗,索馬里,和其他國家....等等,總計好幾千萬人口。在2015年10月,國際奧運委員會主席巴赫他把這件事情告訴了聯合國大會。並且開始策劃讓這些難民人口可以像世界各地的人一樣正常都生活和被重視。

“他們是世界上所有的難民的象徵的希望,我必須要讓全世界知道,”巴赫說。

難民代表隊的成員說道:“我們也是人!我們不僅是難民,我們就像世界上每一個人都一樣,我們可以為一些事情努力,我們可以實現我們的夢想,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激發每一個人的潛能。“

奧運難民隊合照 ©olympic.org

國際奧林匹克主席巴赫(Thomas Bach)說道:「這批難民沒有家,沒有隊伍,沒有國旗,沒有國歌。我們將在奧運村為他們提供一個家。這可以為世界上所有難民傳達希望的象徵。」

“我們希望我們的訊息能發送給世界上所有想完成夢想的難民,讓這些偉大的運動員展示給大家的是他們自己的夢想追逐,任何人都可以靠著自己的才華貢獻給這個社會,最重要的事是有著努力不懈的精神力量,他們將是全世界難民希望的象徵“。

全球難民人口5950萬創新高!據難民署統計,全球難民人口、境內流離失所和尋求庇護者總人數在2014年末已達到5950萬人歷史新高,數字還在不斷攀升。

國際奧林匹克主席巴赫(Thomas Bach) ©extras.thetimes.co
2016里約奧運獎牌 ©modia.com.hk

里約奧運難民隊菁英成員介紹

姓名: Angelina Nada Lohalith
出生地:南蘇丹/肯尼亞
出賽項目:田徑1500公尺

©olympic.org

姓名:Rose Nathike Lokonyen
出生地:南蘇丹/肯尼亞
出賽項目:田徑800公尺

©olympic.org

姓名: Yolande Bukasa Mabika
出生地:剛果民主共和國/巴西
出賽項目:女子柔道70公斤級

©olympic.org

姓名: Yusra Mardini
出生地:敘利亞/德國
出賽項目:游泳200公尺自由式

©olympic.org

姓名:Paulo Amotun Lokoro
出生地:南蘇丹/肯尼亞
出賽項目:田徑1500公尺

©olympic.org

姓名:James Nyang Chiengjiek
出生地:南蘇丹/肯尼亞
出賽項目:田徑400公尺

©olympic.org

姓名:Yiech Pur Biel
出生地:南蘇丹/肯尼亞
出賽項目:田徑800公尺

©olympic.org

姓名:Rami Anis
出生地:敘利亞/比利時
出賽項目:游泳100公尺蝶式

©olympic.org

姓名:Popole Misenga
出生地:剛果民主共和國/巴西
出賽項目:男子柔道90公斤級

©olympic.org

姓名:Yonas Kinde
出生地:埃塞俄比亞/盧森堡
出賽項目:田徑馬拉松

©olympic.org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