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lululemon Together In Stride Studio Week 開放報名
1
lululemon Together In Stride Studio Week 開放報名
2
口乾、眼乾、皮膚乾?小心乾燥症!原因、症狀與治療全解析
3
NEO19 NIKE品牌體驗店盛大登場 提供全方位產品及服務體驗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lululemon Together In Stride Studio Week 開放報名

2023-06-29
話題 綜合 新聞 lululemon

lululemon長期致力於推動社會對整體身心健康的關注,於6/27日宣佈推出 Together In Stride Studio Week 活動,自8月3日至8月16日,與總共 46間來自全台不同城市的運動場館合作,推出超過250堂課程體驗,開放多達3200人次名額報名,為不同運動需求的顧客提供身心健康課程。 lululemon希望藉Studio Week活動為大家提供更多機會,能夠接觸多樣運動進而發掘自己的興趣,並與親友及本地社群互相交流進步,促進身心健康。

lululemon推出 Together In Stride Studio Week 活動,鼓勵大眾投入運動找尋屬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號召全台46間場館

lululemon 深信「一起」運動的力量,適逢 Together In Stride 品牌企劃, lululemon 希望透過不同方式凝聚社群,加深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彼此並肩前行,互相激勵啟發。 Studio Week 活動中, 品牌透過自身影響力,號召全台灣46間運動場館,凝聚本地運動社群的力量,為大眾提供瑜伽、功能性訓練、跑步、舞蹈、攀岩、皮拉提斯、動物流等等多項運動課程,希望讓不同程度的大眾都可以有機會享受運動帶來的幸褔感,投入運動!

捐款2大法人單位

Studio Week 活動鼓勵大眾一同成長,一起be well,按照自己的步伐及節奏嘗試多樣運動方式,感受過程中的成就高點、低谷挑戰和艱苦與快樂,突破進步找到屬於自己的身心健康。 lululemon 亦希望動員社群,影響社會,為表示支持並付諸行動, lululemon 台灣今年將從Studio Week的票款收入中捐出新台幣500,000元予兩大法人單位公益團體。分別為財團法人廣青文教基金會,用以支持其平權倡議及社區服務,長期致力於服務身心障礙朋友,並規劃一系列技藝課程等推廣文教;以及,社團法人臺灣彩虹公民行動協會,以支持其致力於推動提倡多元性別議題的認同、理解與尊重。

Studio Week
lululemon 品牌大使 Ingrid 將於Studio Week 期間,於高雄好好瑜伽開授體驗課程。

自6月26日至7月5日,可到這網址登記早鳥優惠,早鳥優惠會於7月10日至11日期間以信件通知以優惠價新台幣800元整購買課程。7月12日起,Studio Week開放大眾報名,可前往活動網站以正價新台幣1,000元整購買課堂。

更多課堂資訊將於活動網站及lululemon 台灣官方社群(Facebook & Instagram)公布。

資料提供/lululemon

責任編輯/林彥甫

分享文章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口乾、眼乾、皮膚乾?小心乾燥症!原因、症狀與治療全解析

2025-02-21
觀念保健綜合話題

口乾、眼乾,皮膚也乾⋯⋯竟然是免疫系統出問題!乾燥症是一種全身性的風濕免疫性疾病,最常影響淚腺和唾液腺的功能,目前的原因和自體免疫功能失調有關。《優活健康網》整理乾燥症的原因、症狀、診斷、治療與改善方法,若有相關症狀,建議至過敏免疫風濕科門診就醫。

乾燥症是什麼?

乾燥症在醫學上稱為「修格蘭氏症候群」(Sjogren's syndrome),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主要是因為外分泌腺體(唾腺和淚腺)受到白血球浸潤後引起發炎,導致口乾、眼乾、唾液腺腫大⋯⋯等症狀,引起乾燥症的原因尚不清楚,但已知和自體免疫功能失調有關。

乾燥症可以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比例上約各佔一半:

原發性乾燥症:除了乾燥症之外,沒有合併其他的風濕免疫疾病。

繼發性乾燥症:除了乾燥症之外,同時合併其他的風濕免疫性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硬皮症、皮肌炎或多發性肌炎等。

乾燥症有哪些症狀?

眼乾口乾連肺臟也乾!乾燥症會造成外分泌腺功能下降,除了長期口乾、眼乾、皮膚乾外,也可能出現多重器官的侵犯,例如影響肌肉骨骼系統、呼吸系統、腎臟泌尿系統,部分患者的肺臟也會受到免疫系統的攻擊而合併肺纖維化。

乾燥症常見症狀:

口乾:口腔內有黏稠、乾燥的感覺,也可能因乾燥而咳嗽不止。

眼乾:眼睛乾澀、異物感及灼熱感,感覺眼睛容易疲勞。

皮膚乾癢:隨著血液循環到皮膚,可能誘發皮膚乾燥、搔癢,甚至引起皮膚炎。

陰道乾澀:陰道感到乾燥、性交會疼痛。

乾燥症診斷標準?

乾燥症的診斷並非只有眼睛和口腔乾燥症狀,需進行多項檢驗和評估,也需要排除其他原因(例如:糖尿病、退化、藥物引起⋯⋯等),診斷過程包括血液檢驗、眼睛檢查與唾液腺檢查:

血液檢驗:血球數、抗體檢測、發炎指數、肝腎功能等。

眼睛檢查:淚液分泌測試(Schirmer's test)、角膜結膜染色試驗等。

唾液腺檢查:咬紗布測試、唾液腺超音波、核醫唾液腺掃描、切片檢查等。

針對乾燥症的診斷,目前是依據醫學會專家共同制定的標準來訂定,現行的診斷標準為以下:

眼睛乾澀症狀超過3個月以上。 嘴巴乾燥症狀超過3個月以上。

眼睛檢查包含雙眼淚腺分泌測試,結果低於5毫米/5分鐘以內,或是Rose bengal染色法呈現大於4分。

基礎唾液腺分泌量小於1.5毫升/15分鐘。

嘴唇唾液腺切片檢查其發炎細胞浸潤評分大於1分。

抗核抗體(ANA)、類風濕因子(RF)、修格蘭氏抗體( Anti-SSA,Anti-SSB)等其中一項呈陽性反應。

一般來說,符合4項以上條件,其中第5項或第6項條件須為4項條件之一,即可診斷為修格蘭氏症候群,由於該疾病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所以必須由風濕免疫專科醫師來做診斷與治療。

 

乾燥症可以申請重大傷病嗎?

乾燥症在健保規定是屬於「重大傷病」的一種,病患可向健保署申請重大傷病證明以減輕健保自負額之負擔。不過,醫師會視病況的程度事前送審通過,才可開立增加唾液或淚液分泌的口服藥物,否則需自費。

此外,目前並沒有可以真正根治的方法,但是在接受正確的治療後,多數病患的症狀可以得到改善,有些症狀甚至可以完全消失。

乾燥症如何治療?

乾燥症的治療以減輕症狀為優先,患者可以透過眼藥水和補充水分,來改善眼睛和口腔乾燥症狀;但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處方藥物,甚至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以下為乾燥症的常見治療藥物:

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緩解肌肉痛、關節炎、唾液腺及淋巴腫大。

膽鹼類促進劑:增加淚腺及唾液腺分泌,緩解不適感。

類固醇:通常使用於較嚴重的情況,例如:肋膜炎、心包膜炎、腎炎或溶血性貧血。

奎寧類及免疫抑制劑:具有調節免疫功能,可減少自體免疫抗體的產生,也是從根本治療的藥物。

 

乾燥症如何改善?

乾燥症除了藥物治療外,也可從改變生活習慣及環境來著手,像是避免長期處於乾燥的環境;避免吃太乾、太硬的食物,平常也要適度補充水分。

《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日常照護原則,幫助患者改善症狀:

口乾:時常補充水分保持口腔濕潤,並少喝有咖啡因的飲料,才不會加重口乾症狀。

眼乾:使用人工淚液或代用品,不要等到眼睛乾澀時才用,平常不要處在多風或乾燥的環境中。

皮膚乾癢:塗抹乳液滋潤皮膚,並減少皮膚暴露於乾燥環境中。

陰道乾燥:可以使用水溶性潤滑劑。

延伸閱讀:

一直喝水還是渴?常口乾舌燥怎麼辦?醫警告:小心是「這些疾病」徵兆

天氣轉涼「口乾舌燥」喝水還是口渴?中醫建議「1類水果」能解燥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乾燥症是什麼?有哪些症狀?解析原因、症狀、治療方式:是重大傷病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NEO19 NIKE品牌體驗店盛大登場 提供全方位產品及服務體驗

2017-09-18
新聞話題綜合鞋子服裝NIKE

今夏在臺北盛大的國際運動賽事中,NIKE運動員出色的表現帶給全國民眾無限感動,並再次點燃運動風潮。在臺北運動潮流據點信義區商圈中,NEO19 NIKE品牌體驗店也以嶄新面貌隆重登場。寬敞舒適的三層樓空間新增籃球及Jordan產品區,加上原有跑步、訓練、運動生活及兒童與幼童,提供消費者一應俱全的全系列產品。在服務方面,更新增了RISE ACADEMY籃球訓練課程, 並持續提供深受消費者喜愛的NIKE+ RUN CLUB (NRC)和NIKE+ TRAINING CLUB (NTC)服務,同時讓實體店面整合線上服務,提供最創新完善的購物體驗給所有消費者,讓各種運動的愛好者都能在這裡找到需要的裝備以及服務。

NEO19 NIKE品牌體驗店盛大登場 提供全方位產品及服務體驗

全新 NEO19 NIKE品牌體驗店提供三大訓練課程服務:消費者只要上網免費申請NIKE+帳號,可隨時享受數位與實體的運動課程服務。

RISE ACADEMY

由專業教練團隊為熱愛籃球朋友們量身打造最適合的訓練課程,強化體能狀態與提升戰術執行能力,並同時學習更出色的進攻、跑位和團隊合作。透過科學化的訓練方式,幫助熱愛籃球的球員們持續進步,擁有更好的球場表現。

除此之外,參加NIKE RISE ACADEMY 的NIKE+會員更可體驗搭載最新科技的籃球鞋試穿服務,根據自己的打球風格與位置找到最合適的鞋款,並有專業攝影紀錄訓練過程,全面提升籃球知識與技術,鼓勵年輕球員激發個人潛力,挑戰籃球夢想。

中華男籃代表隊的球員陳冠全及范士恩擔任此次RISE ACADEMY助理教練,消費者在他們帶領下實際進行攻守練習

NIKE+ RUN CLUB (NRC)

NIKE+會員制跑步生態體系包括:實體跑步課程、NRC應用程式、NRC教練及配速員、NRC店鋪服務。
線上服務提供NIKE+ RUN CLUB會員最個人化的極致跑步體驗。跑者可以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網路上預約適合自己的跑步課程,參加由NRC教練及配速員帶領的訓練課程。這些課程由NRC全球教練設計,滿足各個不同程度跑者的全面需求,其中包括:

● READY SET GO RUN為初級跑者設計,幫助他們順利邁出第一步
● LOCAL RUN 根據城市特色設計路線,鼓勵跑者用腳步探索城市
● SPEED RUN 找到適合的配速,提高跑者速度極限
● HOME RUN 和朋友一起在跑步中發現更多樂趣
● LONG RUN旨在鍛鍊跑者的耐力,和跑者一起全力挑戰長距離極限
●  H.I.T. & RUN 高強度間歇訓練與跑步結合,全面提高耐力、速度、平衡和身體的靈活性

跑者由NEO19 NIKE品牌體驗店出發完成TPE字樣的NRC HOME RUN課程

增設四分線 女球員最高一次得八分

兩隊需在5分鐘內分出勝負,計分規則也比照今年成立的BIG3聯盟增設四分球,在三分球外的指定區域內完成投籃即獲得4分;此外,賽事並未分設組別,所有球員在同一賽場上拚鬥,不過賽事另設有特殊規則,女球員得分以2倍計算,最高將有機會一次得八分,讓女生與男生在同一賽場上爭奪最終的冠軍頭銜。

陳信安灌籃展現好身手

 NIKE+ TRAINING CLUB (NTC)

由Nike菁英教練從全球頂尖運動員獲得啟發,結合了三大類型訓練課程,分別針對肌力、耐力與活動力設計不同課程,每門課程涵蓋不同專業運動領域,包括高強度的訓練、瑜伽或barre等,讓所有運動愛好者透過專業NTC教練的激勵與指導,提升體能與核心力量的同時,更能在不同領域運動上有卓越表現。

● 肌力訓練 – 練出完美體態塑造更緊實的肌肉。
● 耐力訓練 - 增強心肺功能和整體體能。
● 活動力 - 培養全身體能的靈活度。

NTC專業教練提供運動愛好者們指導與鼓勵
一樓空間提供女子跑步與訓練專業服裝鞋款以及適合各種強度運動的運動內衣

Nike品牌精心打造全方位的運動生態體系引領全球運動風潮,NEO19 NIKE品牌體驗店有效的融入了以實體店鋪為基礎的實體跑步團體與服務體驗,更進一步的加上籃球與訓練等課程服務,進而打造一個符合所有運動員需求的生態體系,將提供消費者最完整到位的運動服務,幫助每位消費者都能成為更棒的運動員。

NEO19 NIKE品牌體驗店服務:
● 籃球、Jordan、跑步、訓練、運動生活及孩童與幼童全系列產品試穿及推薦
● NIKE RISE ACADEMY籃球訓練與服務課程–線上預約制
● NIKE+ RUN CLUB (NRC)訓練課程–線上預約制
● NIKE+ TRAINING CLUB (NTC) 訓練課程 –線上預約制
● NIKE+應用程式下載及功能指引
● 最新鞋款試跑體驗
● NIKE WOMEN 專屬購物體驗 –線上預約制
● 運動內衣測量服務
● 褲型裁剪服務

二樓空間提供NIKE WOMEN 專屬購物試衣間以及男性和女性運動生活及兒童與幼童全系列產品
三樓空間提供籃球及Jordan全系列產品,給予籃球愛好者場上場下最專業且時尚的裝備選擇

資料提供/NIKE
責任編輯/妞妞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