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勵人心的超熱血紀錄片《赤心巔峰》由金獎導演楊守義耗時超過三年、花費千萬,貼身拍攝越野跑者古明政、周青成功挑戰中央山脈縱走最速紀錄的過程。最新釋出的預告中,可見兩人快速穿梭在台灣各大山林間,帶領觀眾順著他們的腳步身歷其境山林的奧妙,路途中他們奔走於陡峭山脊,還需對抗惡劣天氣,不斷突破自我的身心極限。擁有20多年紀錄片拍攝經驗的楊守義導演,《赤心巔峰》是他首部上院線的作品,導演吐露一直都很想拍攝以中央山脈為主角的紀錄片,非常幸運地遇見古明政與周青,透過他們的越野精神帶大家一同感受台灣山林最叩人心弦的感動。
不同於一般登山行程的緩步健行,《赤心巔峰》紀錄的「中央山脈大縱走」越野挑戰,是穿越不同天候地形,在野外進行的極限運動。這次的挑戰計畫由人稱「山頂狼」的越野跑者古明政發起,邀請「越野一哥」周青加入,兩人前後共翻越40座百岳,全長322公里,創下8天16小時54分鐘完賽,締造中央山脈縱走最速紀錄!
片中不僅有正式挑戰時的跟拍記錄,也有他們訓練及場勘畫面,預告也可見兩位跑者險墜崖、溺水等驚險過程,古明政坦言:「整個路程誰也不敢保證說是一路平安。」最新公開的電影海報由知名海報設計師陳世川設計,將古明政與周青的堅毅笑容,對比身後那座大山,就如文案「看見中央山脈、跨越心中大山」展現兩人不輕易放棄的決心。
今有超過200名觀眾搶先在大銀幕觀賞《赤心巔峰》中魔幻至極的美景,感受縱貫台灣的極限挑戰,導演楊守義映後時分享:「當初決定拍這部紀錄片其實是很冒險的,若計畫因任何因素被迫中止,拍攝也會隨之結束,但我想失敗也是紀錄片,所以我一開始就把它當作可能會失敗的紀錄片在拍,很棒的是他們成功了。」人稱「飛躍的羚羊」的紀政看完也熱淚感動表示:「太激勵人心了!看著畫面上的群山,跟著挑戰自我極限的古明政和周青,完成北起勝光登山口,到終點藤枝特生中心的『中央山脈脊梁大縱走』,讓人情緒不由得跟著內容張力激動與緊張起來。」
金獎導演楊守義耗時三年、花費千萬完成紀錄片《赤心巔峰》,由資深媒體人廖筱君擔任監製,本片紀錄越野跑者古明政與周青挑戰中央山脈縱走最速紀錄的熱血過程,兩人年齡相差三十歲、橫跨不同世代,卻同樣擁有挑戰極限的赤子之心。鏡頭捕捉了台灣屋脊的綿延山巒,串連起中央山脈的面貌,呈現人與山之間的緊密情誼。導演楊守義希望觀眾能跟隨兩位跑者的腳步,踏著堅定的步伐,翻越心中想跨越的那座大山。《赤心巔峰》將在12月15日全台上映。
更多詳情請見官方臉書
台灣各類耐力型賽事2019年共舉辦約999場,舉辦頻率之高堪稱世界第一。在武漢肺炎後更是領先全球陸續舉辦超過千人的大型賽事,而為了能讓海內外的參賽者從不一樣的角度認識台灣,醫護鐵人於日前發表全球第一本介紹台灣知名路跑、馬拉松、自行車、越野賽、長泳、鐵人三項耐力型賽事書籍。書中不僅精選全台38場經典賽事供讀者參考,還提供每場賽事所需具備之相關運動防護的知識。
「台灣經典賽事全攻略」在2020年全球受到武漢肺炎疫情時機點推出外,也邀集超過30名國內重量級各知名主辦及國際知名運動品牌,如:如台北馬拉松承辦單位中華民國路跑協會、國際型鐵人三項賽事IRONMAN主辦單位台灣鐵人三項股份有限公司、CHALLENGE TAIWAN主辦單位鐵人工廠、XTERRA、知名運動手錶品牌GARMIN與美國運動防護品牌LP SUPPORT等超過30名高層於台南昇陽自行車總部齊聚一堂,以「第一屆台灣經典賽事分享會」方式,分享大型賽事防疫及安全的相關經驗,共同為台灣賽事代言。
分享會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程紹同教授指出,根據登記於運動筆記網站的賽事統計,台灣一年約有999場各式耐力型運動賽事,但是卻缺乏整合的資訊提供給市民大眾作為參賽的依據,本次舉辦的「台灣經典耐力型賽事分享會」為台灣賽事圈創舉,期許未來將朝向賽事高峰會方向,為賽事頒發金質獎、銀質獎與銅質獎,樹立典範。
昇陽自行車創辦人施和鋐與陳素梅夫婦提及運動結合行銷3.0與4.0,融合感動與線上社群的概念在新冠肺炎後以成重要趨勢,本次活動在昇陽自行車總部新開幕的SHOWROOM舉辦,除了邀請各大知名的主辦單位高層共襄盛舉外,除了討論大型賽事防疫經驗外更對數位體驗運動資訊進行交流。
另外,醫護鐵人創辦人同時也是這本書的作者陳彥良表示,考慮賽事頻率、土地面積與賽事數量,台灣賽事舉辦密度可為全球第一,但全球卻沒有專門介紹台灣賽事的書籍,在新冠肺炎盛行之際,醫護鐵人們整合運動筆記資訊、實際參賽經驗還有醫護專業知識,於M2020年10月出版「醫護鐵人台灣經典賽事全攻略-知名路跑、馬拉松、自行車、越野賽、長泳、鐵人三項耐力型比賽與運動防護重點指南 」一書。
書中經典賽事依據參賽者於運動筆記網站內,於路跑、馬拉松、越野跑、長泳、自行車及鐵人三項等賽事3.7以上評分(總分5分)並舉辦三屆以上的歷史紀錄精選而出,推薦給海內外的參賽者,作為來台灣參賽時的參考。
資料提供/醫護鐵人
書籍購買:醫護鐵人台灣經典賽事全攻略
聖誕節前夕,遠在世界盡頭12,790公里遠的南極長征隊捎來捷報!歷經近一個月狂風暴雪、頂著零下30度低溫,南極長征隊克服「高原路線」的險峻環境,共前進350公里,終於在智利時間12月22日傍晚6點(台灣12/23凌晨五點)成功完成挑戰,成為台灣首支以越野方式抵達南極點的長征隊。隊員中的極地教練陳彥博,繼拿下全球四大極地大滿貫總冠軍殊榮,及不丹200公里高山、冰島冰與火250公里等兩項難度極高的超馬冠軍後,足跡已踏遍全球的他,今年終於站上南極點,在世界盡頭寫下嶄新里程碑。
經過多日的嚴苛挑戰,陳彥博透露:「這次任務最困難的地方,就是天氣變化,因為從大風雪到大晴天,轉變通常只有短短幾分鐘的時間,這使得隊員剛出發時有許多的不適應,而身為最有極地經驗的隊員,自己必須於極短時間內做出行動方針。」如今成功完成挑戰,面對一路扶持的隊員們,陳彥博最想跟他們說:「南極點挑戰結束後,要將在此鍛鍊出的堅強心態與學習帶回台灣,並永遠放在心裡,這才是任務最重要的收穫。」在與父母的連線中,彥博表示:「爸媽不要擔心,我完成了! 接下來我應該能戰勝更多挑戰」,放下擔心後的彥博父母,則笑著回應:「不要再挑戰了啦。」
談到此次擔任極地教練、帶隊「前進南極點」,陳彥博坦言曾經有過低潮,不過強烈的責任感驅使他堅持下去,彥博表示:「天候狀況很糟糕,身為教練還要帶著團隊前進、完成目標,這對我來說是這趟冒險中最大的挑戰,即便每天都很不安,我仍不斷鼓勵自己與大家不能放棄,要把隊員平安帶回家!」回國後,陳彥博希望借重自身經驗,繼續鼓勵年輕人把夢想做大,勇於挑戰舒適圈,無論結果如何,相信一定會獲得更多不同的人生體悟,出發,就對了。
台灣史上第一支南極長征隊長征隊自11月13日從台北出發,挑戰過程波折不斷,原訂路線為660公里的岸到點(Coast to Pole),但出發後即因連日暴風雪造成行程延誤,在盤點糧食、物資、南極大陸天候等各項因素後,改挑戰難度升級的「高原路線」。全隊從南緯87度、2545公尺的海拔高度出發,一路上空氣稀薄,風勢強到很難站立,隊員們更一度歷經失溫、凍傷、「white out」現象,在種種考驗身心的艱鉅挑戰之下,終於在智利時間12月22日傍晚6點左右正式到達南極點。 橘子關懷基金會十週年啟動「前進南極點」計劃寫下台灣史上的記錄,成為台灣第一支長征南極點達陣的隊伍,隊員親身挑戰極限,激勵新世代的年輕人,要更勇敢做大夢、為自己的夢想冒險。隊員們將在智利時間12月25日拔營,帶著長征世界極南盡頭的榮耀,在2019年1月8日早上回到台灣,並分享更多南極冒險故事。
橘子集團是一個夢想的集合體,匯聚了創辦人Albert、橘子人們的夢想,更乘載了許多社會大眾的夢想。在成立十幾年後、不斷地接受許多外界的支持、幫助的遊戲橘子,開始反思、期許自己能夠有更集中資源、組織性的付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於是,2008年1月4日,橘子集團正式啟動「橘子關懷基金會」。
資料來源/橘子關懷基金會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