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喜歡躺床上滑手機追劇?小心容易造成從脖子痛到頭的「枕神經疼痛」!
1
手機追劇
喜歡躺床上滑手機追劇?小心容易造成從脖子痛到頭的「枕神經疼痛」!
2
第15屆2020愛心獎頒獎典禮
第15屆2020「愛心獎」頒獎典禮共有8人獲獎
3
美國女將收高爾夫雙金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

喜歡躺床上滑手機追劇?小心容易造成從脖子痛到頭的「枕神經疼痛」!

2023-12-06
話題 綜合 觀念

躺在床上滑手機,突然頸後傳來一陣陣疼痛,酸麻感不僅蔓延至頭部,甚至肩膀、手腳也感到麻木,小心是困擾現代低頭族的「枕神經疼痛」上身!什麼是「枕神經疼痛」?這種疼痛與頭痛伴隨的頸部疼痛有何關聯?有哪些因素可能導致?神經外科醫師提醒,治療疼痛只是治標,從生活習慣根治才是康復之道。

手機追劇
現代人很喜歡用手機追劇,尤其是躺在床上!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神經外科主治醫師高瑛說明,枕神經疼痛是指枕神經(occipital nerve)受到夾擠導致的神經痛症狀。此疼痛多半會是後腦接近上頸線(superior nuchal line)的地方,有一個激痛點,按壓此處會引起放射狀的頭痛,從後腦勺延伸至頭頂、側面、甚至眼睛後方。

這些原因恐造成枕神經疼痛

引起枕神經疼痛的原因,常見有以下3類:

外傷:直接撞擊、高位頸椎骨折,或是頸部揮鞭性損傷,導致頸椎第2節神經根壓迫

神經腫瘤

頭頸椎關節移位或發炎

她說明,此症狀女性比較容易發生,臨床上遇到的病患有50歲上下的女性,但年齡和特定族群似乎沒有太大的關聯,主因是「長時間固定姿勢」,導致頸部肌肉僵硬引起疼痛。

有些人可能因為長期仰頭工作、或喜歡在床上看書、追劇,長時間保持不良的頭部姿勢,導致疼痛發生。部分患者可能會自己嘗試吃藥或者忍耐一段時間,但當疼痛持續較長時間並影響生活品質時,他們才會尋求專業的幫助。

頸部痠痛
醫師表示,現代人長時間保持不良的頭部姿勢,就容易導致頸部肌肉僵硬引起疼痛。

枕神經疼痛的治療方法

高瑛提及,偶發性的枕神經疼痛,有機會以藥物緩解,但若症狀持續或程度增加,以及合併其他神經學症狀如手腳麻木,則建議就醫做進一步檢查排除其他嚴重的神經病變。一般而言,醫師會使用保守治療方法,如採用藥物、物理治療等。

另外,也會建議病患嘗試頸部的伸展,如頸部下壓或側拉運動,若症狀嚴重則可以考慮經皮注射類固醇以達疼痛緩解目的。少部分病人由於疼痛經保守治療未見改善,或是外傷導致的枕神經疼痛,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減壓枕神經。

止痛只能治標

日常保健這樣做 高瑛提醒,不論是追劇或是工作,頸椎的保健不外乎就是注意姿勢,避免過度前彎或後仰,看電腦平板每30分鐘,建議稍作伸展及活動,以維持肌肉血液循環,在大眾運輸工具上,幾乎大家都是手機低頭族,過小的螢幕注視太久,也會引起頸部和眼部肌肉僵硬,建議勿注視太久。

此外她也補充,若頸痛症狀嚴重,可以考慮短期使用頸圈,緩解頸部僵硬及肌肉發炎狀況,治療的主要目標是緩解疼痛,仍然不能完全根治問題,要真正徹底解決枕神經疼痛,還是要依靠自己有自覺的調整不正確的身體姿勢和改變生活習慣,避免再度復發。

延伸閱讀:

家中長輩如何訓練肌力?快學「這6招」用椅子就能練:先做對1姿勢

午休趴睡5壞處恐「趴到中風」!物理治療師教「最佳午睡姿勢」

本文獲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原文:愛用手機追劇?當心「枕神經痛」從脖子痛到頭!醫:用1招徹底緩解

 

/ 關於優活健康網 /
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
【Uho優活健康網】:http://www.uho.com.tw/
【Uho優活健康網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uhofbfans/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第15屆2020「愛心獎」頒獎典禮共有8人獲獎

2021-01-21
話題綜合新聞

愛心獎本屆起甄選範圍拓展至全球華人世界。選出8位得獎人:台灣-星雲大師、呂若瑟、沈文振;內地-盧邁、劉海鷹;香港-陳守仁、黃凱欣;海外地區-鮑潘曉黛,每人各獲頒15萬美元獎金,全額用於公益事業。8人慈善服務範圍遍及海內外多個國家和地區,澤被更多有需要的弱勢社群。

第15屆2020愛心獎頒獎典禮
台灣會場主禮嘉賓及得獎人:黃輝珍、王建煊 、 王文淵、心保和尚、沈文振、呂若瑟神父、林蒼生、李伸一。(左起)

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愛心獎主辦、鳳凰衛視協辦及製作、台灣八大電視、現代財經基金會、新加坡恒一基金公司;UA亞洲聯合財務有限公司榮譽贊助的「第15屆‧2020愛心獎頒獎典禮」, 於2020年年底在香港主會場鳳凰衛視大埔總部、台北八大電視分會場、北京鳳凰中心分會場衛星連綫三地同步舉行。

為社會注入正能量

台塑企業集團總裁王文淵致辭時表示,「我再次被邀請擔任『愛心獎』頒獎典禮的主禮嘉賓和頒獎嘉賓,感到非常的榮幸,在此我也要向本屆八位得獎人,表示熱烈的祝福。

今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非常嚴重,全球都採取防疫和邊境管制措施,除了經濟受到重大的衝擊之外,也拉開人跟人之間的距離,而一年一度的愛心獎盛會,也因此無法像往常一樣在香港隆重舉行。 所幸,經過港澳台灣慈善基金會『愛心獎』和相關單位的努力,讓我們可以透過鳳凰衛視和我們的八大電視台,以兩岸三地衛星連線 方式,共同見證得獎人的榮耀。

我希望,今晚透過每一位得獎人的故事,能為因疫情不安的人心,以及沉重低迷的社會氛圍,注入一股正向的能量,溫暖人心,安定社會,拉近人跟人之間、心的距離。 同時,也期許『愛心獎』成為全球華人的愛心表率,繼續宣揚更多愛心楷模的故事,帶動更多人自發性的去做善事,讓社會更美好、更和諧。」 在典禮最後,大會設置了一個特別的祈福環節,播出由本屆得獎人星雲大師親自撰寫和朗誦的《為世界和平祈願文》視頻,為新的一年注入更多的期盼與正念,願疫情和災禍過去,世界恢復秩序與生機。

2021愛心獎即將啓動

愛心獎創辦人林添茂表示,「愛心獎創辦時,就做了20年的規劃,由香港啓航、延伸到台灣、內地、全球華人地區,我們將按計劃:2025年第20屆起,全球不分國家、種族、宗教,共選愛心楷模。

愛心獎最新資料請瀏覽官網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女將收高爾夫雙金

2017-08-28
綜合球類新聞台北世大運話題

收下世大運高爾夫雙金、美國女將Mariel Lancy Galdiano說,這是很大的榮耀,她感謝隊友的合作,兩金對她意義非凡。這是她第二度來臺比賽,臺灣在她的經驗裡,成為非常特別的地方。

美國女將收高爾夫雙金

在大會宣布取消第四回合前,她只領先中華臺北隊侯羽桑一桿。她說:「取消最後一回合賽事成績,對我來說很幸運,不過隊友也打得非常好,其實我們希望能以四回合計算成績。不過這些都是很好的比賽經驗。」 

男子個人賽金牌選手墨西哥Raul Pereda de la Huerta表示,取消第四回合成績很可惜,因為隊友正為團體賽成績、積極追趕日本隊,最後沒能打完,「這面獎牌、與最後的結果,是苦中帶甜的勝利。」他盛讚日本銀牌選手Kazuki Higa與日本球員都是很厲害的對手,不過這兩天,他都非常專注在自己的表現,尤其是與Kazuki Higa因強度競爭,而互相激發出最好的成績。

中華臺北隊銀牌女將侯羽桑賽後表示,很可惜,原本有機會可以超前搶金。當確定大會宣布、取消第四回合後,回到會館,她難過地哭了。侯羽桑27日打完第13洞,4回合總桿數低於標準桿5桿、與美國的Andrea Lee Yu Kyung同桿,且只落後領先的Mariel Lancy Galdiano(美國)一桿而已,她認為還有5個洞,拼一下、是有機會奪金。

高爾夫球男子個人賽墨西哥Raul_Pereda_de_la_Huerta獲得金牌。

中華隊雙銅選手劉永華賽後表示,本來要與俞俊安進行延長加洞賽時很緊張,心情也很複雜,後來並列銅牌,兩人都認為是最好的結果。男子隊教練鄭誠諒也說:「皆大歡喜,中華隊還多一面銅牌。」

中華隊參加四屆世大運高球賽,這是繼2007年陳銘傳的男子個人賽金牌、2011年女子團體及女子個人賽金牌3金外,本屆再添三銀三銅。臺北世大運也是贏得獎牌數最多的一屆。 

資料、圖片提供/臺北世大運組委會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