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2024 ELLE 風格路跑5/4華麗登場 首創馬卡龍、瑪德蓮法點補給站
1
2024 ELLE 風格路跑5/4華麗登場  首創馬卡龍、瑪德蓮法點補給站
2024 ELLE 風格路跑5/4華麗登場 首創馬卡龍、瑪德蓮法點補給站
2
耐力訓練新法MAF Method──隨著心跳去跑
3
日本馬拉松平民天后谷川真理:跑步帶給我的正面能量是⋯⋯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4 ELLE 風格路跑5/4華麗登場 首創馬卡龍、瑪德蓮法點補給站

2024-01-04
話題 跑步 賽事 路跑 趣味

「全台最時尚」的 ELLE 風格路跑在 2024 年將突破跑友想像! 於5/4(六)在大佳河濱公園打造全台獨一無二的法式時尚運動風路跑賽。除了規劃全台首個經典法式點心補給站,更將法國的自由、熱情、時尚發揮的淋漓盡致;從活動贈品、補給、Be Paris的心境詮釋,全場充滿特色的小巧思將,讓跑友們如臨巴黎、直喊Bravo!

ELLE 為了鼓勵更多民眾來享受 Be Paris 的時尚運動風格,推出超值團報方案以及 ELLE RUN Premier VIP 法式風格包廂,邀請大家揪親朋好友組團,一起享受不一樣的路跑氛圍。

2024 ELLE 風格路跑5/4華麗登場  首創馬卡龍、瑪德蓮法點補給站
2024 ELLE 風格路跑5/4華麗登場 首創馬卡龍、瑪德蓮法點補給站

邊跑邊吃瑪德蓮、馬卡龍、可頌等法點,有如漫步香榭大道!

ELLE 國際中文版自 1991 年創刊至今,30 多年來為陪伴台灣女性的心靈夥伴及時尚指南之一,持續帶給讀者最新時尚、生活資訊。邁向第九屆的 ELLE 風格路跑延續 ELLE Run With Style 的精神,將代表時尚、熱情、自由的法式巴黎風格帶入,邀請大家不管在 ELLE RUN 亦或人生的賽道上,一同踏著輕盈步伐前行、彼此鼓舞、接受挑戰。跟自己說聲「我願意OUI」,用「Be Paris」的心境擁抱自己,感受每一刻,盡情地揮灑光彩。

ELLE RUN 今年打造全台首個以經典法式點心為補給站的路跑,可邊跑邊享用瑪德蓮、馬卡龍、可頌等法點,現場眾多充滿法式特色的巧思,有如漫步香榭大道!

超值團報方案 休息帳篷、團照拍攝、神秘好禮大方送

ELLE 為了讓大家都能在相聚時刻更盡情且快樂的享受 Be Paris 的時尚運動風格,特別推出超值團報方案,提供 30 人及 50 人以上團體報名優惠。團體報名滿30人(含)以上,大會將提供休息帳篷一頂,並安排專業攝影師拍攝團照,最後更將贈送每位跑友神秘好禮。滿50人(含)以上則將再額外加贈團隊專屬精神隊旗,鼓舞大家共同迎戰的運動精神!

除此之外,ELLE 風格路跑今年更首開「ELLE RUN Premier VIP 法式風格包廂」打造獨一無二、最具法式時尚風格的運動休息專屬空間,完美體現 Be Paris 的時尚儀式感、VIP 的尊榮感!Premier VIP 法式風格包廂的相關內容將於近期公佈,有興趣的朋友請持續關注 ELLE RUN 官方網站及報名網。

ELLE風格路跑豐富好禮
ELLE風格路跑豐富好禮

法式紅藍白元素 巧妙帶入物資包

2024 年 ELLE 風格路跑以法式紅藍白元素,搭配簡約圖像設計,描繪巴黎意象與對時尚風格的鍾愛。每年廣受好評的年度限定款 ELLE 風格路跑紀念毛巾只送不賣!延伸賽衣設計,運用紅藍白三色調讓充滿法式元素的運動毛巾成為最時髦的運動單品。此外,除了活動紀念賽衣外,5K 休閒組及 10K 挑戰組今年也各推出專屬包款贈送給所有參賽跑友。

雙肩多功能衣保旅行背袋
雙肩多功能衣保旅行背袋(10K專屬)
法式風格運動小包
法式風格運動小包(5K專屬)

2024 年最具風格的時尚路跑「ELLE 風格路跑」,活動組別分為 5K 休閒組及 10K 挑戰組,5月4日將與大家相約台北大佳河濱公園,體驗Be Paris的法式時尚,享受不一樣的路跑體驗!

報名請搜尋「ELLE RUN」,限量時尚早鳥禮限量推出!
活動專線:(02)2503-9333
活動官方網頁:https://elle.re/5h6mah/suzico
伊貝特報名網站:https://elle.re/5h6mhn/suzico

資料來源/ELLE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鄭匡寓
鄭匡寓

耐力訓練新法MAF Method──隨著心跳去跑

2017-05-15
有氧運動跑步運動部落跑步字典跑步訓練鄭匡寓專欄

MAF Method,是Maximum Aerobic Function最大有氧能力耐力訓練方法的簡稱,旨在依循每個人的年齡和體質而設定的有氧心率進行耐力訓練。此法由著名耐力運動教練菲爾馬佛東博士 (Dr. Phil Maffetone)推廣。

Dr. Phil Maffetone ©S. BANE/LA Leggers

馬佛東博士是《The Big Book of Endurance Training and Racing》『耐力訓練競賽聖經』一書的作者。MAF訓練模式已有許多知名的馬拉松好手、三鐵選手所使用。

『耐力訓練競賽聖經』一書中,沒有訓練課表,也沒有飲食卡路里圖表,而只有很單純的訓練原則跟飲食原則。儘管每個人都想尋找一個獨一無二的飲食計畫,或是直追神人選手的訓練計畫,期待著一夜改變。

The Big Book of Endurance Training and Racing ©Amazon.com

但是,這是不真實的,它只能是健康媒體樂於讓他們的讀者覺得一切皆有可能的幻相。要做到長期持久的改變一個人的健康和身材狀況,唯一的辦法是考慮個體的差異性,就是說,考慮你的個人因素。
Maffetone Method簡單而又涉及甚多,它是一個全面的方法,可以幫助個人找出什麼對他或她有效。通過走向這一旅程,你也明白要對自己的命運負責:獎勵是,你可以前所未有地更健康,棒到足以達到你的運動目標,並過著高品質的生活。

但究竟什麼才是Maffetone Method?到底特點是甚麼?

燃燒體內脂肪

Maffetone Method的一個具體目標是增加體內脂肪的燃燒,提高身體代謝能力和保持精神奕奕,並防止多餘的體內脂肪產生與體重堆積。

大部分用於日常生活的身體能量來源為糖類(葡萄糖)和脂肪的轉化(以ATP的形式)。除運動員之外,許多不太能充分燃燒脂肪的人必須依靠更多的糖分,從而每天燃脂量更低──糖分堆積過高、脂肪燃燒效率低靡,衰退健康就越明顯,其中包含精神不振,體重超重,日常生活中的耐力差和體能低下等。

控制慢性炎症

Maffetone Method的另一個重要方向是解決嚴重疾病的關鍵化學條件。大多數疾病是從慢性炎症方式開始,沒有明顯症狀。觸發此問題的化學物質失衡很容易被飲食和生活習慣所控制。

具體來說,通過平衡人們的飲食與脂肪攝入量就可以避免慢性炎症,在這樣做時,很多出現在老化過程中的生理和心理問題是可以避免的,包括癌症、心臟疾病、關節炎、糖尿病、老年癡呆症等等。

消滅糖癮

化學壓力增加、有氧能量無法提升和燃脂功能降低、身體慢性炎症,最常見的原因之一,是糖和其它精製碳水化合物的攝入。

從農業時代開始,這些食品就成為全數人們的主食,比起任何食物,它們直接影響一個人保持健康和身材的能力。事實上,富含糖品或精製碳水化合物的一餐或零食,不僅可以關閉脂肪燃燒和擾亂荷爾蒙,同時也啟動了那些引起疾病的基因(想想胰島素是怎麼分泌的)。

The Maffetone Method ©philmaffetone.com

那你該怎麼做?

首先是確認自己的有氧心率,可遵循以下步驟。

用180減去年齡,再根據目前的健康和訓練狀態,進行調整。

A.如果你剛得過一場重大的疾病,或是目前需要持續服用某種藥物,減去10。
B.如果你受傷了或最近比賽或訓練的狀態不好,或曾經中斷過一段時間訓練,準備重新開始,那麼再減去5。
C.如果你堅持訓練兩年以上,沒有遇到上述任何問題,則不用調整。
D.如果你堅持訓練超過兩年,沒有遇到任何上述問題,並且在比賽中成績有提高,那麼加5。

舉例說明:假如你35歲,屬於上述(D)描述的情況,你的數字是 180-35=145,然後145+5=150,每分鐘心搏次數為150。在此例中,訓練時的最大有氧心率為150。此時有氧效率最高,令你高效提高有氧基礎。

高於這個心率的話,無氧的比例會顯著增加,身體會增加糖的消耗,降低脂肪消耗。以有氧心律每週做三到四次,維持在最大有氧心率的跑步,時間只需要45分鐘。包含熱身、課表及收操。

通常要提升有氧耐力的效果是需要時間的。有些人提升快些,有些慢些,因人而異。

©eworkouts.info

除了常態訓練外,你也必須進行『最大有氧能力測試(The Maximum Aerobic Function Test)』通過訓練,在保持相同心率的情況下快速提高。

最大有氧能力測試需要選手在賽道上保持最大有氧心率。進行一個1-5英里(1.6公里到8公里)的測試,並記錄每英里所用時間。在測試以前應該進行12-15分鐘的輕鬆熱身,並且在一年之中每個月應該測試一次。以下是一個5英里的測試結果:

圖片提供/鄭匡寓

在MAF測試中,隨著里程增加耗時越來越長是正常的,第一圈應該最快,最後一圈應該最慢。

假定結果不是這樣,代表測試前熱身不足。而且測試結果在數周或數月以後應該提升,下面是從4月到7月的MAF測試,注意成績的提高:

上表是典型的有氧基礎階段訓練效果。 圖片提供/鄭匡寓

如果你無法在3-6個月之後提升成績,說明訓練有問題了。可能是由於營養原因、過於疲勞、過度訓練(里程數過高)等等原因。

有時候,可能是設定的最大有氧心率過高。更重要的是,有氧運動能力的下降(例如:同心率下,跑步速度比之前還慢),可能預示著傷病的到來。總之定期進行MAF測試是非常必要的。

關於鄭匡寓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
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
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
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 關於鄭匡寓 /
鄭匡寓

因為減肥而開始運動,從此就戀上跑步。透過呼吸、心跳與疲勞的雙腿體驗真實存在的美好。多年研究運動科學及跑步技術,每天都在追求更進步的自己。同時是個患有癲癇的運動員,所以深深期望推廣健康運動給每一個人。

分享文章

日本馬拉松平民天后谷川真理:跑步帶給我的正面能量是⋯⋯

2016-08-10
書摘路跑馬拉松跑步話題

全民瘋慢跑!為什麼「跑步」這麼流行?

慢跑一向是台灣人最愛的國民運動之一,而現今,慢跑不再是一項為「健康」而跑的運動,而是「態度」的展現:為愛而跑、為自己而跑、為流行而跑、為時尚而跑⋯⋯。究竟,慢跑為何能成為這麼夯的國民運動?

日本馬拉松國民天后谷川真理,原是一位平凡上班族,24歲那年,偶然看見路上練跑的人,而有了「我也想跑」的衝動,結果一跑跑出7座國際女子馬拉松冠軍。如今,她仍持續奔跑著,並積極投入慢跑與馬拉松的推廣。她希望告訴大家,不論幾歲,只要保有一顆「想跑」的心,就能開始跑,甚至跑出不一樣的翻轉人生!

以下就是她提供給大家,「跑步所帶來的正面能量」:

日本馬拉松國民天后谷川真理(中) ©谷川真理

 01  打造健康、窈窕的完美體態

當你開始慢跑後,第一個改變,即是能精準掌握自己的「身體狀態」。例如「今天跑起來很輕鬆,狀態不錯」或「今天跑起來很笨重,或許是睡眠不足」等。換言之,我們能透過「跑步」,觀察身體的細微變化,並藉此提醒自己,平日飲食與生活習慣是否正常,或有待調整。

我認識一名模特兒,因為怕胖而不敢吃肉;但開始慢跑後發現,當她偶爾不小心吃到肉時,跑步的感覺較輕鬆。於是,她發現原來身體真正需要的食物,是肉類等蛋白質。因此,慢跑讓她恢復正常的均衡飲食,不僅沒有發胖,身材甚至變得更緊實、更有曲線。

事實上,慢跑屬於有氧運動,能促進身體運用大量氧氣,藉此燃燒脂肪。也就是說,不論是誰,只要持之以恆的「跑下去」,就能將身上多餘的脂肪、贅肉消除,重拾健康、苗條的完美體態。

 02  學習時間分配,充實每一天

若想成為一名跑者,就必須將「慢跑」視為一種日常習慣,安排固定的時間練跑。為此,跑者應預留每日需練跑的時間,並拋開「昨天喝太多」、「工作太忙」等藉口,仔細思考如何有效運用「跑步以外的時間」。

以我個人為例,若是早上慢跑,就會邊跑邊在腦中規劃今日行程,例如「跑完後先寫報告、回電子郵件、通勤時讀資料」等;利用跑步的時間,同步處理工作的次序,事先做好規劃,就不會讓你覺得跑步是浪費時間。

事實上,跑步可以讓我們的思路更清晰、更有邏輯;若你只是坐在那邊,著急這個不做不行、那個不做不行、沒有對方的回覆無法進入下個階段,也只會讓時光不斷流逝而已。因此,不妨換個方式思考,告訴自己「我要跑步,所以必須精確掌握時間」,而非「等我有時間再跑」。

 03  培養體能、鍛鍊心志

雖然因跑步而提升的體力,無法被轉化成數據認證,但我相信,只要持續跑下去,你一定能感受體能的進步;不僅如此,在心態上也會變得更正向、積極。

曾經跑過馬拉松的人應該都知道,三十公里後的賽程有多麼煎熬,不但雙腳沈重如鉛塊,彷彿永遠看不到終點線;但即便如此也千萬別放棄,因為若你在這時停下來,那麼你就「永遠」無法邁向終點;反之,只要堅持下去,繼續跑,不僅能完成賽事,更會因「我也做得到」的喜悅,使得自信源源不絕地湧現。換言之,只要努力地跑下去,你的努力一定能看得見成果。

此外,慢跑亦可提升心肺功能,促進血液循環,使微血管更發達,進而提升分解疲勞物質乳酸的能力,如此一來,身體也就不易疲累,精神恢復得更快。總的來說,跑步可以同時培養身心狀態,使你成為更好的人。

 04  提升專注力與續航力

對我而言,跑步是我放空、思考的好時機。事實上,當我們重複進行某件事時,自然能放慢心思,因而獲得更多新的想法。因此,在接近馬拉松大賽或有明確目標時,我會利用練跑時間,思考我仍缺乏什麼,激發更多的鬥志;並告訴自己練跑的意義,提高專注力,完成每一次的練跑。更有甚者,在跑步中專心思考,反而能讓我們忘卻身體的疲累,越跑越起勁。

不僅如此,在運動生理學上,科學家已證明跑步確實能提升專注力。因為跑步時,腦部的前額葉皮質會變得活躍;而其正是負責思考事物、掌控記憶,使意識與注意力集中的重要部位;這也說明為什麼跑步可提升專注力、激發創意等,絕對不是心理因素,而是有科學實證的。

換句話說,「思考」與「跑步」所使用的是相同的腦;因此只要多跑步,就能激發你潛在的無限想像力。

 05  生活有目標,提升意志力

每當在比賽中,看見其他跑友們,努力、認真的神情,就令我感到十分振奮。因為大家有共同、一致的目標,就是「邁向終點」;即便看似一個人辛苦地跑,但因為有共同努力的目標,就不會感覺你是「一個人」孤單地跑著;看著大家,想想自己,自然就會有「我不可以放棄」的鬥志,努力完成比賽。

此外,當你開始掌握跑步訣竅後,就會想進一步挑戰自我、擁有更明確的目標、測試自己的跑步極限等。
於是參加馬拉松,並在首次比賽中獲得各種難忘的體驗,例如:「希望下次可以跑更快,哪怕完賽時間少一分鐘也好」、「希望以後遇到斜坡時,能繼續用跑的」、「希望我可以跑完全程,不要中途被救護車送出去」等。而當我們擁有新目標,練跑時也就能更起勁,甚至與跑友們交換心得,相互鼓勵等,產生良性的循環。

 06  認識新朋友,拓展人際關係

過去,跑步被認為是個人競賽,只要一個人默默地跑、孤軍奮戰就可以了;而現在,因全民瘋路跑、馬拉松風潮等,許多跑友們成立慢跑隊,不時舉辦各種活動、團體練習,因而使得「跑步」這件事,有了額外的收穫。

換言之,透過跑步,我們有機會認識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遇到在工作場合內,完全不可能接觸的人;若和友人一起參加慢跑隊,或許還能發現其平日不為人知的一面。此外,練跑後的聚餐,不僅特別美味,更是大家增進感情的好時機,藉此認識更多的朋友,拓展人際關係。

跑友們是單純因「喜歡跑」而聚在一起,彼此少了利害關係,因此更能自在放鬆的展現自我,與他人真心交往,這一點對我而言,是最吸引人的。因跑步而結識的朋友,絕對不同於學生時代的朋友、工作上的同事等,你一定可以遇到更多不同年齡層、職業、興趣的人,進而拓展視野與人脈。

 07  不再自卑,開始享受運動

「我既不會打網球,也不會打棒球,當學生時的體育成績也很差,運動神經超級遲鈍。這樣,我真的能跑嗎?」我想這是許多人的疑惑,因為不擅長運動,而懷疑自己是否能跑步。

其實,跑步不同於球類運動,需要極佳的肢體協調或運動反射神經;反之,缺乏運動經驗的人,因為不會高估自己的體力,反而能按部就班地練習,慢慢提升跑步的技術與實力,其結果往往比已有運動習慣的人好。

跑步是腳踏實地的運動,沒有人能僥倖跳過「練習」這個步驟,就跑得飛快。雖然,直到跑完第一場馬拉松前,或許會花上不少時間,但我相信這一點一滴的累積,一定會帶給我們更多的自信;而這份自信,以及「原來自己也能跑完全馬」的成就感,一定能幫助你擺脫「不擅長運動」的自卑。

 08  享受平凡生活,充實每一天

人類是非常容易「習慣」的動物:每天重複相同的工作、每天走相同的路、每天坐同一班捷運等,易使我們陷入「日復一日」的倦怠感。然而,透過跑步,可以重新打開我們的眼睛,即便是跑在同一條通勤的必經道路上,也會有許多令人感到新奇的發現。

例如:你會發現「原來柏油路這麼硬」或「草地真柔軟」等,因為跑步不同於走路,會使雙腳的觸覺變得更加敏銳。此外,你也會明顯感受天氣的細微變化,例如晨跑時感覺較涼,就會知道「差不多可以換長袖了」;或者,發現每天必經的路上,開了一家新店或某棟房子重新改裝。

或許有人覺得,一個人默默地跑步,非常無聊;但其實只要我們認真感受周遭環境,「跑步過程」遠比我們想像中愉快、充實。跑步能打開我們的感官,並產生「好舒服」、「真美」等正面能量,讓每天都洋溢著充實感,開心生活每一天。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采實文化出版,谷川真理著作《從0開始學慢跑:從入門到進階,收錄77個跑步技巧,教你輕鬆挑戰全馬》。

「我今年53歲都能跑,你一定也可以!別說做不到,開始跑就對了!」─谷川真理
從跑鞋、衣物、配件挑選到跑步姿勢、體能提升、訓練計畫,
教你學會慢跑,輕鬆享受跑步人生。


書籍資訊 請點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