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首場山海探索嘉年華活動來啦!秉持「Never Stop Exploring」品牌精神的 The North Face 為台灣帶來亞洲最受歡迎的戶外探索活動-THE NORTH FACE 北面山地節。就在 9/21 及 9/22 週末假期,活動將於東北角福隆龍門露營區正式展開並自即日起於活動網站接受報名,希望透過身臨其境的綜合山地運動和戶外體驗,傳遞永無止境的探索精神。誠摯地邀請全台戶外活動愛好者與家人好友們,一同參與這場盛夏戶外盛會。
為了鼓勵消費者時刻帶著探索的好奇心走出戶外,感受大自然之美,The North Face創立了THE NORTH FACE北面山地節,透過親自參與戶外運動及山地文化體驗,帶領人們感受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過去在海外吸引了眾多戶外人參與,這次終於來到台灣,聚焦攀岩、越野跑、露營、登山健行、及水上活動體驗五大主題,在為期2天的山地體驗之旅中,The North Face要和所有熱愛台灣大自然的探索者們,一同迎向烈日驕陽,探索夏季山地生活新樂趣。
距離大台北都會區約莫一個多小時車程的東北角風景區,有山有水、依山傍海,長久以來一直是台灣戶外探索的潮流熱點。THE NORTH FACE北面山地節特別選在充滿戶外自然元素的龍門露營區舉辦,一站式提供山海全包的獨特探索體驗。
做為即將到來的巴黎奧運比賽項目之一,隨著室內岩場不斷增加,攀岩儼然是台灣下一個熱門的運動項目,這次的THE NORTH FACE北面山地節現場也將打造專屬的攀岩牆,在妙趣橫生的攀爬中,感受垂直向上的無限樂趣。
在水上活動部分,現場也準備了近幾年夏天頗受歡迎的獨木舟及SUP立式划槳體驗,不論是飛簷走壁還是一躍入水,夏天就是這樣玩!
隨著越野跑運動在台灣越來越受歡迎,有了過去在東北角成功舉辦 TNF 100 越野跑挑戰賽的成功經驗,THE NORTH FACE北面山地節也將舉辦野跑探險組(27公里)及凹豆挑戰組 (14公里)比賽。賽事從福容大飯店出發,經過虎子山街、龜媽坑古道,27 公里組更能登上草嶺古道,最後經過福隆海灘著名的彩虹橋回到終點,一路跑在東北角的壯闊美景之中。
除了給大朋友的山野探索,THE NORTH FACE 北面山地節現場也將安排給小朋友的小野人障礙路跑,歡迎 6 至 14 歲的小朋友一起參與,體驗跑在大自然的快樂自在。
而在讓人痛快流汗的一系列戶外活動之外,The North Face 也將在現場設置探索通會場活動,展示最新的服裝科技及相關探索裝備,以及包含星光電影院在內的一系列舞台活動,當然還有最受歡迎的露營體驗,在兩天一夜中徹底感受真正「Never Stop Exploring」的探索精神。
THE NORTH FACE北面山地節活動訊息及相關注意事項, 請洽活動官網
資料提供/台灣威富
責任編輯/林彥甫
為幫助更多三鐵玩家挑戰年度鐵人盛事突破自我,智慧穿戴領導品牌 Garmin 打造全台首個鐵人科學化訓練專班「GARMIN TRI 營戰三鐵訓練班」,將由鐵人王者張團畯擔綱總教練,親自設計課程培訓學員,並邀請鐵人夢想家吳承泰、鐵人暖男楊志祥、最強素人范永奕、鐵人教練李瑋擔任客座教練傳授寶貴的參賽經驗,組成無可匹敵的鐵人三項師資陣容,規劃長達 16 週共 21 堂實體課程,搭配專屬線上訓練課表及台東移地訓練,涵蓋游泳、騎車、跑步,透過獨步全球的 Garmin 三鐵生態系串聯,包含 Forerunner 系列跑錶、Edge 系列自行車錶、踏板式功率計、智慧雷達及Tacx室內訓練台,以科學化訓練、精準運動數據,將帶給學員最完善扎實的訓練,幫助有效達成個人目標。
透過 Garmin 台灣用戶數據觀察,近年跑步與騎乘自行車人口及活動頻率正穩定成長, 2021 年至 2022 年間,跑步運動成長 21%,騎乘自行車亦成長 17%;而一直以來提供 Garmin 科學化訓練支援跑者與車友締造個人佳績的「Garmin Run Club (GRC)」與「Garmin Cycling Club (GCC)」亦受到熱烈歡迎,參與人數持續增加。
此外全亞太區最具規模的鐵人賽事「Challenge Taiwan」將於 2023 邁入第 11 年,全項目 6,200 個賽事名額短短 3 天售罄,可見台灣三鐵玩家熱烈參與賽事趨勢。Garmin 全新創立全台首個鐵人科學化訓練專班「GARMIN TRI 營戰三鐵訓練班」,透過 Garmin 三鐵生態系串聯科學化數據分析、實體訓練課程、賽前移地訓練,助學員突破 2023 Challenge Taiwan。
「GARMIN TRI 營戰三鐵訓練班」總教練張團畯表示:「此次課程核心理念為『莫忘初衷』,鼓勵學員挑戰過去的自己,凝聚大家的力量,創造不一樣的訓練營,我相信能夠入選的選手一定都有相當的應戰能力,不管是身理、心理甚至是生活,我希望學員經過 16 週 21 堂課的訓練,真正學習到『發揮堅持的毅力』、『提升自我觀察身體的敏銳度』、『自律地生活』、『把課表運用在未來自我的訓練』,課表規劃讓學員身心靈都能夠承受的內容與質量。」
除了由總教練張團畯負責標準距離課程,訓練班同時邀請多位客座講師組成黃金陣容,包含鐵人夢想家吳承泰分享長距離賽事經驗、鐵人暖男楊志祥傳授跑步技巧、最強素人范永奕擔任移地訓練講師示範自行車項目、鐵人教練李瑋教學游泳及長距離賽事,5 人組成超夢幻三鐵教練團。
為滿足學員取得最佳成績的野心,Garmin 於訓練營中更特別規劃為期 3 天的台東移地訓練課程,預計四月安排入住台東知本老爺酒店,讓學員事先熟悉賽道路線及地理條件,為比賽做足準備。總教練張團畯表示:「訓練班以實體課程搭配 Garmin 三鐵生態系、精準科學化分析、長時間完整數據紀錄,讓學員看得到自己的進步,除了固定場域訓練,也會安排移地到台東訓練,讓學員親自熟悉賽道路線,不論體能和心態都能做到最充足的準備。我覺得訓練已經是一件蠻疲累的事情,不希望學員覺得訓練過程乏味無聊,所以課程設計會讓大家都能夠在歡笑中渡過,並且因材施教,尊重每一位學員。」
「GARMIN TRI 營戰三鐵訓練班」將於明年 1 月開訓至 4 月中結訓,為期 3 個半月,凡年滿 18 歲並已報名參加「2023 Challenge Taiwan」個人項目之選手即具有「GARMIN TRI 營戰三鐵訓練班」報名資格,報名時間自 11 月 24 日至 12 月 9 日截止,報名詳情請見活動官網。
■ 報名時間: 即日起至 2022/12/9 (五) 23:59止
■ 報名條件: 需詳閱報名網站徵選條件,確認自己能夠配合訓練營時間,且已報名 2023 Challenge Taiwan 個人組項目 (51.5/113/226) 之選手
■ 活動官網:https://www.garmin.com.tw/event/2023/garmin-tri/
資料來源/Garmin
責任編輯/Dama
騎自行車被視為一種對健康非常有益的運動,但根據丹麥學者的研究顯示,每周一次、花90分鐘騎單車的人,發生心血管疾病機率雖然降低了24%。但是,會因為在騎行時各種不同的原因而造成運動傷害,尤其是那種騎乘公路長距離的人,都必須特別小心以下5種自行車造成的運動傷害。
騎自行車者容易會讓身體過度傾斜,因為會由一般車身結構設計的問題,為了觀察前方,必然要抬頭仰頸,而這是一種強迫性姿勢,期時間下來可能會造成頸部肌肉緊張!當頸椎關節和肌肉長期充滿緊張感時,容易疲勞、損傷,並且造成頸椎或頸部肌肉不適或是發炎。
騎單車時,人體的腰部負擔是最重的!如果騎車時把單車的坐椅調得過高,此時容易造成騎車時臀部過度左右扭擺,長時間下來,會引起腰肌疲勞損傷,如果習慣了這種姿勢並養成俯身習慣,甚至很可能會形成駝背進而影響體態。
正常人坐位時,受力的支點是兩側臀部堅強粗大的坐骨結節,尾骨基本懸空且不承重。而在正常情況下騎車,臀部以坐骨結節著力,但當路面不平受到顛簸落下時,臀部難免向前滑動,會使坐骨結節落空在兩側,而一旦坐骨結節長時間承受不合理的摩擦、擠壓、負重時,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創傷性滑囊炎的發生,而這種滑囊炎大多發生在一側坐骨上,這可能與騎車時姿勢的不平衡有關。此外,當騎自行車碰到路況不好時,也容易因為顛簸的關係,讓尾骨成為全身承重的支點,以及受到頗大的重力,在反覆與堅硬的坐墊相撞後,有可發生折斷或與骶骨分離的狀況。
然而有些車手為了挑戰自我極限,時常嘗試超過體能的長距離騎乘,很可能會因此而造成肛門括約肌拉傷甚至發炎,而肛門括約肌主導排便功能,所以括約肌發炎非常麻煩,除了使用藥物外,還要每天坐浴泡熱水,且坐姿勢不能再壓迫到傷口,至少得3~6個月才能痊癒。
因為騎自行車可能造成的手部傷害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尺骨神經病變(Ulnar neuropathy),主因是在騎行中上肢長時間受壓且運動量極小,導致上肢的血循環減少,再加上抓握下把手時,尺骨神經的過度延伸所導致手部出現痲痹、無力或小指發生疼痛等狀況。第二種則是常見的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主要原因為抓握把時,壓力直接傳達到主控拇指、食指、中指及一部分無名指的正中神經所致,造成手麻、手指疼痛、無力的情況。
騎單車原本是對膝蓋非常理想的運動方式,在騎行時,膝蓋伸展幅度是在其正常活動範圍內,基本上不會承受任何壓迫,也不會受到外力的衝擊。不過也有研究顯示,當騎車者騎姿不當時,膝蓋可能會受傷,特別是膝蓋外側容易罹患髂脛束症候群,這種原因導致的傷害占所有因騎車造成運動傷害的15%左右。
而要防止這5種騎自行車時的運動傷害,此時就要注意騎車的姿勢與使用的單車規格。
第一:騎行時要採取上體較低,頭部稍傾斜前伸的姿勢,而雙臂要自然彎屈便於腰部弓屈,降低身體重心,同時防止由於車子顛簸而產生的衝擊力傳到全身
第二:在騎行時,雙手必須輕而有力地握住把手,同時臀部也要坐穩車座位。
第三:為了保證正確的騎行姿勢,必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車輛、車座、握把都是必須要盡量符合舒適。
第四:如果是長時間騎行的話,應該每個小時要下車伸展身體,一旦遇到路面顛簸不平時,最好是下車推車步行,然而長途騎行得人一定要量力而為,不要逞強造成運動傷害。
資料來源/HERO HEATHLY&HOPE、BICYCLING
責任編輯/妞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