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SUPERACE林義傑:推動關懷,創造自我超越的價值
1
SUPERACE林義傑:推動關懷,創造自我超越的價值
2
美國偶像20歲歌手罹癌,用跑步抗病魔
3
康軒鐵人領軍者李萬吉:運動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要活就要動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SUPERACE林義傑:推動關懷,創造自我超越的價值

2016-09-23
話題 跑步 戶外運動 越野跑 馬拉松 新聞

林義傑這三個字相信對於大部分喜愛運動的朋友都不陌生,他不只是一位超馬選手,更曾在2002年去到撒哈拉沙漠參加七天六夜的超馬橫越賽,成為台灣第一位前往當地參賽的英雄,僅接下來的幾年,也陸續去到其他世界各國,接連完成世界四大極地馬拉松賽事,為台灣寫下許多歷史壯舉。這幾年自賽道上退休後,他成立了自己的品牌義傑事業,從活動起家,辦理超過50場的大小賽事。

不論壯舉或創立,從義傑的背景故事來看都是有跡可循。過去一直是運動員的他,從小除了與田徑隊一起練習,到處參加比賽之外,對於自我本身來說,他就是喜歡運動,無論在哪裡訓練、比賽,他總是不斷追逐自己成為一位優秀的運動員,因為對義傑來說,只要決定的事,不管發生什麼困難,都還得堅持完成。

林義傑 Kevin Lin

既國家無法給予,那就自己創造

義傑表示;相較於棒球、籃球,田徑在台灣的環境並不好,大部分的運動員都是土法煉鋼,到了最後仍決定放棄這條路。話雖如此,但他從沒有因這些因素而放棄運動生涯的念頭,他認為,既然國家無法給予,那麼我就自己創造。
在過去許多的國外比賽中,他總會試著與外國選手交流,雖然英文不好,但卻有著滿滿的勇氣嘗試,他說:「在交流的過程中,我能學到許多不同跑步的東西,甚至能精進各式各樣的智慧,唯有這種方法,視野才能拓展。」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認識到極地馬拉松的相關資訊,因而深入其中。

體育風氣的興盛,從專業開始

在體驗與交流的過程之中,義傑也發現台灣的運動風氣有許多可惜之處。我們經常談論專業,但所謂專業定義是指一種價值與崇敬;以賽事來說,台灣人很重視所謂的CP值,即是便宜又好用,如果價格稍微提高,得到的評語往往是斂財甚至根本不會有人參加。但偏偏專業是靠長年的累積去分享學習這些經驗,當得到經驗,就同等得到新的知識,這樣的學習並非價格能夠定論。

那麼專業從何而來呢?從台灣整體的體育產業中觀察,只有運動員而非有運動人才。各行各業在發芽的時候,都需要去到屬於它部分的領域就讀;例如設計,有專屬的設計學院或美術學校,反觀運動卻只有體育學院的選擇,但對於體育本身有興趣或是運動員來說,並非每個人都想當老師,政府所要培養的是這個領域的商業人才,想要國家的風氣興盛,光靠書本教育是不夠的。

這些是義傑長年累月的觀察,也因著內心的某種不甘與期望,他仍希望能夠為台灣做點什麼?!退役後,他便以自己的名字成立個人品牌工作室,以代言或是出席活動為主;除運動外,義傑從小也對於廣告有相當的興趣,而後與友人一起開設廣告公司,為品牌辦活動、宣傳…等,雖然過程之中並未想像的順利,也經過些許風雨,但就因這些歷練,使得它在4年前,真正確立自己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經果許多歷練與風雨,終於找到自己的方向

藉由極限領域的挑戰,傾聽自己的聲音

依著過去舉辦活動的經驗加上這幾年的存款,他堅持自己所要成立的運動品牌公司SUPERACE,不只是一家運動行銷或服飾販售的品牌,它是基於推動關懷地球水資源為宗旨所創立的品牌;除提供更多專業的服飾裝備給不同領域的運動員外,義傑更用自身參加極地超級馬拉松多年的經歷而產生的概念,透過三天兩夜長達一百公里的賽程,讓選手體驗必須用徒步的方式自行背負行李、食物,地形更是重重挑戰,從台灣南部的浸水營古道,甚至到了內蒙古的巴丹吉林沙漠,這些路線對選手而言代表著對於不可能的挑戰,對義傑來說更是代表著一個願景的實現,藉由在極限領域的挑戰不斷,傾聽自己的聲音。

內蒙古站-手體驗必須用徒步的方式自行背負行李、食物
台灣站

用雙腳拓展視野,回饋本質

也許100公里對一般人來說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但對於喜歡運動的人來說,經過許多賽事的洗禮,或許成績已經不是當今最重要的事,雙腳除了走路或跑步之外,它其實還能用來觀看整個世界,挑戰沒有想過的自我,從意想不到的過程中發掘自己無限的可能。
每條路線、每個國家皆由Superace團隊成員親自體驗、規劃,一有機會,義傑甚至會讓自家員工前往各國去體驗不同的文化;他說;年輕人就是要去多看世界,唯有多看才能改變視野。並將看到的東西,回饋於公司,這就是學習專業路上最好的方式。

對義傑來說運動就是一種哲學,雖然國家有許多待加強的地方,但他仍看見很多滿心期待的熱誠,每當這些熱誠燃燒殆盡之時,總會有另一個人再次點火,重新燃燒;保持這個優勢,將眼光放遠,才知道這世界有多大?而人雖渺小,但若有意足夠的意志力,有天必能改變風氣。

用雙腳拓展視野,體驗人生

撰文/瀅瀅
攝影/楊仁渤

SUPERACE

FB  SUPERACE
web   SUPERACE (即將上線)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美國偶像20歲歌手罹癌,用跑步抗病魔

2016-10-24
路跑故事馬拉松跑步話題

曾參加過2015年第14季知名歌唱節目《美國偶像》現年20歲的Jax,當她的音樂生涯正要起飛的時候,卻被突如其來的甲狀腺癌阻撓。目前,她正用跑步來治療她的疾病,預計下一個目標是紐約馬拉松。

《美國偶像》歌手Jax ©competitor.com

積極治療,不想失去聲音

當時,Jax在美國偶像第14季的總決賽拿下第三名的佳績,也因此她發佈了個人的第1張和第2張單曲。去年,當他在參加美國偶像巡演的那段時間裡,時常感覺昏昏欲睡、心情低落。經檢查後發現她的甲狀腺上長有18顆腫瘤,其中有12顆非良性,隨時有可能病變。

會得到這個病其實與Jax的家族病史有關,因為她的爺爺最近才剛因為類似的病情而失去聲音,對於一個人生剛起飛的年輕女孩來說,最好的方式就是積極做手術治療。
 
Jax說:「從發現癌症的頭兩個月開始,我就像人間蒸發一樣,一直瘋狂的在治療它」她特別感謝從事教職工作的母親,母親花盡了所有心思,幫她尋找了最好的醫生團隊為Jax治療。

跑步的活力,足以抵抗病魔

目前她正一邊接受治療一邊準備即將到來的紐約慈善馬拉松。對Jax來說,跑步不只是說說而已,她想要用跑步來證明,這是最健康的治療方式,甚至有希望可以靠跑步來抵抗病魔。

身為歌手的她,雖然每天有相當多的行程要走,但不管再忙,Jax仍會堅持每天9到12公里,若真的忙到沒有時間,她也會想盡辦法每周進行1次長跑。「每當在訓練之中,我覺得我是最健康的。」Jax說。

甲狀腺癌最大的問題就是會不斷地擾亂免疫系統,身體經常會無預警地感到不適。但每當她在訓練之中,總會莫名的充滿活力,這也就是為什麼跑步對Jax來說是最健康的。

身為一位歌手,她甚至找到跑步與音樂之間的共鳴。只要音樂一響,便能引起Jax心情的振奮,但當她邊跑步邊欣賞美景的時候,她卻喜歡聽周圍的聲音勝過於音樂。也或者在跑步之中,她彷彿身處創作中的狀態,每次快跑完的時候,Jax總以為自己才剛剛開始。

對她來說,無論是在錄音室工作、寫歌或是跑步時,都是幫助她宣洩情緒的最好管道,還能放鬆神經、理清思路。待紐約馬拉松比賽結束之後,Jax還會發行一首關於馬拉松的單曲將這個美好傳達給更多人知道。

©popcrush.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康軒鐵人領軍者李萬吉:運動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要活就要動

2016-05-27
單車游泳鐵人三項故事專訪跑步話題

是什麼樣的領導者,能讓集團成員在其號召之下,累計完賽的標準鐵人已有388人,其中尚有半程超級鐵人89人,及超級鐵人13人?又是什麼樣的老闆,鼓勵員工從事運動,除組隊參加各項路跑馬拉松、泳渡日月潭,還推廣玉山登頂與百岳等登山活動,前者更累積了1千多人的傲人成績?更有甚者,他還推動單車環島壯遊,自2007年起,已經有將近600人完成目標?
 
這位領導者,就是康軒文教集團董事長,李萬吉先生。

運動成就強健體魄

從小在臺中鄉下長大,由於幫忙家裡各種農務,極大的活動量讓李萬吉養成了強健的體格,當兵時被分發到特種部隊,跑步更是家常便飯的鍛鍊。出社會後,因為陪父母運動,也養成假日爬郊山的習慣。後來想到,既然郊山都爬了,那何不來爬爬高山?因此,他便開始挑戰百岳,並在集團內成立「大腳社」,除了假日爬郊山,更推廣登百岳的活動。
 
因為自己熱愛運動,也享受到運動的好處,眼看集團內不少同仁缺乏鍛鍊,想到應可藉由自己的影響力,來讓同仁養成運動習慣,於是李萬吉便很努力地推動各項運動,不過,他的目的不是要培養出下一個林義傑或曾雅妮,而是要讓同仁擁有健康的身體,希望整個集團員工、師生都能養成運動強身習慣。
 
稟持著這個理念,李萬吉考慮到在都會區工作的同仁,常常抱怨運動場所不足,或是覺得很貴很麻煩,因此,他在籌劃新店總部大樓時,便將室內體育館、游泳池,甚至保齡球館都納入空間設計並實際執行。筆者也曾在此工作七年多,對員工來說,康軒實在是一個非常幸福的企業,而且筆者的跑步習慣也是在此養成的呢!

遇見鐵人三項 成為終生摯愛

約12年前,他從一位熱愛運動的同仁得知鐵人三項這種運動,就覺得既然自己會游泳,也熱愛跑步,加上騎腳踏車是身在台灣的人必備的能力,便在那時迷上鐵人三項。當然,除了自己身體力行,還得把這麼好的運動推廣給同仁。12年來集團內已經有1千3百多人參加過鐵人賽,2014年在中國昆山成立的華東康橋學校,2015年還有9位小朋友來台灣參加三鐵接力賽,對於運動風氣尚未盛行的中國,讓這些孩子來參加這樣的活動已屬不易。而他自己,12年來也已經參加過54場的三鐵賽。
 
除了讓員工參與,李萬吉更積極鼓勵集團內的康橋中小學學生藉運動來鍛鍊身體,並提供國際水準的運動場、游泳池等等設備。當然,鐵人三項也是他大力推動的項目,目前正蓬勃發展著,已有115人達標鐵人。加上康軒合格的273人,他自豪地說,康軒是全世界鐵人密度最高的企業!

筆者2008年參與編輯工作的康軒3年百鐵全記錄手冊。 ©Oliver Wu

推廣運動不容易 社團加考績雙管齊下才能有好成績

大家都知道運動可以帶給人很多好處,不過還是有很多人不愛運動,於是他在兩三年前開始在主管會議之後,拉著這些中高階主管去跑步,男生跑五千、女生跑三千。當然一開始也有人排斥,他便鼓勵大家,你不跑就用走的,三千公尺用走的,40分鐘也可以走完。到現在,多數主管已經能完成這個「任務」,大家也覺得一起這樣跑跑步,還算是件愉快的事。有些主管以前從來不跑步,因為主管會議後的跑步活動,後來也開始參加路跑賽了。運動風氣就是這樣日積月累,為了讓整個公司同仁都能夠動起來,他還設立了「運動學分制」,每年要修滿五個運動學分,若未修滿,則考績凍結。這也是讓很多從來不動的人,因為組織的要求,就多少做一點運動。當然,光修這五個運動學分是無法讓自己身體馬上變好變健康,但李萬吉希望,藉由這樣的推動,能夠讓多數人養成運動習慣。他說,若組織內80%的人都在運動,那麼其餘20%的人要動起來的可能性就比較高;若一個組織只有20%的人有在運動,其餘80%的人要動起來,那難度就不言而喻了。

運動習慣要從小培養

李萬吉認為,人為什麼不喜歡運動,是因為他沒有從小養成一兩種運動習慣。因此,他在康橋非常重視學生體能的鍛鍊,成立很多體育社團,除了教育部規定每週兩節體育課,他還增加兩節游泳課;此外,還有很多田園課程,讓學生走出戶外,進入位於坡地的田園教學區,藉此也讓學生在上上下下之餘達到運動的效果。光是要去看螢火蟲,便可能要走上千個階梯!他很肯定地說,現在康橋學生的運動習慣,絕對比其他學校孩子要好。另外,他推動小六生登雪山領畢業證書,登上台灣第二高峰才能畢業。當然,他不會讓學生貿然上山,體育課要長跑、游泳課要長泳,每週還有一次登階訓練,要爬800個階梯,上雪山前還有六次的實地登山訓練,確保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能力。這是所有學生都要參與的活動,他們經過這樣一整年為了爬雪山所做的準備,除了活動量夠大,李萬吉還希望能夠藉由這樣的活動,培養孩子喜歡山、喜歡大自然的胸襟。經過了這樣的洗禮,他便讓國二的孩子去爬嘉明湖,這可是比雪山還高還難爬,如此便能讓孩子對山有更深一層的認識。除了從小推動游泳教育,他還讓國三的孩子去橫渡日月潭,這些孩子的參與率幾乎百分百。為了橫渡日月潭,康橋的孩子可說每個人都具備堅強的游泳技能,例如,小五的學生,已經學會四種泳式的佔比超過80%,實在令人印象深刻。在長泳的訓練上,康橋97%的孩子1小時內能在25米的水道游超過1000公尺,這都是很不容易達致的一些成果。

康橋雙語中小學的游泳課。 ©Oliver Wu/康橋雙語中小學

運動要有準備 安全完賽最重要

當然,他鼓勵同仁去參加各種運動賽事,不過現在有很多年輕人自恃自己身體不錯,一下子就去參加一些長距離的賽事,這樣比較容易發生意外。比如一個平常不太運動的人,可能不知道自己心臟已經有毛病了, 結果一跑下來中途便有可能發生問題,這樣的事件近來經常聽到,所以他主張,要參加一場10K的賽事,平常就應該跑個5K或8K,跑個幾次讓自己熟悉這種距離。不然一群人跑步,那種情緒會互相感染,不知不覺便會以超出自己身體負荷的力氣去跑,如此就很容易發生意外。他認為,現在全民瘋跑步,如此當然很好,不過也要注意安全。要能安全地運動,最重要的還是事前的準備,若是一場三鐵賽有開放水域的游泳項目,就要把開放水域的游泳練好,不然萬一發生意外,還是非常令人遺憾的。

李萬吉說,早期他參加三鐵賽,對於開放水域也很害怕,若有海泳的項目他也會背浮標,不過這幾年他對於開放水域已經比較習慣了。他認為,像鐵人三項這種連續性的運動賽事,最好還是有準備,不然雖然可以完賽,成績也不怎麼樣,可能完成之後身體就累癱了,可以累一個多禮拜;若是平常有積極在準備,可能比賽完幾個小時之後,體能就恢復了,對身體的傷害也比較低。

給新手的建議:緩步漸進、足夠熱身

筆者請李董事長給想從事耐力運動的新手一些建議,他的回答是,沒有人不能跑步,不過若你真的覺得跑步很難,一開始可以先用快走的方式,接著可以用很慢的速度來慢跑,比如一小時跑8公里的時速慢慢跑,一開始距離不要太長,第一週可以先跑2000公尺,第二週跑3000公尺,如此類推,每週加1000公尺去跑,很快地,一個人要跑10公里就沒有那麼困難。勝任10公里的跑步之後,一次加上2公里,就可以跑12公里、14公里……,然後就可以去參加半馬賽,半馬跑順暢之後,就可以慢慢累加到全馬。所以,對新入門的人,他主張循序漸進。若是一個人要從事單車環台,那平均一天都要騎上100公里,當然他一開始嘗試連續騎30公里,也許結束之後兩腿就發軟,等到下次他騎40公里,疲累的程度可能就會比第一次要輕微些;如此緩步漸增之後,他一天騎個100公里也覺得OK,那麼要上路去環台就沒有困難了。

運動前有足夠的熱身,對身體的傷害相對來說就比較小。緩步漸進、足夠熱身,除非一個人有先天上的毛病,任何人都可以從事耐力運動。若一個人腳有問題,他可能不適合爬山,但是他可以游泳。只要找對教練或參加訓練班,每個人都可以學會游泳。李萬吉說,他自己就是四十幾歲才學游泳,雖然他認為自己游泳姿勢沒有做得很好,但也能充分運動,應付比賽需求也不是問題。他可以橫渡日月潭,參加鐵人賽雖然游得慢一點,也都能在可以接受的時間內完成。對於他來說,參加比賽的關鍵不在於速度,而是在於藉由這個運動能夠鍛鍊身體。另外,藉由游泳,能讓自己各部身體機能更加協調。

康軒集團總部B1有大片的牆面述說康軒的發展歷史,其中當然包含運動。

量力而為充分準備 享受比賽過程

當筆者問到,會不會想出國參加比賽?李萬吉說,曾有出國參加幾次比賽,不過自行車的運送實在麻煩,台灣一年已經有二十多場鐵人賽,他個人比較重視比賽的感覺,他覺得參賽是一種享受,不是一定非要去哪裡比賽不可。對於鐵人三項終極的226超級鐵人賽,也不是他一定要追求的目標,他說,要參加超級鐵人賽,至少需要半年的密集訓練,依他的年紀,參加226的人已經很少,如果真的要參加,需要很長時間的準備。身為一個企業的負責人,平日工作已經很忙碌,要準備參加超鐵賽,至少每兩天要完成一個項目,一週至少要鍛鍊三次,並得連續練個半年,如此充分地準備,去參加超鐵賽才有意義。他自己都不太主張,從事任何運動,把自己操到累得不想跑、想要放棄。為何想放棄?通常就是準備得不夠。李萬吉說,他以自己的體能狀況,現在參加標鐵賽,就很享受那種過程,在游完泳騎完腳踏車時,還是覺得活力充沛,縱使跑到最後兩三公里會開始覺得累,但是稍微撐一下也就過去了。若是沒有充分的準備,就會覺得何苦來哉,為何要這樣虐待自己呢?當你心裡出現這樣的念頭,就是你沒有充分準備。

運動就是人生 人生就是要活就要動

對於李萬吉來說,人生來就是要運動。當一個人沒辦法運動時,他的生命也就差不多要結束了。以他母親為例,李老夫人在90歲以前,都還會從事一些活動,雖然她曾經在82歲中風,不久又摔壞大腿,接著又不慎讓脊椎遭到壓迫性骨折,但是沒多久她又能以助行器慢慢起來走路活動,直到90歲以後已經沒辦法再動,沒辦法動以後她就不想活了,她就一直想要結束自己的生命,當然家人捨不得她自我了斷,所以讓她在92歲時生命自然終止。從他母親的例子,他認為一個人若沒辦法運動,其實他的人生是黑白的。而對於一個老人來說,最好的運動就是走路,他認為,一個人到死前一天都還能走路,那麼這樣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

山明水秀的康橋雙語中小學,是李萬吉的驕傲。

撰文/Oliver Wu
​攝影/楊仁渤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跑步
  • 減脂
  • 瑜伽
  • 徒手訓練
  • 核心訓練
  • 啞鈴
  • 瘦身
  • 增肌
  • 觀念
  • 體脂肪
  • 飲食
  • 運動生理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1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