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臺北市政府體育局主辦,全臺灣規模最大極限運動賽事,「臺北市極限運動大賽」將於2024年10月26日至27日在臺北市極限運動訓練中心(WAYPOINT南港極限場)盛大開賽!比賽項目分為滑板、極限單車及極限直排輪三大項目,吸引了來自香港、美國、巴西、日本、泰國及臺灣等6個國家、共計150位選手參賽,為觀眾帶來無比精采的比賽畫面及視覺震撼。
今年賽事涵蓋年齡層廣泛,參賽者年齡從最小5歲至最年長50歲不等,各路好手齊聚一堂,角逐冠軍榮譽。參賽選手中受人關注的有來自泰國BMX極限單車冠軍Rungrueang Phamee以及我國BMX極限單車國手鄭喬鴻,以及新生代年輕選手也不容小覷,BMX國手高瑞駿、黃宥霖,滑板好手藍元稚、兄妹檔姜承叡、姜淳雅及來自泰國的Prachaya Panyavuttivit都來勢洶洶,即將與其他國內外好手一同爭奪最高榮耀。
賽事首日(10月26日,週六)將自上午9時至下午6時展開,會進行兒童組、新人組賽事,以及選手組的初賽。第二天(10月27日,週日)則為焦點決賽日,上午9時開場,下午4時結束,選手組將進行激烈的決賽。歡迎所有極限運動愛好者及有興趣的民眾蒞臨觀賽,為選手加油助陣,感受現場緊張刺激的氛圍。
今年大會特別安排臺灣頂尖選手進行滑板、極限單車及極限直排輪三大項目的技術表演,讓觀眾近距離感受極限運動的巔峰魅力。無論是驚險的特技動作,還是流暢的高難度表演,必定震撼全場。同時,現場將有DJ的現場演出,讓比賽氛圍更加熱鬧。運動與街頭文化的結合,讓現場高潮迭起,讓觀眾沉浸在極限運動的魅力中。
臺北市政府體育局長期推動極限運動發展,並積極創建友善的運動環境,以滿足各類運動愛好者的需求。今年滑板和極限單車在巴黎奧運中大放異彩,展現了世界對極限運動的關注,臺北市極限運動大賽為我國選手提供了寶貴的實戰機會,期望能夠提升國內運動員的競技實力,並讓更多市民體驗到極限運動的獨特魅力,也期待未來有更多的潛力選手通過這一平台走向國際舞臺!
資料提供/WayPoint鐵人工廠
責任編輯/林彥甫
覺得自己無法去健身房或運動中心很無聊嗎?那你不如來嘗試看看一些不同的挑戰,例如每天做伏地挺身?在YOUTUBE被稱為跳繩帥哥的丹·威特默(Dan Witmer),將為自己設定30天的挑戰運動,他選擇了每天完成100下伏地挺身並持續30天的目標任務,在經過30天之後他獲得了什麼成果與經驗?
“如果你是一個初學者要開始減肥,你選擇伏地挺身來做為運動的開頭,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選擇,尤其,你可以選擇一天做一些或是好幾天做一次,只要有開始執行就是一個美好的開始,然而,伏地挺身不是一個充滿劇烈的運動項目,但他卻是讓你身體能適應運動訓練的一個好方法,一開始你不用許多的變化招式,只要專心執行基本的動作就可以。” Dan Witmer
他在執行一個月之後表示,我承認我自己的身體每天都在拒絕做這樣的動作,前六天每天100下伏地挺身真的非常的簡單就可以完成,但直到第十天開始我的身體就必需要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但我依然覺得伏地挺身這項運動充滿著趣味。
另外,Dan Witmer說,當每天進行相同運動的挑戰,將有助於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因為,堅持是運動是否能成功最主要的優點,同時,如果你有減肥或訓練肌肉的目標,那麼保持一致的運動習慣就是你最首要的目標。
但這個並不表示你應該期望30天後可以看見不一樣的自己,因為,一個月3,000下伏地挺身或是一個月30,000下跳繩這類的挑戰,是有益於增強肌肉耐力和維持苗條體態,而不是能有助於增加肌肉量的運動方式,如果你的目標是要增加大量的肌肉或是肌肉力量,那你就必需要開始重量訓練,而不是參與3,000下伏地挺身或30,000下跳繩這類的挑戰。
並且,從長遠來看每天進行100下伏地挺身是一項不且實際的運動方式,這樣的訓練模式將會對你的肌肉與身體產生極大的負擔,因為,你每天不斷的在訓練著相同的部位與肌群,卻沒有給予他們相對的休息與復原的時間,當肌肉感受到疲勞的時後,你的身體就會開始失去力量並造成運動傷害。這樣的挑戰或訓練模式,整體來說就只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因為,只有透過正確的休息與飲食習慣,再搭配上適度的訓練強度與計劃,才會讓自己身體變得更加強壯。
每天100下伏地挺身連續30天的影片:
除此之外,Dan Witmer解釋說,當我們日復一日的進行相同訓練的舉動,指可能會導致身體的不適甚至受傷,雖然,這樣的挑戰目標對於養成嚴格的紀律很好,但對於身體的肌肉成長並不理想。在這30天的挑戰過程中,我確實讓自己的身體受到了傷害,當我日復一日進行手臂撐直與彎曲動作之後,手肘就開始出現腫脹與不適的情況。最後,我建議想要開始進行運動的你,每週最多做2-3次伏地挺身,並結合不同的有氧運動和重量訓練,這樣降會對於你的身體肌肉有更好的生長。
資料參考/menshealth
責任編輯/Dav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