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品牌最受矚目的鐵人三項賽事「台東普悠瑪鐵人三項」於 3 月 30 日圓滿落幕。今年適逢第十六屆,吸引眾多資深選手參賽,更有多位演藝圈明星與政商名流跨界挑戰,為賽事增添亮點。參賽名單包括董事長樂團主唱吳永吉(藝名:吉董)、董事長樂團吉他手杜文祥(藝名:杜白董)、熱愛三鐵的諧星鄭盛元(藝名:馬國畢)、藝人李佩玲(藝名:丁寧)、饒舌歌手草屯囝仔李明倉(藝名:阿倉)、醫護鐵人暨全球百鐵認證創辦人陳彥良、台灣鐵人賽事安全協會榮譽理事長洪緯欣、新生代全能女演員暨前樂天桃猿 Rakuten 女團長宋城希、新竹市議員劉彥伶、嘉義市議員陳家平。
其中,初次挑戰超級鐵人三項的饒舌歌手草屯囝仔 阿倉,以 226 公里超級鐵人三項 12 小時 08 分 41 秒的成績驚艷全場,表現不輸職業選手。同樣值得關注的是,新生代全能女演員暨前樂天桃猿 Rakuten 女團長-宋城希,第二次挑戰台東普悠瑪 226 公里超級鐵人三項,成績突破個人紀錄,用了 13 小時 20 分 25 秒勇奪 30 歲女子組分組第一,女子組總排第九名,以優異強大的成績站上頒獎台。 兩人皆創下台灣藝人有史以來超級鐵人三項最佳紀錄。
此外,「全球百鐵認證」首度與普悠瑪鐵人三項合作,創辦人陳彥良對於眾星全數完賽深感欣慰,他表示:「這不僅是體能的挑戰,更是毅力與精神的展現,能與大家一同奮戰,實屬榮耀!」
本屆賽事也特別頒發「各鐵人賽完賽數完成獎榮耀」給表現優異的選手,初鐵賞有:饒舌歌手草屯囝仔李明倉(阿倉)、新生代全能女演員暨前樂天桃猿 Rakuten 女團長宋城希、藝人丁寧。五鐵賞有:董事長樂團吉他手杜文祥(杜白董)、台灣鐵人賽事安全協會榮譽理事長 洪緯欣。十鐵賞:熱愛三鐵的諧星 鄭盛元(馬國畢)。
本屆賽事另一大亮點是「兩日賽雙項挑戰」,包括星期六的 113 公里超半程鐵人賽,以及星期日的 51.5 公里標準鐵人賽。雙項成功完賽的選手,除獲得完賽獎牌,更獲頒大會特製的特殊獎座。
董事長樂團主唱 吳永吉(吉董)完成挑戰後興奮表示:「能夠與熱愛三鐵的好友們一同征戰賽道,並順利完成兩日賽,對自己來說是一大成就!這次比賽不僅是體能的挑戰,更是對意志力的磨練,尤其在高溫與風勢變化的環境下,能夠堅持到最後,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成就感。能來比普悠瑪連日賽,CP 值很高,還有精美獎座紀念!也感謝大會提供這麼棒的賽事體驗,期待未來能有更多演藝圈好友一同加入這場熱血挑戰!」
新生代全能女演員暨前樂天桃猿 Rakuten 女團長宋城希分享:「抵達終點後透過友人知道自己的名次與成績時,腦海中只浮現了僥倖與幸運這幾個字詞,畢竟真的太不容易。
這次比賽為自己感到驕傲的不僅僅是完賽,而是更有能力去賦予去年的宋城希勇敢往前推進。 226 公里不僅是距離上的考驗,更是對心態的極限挑戰,每一次踩下踏板、每一公里的奔跑,都是和自己的呢喃。 這回能突破個人成績,並且榮幸的奪下分組第一,真的有太多太多的感激。 願未來能有機會跟明星前輩們攜手挑戰鐵人接力賽事,也期待更多女性朋友因為我的可以,多了份無畏的勇氣去迎接超級鐵人三項。」
新竹市議員劉彥伶完賽後表示在醫護鐵人的全程協助之下,非常開心順利完成人生的第二場 113 賽事,並勇奪分組第六,堪稱「全台最速鐵人女議員」,同時十分感謝醫護鐵人的幫忙,在賽道上的肌樂與鹽錠,幫助她快要抽筋的大腿舒緩,順利完成賽事,並突破自己的紀錄。希望自己未來也可以走向醫護鐵人的道路,將愛心與興趣做結合,幫助更多需要的朋友!
台東普悠瑪鐵人三項再次展現台灣頂級鐵人賽事的魅力,無論是職業選手、運動愛好者,甚至是演藝圈明星,都能在這片熱血的賽道上挑戰極限,突破自我!隨著賽事落幕,也讓人更加期待下一年的開賽,屆時將有哪些新星挑戰這場極限運動,讓我們拭目以待!
資料來源/醫護鐵人暨全球百鐵認證
山上的美景,是無法形容的,唯有親自走一趟,才能深刻體會祂的美。過去我們一直強調要進入山林,除了加強生理上的技巧,心理的克服更是另一塊非常需要訓練的部分。
每個人的經驗不等,處事的方式也不同,在我們看來一些很厲害的越野、登山達人,其實他們也都曾經歷過一些很難克服的關卡,直到現在,已經能輕鬆自如的在山中奔馳。於是,我們特別訪問到登山專家戴昌盛(小鬍子)和越野新秀鍾易霖,兩位雖有不同的年齡和經驗,但卻有著共同對山林的熱愛,現在讓我們帶你從達人的角度出發,看看該如何面對山林的恐懼。
循序漸進是大自然中不滅的法則,想要克服前,首先先回想自己為什麼想要來參加?身為教練也有30年登山經驗的登山專家戴昌盛以體能訓練的角度出發表示:參加時,首先可依著參加的項目,去測試自己的能力。
以疾速健行來說,它是一種介於健行與越野跑之間的運動,以更快的速度、更輕量的裝備,在山徑中快速行走,甚至間歇性的跑跳,訓練肌力與心肺、挑戰自己心理及生理極限的運動。過程中,必須從一棵石頭跳過另一棵石頭,看上去相當恐怖,但實際上,手腳並用非常重要,使用身體的力量落下時,要適當地使用肌肉的力量去穩住身體。如果發現落下時無法使用大腿及臀部的肌力,雙手一定要隨時做準備剎車。
以上總歸就是肌力很重要,所以在參加前,先測試看看自己的股四頭肌夠不夠力,再評估自己合不合適參加。其他的登山、越野賽事亦是如此,先評估能力和風險,再做決定,這樣一來,很多的恐懼就能夠被克服。
越野跑齡4年,也有不錯成績的越野新秀鍾易霖從心理層面出發表示自己本身非常膽小,對不熟悉的環境都會感到陌生,所以即便只是到一個新的城市去旅行,一定都會做功課。因為做功課可以讓你有初步的概念;還記得去年六月參加的谷關超馬越野賽,事前,他把要練習的方向、爬的山、軌跡,通通做好完善的準備以防在迷路的時候,才不會因為對不到軌跡,而迷失方向。
易霖說:「因為很多人都怕走錯,但實際上走錯真的很危險,甚至可能會往懸崖邊、或是溪谷去。所以若有做功課,就能克服基本的障礙。」
另外一點則是緊急措施的準備,在外面,我們都不知道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所以爬山或過夜的越野賽配備一定要帶齊全。例如:頭燈、救生毯、小羅盤、急救包…等。雖然電子產品很方便,但這些卻有可能沒電,若有了小羅盤,至少還能有大概的方向概念。急救包中的優點、酒精棉片,雖然無法確定何時會用到,甚至加重負荷,但由於越野跑是屬較原始的環境,即便只是被石頭劃傷,都有可能會非常嚴重。所以帶齊了這些裝備,至少能夠防止些不必要的傷害,更能克服掉許多生理障礙。
話雖如此,但越野跑最令人害怕的地方其實是要一個人在山中過夜,所以如果做足功課的話,能夠讓心較安定。曾在谷關棄賽的他,因為心理受到很大的打擊,從那次他便深刻體會到要克服心理恐懼,更多的是練習與冷靜。如果太緊張的話,很多原來準備好的知識在當下會瞬間用不上。所以當遇到狀況時,建議先冷靜以對,再拿出應對的方式,雖然很難,但這些都是可以被練習的,因為大自然沒有我們想像的這麼複雜。
越野登山與馬拉松最大的不同是當遇到不可以的時候,可以適可而止。因為山永遠都在,當你不小時跌到黑暗裡時,請不要害怕,山都是很溫柔的,你要做的是去擁抱祂,好好與他熟識,祂就會像朋友一樣,與你義氣相挺、和平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