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沒有雙腿的角力選手:以賽亞.博德
1
沒有雙腿的角力選手:以賽亞.博德
2
格鬥選手必練的踢擊與膝擊肌力訓練
3
敬偉大的友誼!波蘭鏈球女將戴亡友手套奪金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沒有雙腿的角力選手:以賽亞.博德

2016-05-23
話題 武術競技 故事

以賽亞.博德 (Isaiah Bird) 天生沒有雙腿,但這僅是這位7歲男孩非凡故事的一小部分。他原本與他的母親和2歲的弟弟住在美國紐約州自由港一個庇護所(因父親犯案入獄)。

但是在角力賽季,他被他的教練、導師兼代理父親米格爾.羅德里格斯 (Miguel Rodriguez) 帶進紐約州角力比賽激烈的擂台。米格爾於1997年自委內瑞拉遷入美國,在 Lido 麗都小學角力隊擔任教練,在2012年秋天,經由校長的介紹,米格爾決定把以賽亞納入他自己的家庭,不僅是擔任他教練,更是他的家人。

經過兩年的訓練,讓以賽亞成為一個勇猛的角力選手,並加入長島 Gladiators 鬥士隊,曾在2013年在紐澤西州舉辦的全國角力錦標賽拿到第六名,2014在地方賽與全國賽更拿過許多冠軍。

隨著他的故事被ESPN與各大媒體報導之後,UFC中量級格鬥冠軍克里斯.魏德曼 (Chris Weidman) 被以賽亞的故事感動,於是便在他的健身房發起了一個募捐來幫助以賽亞和他的家人。網路上也陸續有其他人開始為以賽亞募款。

以賽亞.博德天生沒有雙腿,但他卻用他的表現告訴我們什麼是無懼無畏。

圖片翻攝Youtube
©sweat.com
以賽亞與教練在紀錄片拍攝時合影。 ©ESPN
分享文章

格鬥選手必練的踢擊與膝擊肌力訓練

2017-05-19
臀部肌群書摘訓練動作武術競技知識庫

踢擊和膝擊是在格鬥中最常被使用到的技巧之一,不過,你可知道要強化這些攻擊的技巧與力道,該著重在哪方面的訓練?

從表面上看,會認為踢擊和膝擊是靠大腿的力量,其實與大腿關係不大。事實上,大腿反而會減慢攻擊的速度。如果你的大腿非常粗,光是要移動這些額外的重量就不可能快得起來。

踢擊和膝擊真正的威力是來自於腰肌與髂肌,股直肌是唯一支撐髖屈肌的大腿肌肉。當你用單腿站立時,讓你穩定而不致倒下的是臀中肌與小腿肌肉。所以你只需要加強這四個肌群。

踢擊是格鬥中最重要的攻擊技巧之一。

人體正常來說,慢肌纖維(第 1 型)的直徑比快肌纖維(第 2 型)小。而研究顯示,腰大肌約有 60% 是由快肌纖維構成,但此部位的慢肌纖維卻比快肌纖維來得大,顯然與常識出現矛盾。

腰肌的慢肌纖維變得肥大,但快肌纖維卻沒有,表示腰肌只發揮了維持身體姿勢穩定的功用,而這也代表快肌纖維缺乏大量爆發性訓練的刺激。

需要用到雙腿進行攻擊的格鬥者,一定要改進這個弱點。

為了讓腿部更能積極發揮攻擊力,就必須盡可能使用高重量來訓練髖屈肌。以生理功能來說,要刺激此處的大量快肌纖維,這是必要的訓練。

! ​警告
你雖然格鬥者需要加強鍛鍊腰肌與髂肌,但這樣做也造成一些問題,這也是髖屈肌的矛盾之處,因為加強鍛練這些肌肉,會有兩項負面結果:

1. 短期來說,有些訓練會傷到椎間盤。

2. 長期來說,過度訓練的屈肌會造成下部脊椎拱起。錯誤的脊椎位置伴隨肌力訓練帶給脊椎的強大壓力,會大幅提高下背受傷的風險。為了避免這些問題,你需要做以下動作:
☞在訓練腰肌與髂骨肌群後,用跨步來伸展
 圖1  。
☞吊在單槓上,舒展腰部脊椎。

站姿抬腿

這是針對股直肌、腰肌、髂肌,以及腹肌群的臀中肌與小腿肌的孤立訓練運動。

為什麼格鬥者需要練這個動作
★ 專注訓練讓踢擊與膝擊更強的肌肉上,同時也能改善單腳站立時的平衡感。

採用站姿,將槓片或是啞鈴放在左大腿膝蓋上面一點,勿直接壓到膝蓋  1 。

以左手穩定重量,用右手搭在穩固的機器或牆壁維持平衡。保持左膝蓋彎曲,盡量抬高  2 。接著降下左腿,直到左大腿與地面垂直。 左腿做完一組動作之後,再換成右腿做一組。

重點提示
在每個反覆次數之間也可以把腳放在地上稍稍停頓,如此可讓你用上更大的重量。

變化動作

 A  可以用彈力帶取代啞鈴。將彈力帶纏繞在略高於膝蓋的位置,另一端用對側腳踩住。

 B  也可以結合彈力帶與啞鈴,同時受惠於兩種阻力結合的效果。

 C  若要訓練穩定肌群(臀中肌與小腿肌),就盡可能減少用手做平衡(或完全不用手)。

結合彈力帶與啞鈴強化訓練強度。

 D  原本抬腿時是屈腿,可改成腿在整個動作過程都伸直。

 E  也可以使用特別為抬腿設計的機器,讓你不用擔心平衡的問題,雖然比啞鈴要容易操作,但對同時需要訓練平衡能力的格鬥者卻不怎麼實用。

用機器做強化訓練。

優點
抬腿訓練到的部位,是在格鬥中很重要,卻在其他訓練中常被忽略的肌肉。

缺點
這項訓練一次只能做一邊,所以會花上更多時間來完成。

! 風險
訓練腰肌群會拉扯脊椎。必須保持背部挺直,小心不要拱起下背。如果抬腿的過程中感覺脊椎在移動,就不要把腿抬得那麼高。

書籍資訊
◎圖文摘自旗標出版,Frederic Delavier 與 Michael Gundill 著作《格鬥肌力訓練解剖聖經:動員全身爆發力出擊,培養僵持肌耐力克敵制勝》一書。

肌力訓練對格鬥或綜合武術是不可或缺的要件,因為肌力訓練可以透過以下五種方式去增進你的運動效益:
1. 讓爆擊更有力量。
2. 增進肌耐力與對抗性。
3. 增加動作範圍 比如踢腿。
4. 可以成為有效的防禦手段去減少破綻。
5. 減少慢性運動傷害。重複性的強力出拳,會導致肌肉關節的原發性傷害,肌力訓練可避免不必要的創傷。

市面上有許多針對肌力訓練設計的器材與裝備,其實只要運用槓鈴及啞鈴的訓練動作便綽綽有餘。 由於槓鈴與啞鈴的便利性與訓練效益,本書會以這兩樣器材作為訓練課表的核心。

過去的格鬥技巧教學並不強調因材施教,而近期在自由搏擊最大的進展,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格鬥風格。

遵從這理念去設計你的肌力訓練課表,能夠避免盲目地遵循他人或冠軍選手的格鬥風格。人並非無堅不摧的剛體,要成為為一位頂尖鬥士,就必須正視生理上的條件,因此本書將告訴你發展出屬於自己格鬥風格的肌力訓練課表。


•旗標科技《格鬥肌力訓練解剖聖經》 請點此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敬偉大的友誼!波蘭鏈球女將戴亡友手套奪金

2016-08-16
故事奧運里約奧運武術競技話題

在2016里約奧運會女子鏈球決賽中,波蘭名將安妮塔·沃達雷茲克(Anita Wlodarczyk)以82.29公尺的成績奪得金牌創下世界紀錄,並超越自己去年創下的81.08公尺數據。

而最感人的事就是沃達雷茲克是戴著她已經去世的好友卡米拉·斯克利莫夫斯卡(Kamila Skolimowska)的手套參加的比賽。

Wlodarczyk 帶著亡友的手套 ©se.pl
Skolimowska 帶著亡友手套比賽 ©Adrian Dennis/AFP
Skolimowska 破了自己的紀錄 ©yahoo.com

斯克利莫夫斯卡也是波蘭的一名鏈球名將,她在2000年雪梨奧運會上拿到了金牌,當時她年僅17歲,是奧運歷史上最年輕的鏈球冠軍,因為這一成就,她還得到了波蘭功勳十字章。

但是非常不幸的是,2009年年僅26歲的斯克利莫夫斯卡在葡萄牙訓練時猝死,媒體最初報導的死因是心髒病突發,屍檢結論為肺衰竭。相關人員提出,如果有醫生隨隊,她的身體這種突發的狀況是可以提前預防。

在斯克利莫夫斯卡去世後,沃達雷茲克一直戴著好友的手套參加比賽,因為時常練習導致磨損,不得不修補好幾次,但現在還是有些破舊不堪。沃達雷茲克還表示,她在退休前一定會ㄧ直會戴著這隻手套。

“這是斯克利莫夫斯卡在雪梨奧運會奪金時戴的,我會一直戴下去,我依然對她深深懷念。”

「延伸閱讀」:史上最感動金牌!為亡妻的最後奮戰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