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徒手訓練
  • 飲食
  • 啞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一秒摺疊! 城市通勤最佳選擇-Gi FlyBike
1
一秒摺疊! 城市通勤最佳選擇-Gi FlyBike
2
2017國際自由車經典賽第二站,中華車手再添二金五銀六銅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秒摺疊! 城市通勤最佳選擇-Gi FlyBike

2016-05-24
配備館 戶外運動 單車 生活

為了方便搬運及收藏,近來越來越多人喜歡選購各種摺疊式單車,當然摺疊的過程越簡單,便可以更少時間完成收存。那麼可以最快摺疊收起的單車又是哪一款呢?即將面市的 Gi FlyBike 絕對是前三名,因為這款電動單車竟然只需 1 秒便可摺起拎走,真是驚人的迅速!

據UNWIRE.HK報導,這款 Gi FlyBike 摺疊式電動單車是由三位阿根廷人設計,車身框架是由鋁合金所製成,相當堅固,而重量則約為37磅(17公斤)。不過這款單車最大的賣點則是採用超簡單的摺疊設計,使用者只需將車身中間的拉桿向上拉起,便可以在短短1秒內將它摺起來,如此一來在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方面就顯得更加方便了。
 

©Gi FlyBike

此外,Gi FlyBike 車身設計還有一些與眾不同的地方,比如傳統的單車鐵鏈將由一條皮帶所代替,好處是不需要修理、不需潤滑油及不會發出噪音。另外車胎亦具有防刺穿功能,設計者表示如此以後騎車上路就不用擔心會爆胎。

若您覺得踩踏板還是太麻煩,Gi FlyBike 也是一台電動車,每充飽一次電可以行駛約64公里,而最高時速則可達24公里。此外 Gi FlyBike 更加入不少智能功能,比如使用者只需下載他們的手機應用程式,便可以使用如GPS及LED燈等功能,而且更可以用手機控制單車上鎖解鎖,至於車身上的USB插槽更能為手機充電。

Gi FlyBike 目前正於Kickstarter上籌募製作費用,並且已成功籌得超過75,000美元的目標金額。至於價格方面普通版每部為美金1,990元(約台幣64,277元),限量版則售2,290美元(約台幣73,967元),並暫定2016年6月出貨。

©Gi FlyBike
©Gi FlyBike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17國際自由車經典賽第二站,中華車手再添二金五銀六銅

2017-06-29
賽事新聞單車戶外運動話題

有三位奧運自由車國手參賽的2017台灣盃國際自由車場地經典賽,在27日完成第二站比賽!中華車手再添二金五銀六銅,兩站進帳14金10銀16銅居冠。其中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王慈均兩站計拿下三金二銀一銅,是最大贏家。

女子菁英競輪賽香港馬詠茹(中)稱后。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這項經國際自由車總會授證的場地國際經典賽會,25日至27日在高雄市楠梓自由車場進行三天兩站比賽,共有來自荷蘭、哈薩克、日本、南韓和我國等10個國家及地區124位車手同場競技。中華車手今天另一金,是申騰美利達隊「肉包」邱靜雯在青年女子組個人計時賽的傑作,銀牌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陳靖云,邱靜雯同時在青女競賽輪奪銀。
 
另三面銀牌是菁英女子組競輪賽王慈均、青男個人計時賽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曾至鴻、青男競輪新竹縣隊黃健彰。

女子青年500公尺個人計時賽申騰美利達隊邱靜雯奪得金牌。 中華民國自由車協會提供

銅牌得主則是菁英男子組爭先賽和競輪賽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康世峰、集體出發賽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陳建良;菁英女子組爭先賽申騰美利達隊張瑤;青年男子組個人計時賽台北市楷加隊羅心庭,和青年女子組競輪賽陳靖云。由於這兩站比賽有UCI國際自由車總會積分,吸引不少國外好手來台較勁,其中以2016里約奧運男子競輪賽銀牌荷蘭布希利最受矚目,另兩位奧運國手為香港刁小娟以及我國黃亭茵,三位奧運國手出現在台灣盃,使得比賽更添話題。

英女子組爭先賽,台中市隊&國家儲訓隊王慈均在金牌戰中,以2:1後來居上打敗香港隊馬詠茹,繼拿下台灣盃第一站爭先賽冠軍後,成功連莊,也是她在今年台灣盃接連兩站比賽中的第三金,另一金是在競輪賽的傑作。王慈均表示,金牌戰第一回合她的策略是,讓對手香港馬詠茹先攻擊,自己跟在後面再伺機攻擊。「結果一不小心距離被拉太遠,沒追上,就輸了!第二合回起我就緊緊卡住對手,不讓對手超越,以2:1反敗為勝。」
 
台體大競技系二年級的王慈均,國小是田徑隊擲部選手,國中同時練自由車和手球,進入大甲高中後才專心練自由車,在2015年台灣盃國際自由車經典賽拿到爭先賽金牌,身為「哈日族」的她,高中畢業後甄審進高雄第一科大日文系。在練車時間變少的情況下,今年19歲的王慈均體重暴增5公斤,因為還想在自由車界拼搏,去年轉學到台灣體育大學競技系。「我很喜歡和隊友一起練車的氛圍和感覺,也想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拼拼看。」

去年暑假重新回歸正規訓練,王慈均坦言:「體力是最大的問題。像這次台灣盃連比三天兩站比賽,比完前兩天台灣盃第一站後,體力消耗很多,能夠在兩站比賽中拿到三面金牌,自己其實也沒想到。」

責任編輯:妞妞

分享文章
  • 健身
  • 跑步訓練
  • 跑步
  • 訓練動作
  • 重量訓練
  • 瑜伽
  • 核心訓練
  • 增肌
  • 跑5K
  • 跑10K
  • 觀念
  • 上半身肌群
  • 徒手訓練
  • 飲食
  • 啞鈴
ABOUT
Copyright © 2023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