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你沒看錯。來自法國的侯伯·馬向 (Robert Marchand) 已經105歲,而且,他在當地時間2017年1月4日下午四時許,在位於法國巴黎近郊Saint Quentin en Yvelines的國立體育館開始了這個挑戰,一個小時之後,他在這個自由車場中總共騎了22.547公里,讓UCI(國際自由車聯盟)為他開啟了一個新的分齡組世界紀錄。
馬向絕對不是環繞場地騎得最快的自由車手,不過,他肯定是當前年紀最大的一位選手。他在2012年已經創下100歲的場地自由車一小時距離世界紀錄,當時他總共騎了24.250公里,他還在兩年後締造了26.297的佳績,突破了自己的紀錄。
完成壯舉後,他接受採訪說,他「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不過他錯過了提示時間僅剩10分鐘的標示燈,因此最後來不及加速。「我的腳很好,」他告訴記者說道,「我的手臂有點痛,不過那是因為我的風濕症作祟。」
雖然他在挑戰前宣示要打破自己2014年的紀錄,不過他也承認那會有點難:「我現在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如從前了。」
「我來做這個挑戰絕對不是想拿什麼冠軍,我只是想證明,即使我已經105歲還能騎車。」
當地昨天下午,有數以千計的群眾前來體育館為他加油打氣並見證這場壯舉,還有人拉起了大大的加油布條。在他完成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為他歡呼,數十位記者一湧而上,場面歡欣鼓舞,熱鬧非凡,還有保全人員圍成封鎖線,避免過於熱情的民眾傷害了馬向爺爺。
1911年11月29日出生的馬向爺爺表示,他生活簡單,並把健康概念實踐在每日的飲食之中——他吃很多蔬菜水果、少許肉類,也喝一些些咖啡,並且,他堅持每天一定要在家中的訓練台上騎上一個小時。
馬向爺爺在1930年代是巴黎的消防隊員,不過二戰時曾經淪為德國戰俘,戰後曾經當過卡車司機、曾經在委內瑞拉種過甘蔗,後來還到加拿大當伐木工人。他在1960年代回到法國,從事園藝及酒商的工作,直到1987年退休。
除此之外,馬向爺爺年輕時便是一位運動健將,他曾經是一位體操選手,還曾是一位拳擊手。1946年,35歲的他還獲得萬國大獎賽(Grand Prix des Nations)第七名的成績,這是被譽為世界上最具有公信力的非官方經典自行車賽事之一。他是在1978年重拾單車運動,而在100歲時開始締造新的世界紀錄。
在年紀最大的一小時世界紀錄之外,現今的男子室內自由車一小時世界紀錄是由英國的Bradley Wiggins所保持,他在2015年6月創下了54.526公里的紀錄。
於11月12日正式啟動的2022騎遇福爾摩沙(Formosa 900)領航騎士團,將走訪臺灣後花園,用實際行動支持花東旅遊,由癌友組成的「愛喲!血拾輪」(癌友!血拾人)也勇敢走出戶外,挑戰自我。為迎接疫後國內外自行車愛好者,交通部觀光局今年將「台灣自行車節」升級為「台灣自行車旅遊節」,更加豐富旅遊的元素。
這項活動邁入第11年,自2012年舉辦以來,累計有來自全球各地210個團體、5,800位自行車同好參加,除環島9天行程外,還規劃多元主題深度遊程,鼓勵民眾利用自行車騎訪鄉間小鎮、海濱田園,發現自行車上的美好時光。
騎遇福爾摩沙活動融合觀光局推動的16條多元路線,規劃多元遊程進行深度之旅,並搭配20 家以上自行車友善旅宿,推動在地觀光,食宿遊購行一網打盡,對於沿途經過的各鄉鎮市都有促進當地觀光發展的成效。加上自行車旅遊利器E-Bike,登高山、長距離的騎乘都不再是不可能的任務,讓更多民眾願意以自行車旅遊探訪台灣各地角落,探索福爾摩沙之美,今年參加活動的人數也提升到1,295人。
繼去年嘉南深度遊後,騎遇福爾摩沙領航騎士團今年將用實際行動支持花東旅遊,以三天兩夜進行南橫之美、池上深度遊行程,用E-Bike 飽覽南橫絕美風景,在峽谷環繞下緩緩登上1,068公尺環山圍繞的利稻村一探究竟。到了池上當然不能錯過一望無際的稻田風光,在伯朗大道上恣意地騎乘著,三天兩夜遠離塵囂的行程,讓身心靈獲得滿足。
交通部觀光局主任秘書林佩君也特地到出發地點與領航騎士團齊聚,感謝大家不畏路途遙遠,搭著火車到花蓮玉里展開這一趟旅程,她相信花東的美景是值得特地到訪的。除了在玉里車站出發的領航騎士團外,今天另有從松山車站出發的E-Bike台3線環島團、台北騎士團,新北投捷運站出發的四極點大環島團,台中高鐵站出發的台中騎士團,建大公司出發的建大輪胎團,以及高雄出發的世豐螺絲團。
其中台北騎士團中有七位癌友一起來挑戰,以「愛喲!血拾輪」(癌友!血拾人)為隊名的他們,用實際行動鼓勵所有癌友勇敢走出戶外,透過運動趕走病痛,迎向更美好的未來,請大家一起為他們加油。
資料提供/財團法人自行車新文化基金會
責任編輯/林彥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