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運動器材
  • 肩部肌群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法國人瑞車手創下105歲1小時自由車世界紀錄
1
法國人瑞車手創下105歲1小時自由車世界紀錄
2
2020 LAVA TRI 鐵人賽大鵬灣站
2020 LAVA TRI 鐵人賽大鵬灣站12/5-6登場 國道封路極速狂飆
3
圓夢射箭! 玉里國中射箭隊獲贊助 挹注資源厚植花蓮南區校際實力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法國人瑞車手創下105歲1小時自由車世界紀錄

2017-01-05
話題 戶外運動 單車 高齡 新聞

是的,你沒看錯。來自法國的侯伯·馬向 (Robert Marchand) 已經105歲,而且,他在當地時間2017年1月4日下午四時許,在位於法國巴黎近郊Saint Quentin en Yvelines的國立體育館開始了這個挑戰,一個小時之後,他在這個自由車場中總共騎了22.547公里,讓UCI(國際自由車聯盟)為他開啟了一個新的分齡組世界紀錄。

Robert Marchand創下105歲室內自由車一小時世界紀錄。 ©Associated Press

馬向絕對不是環繞場地騎得最快的自由車手,不過,他肯定是當前年紀最大的一位選手。他在2012年已經創下100歲的場地自由車一小時距離世界紀錄,當時他總共騎了24.250公里,他還在兩年後締造了26.297的佳績,突破了自己的紀錄。

完成壯舉後,他接受採訪說,他「應該可以做得更好」,不過他錯過了提示時間僅剩10分鐘的標示燈,因此最後來不及加速。「我的腳很好,」他告訴記者說道,「我的手臂有點痛,不過那是因為我的風濕症作祟。」

雖然他在挑戰前宣示要打破自己2014年的紀錄,不過他也承認那會有點難:「我現在的身體狀況已經不如從前了。」

「我來做這個挑戰絕對不是想拿什麼冠軍,我只是想證明,即使我已經105歲還能騎車。」

Robert Marchand ©AP Photo/Francois Mori

當地昨天下午,有數以千計的群眾前來體育館為他加油打氣並見證這場壯舉,還有人拉起了大大的加油布條。在他完成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為他歡呼,數十位記者一湧而上,場面歡欣鼓舞,熱鬧非凡,還有保全人員圍成封鎖線,避免過於熱情的民眾傷害了馬向爺爺。

1911年11月29日出生的馬向爺爺表示,他生活簡單,並把健康概念實踐在每日的飲食之中——他吃很多蔬菜水果、少許肉類,也喝一些些咖啡,並且,他堅持每天一定要在家中的訓練台上騎上一個小時。

Robert Marchand ©EPA

馬向爺爺在1930年代是巴黎的消防隊員,不過二戰時曾經淪為德國戰俘,戰後曾經當過卡車司機、曾經在委內瑞拉種過甘蔗,後來還到加拿大當伐木工人。他在1960年代回到法國,從事園藝及酒商的工作,直到1987年退休。

除此之外,馬向爺爺年輕時便是一位運動健將,他曾經是一位體操選手,還曾是一位拳擊手。1946年,35歲的他還獲得萬國大獎賽(Grand Prix des Nations)第七名的成績,這是被譽為世界上最具有公信力的非官方經典自行車賽事之一。他是在1978年重拾單車運動,而在100歲時開始締造新的世界紀錄。

在年紀最大的一小時世界紀錄之外,現今的男子室內自由車一小時世界紀錄是由英國的Bradley Wiggins所保持,他在2015年6月創下了54.526公里的紀錄。

Robert Marchand至今仍常常參加車聚。 ©thebikecomesfirst.com
車友為Robert Marchand慶祝103歲生日。 ©thebikecomesfirst.com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2020 LAVA TRI 鐵人賽大鵬灣站12/5-6登場 國道封路極速狂飆

2020-11-06
賽事跑步游泳單車鐵人三項戶外運動話題

2020 富邦金控 LAVA TRI 鐵人賽大鵬灣站,將於 12 月 5、6 日在屏東東港大鵬灣登場。這次活動特別將終點設於新落成的「濱灣之心」,其蛋形外觀在陽光照射下閃閃發光,故有「大鵬灣的海上寶石」之稱。即將邁入第七個年頭,賽事吸引逾一千六百名選手報名參加,也是全台唯一封閉國道三號(南州—大鵬灣)的鐵人賽,在屏東縣政府、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和各協力單位的全力支持之下,精彩可期!

2020 LAVA TRI 鐵人賽大鵬灣站
2020 LAVA TRI 鐵人賽大鵬灣站12/5-6登場 國道封路極速狂飆

賽事結合旅遊 小鐵人活動後獨木舟體驗

第七屆「2020 富邦金控 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由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管理處和台灣鐵人公司共同主辦,為了讓選手每年藉由參與賽事,攜家帶眷來屏東東港輕旅行,除了賽事活動規劃在地特色市集,邀請相關店家擺攤之外,現場還提供在地美食,好吃又好玩。參加者也可將東港、小琉球及屏東周邊的旅遊景點都一起規劃進行程。

邁入第七個年頭的 LAVA 大鵬灣站,賽事項目除了有鐵人三項標準距離 51.5 公里組(游泳 1.5 公里、自行車 40 公里、跑步 10 公里),還有 53 公里的鐵人二項組(路跑 3 公里、自行車 40 公里、路跑 10 公里),以及 50.3 公里組(游泳 300 公尺、自行車 40 公里、跑步 10 公里),讓更多民眾能參與鐵人三項運動。這屆另設置 LAVAKIDS 小鐵人賽事,小鐵人活動後特別結合在地業者安排獨木舟以及紅樹林溼地生態體驗,並同時欣賞鵬灣跨海大橋開橋秀,讓所有來參與鐵人三項賽的朋友們,有更多元化的體驗感受。

LAVA大鵬灣自行車賽道
LAVA大鵬灣是全台唯一封閉國道的鐵人賽事,讓鐵人選手能在自行車賽道上享受極速狂飆的快感

今年賽事將有 23 國約 1,600 名鐵人好手參賽,並邀請了許多實力堅強的選手,包括「三屆全運會鐵人三項冠軍」張團畯、「2020 KOM 台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女子冠軍」郭家齊、「首位進軍東京奧運測試賽鐵人國手」張綺文等等。三位選手皆是國內鐵人三項運動的一時之選,也將會在本次賽事中一決雌雄。

除了台灣選手之外,大會也邀請了熱愛台灣的日籍在台選手「日本人歐吉桑」下坂泰生,透過不同國籍選手的參賽體驗,發揮以運動推廣國際觀光的最大效益。

特設自行車賽道破紀錄獎、單項賽道最速獎

本賽事延續去年再度設立「自行車賽道破紀錄獎」,只要 51.5KM 標鐵組能在 2 小時 30 分內完賽,並打破 2019 年 LAVA 大鵬灣站由謝育宏寫下的自行車賽道紀錄 55 分 29 秒,大會就送出 Profile Design 高級碳纖輪組乙組!(若有兩位以上破紀錄,取最速者送出乙台),鼓勵參賽選手們勇於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紀錄保持人謝育宏今年也將再次參戰,力保自己的賽道紀錄,並將與「全運會三冠王」張團畯力拼再創紀錄,賽況精采可期。

接力組部分特別增設了「賽道最速獎」,希望鼓勵游泳、自行車、跑步各單項傑出的運動選手,有一天也能朝著獨立完成鐵人三項賽事邁進!

在賽前記者會上,「全運會三冠王」張團畯笑說要力拼「自行車賽道破紀錄獎」,打破謝育宏紀錄,把高級碳纖輪組帶回家。鐵人國手張綺文最期待游在大鵬灣潟湖中,給自己訂下 20 分鐘內完成游泳賽段的目標。「2020 KOM 台灣自行車登山王挑戰女子冠軍」郭家齊則說很期待全封國道的自行車賽道,要好好享受極速狂飆的快感。

張團畯
張團畯要力拼「自行車賽道破紀錄獎」,打破謝育宏的紀錄把高級碳纖輪組帶回家
郭家齊與張綺文
屏東科技大學鐵人隊的鐵人國手郭家齊(左)、張綺文(右)

每完賽一名捐 50 元做公益

這屆賽事是一場充滿在地特色的比賽,游泳將在大鵬灣帆船基地進行,自行車封閉國道南州大鵬灣段及環灣大道,讓選手享受極速騎乘的樂趣,路跑賽段則在環灣大道進行,而終點則設立在新落成的「濱灣之心」,可飽覽秀麗的鵬灣大橋、大鵬灣的潟湖、濕地生態景觀。

賽後,主辦單位也將提供當地特色美食,以及提供可回收餐具租借,讓完賽選手品嚐在地好滋味之餘,也能為為環保盡一份心力!

去年由台灣師範大學姜義村教授帶領的「身心障礙接力組」選手,他們在場上努力不懈奮戰的身影讓人印象深刻,今年姜教授再次帶領身障選手們重返大鵬灣,希望透過身心障礙選手和一般選手合作以接力方式,分別完成游泳、自行車、路跑三項比賽,鼓勵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活動,並盼使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之議題散佈社會大眾心中,推廣「享受運動不分任何身分」之核心精神。

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主任姜義村教授帶領身障組選手
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主任姜義村教授(中)將帶領身障組選手們將再度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2020 富邦金控 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賽事也與「華山基金會 – 東港愛心天使站」合作做公益,在 12 月 6 日賽事當天各組選手只要在時間內完賽,每完賽一名選手我們就將捐出新台幣 50 元公益款項給華山基金會 – 東港愛心天使站。希望鼓勵所有選手努力堅持到最後一刻,讓選手們堅持的精神化為大愛,透過鐵人不懈的精神守護更多的獨居老人。

「2020 富邦金控 LAVA TRI鐵人賽大鵬灣站」將於 12 月 6 日上午 7 點開賽,為了提高賽事安全至國際等級,將於 12 月 6 日上午 5:30 至 10:30,封閉國道 3 號南州交流道至大鵬灣端雙向路段。敬請民眾注意道路管制狀況,提早改道。賽事當日歡迎大家到賽道旁觀賽、替選手加油打氣!

 

資料來源/台灣鐵人三項有限公司
責任編輯/Dama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圓夢射箭! 玉里國中射箭隊獲贊助 挹注資源厚植花蓮南區校際實力

2017-09-22
新聞戶外運動話題

培養體育人才與贊助體育活動的腳步不停歇!兆豐商銀文教基金會上週甫在宜蘭縣政府舉辦「圓夢棒球」公益捐贈記者會,為後山孩子們延續棒球夢,昨(21)日該基金會張兆順董事長又帶領團隊轉往花蓮舉辦「圓夢射箭」公益捐贈記者會,宣布贊助花蓮玉里國中射箭隊,將連續三年、每年投入兩百萬元的計畫,讓射箭隊能添購比賽弓、練習弓…等培訓裝備,每位選手都能獲得適合自己的訓練器材,可以更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地積極訓練。射箭運動也是亞奧運正式競賽項目之一,近幾年花蓮縣更培育出多位亞奧運射箭國手,像是2004雅典奧運銀牌得主王正邦、2010廣州亞運銅牌得主宋佳駿以及2016里約奧運國手高浩文,皆是花蓮出生的原住民好手。而玉里國中射箭隊多數是原住民選手,期待小選手們除了天生麗質加上後天的努力、教練的苦心栽培、家長的熱心支持,更能因為兆豐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能不斷締造佳績,也孕育出更多優秀的射箭選手。

“圓夢射箭”! 玉里國中射箭隊獲兆豐商銀文教基金會贊助!挹注資源厚植花蓮後山射箭實力。

二、三人共用一把弓  突破困境苦練  命中優異成績

射箭項目一直以來都是我國培育的重點競賽項目之一,在國際賽事上也都是奪牌的熱門運動,藉由此項運動,能讓孩子們養成對於運動的喜愛、培養穩定性與毅力,以及團隊生活的鍛鍊。近年來玉里國中及全縣各國中小都積極發展射箭運動,玉里國中自104學年度正式成立射箭隊。射箭隊的練習跟其他運動有很大不同之處,除了選手本身的素質條件與訓練外,射箭所使用的弓都要依照選手體型,有適當大小,弓箭器材的材質、配備與調整是否適當,對於選手的成績提昇及箭靶命中率提高有重要的影響。

行政院體育運動發展委員會的余政憲副召集人也特別前來參與圓夢射箭捐贈記者會。

玉里國中射箭隊在草創時期設備嚴重不足,甚至二、三人共用一把弓,小選手們即便在艱苦的訓練環境中也是利用有限的資源竭力苦練。令人欣慰的是,在這種光景之下,玉里國中射箭隊在短時間內就奪下105、106年花蓮縣縣長盃射箭錦標賽國中組團體第一名及個人第一名的佳績。不只在縣內表現亮眼,更在成軍未達一年的情況下,於106年全國青年盃拿下個人第三名,以及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個人及團體項目都闖入半準決賽!

兆豐商銀文教基金會贊助花蓮縣玉里國中射箭隊,將連續三年、每年投入兩百萬元的圓夢射箭計畫。

基金會挹注資源  解除分心 專注訓練!

記者會一開始,優秀的小選手們便展現百步穿楊的好功夫,帶出此次記者會主題“圓夢射箭”。玉里國中林國源校長表示,這幾年透過花蓮南區各基層學校的努力,選手人數也以倍數般的成長,但是苦於器材及訓練環境的資源有限,學校無法負荷眾多選手的弓箭器材,在選手無法使用到與技術水準相同等級的器材之下,相對會直接影響射箭選手的表現,而使選手無法發揮出最佳的實力。所幸草創時期所遇到的各種困難,在今年終得到緩解,能獲得兆豐商銀文教基金會挹注的資源,讓每位選手終於能獲得最適當的訓練器材,可以解除分心,更專注在訓練上!」兆豐商銀文教基金會張兆順董事長也表示:「基金會將持續關注體育活動,期望能共同關懷社會,履踐企業社會責任,“圓夢射箭”計畫希望能厚植花蓮南區校際實力,更希望能為國家深耕基層人才,放眼國際賽事!」

兆豐商銀文教基金會會將持續關注體育活動,期望能共同關懷社會,履踐企業社會責任!

資訊、圖片提供/兆豐商銀文教基金會
責任編輯/Oliver Wu

《運動星球》徵稿,針對運動產業、訓練教學、應用資訊、健康話題等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專業人士來稿共同交流。投稿請寄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文長至少800字,圖片請標註來源,並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由編輯潤飾,標題及圖片如需修改將事先與您連絡討論。

分享文章
  • 訓練動作
  • 上半身肌群
  • 健身
  • 啞鈴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跑5K
  • 重量訓練
  • 跑步
  • 初階訓練
  • 瑜伽
  • 跑步訓練
  • 核心肌群
  • 運動器材
  • 肩部肌群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