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配備館
  • Canyon 發表環保高速氫氣動力概念自行車 Eco Speed
1
Canyon 發表環保高速氫氣動力概念自行車 Eco Speed
2
體育署將推出學生寒假體育育樂營3大系列讓你玩不完!
3
蓋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德國又要建自行車公路網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Canyon 發表環保高速氫氣動力概念自行車 Eco Speed

2016-05-25
配備館 戶外運動 單車 趨勢 低碳運動

Canyon 的 Eco Speed 概念車系是未來環保自行車的願景?它看起來絕對像是一台來自未來的自行車,用前衛古怪的造型將一個由一組氫燃料電池驅動的電動馬達、碟煞器和前後懸吊系統等等高科技組件包覆起來。但是,這真的會是一款我們在2025年會騎上路的自行車嗎?

Eco Speed 自行車的概念設計誕生於2014年。一位工業設計研究生亞歷山大·福斯特 (Alexander Forst) 自那時開始著手研究電動自行車設計的未來,並找到了 Canyon 來作為他將 Eco Speed 概念車計劃付諸實現的合作夥伴。

Eco Speed 是一款電動自行車,使用一款以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作為動力來源的電動機。這種未來科技藉由混合氫氣與氧氣來發電,並且,根據 Eco Speed 的簡介看來,將足以提供500瓦特的動力。

©Canyon

氫燃料電池技術是一種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能源科技之一。一些汽車公司現在正在測試它作為未來汽車動力來源的可能性,它的倡導者們大力宣揚這是一種低成本的、可持續的替代燃料來源。但,我們直到現在才看到這種技術運用在自行車上?

也許不是。早在2007年,一家中國公司已經首次推出一種以名為PHB的氫燃料電池作為動力來源的電動自行車。另外,在2014年,一群澳洲的研究人員成功地打造了一款「Hy-Cycle」電動自行車,它只需耗費僅僅價值2美元的氫氣,便可以行駛高達125公里的距離。

Eco Speed 自行車的設計將目前一些最新科技完美地整合起來。例如,它的碟煞直接連接到車輪的輻條。前方的車架上有一組所有零件全部整合包覆的「上下顛倒」的懸吊避震前叉。靈活的上管提供了更大的舒適度,讓我們聯想到1990年代的一些「Soft Ride」的越野車款造型。

Eco Speed 自行車看起來就像一台自行車和噴射戰鬥機的綜合體。它的手把已被符合空氣動力學設計的一組「翅膀」所取代。手把也裝置在一組油壓筒上,藉由按壓一個開關,可以因應不同的騎士的高度來輕鬆做調整。轉彎時,作為手把的「翅膀」並不轉動,只有兩邊末端的把手桿可以用來控制轉向。

如果這款單車在2025年上市銷售,你會下手買嗎?

Canyon 公司並不怕涉足於尖端技術。這家勇於想像的自行車製造商在過去的幾年裡大膽創新,並已經於去年發表了全避震、碟煞且可以連接智慧型手機上網的MRSC概念自行車,獲得一片好評與熱切期待,我們相信這些概念車款很快就能夠成為真實。
 

©Canyon
©Canyon
©Canyon
©Canyon
©Canyon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體育署將推出學生寒假體育育樂營3大系列讓你玩不完!

2018-12-25
訓練營戶外運動話題活動兒童新聞

體育署在寒假推出11項戶外運動,包括去年最受歡迎的「山系列」運動,今年也推出了阿里山國家風景區龍美步道、大石鼻山步道、攀岩王等運動。寒假體育育樂營活動自12月24日開始報名,弱勢學生優先錄取;活動將於1月19日至2月1日展開,包括「山系列」、「水系列」及「綜合系列」等多種運動,讓青年學子體驗不一樣的體育活動。

運動FUN輕鬆體育署將推出學生寒假體育育樂營。

教育部體育署以「運動體驗」及「反思教學」為核心主軸,辦理寒假體育育樂營活動,期盼青年學子寒假能走出戶外,擁抱山水,體驗不一樣的育樂營。今(108)年持續由國立體育大學統籌規劃,結合各特色學校在臺灣北、中、南、東四大區域同時舉辦,延續往年最熱門的營隊項目,包括登山健行、攀岩、水上活動、射箭、自行車、體能王(活動闖關)、體適能(體能考驗)、競技疊杯、直排輪、躲避飛盤、帶式橄欖球等共11項運動體驗活動,總計辦理47個梯次,預計招收2,700名學生參與,讓青年學子實際體驗有別於學校體育課的活動,讓孩子們愛上運動,享受多元的運動樂趣。

帆船項目即使在寒假也是相當搶手的活動,由國立中山大學所舉辦的帆船活動是項結合休閒和競技的特色運動,可以悠遊倘佯於山水之間,也可以挑戰風浪及身體能力的極限運動。此外,活動也準備海洋型獨木舟及趴板,讓年紀較小的小朋友多一樣選擇,增加趣味性。活動最後安排了淨灘行動,使學童透過淨灘方式的過程了解海洋環境的危機,傳達海洋環境保護之精神與理念,是深具意義的環境教育活動。

今年推出一項新運動,由亞洲幼兒體育學會辦理的「帶式橄欖球 (TAG RUGBY )」,身體接觸較少,衝撞較少,比較安全。防守方,只要扯下持球者掛於腰間的帶(Tag),便可終止進攻一方的攻勢。將由專業團隊協助教導,學習透過團隊合作合力達成分數以及阻礙敵隊進攻,是一項需擁有強大團隊向心力及凝聚力才能贏得勝利的比賽,而在過程中,能使學員學習不同運動項目,開拓自己的視野,擁有不同的寒假生活。

107年學生寒假體育育樂營 射箭體驗活動。

想讓國、高中、小學生利用寒假體驗不同的運動,即日起可至「108年學生寒假體育育樂營」網站查詢。活動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資料來源/體育署
責任編輯/David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蓋了世界第一條高速公路的德國又要建自行車公路網

2016-07-20
新聞趨勢單車戶外運動話題

德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高速公路汽車網絡的國家。現在,它再度以建立自行車路網成為世界的先鋒。

2015年11月,德國開設了一條從杜伊斯堡 (Duisburg) 到哈姆 (Hamm) 全長將綿延100公里的「自行車高速公路」路線。用「公路」這個名詞來擴大解釋德語的radschnellweg (自行車道),代表目前開放的路段是一個開始,因為這個路段現在只開放了五公里,但是這一計劃的最終規模和目標有很大的前瞻性。

德國啟建第一條「自行車高速公路」,沿途包含單車遊憩相關設施,如立體停車場(圖中右上方遠處)。 ©core77.com

車道的寬度設置為4公尺(13英尺),足以提供超車時足夠的空間,並且與汽車道完全隔離。杜伊斯堡Duisburg至哈姆Hamm的部分路段還會利用原先廢棄的鐵路用橋樑和立交橋,規劃成一個更安全,更順暢的騎車路線。這樣優異的路網基礎設施,在北歐的城市越來越多,相信終有一天,這些自行車公路會覆蓋德國全國,甚至連結歐洲,形成另一種網路。

這些計劃的規模是相當令人印象深刻的,但是到底有多少人會利用到呢?德國不像荷蘭,大多數的主要城市之間只需兩小時內的騎車時程就可以到達。德國是一個222,000平方英哩大的領土,大致相當於美國亞利桑那州和內華達州的總和,或將近16個台灣全島。像德國這樣熱愛健身及大自然的國家,有可能隨時都有準備上路的踏板愛好者及小社團在騎車,可是對於非休閒的長距離旅行,自行車道似乎不太可能搶走其他形式的交通業務。

單車道高架橋概念圖 ©diariodelaconstruccion.cl

對德國而言,這個構想被認為對中等長度的路程有推動的潛力,除了己經提供每天頻繁的自行車族從市內到近郊的往返,還可以被及到更廣泛的地區。例如慕尼黑就已經施行了這樣的計劃,從市區熱鬧的歷史中心延伸出14條兩線道的自行車道,經過郊區連絡周圍的湖泊地區。德國的第四大城市,科隆,則有一個較小的自行車公路計劃可延伸到科隆的西郊小城。

單車道高架橋延伸到鄉間的可能樣貌。這是一條實際的高速公路。 ©distractify.com

這次開放的哈姆與杜伊斯堡路線是"地鐵城市交通到鐵馬城市交通"構想中最理想的施行地區,由於這個路段位於人口最稠密的魯爾地區Ruhr Region,區域內的工業城市彼此散落於短距離間,城市與城市間佈滿著森林和農田。自行車道完成後,將架構出許多以兩公里半徑範圍,30分鐘騎車路程的自行車路網,然後負責串起將近200萬人的生活。

©boredpanda.com

當然,這個計劃的成功主要癥結也在成本。新魯爾自行車公路的全部費用將近1.8億歐元,目前資金尚未到位,不過整個路線最終應會結合了市級和省級的預算。可以想見的是,並非所有人都相信這樣的項目未來的收益能大於成本,由於自行車路網需要良好的天氣條件才能紓緩現存的鐵路載客量壓力,同時帶動路網週邊設施的商業模式。不論德國內部會持續爭論多久,或者德國的自行車公路現在也仍然處於起步階段,但是,大家應該也不會驚訝這個想法成功的那一天。因為德國人在1920年代開始在全國各地舖設高速公路時,己經面臨過類似的慣性思維和懷疑了。

隨著這一條延伸在魯爾地區的自行車公路的開通,輿論似乎是順風的,尤其從世界、乃至於區域的角度來看,大家仍期待德國的自行車道計劃是減少污染、緩解道路壓力的創世紀之舉。

該路線分段解說圖。 ©core77.com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