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話題
  • Anita Ortiz告訴你:如何成為一位傳奇越野跑者?
1
Anita Ortiz告訴你:如何成為一位傳奇越野跑者?
2
一個月內有兩場馬拉松賽事,該如何準備?
3
折返跑 Out and Back Run

Anita Ortiz告訴你:如何成為一位傳奇越野跑者?

2016-05-26
話題 跑步 越野跑 故事

Anita Ortiz 安妮塔‧歐提茲

擁有職業選手15年經驗,是美國越野傳奇跑者。曾獲2005年三跑世界錦標賽冠軍、五屆美國田徑協會票選最佳山岳跑者、美國克羅拉多州跑步名人堂入選者、2009年Western States 160公里女子總冠軍…等多項殊榮,是越野跑與超級馬拉松的當代傳奇。

©ultrachixunite.com

從小我就告訴自己;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快

由於國外的地理環境相當廣闊,住家與住家之間的距離皆很遙遠,所以Anita從小學二年級就開始跑步,每當下課鐘聲一響,她便會看著自己的手錶開始奮力的跑回家,她也每天告訴自己;我要比昨天的自己更快。跑著跑著,就這樣跑進了國高中的田徑隊,同時也加入學校的越野隊開始Anita的越野生涯。

一直在運動方面認真盡心的她,也在進入大學前獲得了獎學金。但當時的Anita卻不是那麼的開心,因為跑步對她來說是生活而非競賽,她不想要把一件單純的事變成一件很緊張複雜的事…可愛的她當時氣到不想再跑步,但是這份早已注入生命的泉源,想放也放不掉。
 
從大學起她也更認真跑步了,無論風吹雨打、日曬雨淋,一年365天,Anita沒有一天是不跑步的,也在跑的過程當中跑出了4個小孩。Anita說:「我愛跑到連生小孩的前一天都在跑。」不過這些皆有經過醫生允許,還是要以健康為主才是。

山岳→超馬

俗話說:「一塊鐵在高溫熔爐裡不斷錘打,才能淬鍊為青冥劍。」Anita就是這樣的例子。她36歲才開始參加比賽成為職業選手,雖然起步時間不算早,但是對於她來說卻是恰恰好。除了是對過去努力的驗收外,也是人生一個新的起點。其中短距離的山岳跑是Anita的強項,所謂的山岳跑是指在有一定攀爬度的山路或柏油路段中,用最快的速度跑上、跑下,而她也常常在這樣的賽事當中獲得冠軍。

在這種講求速度的比賽之下,可是一點也不能馬虎。但在某一次的比賽中,可能因為平時的練習過度,而造成她左腳的足底筋膜炎完全斷裂…這樣不僅要花時間做長期的修復,同時在速度方面也不再適合從事山岳跑這樣需要速度的競賽…對於Anita來說既是比賽中的轉換也是生命中另一個考驗的開始,所以待傷復原後,她便開始轉換至無盡頭的超馬里程碑。

受傷後的轉換對Anita來說是另一個考驗的開始

Anita的超馬訓練課表

即便過去有再多的經驗,但對Anita來說永遠是一個新的開始。為了讓超馬之路的生命延續更長,她為自己設定了每日課表:

星期一:滑步機訓練、休息
星期二:早上—27公里的節奏跑+登階機訓練、晚上—短跑訓練
星期三:早上—輕鬆跑,與自己的朋友、跑團一起練習、晚上—登階機訓練。Anita說:「即使個人有在遠大的目標,還是不能忘了自己的朋友和團體,多交流,可以使心靈更愉悅快活。
星期四:速度練習—400公尺間歇訓練、晚上—登階機訓練
星期五:高強度的爬坡訓練—距離20公里、坡度15%(最陡坡度)、登階機訓練
星期六:4-5小時長距離訓練
星期天:3-4小時長距離訓練

超馬的訓練自然和一般跑步的訓練不同,如果想要完成一場超馬比賽,每天都必須是高強度的訓練,且是一種雙腿快要爆掉卻得要繼續下去的感覺。
 
除了練習的課表不同外,當真正要面臨一個超馬比賽的時候,所要做的準備也必須是全面性的,這樣才能在賽中呈現出最好的自己和實力。

比賽前必須記住的事

  1. 營養充足,避免讓自己餓肚子。
  2. 比賽前兩天多睡一些。例:平均一天睡6小時,那比賽前兩天就睡7小時(依自己的習慣而定)。但為何是前兩天呢?Anita說:「沒有人能真正在比賽的前一晚睡好,這是一個心理狀態的問題。」
  3. 比賽前一周還是必須練習,但要慢慢減緩練習課表的強度。
  4. 正面迎戰心態:每當練習到一個極限的狀態時,Anita總會和自己開玩笑:「怎麼辦?要死在這裡嗎?還是繼續跑?」以玩笑安慰自己、激勵自己繼續努力。
  5. 越接近比賽環境越好。例如:比賽時間為下午,在練習時期,就得盡量選擇下午時間練習。
  6. 了解自己的裝備:在比賽前一周試著帶自己的裝備練習,增加熟悉度,才知道補給品在包包的哪個口袋。

比賽中必須記住的事

  1. 提早補充補給,幫助吸收:因為當比賽到一個很累的境界時,再吃東西,腸胃會更難吸收。
  2. 比設定的配速目標更緩慢:不要受前端跑者影響,一開始慢慢走跑,是放鬆心情的好方法。
  3. 評估自己的能力(有多認真):永遠不停留在補給站休息,因為容易怠惰,且會讓對手更有自信。
  4. 正面迎戰心態:在比賽的過程中,難免會有高低潮,但必須想辦法激勵自己,低潮總會過去。上周才比完80公里超馬賽的她,在那場比賽中一路吐了56公里…但在一邊吐一邊跑的過程中Anita告訴自己:「我每吐一次就是為自己的目標重新設定一次,把心中的障礙通通吐出來,才能看見更廣闊的康莊大道。」
  5. 是否用登山杖?Anita個人是不用登山杖進行練習或比賽,因為她不喜歡手中握有任何東西,不過一般民眾如果想要用登山杖的話,還是要看大會的規定再做決定。

比賽後必須記住的事

  1. 享受過程:無論結果好與壞,最重要的是享受其過程,因為每場比賽都有值得紀念的經驗。
  2. 適當的冰敷和伸展:不管長短距離,這個環節都很重要。Anita不建議賽後馬上做恢復跑的訓練,因為超馬比賽已經是很長的距離,好好休息最重要,才能好好去準備下一次的比賽。
  3. 多做按摩
  4. 感謝過程中幫助你的人:在賽中常會遇到為你加油或是替你補給的團隊,但有時我們可能會累到無法當下和他們說謝謝,但在事後千萬別忘了感謝他們,因為他們都是在你比賽中助你完成很重要的一份子。
  5. 使用適當的壓縮襪或腿套能有助於穩定肌肉。

Anita說:「每天跑到一半時,我會停下五分鐘,看看四周、感受周遭,好提醒自己為什麼要跑步,以及為什麼這麼熱愛跑步。」不管她跑了多長多遠,但每一天都像在重新挑戰自己一樣,想知道接下來的自己還能跑多遠?!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一個月內有兩場馬拉松賽事,該如何準備?

2017-01-18
跑步知識庫運動恢復觀念跑步訓練馬拉松

現正馬拉松的熱們季節,不少大型的馬拉松賽事接續地在這個月開跑,時間距離緊湊,很多人不想錯過這些難得的機會,只得在短時間內報上兩場馬拉松。若真的發生這種情況,其間到底該如何準備呢?

一個月內有兩場馬拉松賽事 該如何準備 ©ultra-adventures.com

首先,你需要制訂正確的方法:在這兩場馬拉松之中,你需要設定不同的目標,而這兩個目標並非跑兩場馬拉松,而是一場馬拉松,一場恢復馬拉松。
 
在4週之內跑兩場馬拉松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因為在練習時,你的腦中同時要塞下兩場馬拉松的目標,這不僅是身體的負荷,心理壓力也會很大。如果沒有調整好的話,當進行到第二場比賽時,你只會認為對你是種殘酷的考驗。

所以我們的第一個觀念應當是:不要擔心你的完成時間。相對來說,一個真正好的目標是指安全完成兩場比賽,次者才是打破自己新的個人紀錄。
 
當你為你的兩個馬拉松進行訓練時,首先,我們得先了解這2場的地形與海拔高度,假設以台南古都馬來說,它的地勢較為平坦,相較於渣打馬拉松,雖然大部分為平坦地形,但卻有幾個路段是有坡度的。
 
所以開始可以先以長跑為主,在一個平坦且長距離的路線進行一個星期的長跑練習,接著找到有坡度的地方進行第二階段的練習。這樣既模擬了古都馬的平坦,也訓練到了渣打馬有坡度的地形。大約2個月之後,訓練到了某個階段,便開始要重視訓練的時間;像古都馬是5:45起跑,那麼就可以找一天同樣起跑的時間進行練習。
 
在其他休息或是不跑步的日子裡,可以進行力量訓練,或較具有柔韌性工作,以及低衝擊交叉訓練。其中像騎自行車,使用橢圓機、划船機、游泳…等訓練和補充,都是在兩個馬拉松之間非常有效的主動恢復模式。這不僅會讓你在賽季中保持健康,而且會幫助你在兩個比賽中都能跑得更強壯。

兩場馬拉松間,該如何配速?

配速是跑兩個馬拉松的重點,如果將配速規劃得妥當,那麼想要安全完賽馬拉松,也就不難了。

跑馬拉松的時候,你所設定的目標是要陪你到終點,所以你可以很容易的開始,建議可以將配速目標分成低、中、高三個階段,例如:
古都馬拉松:可以以輕鬆能說話的速度開始,當通過10公里之後,便可進階到中等呈度,並慢慢的到高等呈度,直到35公里之後,在開始放鬆,慢慢回到最一開始的狀態直到終點線。這樣較不會遇到瓶頸,且能在一個享受觀光的情況之下完賽。

渣打馬拉松:運用穩定的配速跑完前30公里,接著依著自己的能力適度加快或是再放慢速度,途中經過有坡度的地方,建議可以將身體微向前傾,放慢速度,待通過以後,在回到原本穩定的配速直到終點。
 

兩場馬拉松間,該如何恢復?

你的第二次馬拉松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取決於你在兩個馬拉松之間的這四個星期是如何休息恢復以及練習的。最好的建議是恢復的時間大於繼續訓練的時間,不過還是要依個人狀況做適度的調整。
 
以下是關於第一次馬拉松到第二次馬拉松之間的恢復方式:
 

©Scott Draper/Competitor

第一次馬拉松比賽後:

第一週:
星期一:休息日/按摩
星期二:20分鐘的低衝擊運動(游泳,橢圓機)+滾筒按摩
星期三:30分鐘的低衝擊運動+滾筒按摩
星期四:30分鐘輕鬆跑
星期五:30至40分鐘的低衝擊運動+滾筒按摩
星期六:45分鐘輕鬆跑
星期日:休息日
 
第二週:
星期一:45分鐘輕鬆跑
星期二:休息日
星期三:45分鐘輕鬆跑
星期四:30分鐘的低衝擊運動+滾筒按摩
星期五:30分鐘輕鬆跑
星期六:9 - 10英里的長距離跑
星期日:休息日/按摩
 
第三週:
星期一:50分鐘輕鬆跑
星期二:30分鐘的低衝擊運動+滾筒按摩
星期三:50 到60分鐘輕鬆跑
星期四:30分鐘的低衝擊運動+滾筒按摩
星期五:30分鐘輕鬆跑
星期六:7 - 8英里的長距離跑
星期日:休息日

第四週:
星期一:45分鐘輕鬆跑
星期二:休息日
星期三:40分鐘輕鬆跑
星期四:20分鐘的低衝擊運動+滾筒按摩
星期五:30分鐘輕鬆跑
星期六:休息日
星期日:下一場馬拉松
 
當你專注於整個過程時,聰明地訓練和調整自己,在你恢復與訓練之間保持耐心,你將可以安全安心地完成這兩場馬拉松。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折返跑 Out and Back Run

2016-11-22
體適能跑步訓練跑步知識庫跑步字典

折返跑,根據兩個標誌物,從其中一點(起點)開始,按照要求根據一定距離跑至另一標誌物(終點)處,用腳或用手碰倒標誌物後立即轉身(無需繞過標誌物)跑回起點,繼續轉身跑向終點,循環進行,按照練習要求在起點和終點間做若干個來回折返。

折返跑是經常被使用來評量心肺耐力的簡易測驗方法之一,特別適合籃球、美式足球、網球、羽球、桌球等需要短距離折返運動方式的選手使用。而對於跑者來說,折返跑的訓練方式就類似就間歇模式,可以以較快的配速,進行反覆練習。

折返跑的好處

再任何週期都可以替代節奏跑步訓練,跑步過程中心情會相當愉悅,是因為可以完成較快的配速,且配速是可以輕易控制的。

折返跑的訓練法

短程折返跑訓練方式:以 10 公尺的距離訓練。欲提升無氧非乳酸耐力,則以個人 最大速度進行 2 次 10公尺折返跑步。而折返訓練範圍(量)在 9 次(3×3×10公尺,2 次 折返),每次間歇休息 40 秒。如欲改善無氧耐力,則以個人最大速度進行 4 次 10 公尺折返跑步(3×3×10公尺,4 次折返),每次折返跑結束休息時間是 60 秒。
 
長程折返跑訓練方式:去程以20分終得配素介於6:05至7:06 (3:47-4:24/公里),反成時配速加快,運動持續時間為10分鐘,接著5分鐘後稍微將配速加快。

參考資料

1.《健身路跑訓練》,禾楓出版公司出版 (2016)
2. running.competitor.com
3. 運動生理學

分享文章
  • 健身
  • 訓練動作
  • 啞鈴
  • 跑步
  • 上半身肌群
  • 核心訓練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瑜伽
  • 跑10K
  • 徒手訓練
  • 跑步訓練
  • 瑜伽動作
  • 跑5K
  • 初階訓練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