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訓練心理學月刊》刊登了一篇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潘泰雷蒙·艾克卡斯(Panteleimon Ekkekakis)博士的報導,他表示,越早遭遇撞牆的跑者越能享受跑步的樂趣。跨越撞牆的成就感會促使他們再次跑步,再次征服跑步中的困難。
當然,仍有很多跑者喜歡到最後體驗那種痛苦的感覺,但即使是他們豪不費力氣的完賽也是件好事。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如何把遞減速率應用於平常練習中。
身為教練和運動心理學家的格雷格·麥克米蘭(Greg Mc-Millan)表示:「嘗試新的跑步方法或是適應一個新的地形都是相當困難的。當你落腳的方式發生了變化,給關節的作用力也會跟著發生變化,因為你改變了運動它們的模式,所以會造成肌肉和關節的疼痛。此外,你的心臟正忙著為你的四肢供氧,你大口呼吸都是為了這個。」
「用間歇或跑走的方式開始,可以降低身體和精神上的緊張感。」哥倫比亞大學的運動心理學研究員瑪麗·榮格(Mary Jung) 博士說。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接著跑5分鐘(能跑多久就跑多久,只要你覺得可以不用停下來),接著再走路1分鐘。每次都把間歇跑的時間遞減1分鐘,所以若一開始用5分鐘,那麼之後依次用4、3、2、1分鐘,最後在兩次跑步之間只需要走1分鐘即可。最後走10分鐘,即可結束訓練。
持續練習後,上氣不接下氣的情況消失了,你可以以平穩的呼吸進入慢跑狀態。這也是為什麼有經驗的跑者用間歇跑來持續提高速度和心肺能力。
哥倫比亞的生物工程學家也是跑步教練的尼奇·瑞特(Nikki Reiter)說:「很多間歇跑訓練都是做等長度、等強度的重複跑,但是我們推薦的是金字塔訓練。」重複跑的長度和強度從短到長,從強到弱,讓你的身體能夠不斷地調整,去適應變化。比如,你訓練了你的肌肉,增強提高配速的能力,然後再增加爆發力,這些都能在一個訓練裡完成。
但如果你是一位新手,或者在休息後回來,那建議先從「單邊金字塔」開始。意思是可先減少距離,但保持強度不變訓練,完成一組訓練後,若並未感覺到不適,一段時間後,即使再增加長度,高階跑者也能增速。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接著跑下面這些距離的重複跑、間隔1分鐘的恢復跑:1英里、1200米、1000米、800米、400米。停5-10分鐘。
如果你最近都沒做過速度訓練,那麼所有的距離都可以10公里的距離目標,做配速訓練(就是在跑的時候,不能連貫說出一句話的配速);如果你的程度較好,那麼也請依然從10公里配速開始,後面再逐漸增加。
麥克‧米蘭表示:選擇一個具有挑戰性的配速跑,你的身體不但會被訓練到,還能更好更快地處理快速跑時劇烈呼吸時所產生乳酸。這樣你才能在身體不緊張、不僵硬的情況下加速。這些所謂的排乳酸跑,都是在你本身已經非常疲勞的時候進行的,所以當然會格外痛苦。然而,如果你在為提升速度或者快速跑步做訓練,那麼排乳酸跑更是不可缺少的。
當排酸跑越來越輕鬆時,你的備戰信心也會越來越提升(如果不是備戰,那麼你對自己跑步能力的信心也會提升)。保持信心去跑比賽是制勝關鍵,在賽前最後兩三週,你應該已經做完所有的核心訓練了,這時候很適合集中做一下排乳酸訓練,提高你最後幾分鐘在極度疲勞情況下的衝刺能力。
作法:走路10分鐘當做熱身,然後用排乳酸跑的配速跑2-4公里(或者是比你之前用這個配速跑過最長距離,短一點點的距離)。
最好找一個有下坡的地方,去完成最後艱難的部分,這樣比賽的時候就不會覺得太難了。
「大部分長距離跑是為了提高心肺能力,心肺能力是心臟為四肢供血的關鍵。」麥克米蘭說。無論你的心肺能力能支撐你跑3英里還是23英里,在疲勞時保持配速都是非常艱難的。但因為疲勞而大大降低配速就不只是速度或比賽成績的問題了,你還可能用了錯誤的姿勢,調動了錯誤的肌肉,然後給關節過分施壓從而造成運動傷害。我們並不是說長距離跑不好,但在超負荷時你要能即時停下來,以免受到後續的傷害。
作法:一周內跑一次長距離,跑完後走10分鐘當作恢復。如果一群人跑,那這10分鐘可以給你機會結交朋友。如果你是自己跑,注意每步都要紮實、平心靜氣。可以藉機感謝你的身體,希望這個好的狀態能延續到下一次的比賽。
美國慢跑協會Running USA即將推出2015年度慢跑比賽統計報告,一如預期,所有的數字都大幅飛升。
該報告指出,2014年共有550,637人次在美國完成馬拉松比賽,這是個歷史新高,與2013年相較增加了11,000多人次。當然,前兩年的數據略少,2012年的487,000人次,是由於紐約市馬拉松賽的取消;2013年則是因為波士頓馬拉松賽的恐怖爆炸事件後停辦一年。
在這550,637人次中顯示了:
十年來男女比例大致底定:男性選手為57%、女性為43%。
馬拉松完賽選手的平均年齡為38歲(其中女性為36歲、男性為40歲)。總體而言,49%的選手都是20-39歲以下,48%是40歲以上。
擁有最多選手的單場比賽是紐約市馬拉松賽,這場也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馬拉松賽,2014年一共有50,386名選手參加。
不意外的是,由於參賽人數的增加,總體完賽時間略有延長。平均完賽時間為:女性4時44分19秒,而男性則是4時19分27秒。這是2005年以來最慢的平均完賽時間。
美國慢跑協會也針對在美國舉辦的個別馬拉松,收集到一些選手的有趣數據:
不意外的,單場比賽平均完賽時間最快的,由波士頓馬拉松以3時52分09秒奪冠,因為它本來就有很高的參賽門檻。第二名也是在波士頓舉辦的Baystate馬拉松(3時53分05秒),第三名則是賓州的Via馬拉松(3時54分42秒)。
洛杉磯馬拉松擁有最多的少年完賽者:2014有3,795位。
檀香山馬拉松則擁有最多的60歲以上完賽者(3,326人)。
芝加哥馬拉松以9,738人獲得最多20-29歲完賽者頭銜。
而在30-39歲,40-49歲和50-59歲三組人數,紐約市馬拉松完勝其他比賽。
最多女性參賽的馬拉松賽呢?在紐約舉辦的Wineglass Marathon(60%)。
最多男性呢?新墨西哥州舉辦的Bataan Memorial Death March有7成是男性選手。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以美金159元(非會員)的代價下載完整報告來研究: http://www.runningusa.org/2015-national-runner-surv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