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健身
  • 跑步
  • 瑜伽
  • 瘦身
  • 飲食
  • 運動生理
  • 戶外運動
  • 舞蹈
  • 保健
  • 武術競技
  • 水上運動
  • 球類
  • 綜合

  • 啞鈴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伸展
  • 核心肌群
  • 跑步
  • 跑10K
  • 瑜伽動作
  • 話題
  • 運動部落
  • 人物誌
  • 知識庫
  • 場館資訊
  • 配備館
  • 動學堂
  • 運動資源
  • 活動賽事
  • 運動廚房
  • 運動專題
  • 首頁
  • 知識庫
  • 世界六大馬拉松與 World Marathon Majors
1
世界六大馬拉松與 World Marathon Majors
2
跑進玻利維亞「天空之鏡」 亞洲首位女跑者香港社工張思縈奪冠
3
東京馬拉松:亞洲最值得期待的完美城市賽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世界六大馬拉松與 World Marathon Majors

2016-11-29
知識庫 跑步 馬拉松 六大馬 知識

路跑運動在台灣已經進入成熟期,雖然賽事數量逐年有緩減的趨勢,不過熱愛跑步的人還是有很多管道可以揮灑自己的熱血。這幾年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開始參加國外賽事,跑馬順道旅遊,一舉兩得。不過,光只是到處去參加比賽,似乎還缺了一點什麼?沒錯,那就是世界馬拉松賽的聖杯:所謂的「世界六大馬拉松」大滿貫賽事(World Marathon Majors)。

世界馬拉松大滿貫六大賽事,包括東京馬拉松、倫敦馬拉松、波士頓馬拉松、柏林馬拉松、芝加哥馬拉松和紐約馬拉松,都是在世界一級城市所舉辦的超級賽事,不僅名額得用抽籤,有些賽事如波士頓馬還有參賽資格門檻,除了報名難,每一場賽事的登記報名等等費用往往高到令人咋舌,更不用說隨之而來的旅費等等了,因此,除非身體狀況與經濟條件都允許,這六大馬對於一般人來說等同遙不可及的夢想,而,能夠成功集滿這六大賽的獎牌,便是馬拉松跑者一種無上的光榮,可以列為自己的終生偉大成就之一。

World Marathon Majors世界六大馬拉松賽事 ©World Marathon Majors

其實,World Marathon Majors (WMM) 並不只是上述這六場馬拉松賽而已,這個大滿貫賽事是一種世界頂尖巡迴賽制,在一個「系列」年度之中,選手們若能在其中的賽事之中拿到前幾名就可以累積積分,在系列年度之中誰的積分最高,就能抱走WMM所為你準備的50萬美元獎金,名額的話除了一般的男女選手,上個年度開始還增加了輪椅選手的兩個項目。當然,積分規則不是我們一般人需要去注意的,故在此便不詳述。

World Marathon Majors第五系列年度菁英跑者排行榜 ©World Marathon Majors

而WMM旗下的賽事除了六大馬拉松,還有兩年一次世界田徑錦標賽與四年一次奧運當中的馬拉松項目,因此,嚴格來說是八大馬拉松,只是後兩者並非一般跑者可以參加,也不是每年都有,因此通常不被一般跑者考慮在內,只能將之當作天上的星星一樣膜拜。

©World Marathon Majors

那麼,其餘這六場我們凡人有機會親炙的賽事概況如何?我們為您整理如下表:

世界六大馬拉松

從2016年開始,跑者只要集滿六大賽事完賽資格,便能同時申請獲得WMM所頒發的「六顆星完賽者Six Star Finisher」獎牌。而上述的「系列年度」僅適用於要累積積分的菁英選手,一般跑者只要集滿六大賽即可獲得這面6星獎牌,是沒有時間限制的。

World Marathon Majors 6星完賽獎牌 ©blogspot/maychan88

那麼,台灣有沒有人已經獲得這面代表跑馬界無上榮譽的6星獎牌呢?有的,在WMM粉絲頁上,於2016年紐約馬圓滿落幕之後刊登了這位Kevin Tsai獲獎的照片與消息。

據悉,這位Kevin Tsai來自台灣,目前住在美國洛杉磯,他也將在下個月回台參加台北馬拉松,屆時若有跑友遇到他不妨跟他道聲恭喜!

來自台灣的Kevin Tsai甫獲WMM 6星獎牌 ©Facebook/Abbott World Marathon Majors

若您想深入了解每一場賽事的細節,請點以下連結:

東京馬拉松:亞洲最值得期待的城市賽
倫敦馬拉松:最難中籤卻最慈善的賽事
波士頓馬拉松:跑者心中最高聖殿
柏林馬拉松:破PB的最佳選擇
芝加哥馬拉松:多情別樣的特色賽事
紐約馬拉松:全世界最瘋狂的嘉年華賽事

©World Marathon Majors
分享文章
香港01
香港01

跑進玻利維亞「天空之鏡」 亞洲首位女跑者香港社工張思縈奪冠

2018-10-05
跑步話題故事超馬馬拉松

香港社工張思縈(Jennifer)以歷來首位亞洲女參賽者的身份,參加舉辦於玻利維亞「天空之鏡」烏尤尼鹽湖(Salar de Uyuni)的Ultra Bolivia Race(玻利維亞超級馬拉松賽),在海拔3600公尺以上的高山,歷盡7日艱辛比賽,Jennifer最終贏得冠軍。

跑進玻利維亞「天空之鏡」 亞洲首位女跑者香港社工張思縈奪冠(右二為張思縈) ©張思縈

「我2012年已到過Salar de Uyuni一次,對她念念不忘,總希望有一天可以再去一次,於是我決定參加這個比賽。」Jennifer當年到訪,鹽湖經歷雨季之後,有幸一睹天空之鏡的驚世美景;這次到訪,她有更重要任務,就是挑戰歷時7天、共220公里的Ultra Bolivia Race。

張思縈曾於2012年到訪烏尤尼鹽湖,對「天空之鏡」念念不忘 ©張思縈

比賽全程都在海拔3,600公尺以上的高山,其中兩天更要攀升上4,000公尺,總爬升約2,400公尺;7個分站中,最短路程是最後一日,全長25公里,最長則為第6日的42公里。所有參賽者全程揹住物資作賽。比賽由2014年開始舉辦,每兩年一次;來到今年第3屆,25名選手中有6人是女性,Jennifer是這屆唯一一個,也是歷來首個亞洲女跑手,最終她擊敗4個意大利及1個法國選手,奪得女子組冠軍。

比賽全程都在海拔3,600公尺以上的高山

Jennifer雖是業餘跑手,但戰績絕不遜色,她跑過柬埔寨的叢林、撒哈拉沙漠、喜瑪拉雅山,甚至奪得北極馬拉松季軍,又偕視障跑手梁小偉征戰南極100公里超馬。今次在玻利維亞挑戰鹽湖,她直言「好辛苦」,而且曬傷頸部,但最終以冠軍為香港人寫下歷史,她說這趟旅程無憾了。

張思縈7站戰績
第1站(33公里) 5小時02分31秒 分站排名11 (女子組排名1)
第2站(36公里) 3小時59分23秒 分站排名7   (女子組排名1)
第3站(34公里) 5小時10分50秒 分站排名8  (女子組排名1)
第4站(30公里) 4小時25分52秒 分站排名10(女子組排名1)
第5站(30公里) 4小時04分47秒 分站排名12(女子組排名2)
第6站(42公里) 6小時08分12秒 分站排名11(女子組排名2)
第7站(25公里) 3小時35分49秒 分站排名6  (女子組排名2)

Ultra Bolivia Race賽道圖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原文刊於「01體育」

/ 關於香港01 /
香港01

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香港01以網站、手機App、周報和01空間為本,構建跨媒體多維平台,打破了傳統媒體的限制。

香港01有2017年全港獲獎最多的新聞頻道,還有雅俗共賞的娛樂、生活等主力頻道,以及個性化頻道。2018年9月起與運動星球成為內容合作夥伴,於香港01網站也能看見運動星球的自製內容。

分享文章
運動星球
運動星球

東京馬拉松:亞洲最值得期待的完美城市賽

2016-11-10
賽事跑步話題六大馬馬拉松

始辦於2007年2月的東京馬拉松是一場大規模的城市馬拉松賽,包括日本國內外應邀選手在内的36,000名參賽者途經東京都中心的名勝古蹟(如皇宫前、銀座、淺草等)跑完全程。比賽當天沿途聲援不斷,參賽者和志工、加油者的息息相融,讓整個東京市區融為一體,加上賽事高規格品質,讓東京馬拉松被世界跑者讚譽為「零缺點的完美賽事」。東京馬在2013年被納入世界六大馬拉松之一,成為Big Six中最年輕的賽事;2017年起賽道路線修改,讓全程更集中市區,相對以往路線更加平坦、快速。(文章最後更新:2019/2/21) 

東京馬拉松 ©getrunning.co.nz

東京馬拉松賽當天,在路線沿途的各個地方設置了許多的活動會場,舉辦各種節目慶祝盛大的東京馬拉松節,聲援參賽選手。

比如,以東京的旅遊勝地著稱的淺草雷門前,會舉辦當地的傳統節目「金龍舞」、淺草大鼓舞等。在馬拉松的終點東京BIGSAITO,可以觀賞到抬神轎、森巴舞等表演。這一帶成為觀看馬拉松賽的好景點。同時在其他活動現場,沿途的居民、高中生以及市民團體表演音樂、歌曲、舞蹈、啦啦隊、傳統節目使整個東京融為一體,也使眾多的參賽者和聲援觀眾的人們開開心心度過這個盛大的節日。

日本淺草金龍舞表演 ©bow-asakusa.com

比觀光更有趣的方式,邊跑邊欣賞日本獨有的名勝古蹟

東京馬拉松起點位於東京都政廳(東京都廳舍)第一本廳舍和都議會議事廳前的市民廣場之間。一起來看看途中會經過的美景吧!

東京馬拉松起點:東京都政廳 ©marathontours.co.nz

10公里:日本橋

從起點東京都新宿區繞經皇居外圍後,沿著中央通跑進位於東京車站附近的日本橋。「日本橋」是中央通橫跨日本橋川的一座橋梁,也是其鄰近商圈的地名與町名。日本橋是東京都的道路元標,即日本道路網的起點,跑在這條花崗石築成的橋梁上,暨能欣賞上百年老橋的優雅,同時能見識到商圈與金融區的繁華城景。

©wikipedia.org

15公里:淺草寺雷門

東京馬拉松快到15公里處,可以直面淺草寺的玄關口-雷門(風雷神門)。古代日本為祈禱天下太平穀物豐登造了雷門,在門的左右兩側佇立著威風神氣的風神和雷神鎮守淺草寺,中間掛著一盞高3.9公尺、寬3.3公尺、重約700公斤的巨大紅燈籠,上頭寫著漢字「雷門」,現成為東京都的象徵之一。

淺草雷門 ©japantimes.co.jp

30公里:銀座

銀座位於日本中央區西部,範圍從銀座一丁目至銀座八丁目。賽道從近30K後陸續跑經銀座一丁目、銀座二丁目與銀座三丁目,再轉向晴海通,一路百貨、精品名店林立,跑者可一睹江戶時代以降高級商店街的風采。

銀座和光 ©wikipedia.org

終點42K:行幸通

最後1公里是平行皇居的筆直賽道,道路兩側商辦林立、樹木成排,在最痛苦的時刻能夠轉移精神。當跑者轉出行幸通,這時日本「跑者聖地」皇居就在眼前,而跑者們將在美麗的併木大道間迎向終點線。

©東京マラソン財団 / Tokyo Marathon Foundation

 報名  

東京馬拉松近年來報名人數不斷提高,隨之想要中籤越來越難,全程馬拉松項目從2015年的9.3%到2017年的8.2%,直到2019稍回升到 8.3%。根據2019年東京馬拉松官網數據,馬拉松項目的報名人數共330,271人,卻只有27,370人脫穎而出,如果不採慈善名額方式,要登上東京馬拉松殿堂還真不容易呢!

參賽資格:
.馬拉松(大會當日滿19歳以上)
一般參賽者:需於6小時40分內完賽
輪椅參賽者:需於2小時10分鐘內完賽
.10 km
一般及其他障別參賽者:大會當日滿16歳以上,需於1小時30分鐘內完賽
青年組:大會當日16-18歳,需於1小時30分鐘內完賽 
輪椅參賽者:大會當日滿16歳以上,需於35分鐘內完賽

 路線 

在2017新路線將令選手吃盡苦頭的連綿起伏臨海賽道移除後,現在的路線為:新宿區東京都廳 → 飯田橋 → 神田 → 日本橋 → 淺草雷門 → 兩國 → 門前仲町 → 銀座 → 高輪 → 日比谷 → 東京火車站前、行幸通

©marathon.tokyo

天氣:東京馬拉松開賽的二月底至三月初間正值北半球冬末春初,據JNTO天氣數據,3月份東京的最低溫度4.4℃,最高溫度13.6℃,對於台灣人來說是稍冷的天氣,但對於跑者而言,這樣的溫度有助於破PB。此外,由於東京馬的賽道大部分在城區中心,高樓林立的東京街頭帶來的陣陣側風到時候也許是真正考驗選手們的地方。

裝備:建議準備一件防風輕薄易收納的風衣來幫助你度過起跑暖身時的寒冷。如果怕太冷,在沒有下雨的情況下可準備跑步手套,以維持四肢溫度。
 
賽道服務: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馬拉松賽事之一,你無需擔心東京馬拉松的賽事組織與服務,每公里都設有廁所、出色官方的補給點、完善的賽事醫療急救體系,讓跑者無後顧之憂地專心奔跑。除了官方提供的補給服務外,近兩百萬現場觀眾還會給你帶來各種你意想不到的熱情和美食鼓舞,如同田中馬一樣,完全不必擔心比賽中會餓著。當然對於想在東京馬上破PB的跑者來說,還是建議自備自己所習慣的能量補充品,畢竟有些日本特色的補給食物也許並不適合當時跑步的情況。
 
賽前準備:如果你在開賽前一周或者更早抵達東京,那你可以有充分地時間適應當地的氣候和賽道,可趁清晨去馬拉松會路過的經典賽道上跑一跑、適應路段,這是一種很好的賽前體驗,也能幫助比賽當天更快進入狀態。

2019東京馬拉松相關資訊
date 2019.3.3(日)
start time/place 馬拉松& 10K:9:10(日本標準時間)|東京都廳
fee/closing time
全程馬拉松:日本國內10,800JPY/海外12,800JPY|限時7小時
10km:日本國內5,600JPY/海外6,700JPY|限時1小時40分
東京馬EXPO 2019/2/28-2019/3/2

其他相關資訊請上官網查詢:www.marathon.tokyo

分享文章
  • 啞鈴
  • 健身
  • 訓練動作
  • 核心訓練
  • 瑜伽
  • 運動器材
  • 上半身肌群
  • 下半身肌群
  • 重量訓練
  • 跑步訓練
  • 伸展
  • 核心肌群
  • 跑步
  • 跑10K
  • 瑜伽動作
ABOUT
Copyright © 2025 SPORTSPLANETMAG.COM
All Right Reserved.
版權所有:城邦出版人墨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CONTACT US
service@sportsplanetmag.com
錯誤回報
  • 關於我們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聲明
  • 免責聲明
  • 會員服務